个人资料
正文

试译道德经(五)

(2013-08-18 18:27:22) 下一个

试译道德经(五)

宁向自然求玄理,不与他人较短长

老几

第二十二章
1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
2 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6
3 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
4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5 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

译文
1 受得委屈,可得保全;能够弯曲,方可伸直;低洼处盈满,破旧得以更新;少能获得,多则迷惑。
2 所以,圣人抱一(与道合一,笔者注),给天下人演示认识道的途径。
3 (圣人)不自以为是,所以看得明白;不自夸,所以有成就;不自满自大,所以能够长久。
4 正因为(圣人)不与人争,所以天下沒有人能与他争。
5 古人說“曲则全”的話,难道是虚言谎话吗?!这确实是保全之道,应该效法。

解释

这一章讲一的应用,是演示道法自然。之所以放到这里,是再一次强调“道一”。

“少则得,多则惑”,值得好好琢磨。这章核心思想突出的是不争。老几的体会总结为一句话:宁向自然求玄理,不与他人较短长!

这章的体会可以说很多。我们是“试译”,“多则惑”,所以留待大家发挥。

“不自见故明”,所以还是静听高见。

原译有几处不妥,大家可以对照评判。个别处交待一下。

原译文注解6说“「式」,即「丁」,古代太史占天文的工具,在兩塊木板上刻者列干支,可以轉動。此處用來喻聖人成為人們認識上天大道的工具。又見二十八章。”

下雨时水都往低洼处流,所以“洼则盈”,比喻做人心态要放低,这样别人的“道”理才能流入。看一个人是不是真懂老子,这是衡量标准之一。

老子的不争,不是不讲原则,不是真的不争,是不强争,是顺(道)势而为。比如在西方,你要想往上爬,就得说出来,公开去争,否则就没戏;但是在中国,你要想往上爬,就不能说出来,公开去争就等于找死。因为东西方的升官的道不同。“道可道,非常道”,并非只是指的说话的道。

“伐”是自夸,这又是另外一个“道可道,非常道”的例子。在西方你不学会自夸,就不懂得西方社会的“道”。在中国你自夸就是找不自在。所以道在人心,不在名称。“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如是则也。


附原译文译本链接

第二十二章
1 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敝則新,少則得,多則惑。
2 是以聖人抱一為天下式6
3 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
4 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5 古之所謂曲則全者,豈虛言哉?誠全而歸之。

譯文
1 受屈辱的,可得成全;受冤枉的,可得伸直;低窪的得充滿,將殘的得新生,缺乏 的便獲得,富有的便迷惑。
2 所以,聖人與道合一,做天下人認識上天的器具。
3 不自以為能看見,所以看得分明。不自以為是,所以是非昭彰。不求自己的榮耀,所以大 功告成。不自以為大,所以為天下王。
4 正因為不爭不競,天下沒有能與之爭競的。
5 古人說「受屈辱必得成全」的話,豈是虛構的嗎?那確實得成全者,天下便歸屬他。

Link: http://web2.tcssh.tc.edu.tw/school/guowenke/books/new_page_1.htm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