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之谓

嬉笑胡诌,猪之谓也。切勿转载,敬请谅解。
正文

默认值

(2015-06-26 13:58:22) 下一个
默认值
    有点忙,忙着调试新模型。
    与四阶段模型相比,基于行为(activity-based)的新模型,结构更复杂。单就生成的信息量而言,新模型运行一次,就需要超过80G的储存空间。所以,每当模型运行结束,须执行一个清空(cleanup)的程序,以释放暂用的空间。
    在这一清空的过程中,恍然间,对原似高深莫测的佛门空论,一下子有所领悟。
    之前,对手机的重置(reset),也有过类似观察。手机用久了,个人信息会自动留存。重置也是执行一次清空,使手机的一些属性,回复到默认值(default)。
    信息社会,每人都有ID。每个ID都有许多属性,这些属性最初都设成默认值。一旦有了社会经历,如家庭生活、学校教育、参加工作等,ID属性的默认值,就开始改变。经历越丰富,默认值就改变得越多。就是说,这个ID与其“初我”,已是渐行渐远。
    默认值改变前后,一个ID对事物的看法,也许会不同。最初,ID分不清一壶水和一壶尿。有了经历后,ID知道水是清洁的,尿是污秽的。口渴的ID,取水解渴;种田的ID,取尿肥田。这些不同的行为,都因ID的属性不同,或因其默认值的改变。
    不同的ID,有不同的经历,默认值也有不同程度的改变。由此产生了不同的视角,不同的立场。进而有了对事物的不同理解,不同看法。于是,社会开始分化,争执由此而起。民族与国家,战争与和平,历史与现实,宗教与文化,… … 所有这些属性,储存的信息,越来越多,占用的空间,也越来越大。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面对如此纷繁复杂,亦真亦幻的世界,当眼花缭乱而捉摸不定时,该怎样重设默认值?用佛家的话说,怎样做到“四大皆空”?
    从前,山间有一寺,寺里住俩僧,一老一小。每天清晨,老僧喊起小和尚,去河边冲洗尿壶。顺便灌一壶清水,带回寺里,做一天饮食用。同一只壶,夜间作尿壶,白天作水壶。转换之间,仅清空一次,重设一次默认值而已。
    原来,佛家言“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从哲学层面理解,并非空无一物。物是实实在在的,且本色不易(壶还是那只壶),只是色随心异(水壶尿壶)。然色相之异,却本属虚空。所以,神秀和尚说:
        身是菩提树(ID),
        心如明镜台(default),
        时时勤拂拭(reset),
        勿使惹尘埃(cleanup)。
    至于惠能禅师所言:
        菩提本无树(no ID),
        明镜亦非台(no default),
        本来无一物(no reset),
        何处惹尘埃(no cleanup)。
这“四大皆空”,又是另一重境界了。

(注:慧根太浅的朱之谓,无缘佛门,却十分感佩佛家哲学的精深。)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