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儿时的心愿

(2014-09-18 07:24:22) 下一个

说起小孩的心愿,真有点儿意思。与其说是心愿,还不如说是幻想。当想要一件东西却又得不到时,便很快开始幻想起来。想象自己已经拥有了那样东西并尽情地享受着。于是,身心完全沉浸在幻想的快乐中。这和成年以后的物欲大不一样。因为后者往往伴随着焦虑和痛苦。

一九七三年我刚刚上小学。那时候,电视机还未进入中国寻常百姓家。小孩子根本不知道电视机长得啥样儿。只是听说那是一个能演电影的神秘盒子。有一天,大院里传出一条爆炸性新闻:后院的老李家自己组装了一台9寸黑白电视机。每天晚上都演故事片。当时我是多么好奇和羡慕哇!巴不得去他家看一眼。但那是绝对不可能的。老李家放电视时大门紧闭。我和几个小孩只好在他家楼下。一面侧耳听着从窗户传出模糊不清的声音,一面仰望着从窗户伸出的羊角天线。不知不觉地,我的思绪便飞到了屋里。仿佛看到了电视机上的神奇画面。时间长了,惹得人家很烦。一次,我和几个伙伴正聚精会神地听着,突然,一桶冷水从窗户里泼出。把我们几个浇得落汤鸡一般。我们四散奔逃,回到各自家里。可我还是忘不了电视的事。心里痒痒的。但不一会儿,我就找到了解脱的办法。我弄来一个方纸箱。把旧画报上的各种图片剪下来贴到纸箱的四个面上。然后转动纸箱,仿佛老李家的电视机就是这个样子的。我越玩越高兴,竟咯咯地笑出声来。后来,我和几个小朋友自己动手做了个“土幻灯”。我们把一个方纸箱的正面开一个三寸见方的小窗。后面开一个小圆洞。两侧各开一个扁口。把平时收集来的透明塑料板一块块连接起来。上面用细毛笔画一些人物,动物什么的。然后插入侧面的扁口中。天黑以后,我们便把纸箱搬进楼洞里。用手电筒对准后面的圆洞。按下开关。一道光柱射出来,把塑料板上的图画放大投射到白墙之上。顿时,我们一起欢呼起来。后来,我们对“土幻灯”不断进行改进。幻灯片挂在带摇把的铁圈上。幻灯内容也丰富起来,有神话,有动物寓言,有战斗故事。打开手电筒,转动摇把,俨然成了一个“小电影”。我们的小电影名气越来越大。更多的小伙伴加入进来。每天晚上,那个黑黑的楼洞便成了我们温馨的影院,充满了孩子们的欢声笑语。我们贫穷而又快乐的童年,就在这里一幕幕地上演着。

除了玩,那时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吃上一点香喷喷的东西。七十年代初的中国十分清贫。城市里按人头发供应票。买什么都凭票。每人每个月只能买半斤肉,三两油。粮食基本上都是粗玉米面和高粱米。天长日久,肚子里一点油水都没有。邻居不管哪家做一点带荤腥的菜,所有人都能闻出来。

记得有一天,邻居家的小朋友王小明告诉我,他妈妈有时给他做“油锅饼”。具体做法是用纯白面擀成薄饼,在锅里用油炸,捞出来后把一根香肠放在上面,然后卷起来吃。天哪!这简直不可思议!白面饼,油炸,香肠,单独拿出哪一样都叫人馋的流口水。把三样合在一起吃,这真是尽极奢侈了!从此,“油锅饼”便成了我的梦中美味。王小明也就成为我最羡慕的人了。

在那贫穷的岁月里,我们最大的盼头就是春节。俗语道:“穷年不穷节”。平日不管怎样节省,过年时家家都要发一把狠。痛痛快快地吃上几顿。一进腊月,大人们便逐渐忙了起来,置办年货。有猪肉,牛肉,鸡肉,还有鱼。政府在过年时供应宽松一些,同时还卖一点点“细菜”。一家一小袋,封好。里边有木耳,干蘑,黄花菜之类的,十分珍贵。那时没有冰箱,幸好东北的冬天极冷。家家户户把年货放在网兜里,挂在窗外。一定得绑的结实,以防小偷用长钩子摘了去。过年时让我最解馋的要数扣肉了。奶奶按照农村的做法。把一大块带皮,肥瘦相间的五花肉放在铁锅里。加满水后放花椒,大料,桂皮,葱姜,酱油,盐,味精等调料。然后用小火慢慢炖几个小时。直到肉烂的用一根筷子就能轻轻捅进去。肉炖烂后便捞出来晾着。这时,奶奶会盛一碗煮肉汤给我喝。好家伙!单是这汤就让我过了好大的瘾。等肉凉透以后,奶奶用快刀把肉切成薄厚均匀的大片。肉朝下,皮朝上,扣在一个大碗中。加酱油,葱花,姜末,上笼屉再蒸一阵子就好了。等掀开锅盖时,一股冲天的香喷喷扑鼻而来。我顿时觉得肚子里要伸出手来。实在是再也等不及了。奶奶不慌不忙地端着扣肉进屋,放在木桌上。我跟在奶奶后一溜小跑。就等着妈爸一发话,便开始享受着一年里只能吃到一次的美味佳肴了。

过年不仅吃得好,玩得也过瘾。大人会给两元钱让我买几掛小鞭儿和烟花。小鞭儿从不舍得成掛放,而是一个个拆下来慢慢地放。大年三十晚上,我和几个小伙伴兴奋地聚在一起。在楼前屋后四处走,边走边不断地把小鞭扔向空中。看着小鞭在空中炸响,真是又高兴,又心疼。心疼什么?放一个少一个。过这个村就没这个店了。有一次,当我把所有的鞭炮展示给小伙伴看时,他却不屑一顾地说:“这算什么?我表哥十八岁了。今年上了班。一个月赚十多块呢!他买了十掛 “花皮炮”(一种较高级的鞭炮)。用竹竿挑着放。他还买了带四个兜的军装。下边一个兜里装满了“二踢脚”( 能炸双响的爆竹)。另一个兜里装满了肉包子。上边的兜还有五块钱压兜呢!”。我愣愣地听着,想象不出人长大了,赚了钱是一种啥滋味。

八十年代初,我也长成了十八岁的大小伙子。可还是没有赚钱。读大学是很辛苦的。不可能随便乱花每月三十元的生活费。那是妈爸辛辛苦苦攒下来的。可在这个年龄,对物欲的追求已经变得强烈且持久。是无法用小时候的精神胜利法就能打发走的。我清楚地记得有一天逛家电商场。看到一套高级组合音响和大电视。高傲的营业员一手拿着光芒四射的激光唱盘,一手把上写着“高档商品,禁止触摸”的警示牌扔到顾客面前。一位顾客怯生生地问:“请问这套音响加电视多少钱?”那营业员回过头来,板着脸,斜着眼,仿佛要把那位顾客倒过来看似的。然后,从牙缝里慢慢挤出两个字“四万!”。哇!如此的昂贵!要知道,那个年代,学徒工的工资每月只有十九元哪!从那一刻起,我在心里暗暗发誓,将来一定买一个比这个还好的音响。而现在,当我写下这些文字时,我就坐在家里宽敞的家庭影院。背投的大屏幕洁白如雪。美国的BOSE音响雄浑有力。但我不知道哪一个曾给我带来更多的快乐,是眼前的这套高档家庭影院,还是遥远的过去,那个简陋的“土幻灯”?

一晃几十年过去了。盘点儿时的心愿,青年时的物欲,当我鬓角斑白时,都一一成了现实。一样样实实在在地摆在我面前。让我坐享其中。但有时,我忽然觉得我拥有的一切好像一个天文数字中排列整齐的一大串零,而我真正缺少的却是最前面的那个“1”。也就是我曾拥有的,却永远失落的那颗童心。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Jiajia28 回复 悄悄话 国人真的很mean,从泼水那事和营业员的态度可见一斑。出国后最大感受是外国人真nice。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