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 (154)
2015 (47)
2016 (67)
2017 (115)
2018 (85)
2019 (93)
2020 (173)
2021 (141)
2022 (166)
2023 (174)
2024 (219)
这是在文学城文章后,我与耶鲁校友和家长的对话。饶伯伯所吹的牛让吴瑛教授在去世后都不得安宁,也弄得我左右为难。
需要说明的一点的是,吴瑛教授的女儿当年是被哈佛与耶鲁同时录取的,从她现在的发展趋势和成为在美国获奖的电影制片人看,哈佛和耶鲁的招生官当时也沒有看走眼。
我相信Elizabeth是够耶鲁录取的GPA和标准考试的硬性标准的,至于她是否能在课外活动中出类拔萃,我们就不知道了,这些也是争议的来源。但是我不认为,她仅是依靠科研论文或排球读耶鲁的,耶鲁评价申请人是综合性的。
整个过程总是难以预测,但是哈佛耶鲁同时出错的可能性不大。我的学生刚获得国际化学奥赛的金牌,但是我也不能保证他在未来能被哈佛和耶鲁录取:“吴老师,今天上午比赛结果出来了,(学生名)取得了金牌。美国队都拿了金牌”。
耶鲁校友和家长Davidicardo: “饶毅和吴瑛的女儿,在高中就有所谓在“西北的母亲实验室做出过五篇科学论文”,并靠这个被耶鲁录取。然后一夜之间,刚刚进了耶鲁,突然失去了对科学的兴趣,转入毫不相干的文科。没有任何解释。不奇怪吗?还“从科学转向人文对于耶鲁学生很普遍”。Excuse me?你要为你同行抱不平,也不用包庇到这个份上吧。你也算是搞科研的。你自己说说,这个心路历程,正常吗?坦白地说,我家里,父母加小孩三个耶鲁的。对她女儿这个突然的兴趣转变,觉得不正常,更不“普遍”。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就是父母帮着学术造假,用手中的学术资源为女儿编造简历谎言。逝者虽已过去,但造假就是造假,更何况活着的还在靠这个不当得来的耶鲁招牌,招摇过市。作为耶鲁校友和家长,羞于为伍。可耻!”
我的回复:“不奇怪啊,我儿子在高中阶段就是属于美国最优秀的数学与科学的学生群体,去了耶鲁就叛变学人文了。耶鲁科学的学生部分会叛变学人文和社科,这应该是常识,我经常在遇到交叉录取耶鲁时总这样提醒我的学生和家长。至于是否造假,明眼人会很清楚。我在以前文章中就有观点,不想重复,特别在此关头”。
耶鲁校友和家长Davidicardo:“可笑,还“常识“呢。学术造假就是造假,对别人小孩就是不公平。你就硬拗吧”。
我的回复:“别人会说,雅美之途这小子是故意在文章中这样写的。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但是你这耶鲁校友读不懂:)”
耶鲁校友和家长和文学城网友Davidicardo:“如果真是对科研有兴趣,肯钻研,尤其是和你父母专业完全无关的领域做出成绩,别人绝对没有理由去怀疑,只会佩服你的天资勤奋。如果你在中学阶段,恰好对生物,而且就是你父母从事的那个狭窄的专业领域,而且又恰好是他们自己实验室正在从事的课题,不仅有浓厚的兴趣,而且在两三年内,用业余时间,靠着中学生的底子,做出了一般全日制本科生甚至博士生在四五年都难以做出的成果,发五篇顶级学术论文。然后突然一夜之间,完全丧失了原有的兴趣,转入毫不相干的学科,没有一点过渡。太蹊跷了吧?更何况就在拿到录取通知书的前后。
“做科研的人都知道,一旦在某个课题有所突破,正是一股作气,在后续课题和相关方向扩大成果的时候。正反馈刚刚开始,突然不干了?打个比方,一个教授,学术导师,如果你手下一个博士生突然在这个时候要quit,完全放弃已有的学术积累和成果,出于关心,你不也会问一下,what happened? 是不是太可惜了,等等。这和一般的学生,在本科头两年选修了几门生物或数学课,然后觉得和兴趣不符,三四年级转入文科毕业,能相提并论吗?学术腐败就是学术腐败。没什么好辩解的。
“虽然逝者已然安息,但这家人,个个都是自诩聪明,处处好处都要占尽占全,自以为能游走于体制间的缝隙,不论是伪造科研履历,还是回国拿千人计划的好处,或是做“爱国”海归,名利双收。真所谓,不是一路人,不入一家门。贵子“在高中阶段就是属于美国最优秀的数学与科学的学生群体,去了耶鲁就叛变学人文了。” 不包括在你的实验室参与科研,在高中就发表顶级学术论文吧?如果没有,恭喜你! 如果有,嘿嘿,鄙视你。
“还有,这里讲的是个人私德,和中国崛起、中美冲突加剧,小人物成为时代的牺牲品等等,完全无关。毕竟,还有成千上万的勤奋正直的华人,包括华人科学家,在这番风波里安然无恙,就是因为他们没有脚踏两只船,没有机关算尽,便宜好处都要占尽占全。真是报应。可惜!”
我的回复:“我们儿子在高中阶段没有任何科学论文,在其他方面。同意你说的很多,也谢谢留言,可见我在2022年6月12日的文章的内容:
“现在谈另一个话题,饶毅现在的状况不断,他居然说出:“我们的孩子都参与体育,但只需要一般中学的球队,最多一些地区性小型比赛就上哈佛、耶鲁绰绰有余。…… 第一次公布女儿的隐私,她是校排球队,足够申请美国所有名牌大学……”。
这是让我这位咨询师笑掉大牙的事,与他以前写免疫学的科普文章一样令人难堪。我只当是相信饶毅自己说的他只有小学五年级的中文水准,我以为作为江西教授子弟的他的家学应该是很扎实的,现在发现他的内在逻辑也存在明显的问题。如果不是达到被哈佛、耶鲁和普林斯顿recruited水准的运动员,校队打打球值得赞扬,但是与她被哈佛和耶鲁录取关系不大。
他家的耶鲁毕业生当年在申请大学时的亮点众人皆知,至少我己经知道很久了,我们都不公开说,直到他这次主动透露自己女儿的“隐私”。那“优势”就是通过与在美国西北大学当教授的妈妈共同署名了五篇科学论文,完成这些论文的单位则分别是芝加哥的某高中、西北大学和耶鲁大学。跨越好多年,有些时候她根本不可能做任何实验,她的科学思想始终在发光。
老中教授们为自己子女的升学己经将西门子科学竞赛玩成让主办方取消赛事的程度,希望他们不要再把Intel后续的Regeneron高中科学竞赛再次玩残。中国家长们真是在帮孩子时用力过猛,完全不避嫌。普通申请表上是会写父亲和母亲的姓名和职业的,所以哈佛和耶鲁很清楚饶毅女儿的母亲为文章的资深作者,他们见怪不怪。
美国教授们也经常这样做,将自己孩子或孙子安排到朋友实验室或自己实验室的都有,只是美国人这样做多是为了激发孩子们对科学的兴趣和有些工作经历,不像老中这么冲着名牌大学的功利。另外,我对饶毅女儿进耶鲁后完全改变方向一点都不吃惊,因为进入耶鲁后换专业太容易了。我们儿子当年属于美国最gifted的数学与科学高中生行列…但是在耶鲁却学了英文”
耶鲁校友和家长Davidicardo:“恭喜你有这样出色的儿子!不客气地讲,来美国这么多年,我也做过学术期刊的主编副主编之类,当然也有条件搞这种小动作,帮小孩刷简历。但不诚实就是不诚实。小孩也从没有想利用我们走捷径的想法。用他们的话,“it's not fair to others." 靠自己,也能上名校,闯出自己的前途。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从来没有一丝一毫的回国做海归的念头,不必下贱到泥水里和猪一起打滚。在美国,不管怎样,还是有那么一点正气在,尤其是学术界,使不肖者犹知忌惮,而贤者有所依归。共勉!”
“基因?不会。我们的下一代ABC里,正直善良的孩子多的是,常常让我们这些做父母的汗颜。文化?也不要动不动赖到中国传统文化上。天地有正气,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等等,不都是传统文化的教育熏陶吗?关键时刻到哪里去了?就是贪婪,极端自私,精致的利己主义。再就是极度自负,自视甚高,以为能游走于体制间的缝隙,好处占尽,还能全身而退的算计”。
我的回复:“谢谢交流,留言会被引用”
其实我们这些华人知识精英,在美国近几十年的社会经济转变中,已经享受了很大的益处。Even in the absence of illegality, the system has been heavily skewed in favor of elites. 问问我们的ABC小孩,你就会发觉,他们中很多人自发地觉察到了这一点。比我们这些做父母的,从中国大陆出来的认知,已经更有同情心和责任感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还要玩弄规则,甚至违规,只能说,人心不知足。要知道,知足常乐,终身不辱。
推荐大家看一本书,"The Tyranny of Merit: What's Become of the Common Good," by Michael Sandel.
在真实生活里,Obama 的大女儿据说靠 Z list 进了哈佛,但他的小女儿就只能去了Univ. of Michigan。你觉得参议员一个电话就搞定的事,总统搞不定?
高校录取中有非常多的不平等和猫腻,但这不是你我也可以心安理得去造假的理由,尤其是这样做,多半踩的是华人同胞自己的小孩,和朝夕相处的同学。还不够恶心下作?
还记得前两个月协和董小姐事件吗?是不是也可以说,平民子弟毫无关系,只要优秀,也能轻松申请到协和4+4的项目,毕业后直接进中日友好医院一类的北京三甲大医院?董小姐之流是不是也可以说,能力以外的资本为零,所以一切成就与父辈祖辈那些学阀的势力无关?
不要讲中国,就是美国的学术界,甚至就只是生物圈里,那么多博士、博后、junior researchers, 因为论文挂不挂名,或者仅仅是排名的次序,闹翻天的狗血事,还少了?照你说的那么轻巧,这些人都是吃饱了没事干?
还“属于不了解情况”...雅美之途就是生物科研圈里人,和饶毅吴瑛一个小圈子里的。他在2022年就发出的质问,也是“属于不了解情况”啰?
至于我,从来不拿学历资历来唬人。这次不得已,亮出耶鲁校友和家长的身份,还有期刊职务,为的就是要预防像你这样的伪专家,随随便便就敢贴上一个“你不了解情况”的标签,或者妄测动机,说些”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话,来为这种行为洗地。
我们都有上大学的小孩,熟悉美国高中申请大学的整个过程,自然知道顶级高校对各种族录取,甚至在各个知名的高中,录取几个学生,都有大致的比例。你靠科研履历造假,挤下的就是别的华人小孩,甚至就是和你同一个高中,天天在一起的同学朋友。这就是不公平,就是造假,就是学术腐败, 就是背叛。
当然藤校同时也会录取优秀的平民子弟。 j d Vance不就被耶鲁录取了?
靠父母不公正地把别的华人小孩踩下去的时候,他们又何尝想起过华人共同的利益?现在事到临头,需要大家舆论和心理上的支持,又想起来了?
至于造假也是一种能力,贪背后代表的也是一种能力之类,就更是下三滥的借口,不值一驳。希望这些留言是在故意说反话。
雅美之途你是搞科研的,尤其要注意逻辑呀逻辑!
我们之所以指出不合情理之处,就是希望当事人能够大大方方地站出来,提供证据,解释这些疑点。相信大多数人,心里有是非分寸,也不会是杠精,胡搅蛮缠杠到底。会还当事人一个公平。
如果解释合理,我就愿意撤回我的留言。
但是, 雅美之途在2022年就发出的关于饶毅吴瑛女儿在高中发表五篇顶级论文的疑问,而且是生物圈子内部人发出的,三年后对方一点解释反驳的举动都没有,不已经说明得很清楚了?
事实上,当事人欠我们大家一个解释。焦点很清楚,有没有履历造假,学术腐败?
这固然和 NIH 以及 Northwestern 有没有对吴瑛的迫害一案没有直接关联,但对我们能否从心底里全力支持他们有关。因为两件事的核心,都是“公平”二字。
总结的到位。
我们骂贪官,其实仔细一想, 贪背后代表的也是一种能力。被大家都遗忘了打工皇帝唐骏, 从他在中国的发展, 那也发表着能力。总而言之言而总之, 走歪路且能成功,也是一种能力。我有时都佩服赖昌兴,小学文化, 能把生意做的那么大,超强的能力。
Elizabeth Warren当年申请哈佛使用印第安人的身份,被Trump和其他人批评造假时,也有人反击,看她现在发展,哈佛当时选择她也没有看走眼。
不论后来怎么发展,当年没有诚实竞争总是不对,哈佛等名校没有重视这一点,等于默许造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