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缘小屋

小说,随感,生活故事,读书笔记。
原创作品,谢绝转载。
个人资料
亦缘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英国绅士

(2025-07-29 23:37:26) 下一个

卡帕多奇亚周边的旅游景点分为若干条路线,分别为红线,绿线,蓝线。我们坐了热气球之后,订了个当地的旅行团,游绿线。

先去鸽子谷。我们乘坐热气球时,飞到上面,俯瞰过的。

鸽子谷两边的山岩上,有不少鸽子屋。在公元四世纪至十五世纪期间,当地人因地制宜,在火山岩上凿了洞穴,给鸽子们作休憩场所。

导游介绍说,人们在洞穴里放上水和粮食,吸引鸽子进洞休息,睡觉,拉屎。当地人收集鸽子屎,那是上等的肥料,施用后庄稼和水果长得特别好。这里旅游业发展起来之后,当地人转做旅游业,比农业好赚钱,这些鸽子洞穴才被遗弃了。

值得一看的是,每个鸽子洞的外墙上,画了不同的图案,以区别不同的拥有者。

导游是个胖胖的小伙子,讲解很仔细。介绍完一处,便让大家提问题。团里有两对老美夫妇,两位先生问题多,还经常插进自己的一些见解,时不时幽默一下,典型的老美风格。

接着去代林库尤地下城。这是卡帕多奇亚地区最大的地下城。

根据导游的介绍,这地下城本是当地人(导游称Katta人)存放东西的地方。这里的地质是火山熔岩,质地柔软,比较容易挖。当地人往地下挖一层,冬暖夏凉,容易贮存食物。当地人用挖洞穴用的工具,挖出的石纹比较无规则。

导游说,时间追溯到公元几百年,罗马帝国杀了耶稣后,希腊基督徒躲在卡帕多奇亚地区。他们如果暴露身份,会被罗马人赶尽杀绝。希腊人把地穴往下一层一层地挖,挖成了避难场所。希腊人挖的工具与当地人不同,纹路比较有规律。通过看石壁上的纹路,现代人可以推断洞穴是谁挖的。希腊人往下挖出第二层,第三层,一直挖到第八层。

这地下城不但要注意通风,还要有水源,并考虑每层之间有足够的间距不会塌方(因此挖成W形状)。最主要的是,如何抵御发现避难所后冲进来的罗马士兵。通道很小很矮,穿铁甲的士兵不容易通过。下面几层的通道与通道之间有石门,可以堵上锁死。这些没有任何文字记载,都只是猜测。

导游又说,后来有个罗马帝王对基督徒温和起来,接受基督教为官方信仰,基督徒就不需要东躲西藏了。

不管这解释是否为真,地下城的建造让人叹为观止。里面有马厩、地窖、储藏室、食堂,教室,书房,教堂等功能区。

导游带着我们在地下城一一参观。里面的通道很狭窄,往下走到第八层,很不容易。如果有心脏病,哮喘病的,导游劝留在上面一二层,不再往下走。

  

走完地下城后,爬出地面,眼前一亮,重见光明。大家又累又渴,纷纷买水喝。

敬业的导游让大家围成一圈,依然继续他的讲解。两家老美参与进来,提问题。可贵的是,对于他们的问题,导游都有答案,颇能自圆其说他的理论。

大家不注意的时候,有个老头特意多买了一瓶水,递给导游喝。大灰看到了,指给我看。这个老头当地人的打扮,是旅行团里穿得最土的。他一般不说话,只咧着嘴对人友好地憨笑,掉了一颗门牙,外形有点像中国的老农。

我后来在网上查了查,代林库尤地下城最多可容纳两万人。

网上的说法是,公元前八世纪至七世纪,弗里吉亚人在火山岩中建造洞穴。

罗马时代,当地居民将洞穴扩展为深而多层的结构。

在拜占庭时期,代林库尤城完全成型,曾被用作防御阿拉伯穆斯林的防御设施。

该地区落入奥斯曼帝国手中后,当地人将城市用作躲避土耳其穆斯林统治者的避难所。

到了20世纪,卡帕多西亚的希腊人和亚美尼亚人仍然使用这些地下城市来逃避周期性的迫害。

1923年,该地区的基督教居民被驱逐出土耳其,并在希腊和土耳其之间的人口交换中迁往希腊,这些隧道也随之被废弃。

1963年,一位当地居民在装修房屋时,发现了墙后一个神秘的房间,这些隧道因此被重新发现。进一步的挖掘发现了通往隧道网络的通道。

1969年,该地下城对游客开放。

比较一下导游和网上的说法,会发现导游把矛盾集中在罗马与希腊的对立,以及东西基督教的对立。对基督教徒的种种迫害,好像没啥穆斯林的事儿,呵呵。

吃中饭的时候,两对老美夫妇坐在一起,聊得热火朝天。我们坐在一对巴西夫妇对面,我的右边坐着老农和他的妻。老农不说话,我便与巴西夫妇攀谈起来。发现他们此行,与我们的旅游路线几乎一模一样,都是游希腊和土耳其两个国家,他们只比我们少了希腊的米岛。我提起伊斯坦布尔的出租车,说了我听到的各种不靠谱的事情。

吃完饭后,我在树下等大灰。老农的妻走过来,友善地跟我说,伊斯坦布尔的景点集中在旧城区,坐公交车过去,不需要打出租车。主要景点相互间可以走到。我很感激她。

让我意想不到的是,老农的妻穿着朴素,英语却非常好。我们因此交谈了一会儿。他们住在土耳其南部一个靠海的城市,这次坐十几个小时火车过来,只玩卡帕多奇亚。

回到车上,我与大灰说了此事,有点纳闷他们老远过来,只玩卡帕多奇亚一个地方。大灰说,这有什么奇怪的,就像中国小地方的人,难得坐火车去一趟北京玩。

吃中饭的地方

接下来导游带我们去了两个地方。一个称挖矿点。店员先展示了一些当地产的很锋利的矿石,然后开始推销他们用矿石做的的首饰。另一个是皮衣店。开始是时装秀,给每人上一杯茶或咖啡,让坐着看皮衣时装表演。之后介绍店里的皮衣和各种名牌包包,其实是假货,且价格不菲。

我们在中国和亚洲见过这种旅游和营销一体的方式,一般卖得比别处贵,许多假货,我们自然不会买。比中国好的是,导游没有要求买够数目才离开。

* 绿线其他景点

因为下午的景点像是添头,只为拉生意的,我们兴致淡淡。

我脑子里就琢磨着,好不容易碰到土耳其人了,为什么不了解一下土耳其人的风俗人情呢?接下来的路上,我问老农夫妇一些有关土耳其的宗教,政治,经济,教育等情况。老农的妻说,现在的土耳其政府不好,想把土耳其伊斯兰化。也没民主可言,上次选举眼看要输了,就宣布选举作废,重新选过。

土耳其人95%信伊斯兰教,他们这么说,应该是非穆斯林了。

再攀谈下去,夫妇俩才道出实情。原来他们是英国人,拿了土耳其的居住权,因此一年中有一半时间住在英国,一半时间住在土耳其。他们十年前拿的居住权。现在土耳其的政策改变了,需要200,000欧元的投资(比如买房),或每个月一定数目的退休金,才能拿到居住权。土耳其这几年失业率很高,通货膨胀率也很高。夫妇俩喜欢土耳其的美食,文化和气候,才会作此候鸟生活,但也对土耳其的现状感到担忧。

老农也参与到交谈中来,开口果然是地道的英伦腔。

* 当晚美丽的晚霞


卡帕多奇亚 - Cappadocia
红线 - Red Tour
绿线 - Green Tour
蓝线 - Blue Tour
鸽子谷 - Pigeon Valley
代林库尤地下城 - Derinkuyu Underground City
挖矿点 - Evacuation Site
皮衣店 - Fur Store

[ 打印 ]
阅读 ()评论 (28)
评论
亦缘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幑宁' 的评论 : 多谢幑宁记挂!这个月不更新了,周末把老妈送上飞机,这个周儿子又回来了,还带来两同学。人来人往,加上出游两趟,没时间写博了。等九月份孩子们离开家了,再补游记。
亦缘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canhe' 的评论 : 多谢荷姐到访留言,多谢谬赞。问好荷姐!
当地人从事旅游远比采集鸽子粪和农业赚钱。我们后一天的导游说,他工作半年,就把全家一年的生活费赚够了,剩下半年啥也不用干,在家养膘。每家的鸽子屋都在山上,鸽子粪除了用于农作,也不能作为景点赚钱。背后都是利益在趋动。
======
卡帕多奇亚的鸽子屋为什么在发展旅游业后就遗弃了呢?这不是一个景点的亮点吗?况且鸽子粪还是优质肥料。

是呀,这些地下城保存至今,依然完好,很让我震惊。
======
2500年的历史,很震撼,比中国人的地道早了很多年。
幑宁 回复 悄悄话 来看是否有更新。亦缘新周快乐!
canhe 回复 悄悄话 亦缘好!我真正来迟拜读亦缘的游记了。喜欢亦缘娓娓道来的关注景点人文,风土人情描写的游记。卡帕多奇亚的鸽子屋为什么在发展旅游业后就遗弃了呢?这不是一个景点的亮点吗?况且鸽子粪还是优质肥料。
代林库尤地下城的地下八层洞穴。2500年的历史,很震撼,比中国人的地道早了很多年。
亦缘偶遇的一对老农夫妇的故事很有意思,英国绅士到土耳其过退休生活,一半在英国,一半在土耳其,那是有钱人享受的候鸟生活。亦缘有一双观察人的慧眼和善于与人交谈的外交技巧,把不善言语的英国绅士的话匣子打开了。问好亦缘!亦缘写博愉快!
亦缘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可能成功的P' 的评论 : 多谢可可!问好!
是呀,现在的土耳其,虽然穆斯林占大多数,但感觉开放,变通,又在欧亚大陆的连接点(地理和经济上的)。利用优势,可以发展很快。一走极端,对自己和世界都是灾难。
======
土耳其可千万别变成极端伊斯兰教的国家,民主自由来之不易啊
亦缘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歲月沈香' 的评论 : 多谢沈香,问好!祝夏安!
可能成功的P 回复 悄悄话 差点错过亦缘的这一篇!照片都好震撼的感觉,特别喜欢夕阳中灯火闪烁的那几张。土耳其可千万别变成极端伊斯兰教的国家,民主自由来之不易啊。
歲月沈香 回复 悄悄话 问候亦缘,祝亦缘新周愉快。
亦缘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南瓜苏' 的评论 : 问好苏苏!猜苏苏喜欢戏剧性,因此喜欢这种反差。他们穿着也很普通,有点本土化,但又不是穆斯林的穿法,不知道是不是故意这样打扮的。他们如果不开口说话,一般没人会注意到他们。很有意思。
======
喜欢老农夫妇的故事。
亦缘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南瓜苏' 的评论 : 多谢苏苏留言!最近带妈妈在旅游,抱歉回复晚了。
苏苏说得非常对。起先我们在鸽子谷上面的高空飞行,视野开阔,很壮观。我们的热气球飞行员胆大,后来让热气球越降越低。鸽子谷越来越近,越来越清晰,有一阵子鸽子洞就在眼前,仿佛伸手即可触摸。然后他又赶紧点火,热气球腾空而起。这个体验太美妙了。
======
从热气球上俯瞰鸽子谷的视角一定非常震撼
南瓜苏 回复 悄悄话 喜欢老农夫妇的故事。他们穿着朴素,还少一颗门牙,所以很容易联想到老农。没想到人家一张口却是地道的英伦腔,这种反差非常有趣。亦缘写得好。问好。
南瓜苏 回复 悄悄话 从热气球上俯瞰鸽子谷的视角一定非常震撼,火山岩地貌与洞穴的结合形成了独特的自然与人文景观。

亦缘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麦姐' 的评论 : 多谢麦姐留言!
是呀,那地方地下城还不少。也是卡帕多奇亚的地质容易挖洞。这么多年,洞穴在地下居然不塌不坏,比地面上建的房子坚固耐用多了。
======
希腊那时候就挖了地下八层的洞穴而且能容纳2万人,叹为观止,现在的富人们都说要准备“末日城堡”,人家希腊人早就有先例了。

对,这叫候鸟生活。美国挺多退休人士也是这样过的。夏天住北边的西雅图,纽约,波士顿,芝加哥,冬天到亚利桑那州,内华达州,或佛罗里达州,还有加勒比海的岛国或墨西哥。还是要有钱,能置两套房子,并且每套空置半年。
======
这对英国夫妇很特别呀,说着一口英伦腔的老农,一半时间在英国,一半时间在土耳其,很惬意呢。
亦缘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水沫' 的评论 : 多谢沫沫留言!
本想写以人为主的游记,但旅途中的交流往往简短,因为有边界感深入不了,对人的了解太少了。只好以人把游记串起来。
======
亦缘写游记还掉包袱呢
麦姐 回复 悄悄话 希腊那时候就挖了地下八层的洞穴而且能容纳2万人,叹为观止,现在的富人们都说要准备“末日城堡”,人家希腊人早就有先例了。这对英国夫妇很特别呀,说着一口英伦腔的老农,一半时间在英国,一半时间在土耳其,很惬意呢。谢谢亦缘好文娓娓道来,涨知识了!
水沫 回复 悄悄话 外形中国老农,像中国小地方的人,却原来是英国绅士。。。亦缘写游记还掉包袱呢:)
亦缘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悉采心' 的评论 :
亲,这个不害怕的。就是有某些疾病的人,不能到太低的地下,大概缺氧会诱发症状。
======
估计我到现场也不敢下,指着洞穴拍个照,回去好告诉别人俺也探过险
亦缘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悉采心' 的评论 : 问好采心!
嘿嘿,采心注意到这“人的隐形立场和弯弯绕的心理”了,你形容得特贴切。作为历史上的肆虐与压迫者,日本和德国对历史的态度是迥然不同的。土耳其则采取了这种侧面回避或者溜之大吉的方式,很有意思。
采心过奖了,我家比较无知者无畏 //汗颜
======
真是胆量与好奇心兼备
亦缘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新林院' 的评论 : 问好林院!
你说得没错,我们在留意退休后去哪里养老。
听到看到的,除了美国和中国之外,可行的有泰国,墨西哥,葡萄牙,台湾。这些退休养老的地方,需要医疗条件好,生活水平不差,吃的习惯。
不过比较了一圈,可能最后还是在美国。毕竟生活习惯了,有老友,孩子也在美国。

听过这种例子,感觉癌症是动态的,往好往坏发展都有可能。但往坏发展是死亡,一般人就去治疗了。
======
结果回到乡村老家,病全没了,又开始新的生活。
亦缘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菲儿天地' 的评论 : 问好菲儿!
是呀!同车的游客里,他们穿着最普通,简直可以称土里土气。聊天中有段时间让我很confusing,因为他们的谈吐颇有见识,但我迫于宗教政治等禁忌,不便多问。
======
老农夫妇果然“不同凡响”。
亦缘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幑宁' 的评论 : 好久不见幑宁,问好!多谢留言。
幑宁又去哪里好吃好玩了吗?夏天感觉写博客的速度跟不上玩的速度,不知道你有没有同感:)

亦缘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歲月沈香' 的评论 : 多谢沈香来访,问好!
这次希腊和土耳其之行,发现那里的历史错综复杂,以前听到的新闻有了背景知识,因此变得丰厚起来。
这个地下城是那片区域最大的地下城。后来又听到一些地下城的景点。那个区域有好几个地下城,规模就没这么大,也没这么深了。
悉采心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歲月沈香' 的评论 : +1

估计我到现场也不敢下,指着洞穴拍个照,回去好告诉别人俺也探过险,哈哈。。。

狠同意,晚霞那张太美了:))
悉采心 回复 悄悄话
比较一下导游和网上的说法,会发现导游把矛盾集中在罗马与希腊的对立,以及东西基督教的对立。对基督教徒的种种迫害,好像没啥穆斯林的事儿。。。——缘妹真棒,一场旅游下来,把文化、宗教、以及人的隐形立场和弯弯绕的心理,都给捋清了,让俺也收获颇丰。。。

也佩服你们一家,热气球也飞,地道也钻,真是胆量与好奇心兼备,很多赞:))
新林院 回复 悄悄话 【他们住在土耳其南部一个靠海的城市,这次坐十几个小时火车过来,只玩卡帕多奇亚。再攀谈下去,夫妇俩才道出实情。原来他们是英国人,拿了土耳其的居住权,因此一年中有一半时间住在英国,一半时间住在土耳其。他们十年前拿的居住权。现在土耳其的政策改变了,需要200,000欧元的投资(比如买房),或每个月一定数目的退休金,才能拿到居住权。土耳其这几年失业率很高,通货膨胀率也很高。夫妇俩喜欢土耳其的美食,文化和气候,才会作此候鸟生活,】
如果想多活几年的话,从工业化的发源地英国到土耳其南部,可能是个好主意。
前一阵看 Netflix 一个有关 Blue Zones 的纪录片。
(凭记忆,可能细节有出入。)
有一个老移民,在纽约打拼了一辈子,烘烤比萨。
得了什么不治之症,决定回意大利还是希腊老家乡村等死。
结果回到乡村老家,病全没了,又开始新的生活。
菲儿天地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幑宁' 的评论 : +1

清新又让人长见识的游记。老农夫妇果然“不同凡响”。

“大灰说,这有什么奇怪的,就像中国小地方的人,难得坐火车去一趟北京玩。”哈哈,美国也一样。
幑宁 回复 悄悄话 游记写的和小说一样细腻,好看!赞亦缘精彩介绍!
歲月沈香 回复 悄悄话 又见亦缘的游记,写得很好,长不少历史知识。希腊人挖出地下八层的洞穴太不简单了,而且很漂亮。我心脏有问题,不敢走这么深的地下通道。晚霞的片片真美!谢谢亦缘精彩游记分享。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