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先进

专栏作者,工作狂,心理学者和大学老师
正文

一个海不归的自白:你在英国还好吗?

(2013-08-05 02:28:10) 下一个
因为木耳的关系,周六给家里打了电话。母亲在电话里唏嘘不已,言外之意,你年过三十,依然一无所有,如今国内炒楼,财富一日千里。

似乎大形势越来越明显,海外生活的幸福西洋景,正在一步步被戳破。

看到中国今年有可能超越德国,GDP跃居世界第三,国内朋友心底里都想问一问,你在英国还好吗?

当兵与海归

80年代,记忆中当兵是仅次于读技校(能够分配工作)、上高中(可以读大学)的出路,因为当了兵,回来会有国家安排的工作,这是最实惠的,那时候去当兵的一般根红苗正。

到了90年代初,当兵渐渐有了劳教的意味,孩子不听话的话,送到部队锻炼几年。确乎如此,我一个初中同学,成绩差得让家里担心,送到部队之后,回归之年,去了香港驻扎,可见其表现过硬。一次回乡偶遇,谈吐句句诚恳实在,谈起自己当兵第一年地点在甘肃,除夕夜先拿着脸盆去掏厕所,然后洗干净脸盆,拿来和面包饺子,吃完了,和老乡每个人蹲在宿舍一角,大哭一通。

如今出国也是遵循着当兵的轨迹。温州出国人多,80年代出国,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到90年代小有气候,在欧洲大陆渐成网络,俨然更给“温州模式”镀了层金,从黑工到小老板的温州人,大谈自己如何在番人社会(温州话对外国人称呼)艰苦创业,简直是“此处钱多,人傻,速来”的海外版。

英国不然。

英镑的汇率如一道雄关拦在面前,其次是英国严格的移民控制,仅仅一段英吉利海峡,温州人始终不能够大规模的杀入英国。有关此间生活状态来源主要靠学生,而学生基本上是99年之后来的英国,那年英国开始在中国大力拓展高教市场。

绝大多数学生生活自然辛苦,传到国内,正值温州楼市走高,几乎每个人都赚的满盘满钵,亲朋好友围在一起谈楼市,问股经,大啖海鲜水果,听说英国蔬菜贵的惊人,一根芹菜30来块,海鲜也吃不到,于是舆论基本形成:孩子不听话,送到国外锻炼几年,好比当年参军一样。

好在哪里

别人问我喜不喜欢英国,我说喜欢。喜欢什么呢?却有“此中有深意,欲辨已忘言”的无力。

我不太说民主人权,说多了有点政治撒娇的意味,好比一本正经的朱军在《艺术人生》里夸奖张学友是“德艺双馨的老艺术家”,张学友却说,“什么得意,我听不懂”。

如果说环境幽雅,人文氛围浓,好东西别人没有亲身经历,谈喜欢也是缺乏说服力。而且这样高调抛出“因为文化,所以喜欢”,听起来有些不够诚恳,第一是年轻,又不是来养老,第二,毕竟平常日子是生活在要交房租的屋子里,而不是免费参观的博物馆。那种言必谈中西文化比较的文章,也常常出自访学半年的学者之手。

因此,“在英国好不好?”,亲朋问得越多,我越发失语。更何况,这样的失语感偏遭遇“东风压倒西风”的形势。如果海外谋生拼掉了本土发展的机会成本,你开始在乎自己在哪里了吗?

请说实话。

[ 打印 ]
阅读 ()评论 (7)
评论
三更半夜瞎溜达 回复 悄悄话 温州不知道,北京/上海有钱、有权的都送孩子留学了,看来,中国才是那西洋景,从Bristol的私利学校生源就能看出来。
不思进取 回复 悄悄话 下次再有人问,你就说,喜欢英国不热的夏天,呵呵。
为什么总有人喜欢把简单问题复杂化?
喜欢你的博客。
noexit 回复 悄悄话 患得患失的人在哪都觉得此不如彼!信不信,你回去了又该羡慕外边的人了。
染染 回复 悄悄话 国内的同龄人的确在物质上超越了国外混的大多数,如果当初不出国,现在应该也和他们差不多的水平。但是无论怎样,都无法重新回到从前再来一次选择了,每个成年人都该对自己的决定,行动负责任。中国没有那么不好,国外也不是天堂,重要的是你适合在哪里,很多人犹豫比较纠结其实不是他们不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而是他们想要更多。
唐雪鸿 回复 悄悄话 大陆恶化的自然环境已变成人人无奈吸毒的场所。大陆恶劣的人文环境已造成华人海外投资移民已成为当地律师业的主要生意,那个被执行死刑的姓曾的企业家不就是被杀鸡取蛋的活生生的例子嘛。 人在英国,至少你不用担心天天在中毒,不用担心网络警察瞧你的门,还有什么好抱怨的呢?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