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 (154)
2015 (47)
2016 (67)
2017 (115)
2018 (85)
2019 (93)
2020 (173)
2021 (141)
2022 (166)
2023 (174)
2024 (219)
今晨诺贝尔医学奖授予三位研究睡眠生物钟的分子机理的科学家,全部是土生土长的美国人,他们的所有经历除了一位在爱丁堡大学做过博后外,教育和研究背景都在美国完成。我们不太鼓励学生去欧洲读书完成学位,也是基于美国在科学上的领先地位现在更加明显,害怕错过与美国同伴缔结友谊的关键时期。我特地说土生土长的原因是因为有次美国的诺贝尔奖得主中,大部分是欧洲裔的移民科学家。
其实这个领域由美国人开创和支配,Seymour Benzer和他的学生Ron Konopka在Caltech奠基了此领域。Benzer开创了太多领域,早应该得诺贝尔奖但是始终无缘,现已去世。共同发现节律基因Period突变的Benzer的学生Konopka也去世了,他更悲催,两次tenures失败后(一次在Caltech, 另一次在Clarkson College), 离开了科学界。杰出日裔美国科学家Joseph Takahashi(高桥)在西北大学找到了首个哺乳类(老鼠)的节律基因,高桥现在西南医学中心。
美国的自然科学持续在世界上处于支配地位,也许你会说这些成就是在三十年以前完成的工作。我们几乎可以每年这样说,让我讲个故事吧。我在27年前入美国一流大学受训,几个月后正值诺贝尔奖公布的日子,当时没有网络,靠听收音机知道消息。实验室的美国博士后们相互间的问题是:“今年的奖授予哪个大学?”,他们想当然应该有美国人,因为他们没有问是“哪个国家的人?”。快30年过去了,美国学生仍然会习惯于问哪位美国科学家获得了今年的诺贝尔奖,因为CRISPR, 肠道菌群或免疫治疗又是美国人在引领天下。在美国的大型报告会中或小的讨论桌上,放眼望去太多不同专业领域的世界名流。
美国不仅在自然科学领域领先,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超过80%为美国人。美国在社会思潮也是执世界之牛耳,福山的终结论、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和奈尔的软实力这些影响世界的学说都是美国社会科学家的理论。高盛弄出个金砖之国的说法,中国和俄罗斯马上欣喜去成立它的银行。
这是三位今年诺贝尔科学奖得主的教育和研究背景:
Jeffrey C. Hall
本科:Amherst,
PhD: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Seattle;
Postdoc: Caltech with Seymour Benzer。
诺贝尔工作完成于:Brandeis University
Michael Young
本科和PhD: University of Texas, Austin;
Postdoc:Stanford
诺贝尔奖完成于:Rockefeller
Michael Rosbash
出身于密苏里的犹太人,波士顿长大。
本科:Caltech;
PhD:MIT;
Postdoc: University of Edinburgh
诺贝尔奖工作: Brandeis
相关的杰出科学家:
Joseph Takahashi
本科:Swarthmore
PhD:UT Austin and University of Oregon
Postdoc: NIH
成就工作取得地:Northwestern
看看两位诺贝尔奖前得主对今年获奖消息的反应:耶鲁的James Rothman 和Caltech的David Baltimore,他们都是潜在的诺贝尔奖提名人。来自纽约时报。
“It is fabulous to see the foundational discoveries of this trio recognized in this richly deserved and long overdue Nobel Prize.”
— James E. Rothman, professor of cell biology at Yale University, who won the 2013 Nobel Prize in Physiology or Medicine for his work on how molecular messages are transmitted inside and outside of human cells
“Michael is a truly great scientist who has done much very fine work. His discovery of the 24-hour cycling of a clock protein provided the basis for all following work in the critical field of chronobiology and was definitely work that deserved a Nobel Prize.”(两个Michaels获奖, 不知巴尔的摩说的哪位)。
— David Baltimore, professor of biology at Caltech and winner of the Nobel Prize for Physiology or Medicine in 1975
今年的获奖人没有被拉斯卡看中,但是被另一个诺贝尔奖指标加拿大的Gairdner授过奖,还有邵逸夫奖。
让我们也看看写诺贝尔评语的人的背景:
---------------------------------------------------------------------------
你这条应该成为单独评论,不是回复我,因为我根本没有谈论这个主题。
-------------------------------------------------------------------------
So what is your question. 既然同意Burnet是tolerance得奖,诺贝尔奖的citation也说是奖给tolerance。为什么要扯上克隆选择,有这么自说自话的吗。爱因斯坦最有名的是相对论,但他并没有因为相对论得奖,而是光电效应得的奖,你要说爱因斯坦凭相对论得奖,就闹笑话了。
但是Burnet在tolerance领域的贡献有限,他自己都在诺贝尔演讲中说:‘my part in the discovery of acquired immunological tolerance was a very minor one—it was the formulation of an hypothesis that called for experiment’.。Burnet根据Owen经典小牛的实验提出假设,Peter Medawar受他的ideas鼓舞做了移植实验。
---------------------------------------------------------------------------
I hate to say that, 你真的让我大跌眼镜。我下面都说了,Burnet在1960年因为免役耐受而获得诺贝尔奖,不是因为克隆选择学说。作为免疫专业人士,连这么基本的常识都没搞清楚。还有,我都说了好几遍了,是Jerne在50年代中期首先提出了理论基础,Burnet在50年代末补充,发展并完善了这一理论,谁先谁后,怎么成了Jerne补充了。
授予Jerne沾了单抗的光,因为当时重点是Koehler和Milstein, 空出一个名额,提名过程George在Basel, Jerne为所长。
------------------------------------------------------------------------
提名过程George在Basel, Jerne为所长 --what does that mean? 84年Koehler早就回到当时的联邦德国领导自己建立的免疫研究所很多年了,根本不在Basel了。Koehler是德国人,在Basel做post-doc,Milstein去Basel给seminar,Koehler提出到Milstein的剑桥实验室工作一年,结果9个月后就作出了单抗,这一直被认为是剑桥的工作,Jerne如何沾光?
clonal selection and network theory are separate things
----------------------------------------------------------------------
谁说两者是一回事了?我都说了network理论是错误的,但这不能抹杀Jerne在50年代首先提出的抗体特异性理论,即抗体的特异性不是抗原诱导出来的,这是Burnet克隆选择学说的基础,这也是单抗的理论基础。84年时就没人相信network理论了,诺奖也说是奖给抗体特异性,没提network。
研究免疫的不知道Jerne在克隆选择学说上的贡献,那也就没什么好讨论了。说Jerne因为George Koehler在Basel免疫研究所工作过就能沾单抗的光也太牵强附会和匪夷所思了。Koehler虽在Basel免疫研究所作过post-doc,但单抗的工作是他在剑桥MRC LMB做的,归属权也是MRC LMB的,与Basel免疫研究所毫无关系,得奖时Koehler也已经回到德国了。
http://www.wenxuecity.com/news/2017/10/02/66263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