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录周遭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人生是个大舞台,男女老少皆戏子!
正文

长篇小说:出国 (一)

(2012-06-01 14:54:49) 下一个

(一)

出国留学潮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兴起,除了由国家大力培养一批批出类拔萃的公费留学生,市井小户人家良莠不齐的子女也有了自费留学的出路。如此鼓动人心的气象激起中年教师倪雅致渴望出国的热情,她一门心思要把二十七岁的独生儿子吴曦送出国。

倪雅致在解放初期才十八、九岁,花样年华,清秀靓丽,本来是要随俊逸潇洒的初恋男友去英国的,可是父母竭力反对,嫌他是不务正业的纨绔子弟,生怕女儿遇人不淑。倪雅致的出国梦破碎后,退而就其次,嫁给矮胖粗莽的木材行小开吴家驹。时隔三十年,她重筑出国梦,不为青春不再的自己,而是为风华正茂的儿子。

儿子吴曦从小活泼伶俐模样乖巧,虽然在小学里的读书成绩平平,但积极参加课外活动,是学校合唱团的领唱。他经常以清脆嘹亮的童音歌喉当众表演,或面对家中亲友,或面对校内师生,大胆亮相毫不怯场。后来在成长期间嗓子变音,歌声不再动听,便不唱了,学弹钢琴。接着文化大革命风起云涌,红卫兵在抄家时把钢琴搬走,琴也弹不成了。不久,他就近进入中学,没念什么书,却赶上了上山下乡插队落户的火红热潮。六八届初高中学生首当其冲,吴曦作为六九届中学生也处在风口浪尖。倪雅致坚决不让儿子去穷乡僻壤断送青春,宁可让他蹲在家里终日无所事事。一晃眼十余年过去了,总算结束文革动乱,实行改革开放,孩子的前途似乎有了转机。

为了达到儿子留洋的目标,她先得筹划资金,再钻出国路道。倪雅致是中学教师,月薪五十六元,丈夫吴家驹在电子器材厂当技术员,月薪七十四元,收入仅供一家三口维持日常生活开销,没什么积蓄。正处于一筹莫展无可奈何中,忽然时来运转有了希望。在拨乱反正的大好形势下,政府逐步落实各项政策,资产阶级公婆的抄家物资就要在近期归还了。虽然只闻楼梯响,不见人下来,但祖孙三代一家人都眼巴巴地殷切期待着奇迹发生。

资金尚无着落,不料出国的通道倒不用倪雅致多费心思,自有吴曦的中学同学封凯鞅上门来推荐他的叔叔可以代为效劳。封凯鞅的叔叔劳勃特是个五十多岁的旅美华侨,作为美国西海岸华盛顿州、俄勒冈州和加利福尼亚州一些名不见经传院校的中介经纪人,前来中国各城市招徕学生,说是只要付他三千美元,就可搞定正统的美国院校入学许可证和虚设的经济担保书。所谓正统的入学许可证,即该学校确实登记存在,并且经过美国政府教育部门学区的核准认可;所谓虚设的经济担保书,即该担保事项纯属子虚乌有,仅仅为了打着财力有保障的幌子便于蒙混签证官而已。他保证该学生可以在抵美后入读第一学期,不过今后在美的学费、生活费以及诸多杂费就要由各人自行负担了。倪雅致与丈夫吴家驹几次三番前往劳勃特住宿的旅馆面谈,儿子吴曦又个案确定某某同学已在劳勃特的协助下抵达俄勒冈州的城市波特兰就读语言学校。于是一家三口就深信无疑,一旦资金到位就委托劳勃特办理留美事项。

吴家驹随时随地竖起耳朵打听消息,获知某个资产阶级朋友的抄家物资有所归还,马上添油加醋报告父母,使两老越发精神振作信心百倍,盼星星盼月亮,等候有朝一日轮到政策落实在自己头上。

“爹爹姆妈说等抄家物资归还后,要分给我们一部分用来改善生活。当时被抄走的有红木家具、钢琴、银行存折和十多根金条。你看我们希望得到什么东西好呢?” 吴家驹想听听老婆的意见。

倪雅致认真思索片刻,“我一心想出国,要么与小曦同行,要么让小曦先行,你和我随后。所以我对红木家具和钢琴没啥兴趣,银行存折嘛,有钱用固然好,可惜是人民币,恐怕在国外派不上用场,倒是金条带出去可以救救急,缺钱时一根一根变卖掉做做生活费。”

“哦哟,雅致啊,你真笨,怎么不知道人民政府是不容许私家收藏金条的,抄家物资中的金条是要以低廉的市价由政府统一收购的,归还的自然不是金条本身,而是折价收购后所得的人民币。况且,即使原封不动还给你金条,海关检查处也禁阻你携带黄金出国的。如因走私被抓获,好不容易争取到的出国机会泡汤,还要受到处罚,就大大地得不偿失了。”

倪雅致很感失望,“这样的话,小曦出国后的生活费要如何来解决呢?国家只容许自费出国的留学生带一百元美金,杯水车薪,怎么够呢?”

“所以喽,领事馆要求留学生在国外要有经济担保人,才不至于人一到外头就做瘪三。”吴家驹缩头缩脑假装成瘪三乞讨的样子。

倪雅致满面愁容,“唉,我父母早已相继去世,娘家没有出洋的亲友。嫁到你这种经营木材生意的土财主人家,虽有几个钱,也是一点海外关系也没有,哪来实实在在的国外经济担保人呀。没有海外亲戚出钱接济,全靠自力来筹措资金,实在吃不消。”

老婆怨天尤人,吴家驹心里也烦,随口抚慰她,“不要急,事在人为。等抄家物资归还来,只要有了钞票,哪怕是人民币,也一样可以想办法。听朋友讲可以暗地里做套汇,或者在黑市寻黄牛兑换美金,黑市兑换的汇率比白市的还高呢。”

倪雅致一听套汇和黑市兑换钱币等事,劲道来了,马上买了礼品去找大学时代的老同学韦吉玲。韦吉玲的父母每年要从香港来上海探望女儿和外甥,往往住上几个月,旅游、购物,要花掉不少港币和美金,可以与她父母商量套汇的事。

韦吉玲的父母为人热心海派落拓,倪雅致开口攀谈上去,他们爽朗答应下来,说是只要倪雅致到韦吉玲家一手交人民币,她的儿子吴曦就可以在取道香港赴美途中到韦吉玲父母位于九龙弥敦道的家中一手拿到美金了。

不久,抄家物资果然归还了,虽然红木家具七零八落配不成套,钢琴的琴键残缺不齐五音不全,银行存折少了二本,金条已被贱卖兑现,但总的来说,吴家还是拿回一笔可观的钱财。想当年全部家当被红卫兵的大卡车运走时,好比冷饭已落死人肚,钱财一去不复返,再也无可挽回了,难以想象在整个国家扭转乾坤转危为安之后,政府对老百姓落实政策把抄家物资还转来,让人似乎有一种意外之财从天而降的感觉。慈眉善目的公婆晓得媳妇倪雅致为孙子吴曦出国留学的事煞费苦心,也切切在心予以特别关注,宁可自己身上节省些,也要多分些现钱给倪雅致,好替孙子买通路道办妥出国手续。(待续)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