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雅美之途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归档
正文

美国华裔开始在医学界顶天立地

(2025-03-28 05:55:34) 下一个

美国辛辛那提儿童医院的Sing Sing Way教授。他应该是华裔,名字很独特。他在Albert Einstein医学院获得MD/PhD, 在UCSF儿科完成住院医,以及在西雅图华大做的专科和博士后训练。

Way教授不久前受邀到华大做免疫学全校报道,主题是母婴免疫耐受。他做的是科学报告,但是他是以讲故事的形式。我们几乎从来没有听过这样的学术报告,他将自己的白人岳母和混血女儿都放在幻灯片里。

报告的核心信息是,在母婴关系中母亲对胎儿永远拥有免疫记忆,但是婴儿则在离开母体后就忘记了。妈妈对孩子有永恒的记忆,这是多么具有哲理的免疫学原理。

他的举例也堪称一绝,母亲对头胎的孩子会有不同形式的免疫排斥,但是对于后续的胎儿则是免疫耐受的多。这种情况发生在同一位父亲的时候,如果母亲更换了男性伴侣,她则会视再生的孩子为头胎,也更容易排斥,无论她与前夫生了多少孩子。

我与阿肯森教授坐在前排,报告提问环节我还提了问,因为他们使用C3-/- breeding做出了一篇JCI回答问题的论文。我们起身离开时,阿肯森对我说:“我如果年轻,肯定选择进他的实验室”。

我们一路走回,阿肯森不断讲小时候老师如何要求他们讲东西时需要逻辑清晰。我们在等电梯时,阿肯森又对年轻的博士生与博士后们说:“这是我几十年以来在WashU听到的最精彩的报告”。

Way教授的报告已经过去一个月了,当时的场景仍然历历在目。在世界顶级大学的好处就是可以看到这些风景,在Mizzou或Oklahoma会很难看到。但是即使在WashU也很少有这么令人印象深刻的学术报告,多少报告听了就忘。

克林顿和小布什都在耶鲁毕业典礼上做过演讲,克林顿的演讲我们还亲临了,但是他的空话大话我们早就忘了;但是小布什的演讲十分精彩,我都用来让学生们做阅读理解的英文材料。

斯坦福教授Sean Wu的WashU报告,现在美国华裔在医学界顶天立地的人越来越多。这家伙也赶起了时髦,使用AI技术研究心脏发育和疾病,他的博士后导师是哈佛发育生物学的著名人物Stuart Orkin。

Sean Wu在东海岸转了一大圈后重返斯坦福,因为他的本科是在斯坦福读的。他是从圣地亚哥的一个Charter公立高中毕业的,所以他大概率是华裔第二代。希望是吴家人,也可能是武或伍家后代。

他从斯坦福毕业后去Duke读的MD/PhD, 留在杜克做住院医,然后哈佛Cardiology Fellowship。在哈佛做过一段时间Faculty后返回The Farm, 现在那里担任内科副主任。

我在那个周三只参加了部分的中国新年聚餐,去听了Sean Wu的报告,很是值得。为华裔二代,英语没有口音,似乎太太也是华裔的内分泌病学家。讲座以他的求学与家庭展开,从斯坦福飞去杜克读MD/PhD, 在那里大女儿出生,她沒有走父母的学医之路。

Sean特别强调大女儿现在美国中西部,这对湾区的雅皮士们不容易,大女儿在芝大学经济学。Sean在杜克完成MD/PhD之后,在哈佛做心脏Fellow和博士后时,二女儿出生。她开始也沒有想跟随父母的脚步学医,但是看了太多的Grey’s Anatomy,自己选择并且正在学医。

原来北大教授罗金才与Sean Wu,还有耶鲁校友和美国心脏协会AHA主席Joseph Wu, 都是朋友。如果加上哈佛的肿瘤著名教授Catherine Wu, 这三个Wu都与斯坦福有关,不是毕业生就是教授。美国白人只通过堪萨斯去哈佛受训后就可以走向辉煌,但是华裔成功的科学家几乎都在超级名校受过训练。原因其实很简单,白人头上的clouds始终会帮助到他们,华人则单薄很多。也希望华裔能抱团取暖,像Joseph Wu可能吸引Sean Wu去斯坦福那样。

疫苗的概念和实践来自古老的中国,哲学上说就是以毒攻毒,即利用病原微生物的抗原刺激免疫系统以准备未来同种病原的感染攻击。以前是应用减毒或灭活的病原体成份作为疫苗选择,现在应用编码蛋白抗原的mRNA。免疫系统几乎会对所有异物产生反应,包括癌变细胞的抗原,也就是Neoantigen。随着分子医学的进展,人类可以测序正常细胞与癌变细胞的不同抗原,找到MHC结合的癌细胞变异抗原。这些所谓的neoantigen 就是肿瘤疫苗,对于拥有癌症基因的人预防癌症,也可以为早期癌症病人诱导特异性的抗癌免疫。

这方面的研究方兴未艾,WashU以Bob Schreiber为代表的几个组正从事这方面的研究,而哈佛的Catherine Wu (斯坦福和哈佛校友)则是这方面的领军人物,在黑色素瘤和肾细胞癌的肿瘤疫苗上都有突破。

我以为要把他们都加入到吴家广泛的学术大家庭的名单中,这是一个很不寻常的基因聚集现象,在美国也出现了这么多吴教授,可见我以前调侃的:“事情比较麻烦,我需要借吴健雄的新闻有些联想。这是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姓吴的名人很多都分布在科学与文化界,不知基因组学家在此方面是否能有所作为:吴健雄,吴有训,吴冠中,吴昌硕,吴嘉伟(圣路易斯华大校友,香港科大创校校长)。学生物医学的人,应该知道这些人:吴宪,吴瑞,吴孟超,吴阶平,吴旻,吴安然,吴蔚然,吴英恺。当然还有那个亿万富翁吴晓波以及浙大经管学院院长吴晓波,别的不知道,我们父母的中文水准都很有限,那是肯定的”。

朋友:“北京阜外医院胸外科大咖吴英恺留美时好像在圣路易。WG前家父闹内出血不止,住在阜外医院。因情况堪忧,我母亲签字由吴主刀做探查手术。奇迹出现,手术前内出血突然自己停了….但说到吴,老爸总说十分庆幸有如此细致高明的专家一直为他亲自医治”

我的回复:“对的,中国现代胸外是由华大医学院训练的吴英恺奠基的。他们当年都是有钱人,我经常以湖北天门乡里人自称,因为小时候有段时间在天门成长,但是我的中学的最后四年是在武汉第14中学度过的,以前的武大附中。那是天门高远没有武汉厉害的岁月,没有14中的良好教育,我肯定考不上大学。我的文字基础也是在14中校园培养的,每天晨读在背后的凤凰山,与守桥的解放军比较近”。

医学界的吴氏四兄弟,真的吗?没有想到他们是四兄弟,吴安然和吴尉然可能。可以见ChatGPT的资料:

“根据现有资料,吴安然和吴蔚然确实是兄弟关系,他们还有两位兄弟,分别是吴瑞萍和吴阶平。四兄弟均在医学领域有所建树,被称为“吴氏四兄弟”。

具体情况如下:

1. 吴瑞萍:小儿科专家,北京协和医学院毕业,曾任北京医学院教授、北京儿童医院副院长。

2. 吴阶平:泌尿外科专家,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曾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3. 吴蔚然:普通外科专家,曾担任国家领导人和重要外宾的保健医生。

4. 吴安然:免疫学专家,南京金陵大学生物系毕业,曾任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因此,吴安然和吴蔚然确实是兄弟,他们还有两位兄弟吴瑞萍和吴阶平,四人均在医学界取得了显著成就”。

中国科兴疫苗的总工程师杨晓明被判处死刑,这是否判得太重了?特别是对于一个科学家而言,国家应该给他申辩的权利。他是兰州医学院毕业的,海归到了我们武汉生物所担任所长多年后升迁到北京担任要职。

我觉的这个消息很可能是假的,因为没有官方的说明,我们需要时间来回答。家长问我:“吴老师,这个有没有看到,请问您科兴疫苗有什么问题呢”,我只知道科兴疫苗刺激抗体和T细胞免疫反应的效率低,其他我就不知道了。

我在疫情期间写过超过百篇博文分析疫情和疫苗,主要目的是努力消除大众的紧张与恐慌情绪。给广大的读者们做个预告,我纪实大流行的书籍也在写作中,只是我有ADHD, 很难完成浩大的写作工程。我深知中国灭活疫苗效应之弱,即使如此,在当时我也是主张中国和美国民众,应该尽可能注射当地被批准的疫苗,因为总会有些免疫力。没有想到中国疫苗如此之差劲,猫儿仍然拒绝美国的mRNA疫苗。全中国民众打了35亿剂量的灭活疫苗之后,在新冠海啸袭来时,整个国民几乎全被击倒,像完全沒有疫苗诱导的免疫力似的。

[ 打印 ]
阅读 ()评论 (2)
评论
倪颖 回复 悄悄话 中国的疫苗还是不错的,整体死亡比率还是低于美国。不然就不会在国会质问Dr.Fauci.
倪颖 回复 悄悄话 谢谢分享。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