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ZT:[王嵎生] 中美日这个“3”也很重要

(2008-07-05 00:20:05) 下一个


来源:新华网 王嵎生 时间:2008-7-3 18:40:44

八国首脑会议即将在日本召开,其间还要举行8+5对话会议。这次日本还邀请了另外三个发展中国家,但原来的“5”国(中国、印度、南非、巴西和墨西哥)实际上已形成发展中国家一个相对独立的多边合作机制。这个“5”很重要。但不可否认和忽视的是,8+5之中的两个“3”(即中俄印和中美日)关系也很重要。笔者曾任中国APEC高官多年,想趁此机会专门谈一谈中美日这个“3”关系的演变和前景。

冷战结束快20年了,但冷战思维仍然像幽灵一样游荡在中国的大门口。一些国家的右翼一直图谋策划一个“亚洲版北约”或所谓“民主国家同盟”对付中国,但始终是一厢情愿。

由于中国一直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奉行睦邻友好政策,主张和谐相处,合作“共赢”。而且,综合国力迅速提高,为这个世界、特别是亚洲邻国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良好机遇。这一客观现实,伴随着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步伐,实际上构成了“基本利益驱动”和“时代价值观驱动”不可抗拒的双重影响,不能不牵动有关国家同中国的相互关系,以及亚太地区形势的发展。

中美日三边关系的状况和演变,一直是亚太地区和平与发展的重要基因之一,亚太地区的国家和民众普遍都十分关切,在国际上也备受关注。

在布什总统的第一任期,中美日三边关系基本上是“2对1”的局面,是一种“不等边三角关系”。美国前副国务卿阿米蒂奇2000年发表了一个关于巩固和加强美日同盟的报告,力主扩大日本在亚太地区乃至全球“安全”方面的作用,把日本变成“亚洲的英国”,重点是应对和遏制“中国的崛起”。这一报告实际上指导着布什政府对中美日三遍关系的基本政策。2006年,美日2+2会议甚至把台湾海峡定为它们的“共同战略目标”。

但形势的发展和变化不饶人。美日领导人也不得不“与时俱进”,各自酝酿调整同中国的关系,中美日三边关系也随之发生新的微妙变化。这些发展和变化的缘由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由于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中印等国的迅速兴起,国际力量对比正在发生不利于美日的变化。美国主导国际事务的能力正在相对削弱,日本完全靠着美国也难有出路。它们在诸多政治安全领域都不能不借助中国的合作。

二、由于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和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中美和中日已在诸多领域双双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互利局面,利益的汇合点明显增加。同时,在三边经济关系方面,相互重要性的比重也发生了新的变化。一些民意调查表明,“在经济上谁更重要”问题上,现在日本有62%的人认为是中国,23%的人认为是美国;在美国认为中国更重要的有49%,日本更重要的有32%。在这种情况下,继续“2对1”的三边关系,很不现实;实现三边良性互动对三国都有好处。

三、对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以及构建和谐世界与周边的主张,美日领导人不可能视而不见,完全无动于衷。近两年来,美国对华所谓的“两面下注”,福田康夫强调要奉行“共鸣外交”,都与此不无关系。美国一位专家说得好,如果我们现在就设定中国是敌人,我们可能就为自己树立了一个敌人。实际上,美国也好,日本也好,只有如实地把中国看作朋友,至少是合作伙伴,才能避免不必要地树敌,真正交一个“诚信可靠的朋友”。这对中美日三方以及整个亚太地区都是有利的。

四、日本担心中美日三边关系出现“倒2对1”现象(即美国逐步调整政策,由“联日制华”变为“重华轻日”)。这虽然不符合事实,在可见的未来,美国也不可能有这种改变。但日本担心被美国“冷落”也不无道理。美国为了自身利益,搞“越顶外交”是家常便饭。事实上,这两年来美国同中国在政治和经济领域的战略对话都先于日本,再发展下去,日本岂不要被“边缘化”?这是日本不能不认真考虑的问题。正因为如此,在美国六位部长去年联袂来华进行战略经济对话后,日本急急忙忙也要求同中国进行类似的战略对话。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2007年12月,日本一家有影响的智库提出,定期举行日美中三国首脑会议,在致力于日美同盟和强化日美澳对话的同时,“推进日中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这个建议虽然还留了一点冷战思维的尾巴,但不失为一个识时务的设想。

其实,在这方面,美国已经走在日本的前面。去年初,阿米蒂奇的第二个报告就已改变了腔调,虽然仍强调美日同盟在美国亚洲战略中的核心地位,但不得不承认中国的战略重要性,认为“东亚的稳定依赖美日中三国关系”,因此应竭力促进三者间的“友好合作关系”。美国一些媒体也不无夸张地说,美日中三国是 “当今世界最重要的三边关系”。还说, “在一起可以更好地解决区域性和全球问题”;如能排除 “国内政治原因和恶性的民族主义” 的破坏,美国有可能 “与东亚强国进入积极关系新时期”。

以上可谓是美日在中美日三边关系方面的舆论先行。与此同时,亚太地区近几年来也确实出现了一些明显有利于中美日合作和良性互动的“亮点”。

首先,在政治方面,2006年APEC领导人“河内宣言”庄严承诺,要共同努力建立“一个充满活力的、和谐的亚太大家庭”。这是美国、日本以及澳大利亚和新西兰领导人都同意了的。东盟国家也都赞成。这是亚太地区形势发展的主流和大方向,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第二,在安全方面,朝核问题六方会谈已取得一些重要共识,出现了比较良好的发展势头;美朝这一对“冤家”也开始缓和两国关系。日前朝鲜炸毁冷却塔可谓一积极标志。

第三,在经济方面,中国是G8集团与之对话的五大发展中国家之一,也是“金砖四国”之一,与美、日、韩、澳等国的共同利益领域正在拓宽,相互依存度正在加深。

从以上情况不难看出,中美日三边关系逐渐克服困难、越过障碍,进入良性互动是可能的,也是有利于亚太地区稳定、合作和共同发展的,值得鼓励。但愿日本右翼和美国新保守主义理想家们都能顺应时代潮流,丢掉“遏制中国”的幻想,改弦易辙,与中国一起营造一个和谐、合作和“共赢”的双边关系,共建一个良性互动与和谐共处的中美日三边关系,并为建立一个充满活力的“亚太大家庭”做出重要贡献。

(作者:王嵎生,中国日报网站特约评论员,中国前驻尼日利亚、哥伦比亚大使,中国前APEC高官,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和学术交流基金会研究员)

[ 打印 ]
阅读 ()评论 (3)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