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蜉蝣之暮:西方人论中国之一:莱布尼茨论中国的科学

(2013-06-03 04:26:19) 下一个

本文作者按: 满清之大厦将倾,千年东方帝国,如日落西山,顷刻瞬间灰飞烟灭;逝去之辉煌,瞬间湮没于残垣断壁之下,尘封于历史。覆巢之下,珠玉遭弃,钟鼎狼藉;古剑失色,汗青无光。 徘徊于历史之废墟,拂却尘埃,期再现曙光几许,照亮千年沉睡之躯。特钩沉浩淼史海,以微言追远逝,立此存证。

 (蜉蝣之暮)

从意大利耶稣会士利玛窦(1552-1610)开始把《四书》翻译成拉丁文开始,大到哲学伦理科举取试,小到建筑园林陶瓷工艺,西方掀起了一股向往中国文明之风, “中国风”为欧洲的理性启蒙运动,德国哲学启蒙运动等注入了一股清新的活力,影响了许许多多欧洲的哲学家科学家和思想家。莱布尼茨(Gottfried Wilhelm Leibniz,1646-1716)是其中较为著名的一位。

莱布尼茨是德国著名的哲学家,数学家,和启蒙思想家。他都受到中国哲学科学伦理的强烈吸引和影响。 本文对莱布尼兹对中国科学哲学及其他评价进行简介,从西方人的眼中窥视一个逝去的古老文明的辉煌,希望籍此会唤起些许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重新反思。

 1689年7月19日,莱布尼兹在致耶稣会士闵我明的信中表达了对中国的知识的强烈渴望:

“对于一个求知好学的人来说,没有其他任何事情能够比拜望并且亲耳聆听一个人向我们讲述埋藏在远东长达许多世界的珍宝和奥秘更加令人渴望的了。”

其中,莱布尼茨最关心的知识之一是中国的科学实践,他认为欧洲当时数学虽领先于中国,但中国人对于物理科学的观察经验方面比欧洲人强:

“感谢您(闵我明)把我们的数学传授给中国人,反过来,中国人通过您把他们经过长期观察而获得的自然界的奥秘传授给我们。物理学更多地以实际观察为基础,而数学恰恰相反,则以理智的沉思为基础。后者乃我们欧洲之长,但在实践经验方面,我们不如中国人。”

 在信中,莱布尼茨详细地列出30个关于中国科学技术物理采矿冶炼文字园林等等方面的问题,请求闵我明在中国获取答案。莱布尼茨不但赞扬了闵我明在中国传播西方文化的功绩,更高度评价了他把中国的文化介绍到欧洲的盛举:

“在我眼中,您和那些与您同行的众多的仁人志士方佛凝聚着全部的欧洲知识,反过来说,从中国这个有几千年文明历史的帝国那里首先带回由他们的传统保持并发扬广大的物理学奥秘,也是你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唯有如此互相交流才是合情合理的。他们善于观察,而我们长于思考。”

莱布尼兹对中国的采矿和化学也有着比较高的评价:

“中国人勘探过许多种金属,因而我不怀疑,他们在采矿方面有独到之处,并可能对我们有裨益。他们的化学与我们的截然不通,因此有可能从中获取一些新的知识。毫无疑问,我们或许还可以通过观察中国人的做法不断充实和完善我们的狩猎,畜牧,耕作,以及园林建筑”。

关于中国人的天文算术几何,莱布尼兹是这样描述的:

 “拉卢贝勒。。。从暹罗(泰国)捎来了一份那儿普遍通行的天文历法周期表,。。。这个周期表(注:中国的天干地支历法表)看来是从前的某个伟人发明的,.它超出了该民族(泰国、人)现今的知识水准。。。。我们相信,由您作为中介,我们的求知欲可以在中国人那里得到大大的激发。毋庸置疑,中国人既是暹罗人的近邻又是他们的老师,拉卢贝勒还描述了暹罗人演算机(算盘?)。不久前,我才听说,莫斯科人也有类似这么一种演算机,兴许是从中国人那儿抄袭的。”

 “他(开普勒)对邓玉信中所述,中国人四千年前就已经在天箭星座附近或者人马星座尾端或者魔蝎星座头部观测到了二至点,深表惊异。可是,我觉得应当那个重视并且研究邓玉函信中所说的,他发现了15个迄今存在了3000多年的几何学问题,其中之一就是欧几里德在其《几何原理》第一卷中所列的倒数第一个公式,为此毕达哥拉斯曾付出过巨大的代价。倘若他把其他剩余的几何学问题一并随信列出,让我们看看中国人的古籍中是否能找到其他另外例证的话,那该多好啊!据他信中说,中国人在黄道上分了二十八个星区,小熊座被称为‘帝星’,因为它几乎恒久不动。”

 从莱布尼兹的信中看,欧洲当时最顶尖的科学家都对中国的科学实践存有深深的敬意,并致力于向中国传统的科学实践学习。 然而,反思当今的许多的国人,在把中国传统文化打入冷宫称为糟粕之后,竟然认为科学(science)只能是西方的产物!那些创造了优秀的古老中华文化的祖先们何其不幸,不但祖先的优秀文化被弃若鄙覆,连“科学”,“哲学”之概念也要向西方“乞讨”了。悲何哀哉!

 

 
 
评论(15) 引用 浏览(380)
发表评论  
         
     
    文章评论  
  作者:星辰的翅膀   留言时间:2013-05-16 15:14:50  
  作为一个西方人的莱布尼茨致力于学习东方中国的科学实践,这是伟大谦虚的精神。好吧,作为东方中国的人们也要致力于学习西方的科学实践,这才是伟大谦虚的精神。老说“我们祖上也有”这样的话,不够谦虚,还是如饥似渴地了解西方吧,正如当年莱布尼茨渴求对东方的了解。

“你看人家莱布尼茨都称赞我们中国,我们中国不是比西方更有科学、哲学吗?”,这样的思维很不莱布尼茨,反而显得很自恋很自卑。
 
 
     
 
  作者:蜉蝣之暮   留言时间:2013-05-16 15:21:49  
  星辰好,多谢留言。
请你不要先竖立一个自己臆想中的靶子,然后再攻击,这样一打一个准,但严重曲解别人的意思。
1)我反对的只是认为”中国没有科学,没有哲学,这些都是从西方来的“,等等极端的看法,而非反对向西方学习。星辰在哪里看到反对向西方学习的字句了?
2)中国文化对西方的影响,只有在西方人那里才能得到较为全面的论述,而这难道就是“自卑”的表现了?想一想究竟是谁自卑。
 
 
     
 
  作者:沙之舟   留言时间:2013-05-16 16:37:47  
  蜉蝣兄, 西方对中国哲学的态度从莱布尼兹时期的推崇到后来十九世纪的贬低这一变化你认为主要原因是什么?  
 
     
 
  作者:stinger   留言时间:2013-05-16 17:51:19  
  我赞赏之暮寻找事实说明观点的态度,但必须指出您在"经验","技术","科学",这些概念上的糊涂观念。当有人批评中国人的四大发明都是"技术发明"时,您知道那是什么意思吗?您以为那是仅仅在"诋毁"中国没有科学吗?  
 
     
 
  作者:pia   留言时间:2013-05-16 19:05:52  
  星辰
"谦虚"与"自卑自践"是有区别的,星辰要用一用脑子。中国的文明光辉灿烂,这是事实。

还望星辰有谦虚,不懂的事情不要信口开河。
 
 
     
 
  作者:pia   留言时间:2013-05-16 19:10:27  
  兔子
你是不是认为,只有像兔子饭粒那样"万念一心",不分主客观....,这才算得上高明?
 
 
     
 
  作者:gmuoruo   留言时间:2013-05-16 22:05:31  
  當時西方出現一股中國崇拜熱,甚至認為中華文明是世界上最悠久的文明。但等知道多了之后,就不以為然了。
中國當然有不少獨突的技術。
 
 
     
 
  作者:老几   留言时间:2013-05-17 09:11:16  
  谢谢蜉蝣兄的介绍。怪不得罗素称莱布尼兹是“一个千古绝伦的大智者”,有见识。

老沙的问题很好。西方对中国哲学的态度从莱布尼兹时期的推崇到后来十九世纪的贬低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我认为是纯功利性的,而功利主义主要问题是只有一个评判标准,那就是效果。我自己就有很多功利主义思想,我很明白, “效果”这个东西不是一成不变的。人类学家有个理论,叫做“后发优势”,很符合中国阴阳转换的原理。

说传统文化的优越,并不是说它就是什么都好或者最好,甚至在东方就未必能超过古代印度文明。

东方西方思想都是人类文明的魁宝。中国的宝贝被共产党几乎灭绝,华人不抢救认识,等着谁来?最可笑是希腊人放个残屁,都是香的思想。中国的系统论述,却只是火花?(还好,不再是迷信垃圾)不懂装懂,双重标准,兔子饭粒准备要毒死多少人?
 
 
     
 
  作者:蜉蝣之暮   留言时间:2013-05-17 13:23:37  
  老沙好!
西方从对十七世纪中国的崇敬和向往走到十九世纪对中国的贬低,主要原因可能有几个:一是中国清末政权的软弱无能以及官僚政体的僵化导致腐败和发展的停滞,再加上中国人对自己文化的食古不化和毫无危机意识的优越感,促使西方开始对近代中国感到反感,并相信近代的中国人已经不再具备古代中国能创造辉煌文明的能力,这可能也有些道理。 其实他们对古代中国人还是非常佩服的,但近代中国的停滞在西方人心理产生了强烈的反差;
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因为清竟然在战争中败给了英法日等小国,这让崇尚强权的西方列强彻底看不起中国人。的确,一个没有骨气只想求和的清朝只能增加西方人对中国的鄙视。
 
 
     
 
  作者:蜉蝣之暮   留言时间:2013-05-17 13:25:04  
  兔子对名和概念太执着了,应该好好看看老几兄对《金刚经》的解读。  
 
     
 
  作者:蜉蝣之暮   留言时间:2013-05-17 13:28:15  
  pia兄好!
星辰如果不情绪化,似乎还能讲出一些道理。兔子为饭粒所累,没办法:)
 
 
     
 
  作者:蜉蝣之暮   留言时间:2013-05-17 13:34:22  
  老几兄好!
本来想先介绍一下哲学的,但看到莱布尼兹关于科学的论述也很全面,就先介绍了过来。现代西方的科学之名掩盖了中国古代的科学实践,使很多人人产生误解,认为科学只能是从西方来的;
接下来一篇就介绍克里斯蒂安对中国哲学和道德的理解,看看十七世纪西方哲学家是怎样说中国的哲学的。
 
 
     
 
  作者:蜉蝣之暮   留言时间:2013-05-17 13:38:47  
  gmuoruo网友,多谢留言。西方对中国的褒贬可以做一面镜子,但只是一个镜子而已,不能因为西方的褒扬而自大,也不能因为西方的贬低而自卑自荐。我觉得关键是要看到事实,评价都是次要的。  
 
     
 
  作者:侃侃   留言时间:2013-05-19 00:53:56  
  一段很不错的历史。问题在于,西方科学继续发展了,而中国还一直停留在原地,什么原因呢?

另外,当今的中国生机勃勃,这样的生机勃勃会不会带动科技突飞猛进?还是说会冷却下来?
 
 
     
 
  作者:蜉蝣之暮   留言时间:2013-05-20 05:50:18  
  谢侃侃博好思考好问题!
未来社想做的,正是试图厘清一些由于追逐西方主流观察视角而对历史产生的扭曲的认识,试图从另外一个角度观察,希望籍此能够给现在的道路一点点微末的启示,给未来一个知古察今的支点。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