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1)
2022 (2)
2024 (1)
2025 (1)
许府巷是南京城北的一条老街。原名许家巷,因为附近住着一户姓许的大户人家。据说,那家人为了显示家世显赫,将“家”改作“府”,于是“许府巷”的名字便沿用至今。
我从小长在离那里不远的地方。巷头是南京自动化研究所,巷尾连着中央路——城区的一条主干道。旧时的许府巷很窄,勉强容得下两辆车错开。两边是高墙,墙外是一排排高大的法国梧桐。树冠在半空交错,像为巷子撑起一条幽深的绿色长廊。离巷头不远的右边,有条小岔路通往这一片唯一的“粮站”——那时专卖米、面粉、油,还兼卖水面挂面的地方。如今的年轻人,恐怕都不知道“粮站”为何物了吧。
现在的许府巷依旧不宽,但梧桐树已不见踪影,取而代之的是密密麻麻的商铺:早点铺、小饭馆、社区超市,还有一座室内农贸市场。生活的气息更浓了,可我记忆中的许府巷,却永远停留在那个被树影覆盖、灯光昏黄的模样。
上大学后,我去了北京。从南京到北京最快的火车是66次特快,晚上八点左右发车。每逢假期结束返校,我都要背着行囊,走过许府巷,到巷口的公交车站去赶火车。
大三那年寒假结束,母亲坚持要送我去车站。我们母子俩一边说笑,一边在黄昏的暮色里走过那条老巷。昏黄的路灯下,我们的影子被拉得很长。记不清我们说了些什么,只记得快到巷口时,前方已是车水马龙、灯火辉煌的中央路。我回头望去,看见母亲停在巷口,低着头悄悄擦泪。那一刻,人来车往,她却显得那么孤单。我的眼泪,也在那一瞬间夺眶而出。
那就是我记忆中永远的许府巷——母亲站在巷口,为与儿子的离别而流泪。那不是我第一次远行,但我想,每一次离别,她大概都曾这样流泪。
多年以后,母亲离我而去。每当想起巷口那一幕,想起她眼中微微闪烁的泪光,我就知道,自己已无可救药地、永远地失去了世上最爱我的人——再也不能回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