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身妈妈之家

爱和放松,你愿意来吗?让我们一起成为彼此的翅膀,一起飞翔!!
正文

《享受墓园》

(2012-11-09 15:52:23) 下一个



原创:x潇潇






在美国,有个地方我很喜欢,说出来你会吓一跳。那就是公墓。
  小时候,生活在楼宇密集的上海,只有在公园里,才能见到鲜花绿草,还是要花钱买了门票,才能进去观赏。有次和同学偶尔路过西宝兴路火葬场。看见大门口两边种着许多冬青树,郁郁葱葱在阳光下吐着新鲜空气,很象公园。就准备进去逛逛。
  看门的人很凶,不让小孩子随便进。我们就想尽办法,揉着眼睛,假哭混在出殡人的家属之中溜进去。然后一间一间的参观,每一个厅里都布满了龙飞凤舞的挽联,色彩鲜艳的花圈、绸缎,热闹美丽。人们的书法才能在此地,发挥的淋漓尽致。
  送别用的是同一条哀乐,从总理到平民,倒是绝对平等。向故人告别的表情极其丰富。有人捶胸顿足。有人低声凄泣,有人如诉如歌,也有人高声赞颂。我们在大人的腿中钻来窜去,仰望着各种不同的感情流露,挺刺激好玩,在街上绝对是看不到的。
  活人有千容万颜,而死者们却都一样紧闭双眼,静静地躺在哪里,任人们吵闹决不动容。我始终不明白死人有什么可怕的,他们活着时候尔虞我诈,争权夺利,互相陷害,不择手段地撕斗才会令人发指。
  人有一口气时,脸色都好看,没有了那口气,脸就变成青绿色。那年月,活人都不流行化妆,死人就更是保持原味了。天气很热,冰冻过的尸体,通常都是躺在一块大幕布的后面。一张有车轮的简易担架,露出了他们的头和穿着新鞋子的脚。
  厅里没有冷气,解冻的面部开始渗出颗颗水珠,就有人拿着扇子对着他猛扇,口中还振振有词地念着: “ 他太热了! ” 我们看着好笑,等一下到后面火化,不就更热了吗?人在伤心得时候,常常会失去理智。每次当工人推尸体去后面时,都会有人狂呼滥叫着,拼死上前扯住那单架。充分表示对死者的无限留恋。有一次争夺之中,那个直挺挺躺着的尸体,还差一点摔到了地上。最后总是在一场激烈的大搏斗中,各奔前程。我不太喜欢这种结局,为什么不能好好放他们走呢?
  门口有个老员工,脸色铁青,疙里疙瘩的皮肤,象烤焦的蕃薯。漠然的目光。
  无动于衷地面对着一场又一场的生离死别。越看他,越象那些幕布后面的已故人士,当他用眼睛瞪我们时,真是恐怖万分。染上这种职业面容。让人宁可烈日当头地种田,也决不要这份工作。
  这地方有花有树,又有丰富的表情,还是免费。同学们一传,竟然大家都来玩,只有父母不知。我家小妹长大了,过了多少年后才道出,她也玩过火葬场。母亲知道后,为我们的举动大大吃惊,已为时太晚。
  其实也是受母亲的影响,幼年时,她常带着我们去北郊的 “ 联谊山庄 ” 。那是一个青松翠柏围绕的墓地,清静安宁,风景怡人。她静静地坐着看书,我们则在树木花草之中玩耍。城里人要享受大自然,很不容易。墓地也可以当公园。后来扫四旧时,那个墓地不知被铲迁去了哪里。
  每年暑假去南京铺镇,姨妈家的后山上有一片坟地。一嵩嵩的坟头上面长满了杂草。清明的时候,家家户户上山扫墓,满山是袅袅的祭烟,和人们的干嚎。每次要去表妹家,必需翻过这坟山。山里没有人,小路两旁是一座座的土坟。走着走着,想到大人讲的鬼故事,心中也会发麻,毛骨耸然。只好唱歌壮胆。以后竟然吓得不敢再去。来回走了很多次,从没有见到过鬼,只是心中有了鬼,就有了恐惧。如若是坟头后面,突然蹦出一个坏人,那可比鬼还要可怕了。
  来到美国后,生活,工作的压力,常常让人感到几乎窒息。偶尔去了一次墓地,竟有了一种脱世超俗的感觉,让人感受到了天堂。
  在 LA 的格兰黛尔,有一个墓地,象是一座艺术博物馆。里面收藏了世界上最大的油画,象一片天空般的宽广。记载了耶稣的一生。从他诞生在马槽,到钉十字架,及三天后复活。这是波兰的三个画家用一生完成的。为了保存好这幅珍贵的油画,人们量身建筑了一个硕大的展示厅,象电影院一样,里面有三十排大红绒布沙发椅。配上了音乐灯光及解说,把你带回到五千年前的耶路撒冷 …… 让人享受到极高的艺术气氛。每月仅开放寥寥几次。总是极力推荐大家去观赏。可一提到墓地,人们就忌讳。小妹还笑我说:没有想到,你小时候的那个爱好,至今未改。
  《最后的晚餐》是耶稣在被捕的前一个晚上,请他的十二个门徒来吃晚餐,并告诉他们有人出卖了他。十二个门徒的个性,背景不同,所显露的表情也就不同。
  据说在此地那一幅,也是世界一绝。它是用彩色玻璃拼制而成,并以自然光线作背景,耶稣炯炯有神的目光,和十二门徒的惊恐表情栩栩如生。这幅画,是在当时好几个国家的推荐作品中选出来的。入口处展示厅里,收藏了当年各国的参选画。其中有一幅画里耶稣是光头园脸,好像鲁智僧,还穿着日本合服,和十二门徒坐在地板上喝酒。很有意思。各个种族的人们,都希望上帝赐他的独生子为他们。最后还是意大利画家达。芬奇中选,从此耶稣的形像就定了下来。
  大厅里两旁,伫立着一些白色大理石雕塑,也是来自圣经的故事。伸展开去的小厅,墙上是很久以前的墓碑,好像抽屉一样,汉白玉的面板上,刻着死者的名字和生辰。以一家人为一室。室内有石凳和花的祭坛。那都是很久以前一些非常富有的人家。无论如何,当墓碑树立了起来,就有一种末名的恐惧感。

室外是现代普通的墓地。
  晶莹剔透的喷泉,碧波荡漾的湖水,青青的草地,蓝蓝的天。团团蔟簇的鲜花,在加州著名的阳光下,尽情地绽开。没有杵立的墓碑,也没有凸起的坟头。所有的碑牌统统平躺在绿草之中,仰望苍天,沐浴着永久辉煌的太阳。
  几年前,参加了 F 小姐的葬礼。肃静的教堂里坐满了人,牧师为她祈祷送行。
  她的棺木放在讲台后,开着半边,露出安祥的容颜。讲台后面没有墙,一个巨大的落地窗,却没有玻璃,看到的是一大片蓝天和白云,细细的风儿缓缓涌进。这窗好像直接连着天堂。她穿着母亲用心,用泪,亲手为她缝制的粉红色新娘礼服。那份美丽,清宁,素静。让人感到她的灵魂就从这里升华。我们为她唱了那支生前最爱的歌《野地的花》。
   “ 野地的花,穿着美丽的衣裳。
  天空的鸟儿,从来不为生活忙。
  慈爱的天父,天天都看顾,他更爱世上的人,为他们预备永生的路。 “
  在悠扬深沉的音乐声中,八个教会的兄长,抬着她缓缓的走出教堂,去到了墓地。她的母亲在风中无力的喊着 “ 你不要走! ——” 听着让人心碎。大家默默地目送着棺木放进了坑里。每人轮流添上一铲土。最后是推土机填平了墓地,盖上了那片草坪。她就永远安息在这块小小的土地上了。一切都是那么平静,安宁。她那美丽的灵魂,在众爱之中飞向了天堂。也不枉此生。
   F 小姐是个美丽热诚的女孩,来自上海。认识她的人都非常喜欢她。最后一次见到她,是星期五晚上,她主持的教会聚会上。她穿一件洁白的连衣裙,和着她那纯洁灿烂的微笑。好像一个天使,极清纯可爱。第二天外出旅游就出了车祸。牧师说她是 “ 被主接去了。 ” 那么好的女孩,肯定是到了在天堂。只是不能理解上帝为什么那么早就要接她走,留下孤独的母亲日日以泪洗面。她年仅三十。真是天上人间争夺好人。
  圣诞节时的墓地。草坪上布满了鲜花,和五颜六色的风车,气球。有个老男人独自坐在椅子上,身边是一台录音机,嘹亮的音乐声随着风儿飞旋,一遍又一遍。
  唱的花儿都竖起了耳朵。一整天,他都和他的亲人在一起享受着浪漫的时光。
  有个六岁孩子的墓前,围着小白篱笆,里面是玩具小熊、小鸭。红红绿绿的气球飘在上空。家人们围坐在草地上,听听音乐,吃吃东西,和他聚在一起。他一定也非常快乐。
  墓园中,那微风轻轻飘拂的细嫩小草,源源不断地娓娓诉说着往日的故事;当人们长眠在地下,又是陆上的青青小草在晨曦露珠之下,生机盎然地延续着他们的生命,永不休止。墓园非常宽广,车开过时,看到的是一片随着山峦起伏,翠绿辽阔的草原。怎么也不能联想到青面獠牙,披发长舌的鬼魂。人们在这里,没有恩怨哀愁,没有贫富之别。没有情感的烦恼,没有生存的压力。停止一切争斗。每日共同迎接太阳上升,又默默的等待月光撒满大地。我爱那份宁静,美丽,那种回归大自然的感受。
  在中国,人们把死亡叫做 “ 永别 ” 。是绝望。所以扯住亲人不放,一放就永远没有再见得希望了。怎不叫人悲痛欲绝呢!
  美国是以基督精神建国的。在基督里,人们把死亡叫做 “ 永生 ” 。人的身体只是到这世上来旅居的。当你走过死亡的幽谷,就会得到永生。人们不再畏惧死亡,因为有永生的盼望。亲人的离别,也变得不再那么悲伤。因为人们相信,有一天,他们还会在天堂相聚,那里没有任何苦难,只有快乐。并且永不分离。
  记得《简 · 爱》中的一句话: “ 当我们越过坟墓,来到上帝的面前,我们的精神是同等的。 ” 是的,无论你现在有多显赫,有多富有。也无论你是多么贫穷,多么落泊。我们的尊严永远是同等的。所以不要以今天的财富地位骄横无礼,盛气凌人。也不必为贫困失意而沮丧失落,永远不必自报自弃。因为我们共同拥有着蓝天,白云,阳光和大海。有一天,我们也会同样舍弃这世上的一切,越过坟墓 , 飞向天堂。



注:曾在《世界日报副刊》和《海外校园》发表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x潇潇 回复 悄悄话 谢谢美图!高水平!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