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 (154)
2015 (47)
2016 (67)
2017 (115)
2018 (85)
2019 (93)
2020 (173)
2021 (141)
2022 (166)
2023 (174)
2024 (219)
2025 (6)
普林斯顿教授颜宁又回国了,朋友要我评论。希望颜宁海涵,既然成为热点新闻,很多人都在问,我也只有实话实说了。
怎么这种得罪人的事都要我说?这是我在第一时间回复朋友的提问:
“颜宁回去是去隔离的,她比较享受成为新闻热点,做科学是次要的。
颜宁不是Barbara McClintock,她也是单身,在Cold Spring Harbor Laboratory 工作了大半辈子,很晚才因早年发现的Transposon或转移遗传片段(转座子)获得诺贝尔奖。Barbara 当时因为女性受歧视,她甚至连在University of Missouri 都拿不到tenure, 找到Cold Spring Harbor 的永久研究置位就一辈子不走了。谈家祯在晚年重访美国时都要去长岛看望Barbara。
人家是享受科学家的人生,似修女般地专注,成为上世纪最伟大的遗传学家之一。MIZZOU 以农业、兽医和新闻著名,据说密苏里大学在某处还留有玉米地”。
这里是广泛流传的一个帖子:“刚刚稍微做了点背景调查。发现颜宁来美国后只在 2019年拿到过一个4年的R01 grant,而且是今年11月 30日到期结束。虽然她和杜克大学的一个做昆虫的董教授一起拿了一个Modular R01 grant, 但董才是那个grant的 Contact Pl。 她过去几年也申请过其他几个R01, 但都被triaged了,她也没有第二次次申请过 A1。这就解释为什么她在这个时间点上高调宣布回国了。应该还是和其他那些高调宣传“放弃国外高薪聘请毅然回国工作”的”爱国”华人教授样,主要原因还是因为没有grant了!普林斯顿这种藤校肯定是不会续聘没有 grant的研究型教授的”
看来跟饶伯伯是一个状况,因为资金吃紧才回去的。NIH基金是公开的,应该比较属实。况且有人搜到了,那帖说的八九不离十, 帖子里的“triaged”这词用得精准。她确实只有一个资助,并且马上到期。这是不好好做学问的结果,她做的结构生物学这么热还经费如此少。作为美国院士,她在2017-2022年的五年里只有一个RO1, 并且是正当年,真是太罕见了。阿肯森直到现在还拥有R35的给杰出资深人士的NIH资助。中国人可以风光一时,但是从小就培养的趋利,使我们做科学也是为了出名。
结构生物学确实对我们认识蛋白质的作用机理非常重要,尤其是对药物的设计。施一公无疑是世界一流的结构生物学家,我也不相信AI能让他们失业,因为解释蛋白质作用机理还是需要科学家。但是施一公和颜宁做结构生物学像农贸市场卖东西的太婆,什么热门就做什么。他们以前是什么蛋白热门就结晶什么,现在是放冷冻电镜,他们没有武大校友和UCSF教授程亦凡在冷冻电镜领域那么大的开创性。当然这种现象在科学发展中反复重复过,像分子克隆、单克隆抗体和基因踢除技术,这对于投机而不是严肃的科学家尤其有吸引力,因为他们容易爆红和爆富,但是他们赢得不了人们的尊重。
Dennis Loh当年在圣路易斯华大是见到重要基因就Knockout, 他不惜将走廊对面的Stanley Korsmeyer发现和正在做的Bcl-2也踢除,相对于Korsmeyer的Bcl-2踢除小鼠的完整故事的Cell论文,Dennis的论文只早一个月在Science以短报的形式发表,我们当时都直摇头。但是Dennis的辩词是这种事在哈佛天天发生,他完全不明白这里是友善的美国中西部。最终的结果是,Dennis在Roche赚饱钱之后退出了科学界。
即使在结构生物学界也有严肃的科学家,现在重病的荷兰结构生物学家Piet Gros就是其中一位。他因为解出超级复杂的C3蛋白的结构而闯入补体领域后就呆在这个领域不走,做出的诸多重大发现让整个领域都受益非浅。我每次与他接触都能感受到他的纯真与直率,为拥有优美灵魂的人。以前觉得他多动,现在伤心他是患病了,已经不能出席国际会议了。他跟我说自己很难领导大组,一年出篇论文就满足了。
网友:“请教学长,她已经是美国大学的终身教职了,如果没有拿到grant,也会被解聘?没有工资吗[破涕为笑]”
我的回答:“对,如果完全没有资助只有走人。因为她拥有tenure,所以可以留下来,但只给九个月的工资。必须关闭实验室,一般不会邀请上课,因为不在前沿知识会老旧,学校会让你生不如死。也就是变相将你扫地出门,当然外面的深圳医学研究院会竞聘。她现在还没有到必须关门的那一步,还能在普大生存”
网友:“她不是普林斯顿终身教授吗?”
我的回复:“她不仅是终身教授,还是讲座教授,以普大前女性校长命名的,可能来自普大校长,也可能是其他的捐款人。但是那个endowed教授只发工资,不能经营实验室。有点需要说明的是,普林斯顿不是生物医学的超级名牌,比圣路易斯华大差不少。可以看这位UCLA博士所述美国大学怎么处置没钱的教授的,这家伙天南海北懂很多:
“学校有得是办法治一个 professor。我读书的时候,系里有一位天才的教授,年纪轻轻就得了美国化学会的最高奖:Cope Award,每年只有一个。貌似半数得过这个奖的,拿了诺奖。有的甚至是先拿诺奖,再拿 Cope Award。
老先生叫 Orville L. Chapman。早在碳60 被发现之前,他就在计划要人工合成类似的结构。突然,老头子决定不干了。说是有啥健康的问题。经费也不申请了。于是,系里把他从宽敞明亮的高级办公室,打发到地下室,和我们学生办公室在一起。为了让他有工作量,把本科大课分配给他。偏偏老头子极其厌恶上大课,后来被评为 UCLA “10 大恶人”之首。
我的老板也是 Chair Professor。有一年缺经费,也不得不去本科学生的大课。每次说起大课,他就咬牙切齿,说是如果明年还让他教,不如干脆退休算了。那一年,也被列入“10大恶人”“。这是UCLA校友留言。
曾经写过《地球是平的》畅销书盛赞全球化的Thomas Friedman最近在《纽约时报》上发表专栏文章,颜宁稍微懂一点Geopolitics 都不会回国,真是一个傻妞。
网友:“颜小姐傻吗?聪明的很呢。过不了几年,她就不再是科学家、而是科学家无法比的企业家了。说不定富得可以买下圣市古董社区一条街。[Smile]”
我的回复:“买古董社区比较难的,她买时需要2X96 =192 M, 近二亿美元,看颜宁是否有这么多的活钱”
网友:“如果她真搞出饿死癌细胞的药,二亿美国只是一个小目标。不过我担心投资人的钱会被她的忽悠打水漂。”
我的回复:“她赚不到这些钱了,山寨国已经在皇帝的控制下无机会了,大量归海的人。颜宁在清华没有学好人文,知识很单一。她还是性情中人,管不住自己的嘴,那会更麻烦。你是基本上不读书的种,看看Tom Friedman 的纽时文章,里面提到中国为什么走到这一步的四点原因(WHO, 64, 战狼和疫情), 他认为Chexit (中国脱离世界)在2022的历史意义超过了俄罗斯脱钩和俄乌战争”
一位中国生物大佬的留言:“一个做结构的工匠 被过高捧了”
与之形成鲜明的对照, 庞加莱猜想的真正证明者俄国数学家佩雷尔曼,拒绝了菲尔兹奖也拒绝了千禧年数学大奖的100万美金。事了拂衣去,不留功与名。 在丘成桐们看来大概是你既然不在意名利, 我拿来用用有何不可? 颜宁之于润涛或许也是如此
———
西岸-影 发表评论于 2022-11-04 15:47:12
**************************************************
是的,近来中美话题,总会看到 西岸-鬼影 忽隐忽现!
@maskaus
今日推荐:
“颜宁回国已经有一阵子了,现在不过是它定而已。
原因也无非是FRI突然请喝茶,颜教授多聪明的人,发现风声不对,一点也没有犹豫,打张机要立即就走,普林斯顿的实的室和自己的行李都没来得及处理很多东西是拜托留在美国的朋友收拾好寄口国的。”
阅后分析,她应该是被领事怕通知紧急
这篇文章满满的干货,学习了。
-------------
那里来个小屁孩在这里胡说八道!
这是有据可查的!
———
西岸-影 发表评论于 2022-11-04 15:47:12
我有一个老中朋友在美国最知名的公司担任技术上最高的职位(老中在管理和技术位置之间往往选择技术,是普遍现象,原因不难解释,但这属于一个很大的话题了),她说如果不是因为孩子在美国上学,她就会回国了,她已经在北京有了两套房子,很可能过几年也会回去。
因为国内的机会确实不错,资金相当充足,这种位置的人,手中有上千万人民币的资金是很平常的(认识的人中获得资金最多的,起始资金是一亿人民币)。而且中国是技术与管理双重身份的模式,因此回中国在不论研究所,大学还是公司里都有实权,这是美国的模式做不到的。
也就是在中国具有更高的技术自由度。当然,也会有中国那些烦人的事情,不过毕竟是中国人,不难理解这类问题,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负面问题,是不可能免除的,美国有美国的问题。
另外,从个人经济角度来看,在中国到了这种位置,甚至比美国更有“钱途”,主要是人民币实际购买力远比汇率强,客观上等于消费之外剩下的钱多。我另一个海归的朋友,数年后竟然可以在旧金山买下好区的公寓(也就是最低也是两百万美元以上的)给孩子留学用,他也就是在知名大学里担任地位比较高的教授一类的角色。
据他说在国内知名大学,理工科教授年收入一般是在百万人民币以上,热门的专业当然更高,高几倍。这种收入对比加州工资水平并不高,但实际消费要比加州低很多(几年前的海归很多人是不需要在国内买房子买车的,都给你准备了,或者只是象征性的一点钱,因此他等于有三套房子,北京一套公家发的,远郊区一套度假屋自己买的,美国一套)。
当然这种人都是有本事的,属于类似长江学者那种水平。颜宁不论专业水平还是名气应该超过这些人,至少名气上。
中国目前处于科技爆发期,甚至在军事武器上第一次被美国承认超越美国,这都是需要有基础技术底蕴才有可能的,在中美如今这种不对付的局面下,华人如果没什么牵挂(其实就是孩子的因素),回国也算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如今在美国,未来是否会比现在更好,大概没人敢这样说。但大家都有自己的包袱,并不是人人可以随便流动,但有些人选择去中国是不难理解的,毕竟中国现在是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地方。
只要你心里有情绪,透过你的方块字,就能看出来。 :) :):)
阎1976年北京农业大学,1979年考入北京中国农科院首届研究生,他研究植物化学方面。
他夫人是公派美国,获博士后从事眼科方向的研究,阎跟随来美读博士,毕业后在他夫人实验室打工。
1985年来美,1991年在Virginial Technical Institute and State University 获得博士学位
还有人说“她在美国只是一个到处找grant的穷科学家”,请问美国有几个搞基础研究的是不用“到处找grant的”富科学家?吴教授不用每年“到处找grant“吗?
还有人说“颜宁抄袭阎润涛的转运蛋白工作原理,因此出名拿院士”。鼓励你到美国科学院去举报她。美国对学术不轨行为历来严惩不贷,一定会重视你的举报。祝你成功。
颜宁显然吃不了这份苦,还是回中国能够获得个人利益最大化。她在美国只是一个到处找grant的穷科学家,到了中国则摇身一变,变成一尊现在最需要得到的“爱国知名科学家”。愿她一路走好,不要再跳来跳去的,安下心来,虽然科研是废了,但能做大官,赚大钱,挺好的,人各有志嘛。
同意文中引用的一个生物大佬的留言”一个做结构的工匠,被过高捧了”. 饶毅讽刺搞人类基因組序列的人是技术员,施顏搞电鏡也主要是技术活,他们出文章多是技术活做得好,而且是打一枪換一个地方。他们的蛋白功能研究并沒有过人之处。
========================================================================
好了,除非清华和普林斯顿的人都是瞎子,才请这么个工匠去做教授。
为啥非要把颜宁放在圣人的标准下要求?
就算是没有经费或者行业没前途不得不转行,那也没什么可丢人的?你们自己难道公司倒闭了不重新找工作?
能够这么快地找到这么好的工作,说明颜宁是真正的牛人。要不为啥深圳不找你么各位喷子?
钱学森之类。
很怀疑普林斯顿会给没有Grant的tenure九个月的工资。
快回去,不要再跑回来了。
跑来跑去的人最危险。
至于英语口音问题,颜宁自出生就在中国生活,到美国时已经23岁了。即使在美国,也是在华人领导的实验室里工作七年。难道英语有口音就不能搞研究了吗,就不能和同行交流写文章了吗,就不能以42岁的年龄当选美国的两院院士吗?别小看这个两院院士,别人在美国大学里混了一辈子,削尖脑袋梦寐以求了一辈子都得不到。脑子里没东西,手里没出色的研究成果,光会说英语,美国谁有时间听你扯。屠呦呦根本不会用英语交流,一样是诺贝尔奖得主。杨振宁老爷子的英语口音我也听过,和普通中国学生差不多。
五年前,她刚重访美国的时候,网上有些评论硬把她往“投奔自由民主”的政治解读上拉扯,这些人实际上是在浇他们自己心中的块垒。现在她要回国了,又把她的决定往政治上拉扯。真是低级趣味。颜宁自己的话是“想把自己的所学所感传递、帮助、扶持更多人,去搭建一个平台,去支持更多优秀的学者,应对人类健康挑战,发掘、挑战生物医学难题,做出原创突破,回馈社会。”请各位看官自己解读吧。
但本博文所说的原因纯属臆测, 与事实不符, 而且因果倒置。 更可能的是, 因为事先有回国计划, 故没有申请新的fund.
All parties 都声称 “此事酝酿了两三年”。 所以, 应该与这次的 pandemic 有关。 疫情伊始, 她就很投入有关防治的问题, 好像跨度较大, 清零运动要结束, 需要借口。 总之, 与钱有关, 也与政治配合有关。
所以, 很不看好这样的选择, 头脑发热,以至于满腔热情的后果会不甜。
看了颜宁, 庄小威和尹希这几个网红教授的英文演讲, 颜宁的英语最差。 她回国还是对的。
=====
确实,
老有一波人,业务不行,靠换工作生存,美国一大堆这样的,尤其是搞管理的。
如果她真的找到某种特殊蛋白质,具有诱人的医药潜能,后续的开发和临床试验以及资金资助都不会成问题,无论这资金是来自国家,还是国内外的医药大公司。假如我在她那个位置上,找到个有希望的“矿脉”,我是不会立即发表。因为那样做,知识产权就成普大的了。我会辞职,开个自己的公司,好好开发完全属于自己的“矿”。
五年前,她离开清华到美国,可能是对清华因循守旧的环境和人事制度不满意(我的主观猜测),现在的深圳医学研究院似有为她度身定做的意味,排除了她头上的玻璃天花板。另外这个研究院的名称里就有Research and Translation,猜测可能是以translation(医学转化)为主攻方向的。即使颜宁以前的纯基础研究进入了瓶颈阶段,趁着年轻力壮之际,转换个方向,或许能够再次焕发活力。我甚至觉得,颜宁是利用这五年普林斯顿时间,在为寻找下一个转攻方向,搜集信息确定方向和搭建人脉。
深圳属于“山高皇帝远”的地方,离北京很远,可是离香港很近。希望颜宁带回去的不仅是课题和技术,更能在主持深圳SMART的过程中,为中国现有的科研体制带去一股新风。
她在美国没人认识她。
在中国成了家喻户晓的名人。
这感觉不要太好噢。大家不
用为她操心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