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颈是我的性格,牛精是我的个性!

好酒,爱书,收旧,老饕,走南,闯北,家四方,三儿,一女,六口人,一房两车,人到中年,华人大兵,解甲归田,东篱种菊,南山放马
个人资料
我冇醉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人民公社的水利建设

(2016-02-23 18:44:13) 下一个

发了几篇儿时捉虾的文,故乡的江海冲(我找不到普通话和广府话的正音,四邑话的葱音)河如影像般一一在脑海中浮现。讲到水利,就有必要科普一下粤语水系的称谓。说鸟语的南蛮广东佬,连水文的称谓都有异于其他文化语系,江海冲河坑,好像是这样由大到细的分,但又好像不是。珠江,广东最大的水系;大洞海,睦洲海,沙仔海,横坑水是三冮镇的大河,以前去外地都要搭一次或两次横水渡(平板船);冲是海流入三江镇的分枝,我们儿时游泳,游水洗澡的地方;河就由冲入田的中心河,小河,捉鱼捉虾的地方;坑就是山溪和去水渠,水坑。

珠江三角洲,旱应该不是问题,洪和漏是收成的最大的隐患,以前常常有担捧企(梯子)去割禾的事,收割时正好碰上水浸田,我开始认为太深,要用梯子爬下去来割,后来才知道梯子是横着用,割了的禾放在浮在水面的木梯和竹梯,再拖到高处脱谷。公社成立初,就开始全力修建堤坝,父母讲他们那时是挑灯夜战,甚至到工地上过夜,人多力量大,大大小小的堤坝将新会的田地分成无数的田围:二联围,交祖围,利生围,红兴围等。每条冲河的交接口都用水泥建了水闸和一个机械排灌站,几条大冲的闸是用铁门闸水,其他的就用木材,河的入水口是埋在大堤下的水窦,中心河的水窦也有木闸,入水口由于长年的冲刷,水位是全河最深,虾螺,鳅 鱼最多,这常是我们钓虾的好地方,水窦口被人投标,每年都会抽干一次,投标和现在拍卖一样,下盲标,价高者得,钱归生产队,中标者,那条河的一年水产都归他,所以有时我们在水窦口钓虾会被人赶。。
 
这些父辈做断腰(不是断背)的水利工程,基本确保了每片田,旱灌水,漏排水,旱漏保收,航运畅通。当然世事无完美,我们生产队的田大多低洼地,夏天暴雨时, 地面的热水,一下子就聚到那些田里,虽然排灌站赶紧排水,但损失巳造成,我们生产队的产量多数会比其他队小点。不知谁定下的规则(父亲告诉我的),交公粮不是按年产的百分之几,而是按土改时评下的预算来缴。土改时那班人为了表现积极,不结合实际,报多不报少(是不是似曾相识),量田时,田头田尾,田埂,水渠都计进去,实耕面积比报上去的少了不少。曾当过队长的父亲,每提起这事都破口大骂,齿德里几个生产队是大队中最艰难的。
 
公社有水利部负责排灌,清理河道,生产队负责起闸关闸,起窦放窦,管理分明精细。航运时,所有支流的水闸都关上,确保主干河冲的水位。那片田需要浸地,就放那片的水窦,其他不需要水的则一无影响,反之排水干田同理,夏初排水是捉禾虫的最好季节,那时水质好,没污染,禾虫好收成,我姨丈有时一个早上就捉一板船,几千斤,现在想找一斤都难。那几条大堤保护了三江区一方水土,生活在那里十六年,从未见过水浸街,一改三冮有海白茫茫的格局。
 
因为水利的管理,水产多而鲜美。现在是死水一片,冲河都断流,不能再称为水乡了。就农村发展而言,改革开放时,应保留乡村的水利部。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