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看春晚的历史,不禁小有一叹:以前在国内,看春晚是除夕年夜饭后的必选;刚出国那几年,一般就得等到中国学生学者联谊会开联欢会时,大家挤在一起看录像了。再后来,家里装了“小耳朵”,能把CCTV4的直播录下来,朋友们排队借着看;到现在,网络流媒体如此发达,我家各式接收机,机顶盒有好几个,各种电视资源数不过来,不过还是会争取在第一时间看直播。
看央视春晚,与其说是喜欢,不如说是习惯。每次看完,就像吃了一桌丰盛的宴席,各种小点大菜,有的欣赏,有的不喜欢,吃完便罢,也懒得评论。今年有些特别,因为这次以冯小刚为总导演的“冯记春晚”,近半年多来就是媒体关注的对象,被各方寄予厚望:高层希望打破旧局,大众指望推陈出新。路人如我者也想看看,这电影导演玩票春晚,能弄出些什么新鲜。
马年春晚好节目仍然不少,比如舞蹈《符号中国》,杂技《梦蝶》,形状秀《魔幻三兄弟》,歌曲《时间都去哪儿了》,都是可圈可点的上乘之作。然而,来多少大腕 儿,推多少新人,有多少精彩的歌舞,或者能不能出个经典的小品,只关乎节目的品质,而改变不了晚会的本质。今年看完了,只能说,刨去“冯小刚”三字,这就是一台标准的央视春晚,没多少不一样。
在此之前,让我感兴趣的一个悬念是,冯导在多大程度上能运用电影语言来统筹晚会,讲述一个迎新辞旧的故事。很遗憾,我没有看到期待中的节奏张弛,视角流转,纵深变化,或者气氛的暗示渲染。即使是表层的色彩搭配,舞美和镜头设计,这些应该是电影表现很擅长的东西,也很不理想。
与前两年相比,晚会的舞台省去了流光溢彩的大LED屏,也没有了全息水幕投影,基本上靠分割的银幕提供背景画面,舞台整体显得朴素简单,缺乏视觉冲击效果。如果说是为了节约也罢了,可是制作上也很欠考虑。比如,整个晚会现场大片的红色,从灯笼,帷幕到观众座椅,不仅令人视觉疲劳,而且使画面色彩冲突失调。刘欢与苏菲.玛索合唱《玫瑰人生》时,两人都着红色服装,背景又是玫瑰色调的剪纸图案晃来晃去,既不好看,也对烘托歌曲情绪毫无助益。再比如舞蹈《万马奔腾》,造型创意 都很难得,甫一开场让人眼前一亮,想起爱尔兰的《大河之舞》,但是接下来却被毫无镜头感的摄像毁了,画面缺乏层次,特写没有重点,乱糟糟的,体现不出万马奔腾的气势。而那位旋转了四个小时的小彩旗,作为从头到尾埋伏的一根线,到零点钟声敲响的时候却没有任何交代,这个疏忽实在让人生气(且不提这创意有多么NC了)。我觉得对于电影导演出身的冯小刚而言,这些本来该加分的方面却失分,这就很不应该了。
纵观这场晚会,最有特色的是大幕开启前那一段“春晚是什么”的短片。各色人等对春晚或深情或调侃的描述和看法,必有一款您同意。我觉得这段短片,用电影界的术语,也可以看成是冯小刚对春晚的导演阐述,反映他的执导思路和理念。现在大幕落下,如果我们问问完成了春晚之旅的冯小刚,他心目中的春晚又是什么,他此时又会怎么回答呢?
他也许会说,是体制。
春晚是体制的化身,如商业化的百花丛中巍然矗立的一棵大一统的巨树。它要承载的太多,从官方的意识形态到社会的正能量,从大众的利益与情感关切到“找一乐儿”的简单满足。春晚得是娱乐的,文化的,艺术的,但首先是政治的。在这样的前提下,春晚只能限于一个框架之内,而难容纵横恣意颠覆性的发挥。所以语言类节目根本见不到棱角,只有插科逗贫甚至夹几句国骂的低级货色倒是年年来。对于演艺界人士,体制外的世界可以很精彩,但要大红大紫,还得回归体制。类似曹云金这样的,在民间摸爬滚打时能头角峥嵘,上了两年春晚,就只有拼凑网络笑话了。一心想“穿着牛仔裤运动鞋,唱自己喜欢的歌”的姚贝娜,到体制外的“好声音”展示一番后,还是又被塞回长裙盛装,在红黄合唱团的簇拥下,加冕成一个不折不扣的晚会歌手。而体制外标杆式的崔健,也必然再次标志性地缺席春晚,又岂是一个冯小刚当导演可以改变?!
从冯导起初的雄心,后来的无奈辩解,到播出后的差评滚滚,只再次说明,春晚是体制的化身;在这个框架内,任何一个人的努力,都不足以促成质的改变。任你谁来,只能是换汤不换药。
其实这些真没什么了不起。现在的社会很多元,与从前相比,不是只有一种选择。不喜欢央视春晚,打开网络流媒体,自己想看什么,就可以看什么,哪怕是搞笑的“白宫春晚”(链接)。
说到这里,不禁想起球技了得而脾气甚臭的李娜,正是由冲出体制而迎来事业腾飞。在今年得到澳网冠军后,让李娜上春晚的呼声一度很高。记者问她,如果春晚总导演冯小刚打电话邀请上春晚如何?”李娜的回答是:“我关机。我不会上春晚,难得有时间陪家人,我会在家,不接受任何邀请。”
我觉得这回答很好。如果每个人都尊重自己的内心,以一颗平常心对春晚,别太拿它当回事,也许就到了春晚脱胎换骨的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