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原笑

救国之雄心壮志,尽付笑谈。
正文

天下为公

(2012-04-24 18:07:54) 下一个

“天下为公”!?

或有问曰:“孔子言‘天下为公!’孙文亦言‘天下为公!’孙氏果随圣人之后亦步亦趋耶?”

曰:“非也!二者表同而质异,更为大相径庭也!”

或问:“此何谓耶?”

曰:“孔子言‘天下为公’,天下者,天下众人也;公者,天下之可相与共者也!孔子患人皆各为其家、欲天下讲信修睦,欲人皆贬私而奉其可相与共也!孔子借‘天下为公’教民之善,善莫大焉!孙氏言‘天下为公’,天下者,天下之利也;公者,全天下之人也!孙氏害天下之利为清室独占,借人人有份携众相争。其止见天下归清室私占之表象,却不明皇权乃天下大公化身之本质;止见个人之私而不知有天下大公也;孙氏借‘天下为公’,贼民害义,祸乱天下,罪莫大焉!”

或又问曰:“天下之公,于人于利,岂非天下众私之合耶?”

曰:“非也!天下之公之于人,是天下众人不假。但天下大公于利,实天下众私之可相与共者也,天下众私之不可与共者则无属其中。天下人皆有私,其中可相与共者与不可与共者并而有之。天下众私之可相与共者,以时言言之,社会主体利益也。众私之不可与共者,一己之私也。人能见、能为天下众私之可相与共者,相睦而不害,好让而无争;人但见一己之私,相欺而不友,好争而不让。前者使天下太平不招而至,后者使人间动乱不期而来。”

或更问曰:“然则人将何以处之?”

曰:“公者,天下之义,私者,人间之情。圣人持中庸之道行世,公私兼济,情义两全。顾大义而不伤亲亲之情,厚其亲而不害天下大义。墨者仅见天下之义而不知人间之情,是以墨者更无后继之人;杨朱仅见一己之私而不知天下之义,若从杨朱之意,天下岂不同叹‘吾其被发左衽矣’?”

或问:“一己之私,人皆显而易见也;天下大公,人虽知其存在,却难以明见,何期人顾其私利而无害于公耶?”

曰:“使有见托则可!”

或又问:“托于何者?”

曰:“天下大公,或托于一人,如上古之君;或托于一家,如历代皇家;或托于一党,如当今之世。凡此皆无不可也!”

或复问:“托于一人、一家及一党,将有异同耶?”

曰:“有也。一人之费少于一家,一家之费少于一党。但一人之力亦不及一家,一家之力亦不及一党。天下谋私之心日盛,域外觊觎之敌更强,维公之需要亦随时变迁,各有其宜也!”

又问:“患其私乎?”

曰:“患之,但较之于无托,两害相权取其轻,情不得已也!”

或请曰:“请更述之!”

曰:“周室衰弱,管仲尊王攘夷,一举而天下匡定;桓灵无德,天下将乱,百姓犹存寄望;献帝少能,虽天下大乱,乱臣贼子仍不敢肆意猖獗!若战国,若楚汉、若三国、若南北朝、若五代十国、若元末、若民国,天下百姓岂有享乎?”

或又问:“能更避其害乎?”

曰:“可,使天下人皆能明大公之义足矣!”

问:“何谓大公之义?”

曰:“天下大公,实乃为天下可相与共者之共私,无为者无得与享也。以今言言之,天下大公即为人民之私。人民之私,人民享用,国贼、民贼无得与享也?且人民之私,亦非属于人民之人可为均享也!”

或更问曰:“宁有是乎?”

曰:“天下大公之利,有劳有得,劳多得多,劳少得少,无劳无享!”

或复问曰:“请更解之!”

曰:“设有众人结伙赴远方贸易,其中有排恶冒险以求成事者,有坐眠倒睡不闻不问者,更有中途结贼劫货者。设为事成而得利,无劳者尚不可得,结贼者岂可与共?人民为与社会主体利益相一致的全部社会个体所构之群体,社会向前发展,如江水滚滚东去,皆仗人民之力也。人民之于社会,正所谓排恶冒险以求成事者,而袖手无劳者则有若坐眠倒睡不闻不问者也;盗利社会、残害人民者则有若劫贼劫货者也。后二者岂能共其利耶?人民之中,劳多者多得,劳少者少得,又岂有不宜耶?”

或谢曰:“善!吾知‘天下为公’矣。”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