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
说来奇怪,第一次知道伯利兹,是从地图上找来的。
冬天的时候,总想去暖和的地方度假。掐着手指头算算,加勒比海的岛国,牙买加,古巴,巴哈马去过了。墨西哥,夏威夷,佛州,去过好几趟,亚利桑那也玩遍了。这次大家时间有限,能去哪儿呢?
大灰在谷歌地图上找呀找,发现我们这里到伯利兹有直飞。然后就决定,去伯利兹!
他的理由简单粗暴:多于五个小时有直飞的地方,如果不是商业城市,那肯定好玩。
后来我在地图上查中美洲,除了伯利兹,别的国家,或多或少都听说过。
为什么我们周围的朋友和同事,没有人去过伯利兹,甚至没有提起过伯利兹呢?
大灰给出一个解释:伯利兹和台湾建交,和中国没有建交。持中国护照,是不能去伯利兹的。也许由于这个原因,老中群体里鲜有人知道伯利兹。
可是我有老美老印同事呀!还有一个台湾女生,特能玩,我去的地方,她都去过。
大灰又出一个解释:伯利兹是一个未发掘的瑰宝, 沧海遗珠!他给我们看了网上伯利兹的蓝洞,玛雅遗迹,浮潜,海滩等照片,看得激动不已。
还有,伯利兹的官方语言是英语,对我们来说没有语言障碍。
于是订机票,订旅馆,租车,一切搞定。
出发前没多久,我在网上查伯利兹的注意事项。看到美国国务院的领事事务局对伯利兹的旅行建议级别是三级 - 重新考虑旅行(Reconsider travel),因为暴力犯罪率高。我大吃一惊,连叫糟了糟了。
大灰仔细读了读,又在网上查,向我指出,有危险的是伯利兹最大的城市 - 伯利兹城的南面。我们去的旅游区治安还好,是二级 - 提高警惕(Exercise increased caution)。我们飞到伯利兹城,取车后迅速离开,应该问题不大。
机票旅馆都订好了,也无反悔余地。
======
一月十日,飞到伯利兹城。租车开两个小时到达内陆城市圣伊格纳西奥,夜幕已落。旅馆的房间散落在树林中,需走不同的林间小径到达。我们入住的小屋门口有一大块阳台,有吊床,沙发。房间很大,两室一厅,还是挺满意的。
次日清晨,树林里鸟语花香,让人觉得神清气爽。
住处的曲径通幽
我们先去圣伊格纳西奥农贸市场,尝了伯利兹的传统早点普普萨和炸杰克。
我想买些水果,发现卖得比美国还贵。我买了一个菠萝和一个橘子,当场让人切了尝,并不好吃。买了木瓜和面包果回来。我当时以为面包果可以直接吃,查了查,才发现要油煎了吃。后来依葫芦画瓢做了,孩子们很喜欢。
我很奇怪水果那么贵,当地人怎么生存。要知道,伯利兹的人均GDP才20,美国是81。如果水果都比美国贵,那一般人钱怎么够用。
大灰说,美国人的生活条件好。我们小时候在中国,一般人也不吃水果的。
我说,我清清楚楚地记得,夏天家里会买大西瓜回来,放到井里浸凉了,再拉上来吃。秋天,爸妈的工作单位里会发一箱一箱的苹果。我们家放在床下,妈妈经常捣腾,捡快烂的先吃,这样总吃不到苹果最好的状态。还有,杨梅,枇杷,甘蔗,桔子,梨,好些水果呢。
大灰说,冬天可是没水果吃。
小灰说,伯利兹的食材贵,可能一般人家的大部分收入都用于温饱了。而美国,吃的消费只占收入很小的比例,家庭收入可以用于其他消费,比如旅游,房产,保险等等。
我觉得小灰的说法比较有道理。

伯利兹传统早餐普普萨

圣伊格纳西奥农贸市场的水果摊

圣伊格纳西奥农贸市场的小商品摊
下午去了卡哈尔佩奇考古保护区,是公元前1200-900年间玛雅人的聚居地。包括了八个广场,鼎盛时期有10,000-50,000居民。玛雅人崇尚血祭,会把舌头前端,男性生殖腺前端,手指头割下来祭奠,我想想都痛。古时人类对神灵的虔诚程度,远超出现代人的想象。
当时赶时间,看得匆忙。后来网上找到这篇详细介绍:https://www.themayanruinswebsite.com/cahal-pech-1.html,补了不少知识。旅游的时候看到这个网站就好了。
从后山回到前门时,听到一种很奇怪的声音,响而有力,又有些钝感。像是机械装置发出的,又像动物发出的,真伪难辨。
我们绕到山前面,小灰和小贝看到树上有黑色的猴子。照着那形体查了查,是一种叫吼猴的猴子。我们先前听到的声音,正是吼猴发出的。

卡哈尔佩奇考古保护区的玛雅遗址

卡哈尔佩奇考古保护区的玛雅遗址

卡哈尔佩奇考古保护区的吼猴
从卡哈尔佩奇考古保护区出来,接着去看绿鬣蜥保护项目。导游说,这是为拯救鬣蜥的项目。伯利兹本来有许多鬣蜥。鬣蜥蛋在83度以上孵出雄性鬣蜥,以下孵出雌性鬣蜥。这些年气温升高,雌鬣蜥越来越少了。但是雌鬣蜥是玛雅人的传统菜肴,肉和蛋均可烧菜,因此怀孕的雌鬣蜥一度成了重点捕捉对象。一只怀孕的雌鬣蜥可卖到200美金,鬣蜥因而数量急剧减少。现在伯利兹已经把捕捉怀孕的雌鬣蜥定为非法行为了。
导游先介绍了几种鬣蜥,说绿色鬣蜥是雌的,黄色的是雄的。然后带我们到有五只成年鬣蜥生活的地方。鬣蜥对人友好,导游说我们可以摸摸它。大家轮着摸了鬣蜥的头,身子和尾巴。
我们又参观了一边的孵化站,幼鸟饲养区,筑巢区。
孵化站里有各种年龄段的鬣蜥,导游比较了一岁,两岁,三岁,四岁,五岁的鬣蜥,个子逐年长大。到五岁时,雄鬣蜥开始从绿色变黄色了。
幼鸟饲养区里是几个月大的小鬣蜥,翠绿翠绿的,很活跃的跳来跳去,不像成年鬣蜥,经常一动不动地蹲着。

成年鬣蜥

幼年鬣蜥
晚上在Cenaida’s餐馆吃伯利兹菜。大灰点的虾非常好吃,可惜没几只。我们吃完又要了一份。伯利兹菜系中,碳水化合物占大头,主要是米饭和饼。其次是肉或海鲜做成的菜,只有一小碟。还有一点色拉和一小碗红豆汤。菜好吃,总体量不大,我们一家四口点了六份。价格倒也便宜,折成美金才五十刀。


伯利兹的传统菜系
吃完饭后天已经黑了。我们在街上走走,看到有零零落落的外国游客走过,还有单身女性走过。感觉很安全,比美国许多大城市安全多了。来之前对伯利兹安全的担心,也抛到九霄云外了。
伯利兹 - Belize
未发掘的瑰宝 - hidden gem
蓝洞 - Blue Hole
浮潜 - snorkel
美国国务院 - U.S.Department of State
领事事务局 - Bureau of Consular Affairs
旅行建议级别 - Travel Advisory Levels
暴力犯罪 - violent crime
圣伊格纳西奥 - San Ignacio
圣伊格纳西奥农贸市场 - San Ignacio Farmer’s Market
普普萨 - Pupusas
炸杰克 - Fry Jack
木瓜 - Papaya
面包果 - Bread Fruit
卡哈尔佩奇考古保护区 - Cahal Pech Archaeological Reserve
吼猴 - Howler Monkeys
绿鬣蜥保护项目 - Green Iguana Conservation Project
孵化站 - Incubation Station
幼鸟饲养区- Iggy Nursery
筑巢区 - Nesting Area
我们这次在内陆呆了四晚,在海边呆了六晚,非常喜欢。那里有好几处特别的景致,别的地方没有见到过。唯一的缺点是蚊子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