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55)
2019 (77)
2020 (50)
2021 (34)
孙立人在两次滇缅战役中屡立奇功名声大噪,被英美媒体誉为东方的隆美尔。隆美尔被称为沙漠之狐,故而孙立人又被称为丛林之狐。密支那战役后新一军以新38师为主体扩编,孙立人任军长。这支部队由于对日作战未尝败绩,被称作常胜军,天下第一军。
新一军在抗战胜利后被派往东北,和解放军争夺东北的控制权。在这里孙立人和林彪王牌对王牌多次交手,互有胜负。唯让军迷意难平的就是孙立人后因与杜聿明将帅不合被凯申公平调离开东北战场。所以围绕着孙与林谁能战胜谁的话题至今众说纷纭。我也看过几篇这方面的评论,但是颇觉片面幼稚。忍不住手痒也写几笔。
不同于关公战秦琼,项羽斗吕布,孙立人和林彪有过真实的交手记录,所以继续推演要容易很多。
首先看看四次交手的记录:
1,第二次四平战役。这是一场大规模的兵团阵地战。林彪为了守土不得不投入主力固守阵地伺机反击,是防守方,兵力投入约10万。国军新一军,第71军,新六军三面围攻四平。锋面投入兵力12万。此役孙立人并未全程参与,只有后期相持不下之时才被从开罗召回指挥作战。孙立人回到前线后新一军正面攻击明显增强,给林彪很大防御压力。此时廖耀湘帅新六军攻克塔子山高地。林彪见到大势已去遂主动撤退。之后孙立人乘胜追击紧咬不放,给林彪造成极大被动。孙立人连破公主岭,怀德,长春,一直把林彪赶到松花江北岸。这一阵孙立人胜,不过功劳并不完全是他的。
2,1947年1月初林彪一下江南(松花江),率1,2,6纵和3个独立师,先包围其塔木的113团1个营,再歼灭来援的113团主力,最后再攻克其塔木。小胜一局。
3,2月,林彪率1,2,6纵,3个独立师和1个炮兵师二下江南,先在城子街歼灭89团,再围攻德惠新50师。杜聿明命新50师突围,师长潘裕昆请示孙立人。孙命新50师坚守德惠,自带3个团增援德惠。为防林彪围点打援,孙立人带3个团长程迂回,于3月3日赶到德惠,林彪解围撤回江北。双方伤亡基本持平,平手。
4,3月,林彪三下江南,先重创71军,再包围杜聿明和新22师于农安。杜惊慌失措,急电新30师救援。孙立人指导新30师迂回往援,避开了林彪的围点打援,林彪解围而去。也算是个平手。不过国军一直以解围为胜利。所以后来国军盛传孙立人曾经三次战胜林彪。
四次交手后孙立人与杜聿明将帅不合被调离战场。所以他和林彪的较量没有最终结果。
二战四平是林彪人生中最大的一次败仗。不过打这样的仗并非林彪本意,而是毛指示林彪要死守四平。这样就造成林彪的兵力和火力都处于劣势,但是却要和国军打阵地战,消耗战。所以有此一败。
经过此役,林彪还是回到了机动作战,消灭敌人有生力量的路线上,从此进入了战略主动。而孙立人受杜聿明节制必须把军队分散在距离很远的据点。造成容易被分割包围,容易被优势兵力各个击破的弱点。这也是孙立人和杜聿明的闹矛盾的重要原因之一。林彪三下江南机动灵活。第一次的围点打援吃掉1个团让孙立人尝到教训。不过孙立人很善于总结经验。在二下和三下江南的时候已经看破了林彪围点打援的战术,所以两次解围均告成功。
孙立人方面虽然能解围点打援,但是尚不能破掉这种战术。林彪此时也从四平失利学到教训,绝不和新一军这样火力强大作战凶悍的敌军硬拼。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跑。
从林彪三下江南开始,孙立人部署在明,林彪在暗。孙立人的部队一旦落单林彪就立即扑上去咬一口,进行蚕食。林彪占据充分战略主动。这一阶段两人1VS1对抗林彪得点更高,我给孙45:林55。
而要放眼到两个政治集团对抗的大背景中,条件则更不利于孙立人。当时东北地区的解放军军和国军势态类似于明末时期后金集团对明集团。后金军利用高机动性掌握极大主动,明军只能拒守重要据点,时常被围,造成后金军围点打援。即使孙立人能主掌全东北军事,也只能使这种相持局面得以延续更长时间,因为林彪不会在局面不利的情况下再次进行战略决战。而什么时候进行决战的主动权不在国军一边。晚明时期东北地区的军事相持给政府财政造成了巨大压力,促发内地不断爆发农民起义。最终成为压死骆驼的一根巨木。凯申政府当时政治腐败一如晚明,东北军事行动同样开始造成严重通货膨胀。美国因为厌恶这种政治腐败已经想撤掉军援从这个泥潭里抽身。孙立人独木难支这个即将倾颓的大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