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鹃盛开

笔名竹心, 分享心灵世界(均为原创, 谢绝转载.)
个人资料
杜鹃盛开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绿皮火车的记忆

(2024-06-14 07:07:45) 下一个

跟风鹿葱和水星兄的绿皮火车的回忆文章,他们的回忆文章读起来精彩至极,惊心动魄。我也写了我的绿皮火车记忆。没有什么特别惊险经历,平淡的很。在2019年底,又再次体验了一次。

于我,绿皮火车的记忆离不开对爸爸的回忆,正值一年一度的父亲节,提前祝福天下的父亲们父亲节快乐!

 

绿皮火车的记忆

记忆里第一次看见绿皮火车,是送别从河北石家庄回来探亲的二姨。临行前,全家老少聚集在姥姥家。那时姥姥姥爷皆已过世,但我们依旧习惯把那座小院称作姥姥家。大包小包的行李绑在自行车的前梁后座。大人们流着泪依依惜别。一行人走出小巷,兵分两路。大舅和表哥骑自行车载着二姨和行李,左拐去火车站。舅妈、姨姨们带着一众小孩子,目送他们远去后,右转沿着东大街浩浩荡荡出了东城门,站在一处高地上等待。

远方传来轰隆隆的巨响,姨姨紧紧拽住我的手,呵斥着火车来了,不许乱跑。只见大家都面向一个方向观望。我不明就里也侧身探头,突然看见拐弯处出现一个庞然大物,冒着白烟嘶吼着疾驶而来。原来这就是火车啊!五车厢,五车厢,表姐们指着火车嚷嚷着。看见二姨坐在窗边,用力朝我们挥手。火车车轮有节奏地碾过铁轨,呼啸而过,二姨的身影渐渐模糊。众人的身体整齐划一顺时针方向转动180度,不停挥手目送火车渐渐驶出视线,天边留下一团白色烟雾。空旷的东城门外回归寂静。大姨擦擦眼泪,长叹一声说 “下一次回来不知又到啥时候了。” 一片唏嘘,一行人默然无语离开。心里一直纳闷为何我们要反其道而行。长大些后,才明白了其中缘由。原来姥姥家靠近东城门,火车站则在城北外,相距较远,交通不便。但是火车会经过东城门外。于是便出现成群结队站在铁道旁挥手送别的那一幕场景。

第一次坐绿皮火车,是1975年的春节,那年我就读小学四年级。大年初三或者初四,住在大同的伯伯家的堂姐来到我家。住了几天离开之际,邀我同行。伯伯家的大堂哥当时是铁路警察,女朋友是太原北京线的卧铺车厢乘务员。家人可以免费乘坐火车,运气好的话,还可以享用未售出的卧铺。

那天晚上,爸爸把我和堂姐送到火车站。上车后,我和堂姐坐在为乘务员提供的位子上休息。灯光昏暗,火车在黑暗中急速行驶。夜深了,昏昏欲睡。堂姐把我叫醒领到一个卧铺前,指着中间一层让我上去睡觉。第一次仰头看着高高的床铺,吓得死活不敢爬,最后被连哄带骗扶着推上去。

火车载我第一次远离父母。两三天后,便开始想家了。怎奈大堂嫂那段时间休假,又不放心把我交由其他乘务员。一直住到学校开学前两天才起程。我一再央求宁肯趴在椅子上,也绝不爬卧铺。幸运地这次有下铺。第二天天光熹微,火车停靠,一开车厢门,就看到了爸爸。

开始频繁坐火车是在读大学后。几乎每隔两三个星期都要回家一次。有时运气好赶上快车,中途只停一次。大多时候为慢车,逢站必停,本来不到两小时的旅途硬生生拉长到三四个小时。冬季寒冷,北风呼啸,乘客上上下下挤来挤去,倒也不觉得冷。天热时最难熬。即使开着窗,依然热气蒸腾,充斥着汗味脚臭味。每到一站,最是热闹,上下车的乘客挤成一团。拼力挤上车的乘客又被下车的一波人带下去,最后不得已从车窗爬进来,气的骂骂咧咧。沿途小贩在车厢外的叫卖声、吆喝声,旅客的吵架声,孩子们的哭闹声,装在笼子里鸡鸭鹅的叫声,此起彼伏。彼时很是有些嫌弃如此市井琐碎,时隔多年回忆此情此景,竟变成无法忘却的美好回忆。基本无座,一路站着回家。旅途颠簸,风尘仆仆,耗时费力,但是为了回家,为了吃几顿爸爸做的饭菜,终是乐此不疲。

大学毕业后在北京工作,那时升级乘坐卧铺。往返北京太原的快车,晚上十一点左右开车,第二天黎明到站。那些年里,绿皮火车穿梭在故乡和北京之间。一次次载我回到故乡,又离开故乡。每一次,一下火车,爸爸总是笑呵呵地站在那里,迎接回家的我。年复一年,直至我出国。时光过去了很多年,绿皮火车被遗忘在岁月的风沙里。

直至十二年前的那个四月天,再一次登上这趟列车。飞行十几个小时抵达北京,疲乏至极。一上火车,困意滚滚袭来,一觉睡到音乐响起。只是这次,站在车厢外迎接我的不再是爸爸。彼时的爸爸缠绵病榻。一个月后,再次乘坐这列火车踏上返程。不久,爸爸撒手人寰。此次行程成为生命里的定格,一次诀别之旅。从此人间再无爸爸的微笑和身影。“以后不会再坐这列火车了。”如此一想,泪湿衣襟。

2019年深秋回国探亲,预定12月16日的飞机返美。15日黄昏抵达太原,准备第二天清晨飞往北京。到了晚上,突然收到国航短信,航班因暴风雪取消。心里窃喜,又可回家多住几天。

高速封路,决定改坐火车。一查最早的火车居然是一列慢车,坐票已售罄。当即决定买站票回家。妹夫歉意地说公路最早后天才会开通,邀我多住两天。我又何尝不想呢,曾在这里度过青春飞扬的年华岁月。“慢车条件差,时间长,一站几个小时太辛苦”。妹妹建议买坐票晚上到家。但我归家心切,想多陪陪风烛残年的妈妈。也想顺势来一次率性随意的怀旧之旅。天赐良机,上帝的挽留和恩典,在家多滞留了一个星期。回美后不久,全球疫情爆发。再次回国已是四年之后。

登上绿皮火车,恍如穿越时光隧道。拥挤的车厢,嘈杂的人群,时髦的行李箱,买菜的塑料袋,各式包裹,肩扛手拉,挤挤攘攘,熟悉的烟火气息扑面而来。汽笛长鸣,火车缓缓驶出太原站。耸入云端的高楼大厦,四通八达的立交桥,繁华热闹的街道,陌生而疏离,便也不再留恋。驶离市区后,途径一大片居民楼,应该是太钢的宿舍区。记得那时阳台上衣裙飘飘,人影幢幢。主妇煎炸烹煮,老人洒水浇花。此时却破旧衰败,门窗斑驳,仔细观察,似已空置。正自感叹,忽见一阳台上晾晒的红色衣裙,几盆绿植郁郁葱葱,为灰暗的楼群平添几分色彩,顿然间充满了生机。终于看到了一点旧时模样,也算不虚此行。火车依序停靠在每一个小站。站台上依旧有小商贩在卖茶叶蛋,吆喝声一成不变,只是从原先的五分钱一变成了一元钱。时光过去了很多年,改变了许多,又仿佛什么也没有改变。一时间,时光交错,我竟恍然。

火车慢吞吞、咣当当,轰轰隆隆,气势磅礴地行驶在旷野乡村。旁边的景物缓缓印入眼帘,又缓缓退后。乡村小道,花草树木,小溪流水,农田房舍:还有骑车的男人和女人,奔跑的孩童,农家小院屋顶上的烟仝里冒出的缕缕炊烟,火车启动后的轰鸣,停靠时的节奏,呼啸而过的风声,夹杂着清脆的“买茶叶蛋喽”的叫卖声,一如从前。壮阔的黄土地,淳朴的三晋民风,乡音浓郁嘈杂闹嚷的市井烟火,多年以后,也从来未曾改变。

那天的绿皮火车

 

行李架依旧

 

[ 打印 ]
阅读 ()评论 (30)
评论
杜鹃盛开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混迹花草中的灰蘑菇' 的评论 :
抱抱蘑菇,22个小时太辛苦了。我妈就希望我们在家门口上学:)我好像也不喜欢离家太远。我先生也说上大学时往返北京经常都是一路站票。好在年轻。蘑菇主日平安!
混迹花草中的灰蘑菇 回复 悄悄话 赞杜鹃好文章!你上大学离家近,幸福!我记得我们那时候从北京到长沙22个小时,每次假期(特别寒假)就为买火车票犯愁,为了买到有座位的票,得找关系,都是痛苦的经历
杜鹃盛开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mxhy' 的评论 :
谢谢好运亲,周末快乐!
mxhy 回复 悄悄话 娟儿写的真好。能让人跟着你描述的气势磅礴的火车,行驶在城市乡村,体验着淳朴的家庭温情,三晋民风和市井风情。。。感动中。
杜鹃盛开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faf999' 的评论 :
没听说过,也是火车吗? 听起来好像不通风。
faf999 回复 悄悄话 除了绿皮火车,大家还记得以前坐的闷罐车吗?
杜鹃盛开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小花荣' 的评论 :
谢谢小花:) 父亲节快乐!
杜鹃盛开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海风随意吹' 的评论 :
抱抱海风,十几岁的孩子离家那么远,真不容易。几天几夜的火车,很辛苦。真是折腾人。海风周末快乐!
小花荣 回复 悄悄话 绿皮火车是我们这一代人的记忆,车厢里装载着我们的过往。杜鹃好文章。
海风随意吹 回复 悄悄话 杜鹃好文,读来令人浮想联翩。那个年月,多数人坐绿皮火车,不是去旅游,而是为了回家看望家人。每次回家的喜悦和离家的悲伤让我们对绿皮火车有特殊的感觉。有很长一段时间,我是看到火车就又恨又怕,那时候,坐几天几夜的火车回黑龙江插队的乡下,带来的是看不到未来的黑暗感觉。许多插友同学跟我一样,多年不愿意再坐火车。现在老了,美化了自己的青春回忆,绿皮火车也添了几分浪漫。
杜鹃盛开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canhe' 的评论 :
记得读过荷姐这个故事,绿皮火车是一代人挥之不去的记忆。荷姐周末快乐!
杜鹃盛开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油翁' 的评论 :
你的留言如散文诗优美,100%同意。谢谢分享,周末快乐!
canhe 回复 悄悄话 杜鹃的绿皮车情结,有享用卧铺的感受,学生时代回家的心切,特别难忘的是,每次在故乡车站车门打开有慈爱父亲的笑脸,绿皮车也载着你焦急回家与父亲永别,杜鹃的绿皮车记忆承载着满满的亲情,感人至深。每个认几乎都有绿皮车的记忆。特意赶回家,摘录一段我第一次坐绿皮车的记忆,一起怀念绿皮车。
。。。我小学三年级的时候, 无锡市儿童列车通车, 学校组织学生乘坐列车庆祝. 同学们高兴得叽叽喳喳不休地谈论着这振奋人心的消息. 每次春游, 秋游去鼋头渚, 蠡园这样需在外午餐的地方,母亲都勉为其难地答应。我总是在不坐车的队伍里, 带着最简单的干粮。 坐火车, 简直就是异想天开, 我提都没向母亲提起.。谁知我的同桌荣正仪走来说,我妈给你也买了票, 说是为感谢我每天放学后到她家里帮助她学习。我虽然不知所措, 但能坐火车,对我是相当有吸引力的。我兴高采烈地回家告诉了母亲,不料母亲一点也不高兴, 怀疑我是否向人家开口要来的?说人穷志不能短,说不能接受, 我们还不起这样大的礼, 说我以后有的是火车可乘。。。这事不知怎么的还登上了报纸, 说这是互帮互助的新风尚。母亲不得已, 只能为我准备干粮, 还准备得特别好, 买了面包,还给我只能外婆吃的金果粉, 还有苹果, 一式两份,另一份让我给荣正仪同学。 摘自纪念母亲的文章《(三)母亲注重我们的学业,更重视我们的品行德性》谢谢杜鹃好分享。
祝杜鹃天堂里的父亲以及天下所有的父亲节日快乐!
油翁 回复 悄悄话

看着这一切,我感慨万千。这列绿皮火车,见证了我成长的点点滴滴,承载了我回家的思念和渴望。虽然风景未必壮丽,车厢也未必舒适,但在这熟悉的车厢里,我找到了一份安宁和熟悉的感觉。

火车缓缓前行,每一站都是一个回忆的节点,每一次转弯都是一个曲折的人生。随着火车驶出城市,驶向乡村,我看着窗外变换的景色,回想起小时候的美好时光。那时候,家人团聚,笑语欢歌,一切都是那么美好而温暖。

如今,家人不再团聚,岁月已经在各自的生活中留下了痕迹。但当我再次踏上这列绿皮火车,我感受到了一种深深的情感,一种对家乡和家人的眷恋和思念。

火车驶过无数个站点,风景一直在变换,但我心中的那份感动和回忆,却永远不会消失。绿皮火车,是我心中永恒的记忆,是我生命中的一部分,是我和家乡之间永远的联系。

绿皮火车,谢谢你带给我这么多美好的回忆,谢谢你让我再次感受到家乡的温暖和乡愁。愿我们的故乡,永远在心中留下一抹深深的绿色,永远和绿皮火车的回忆紧紧相连。
杜鹃盛开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枫雪故都' 的评论 :
哈哈哈,稀里糊涂就被推到了上面:)枫雪的火车记忆是不是也很惊险,啥时候分享一下:) 提前祝枫雪父亲节快乐!
杜鹃盛开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迪儿' 的评论 :
握手迪儿,现在条件好多了,而且上下车也比较有秩序,基本都排队。觉得绿皮火车上的人间烟火气比高铁和动车浓厚多了,有点昔日的影子。我挺喜欢的。准备今年回去还会坐一次:) 迪儿周末快乐!
枫雪故都 回复 悄悄话 风格迥异的“绿皮火车的记忆”,杜鹃好文笔!
第一次乘火车就坐卧铺,很幸运,比我的第一次强太多了!
迪儿 回复 悄悄话 杜鹃的怀旧文,唤起了遥远的火车情怀。那时条件艰苦,出行是难得的奢侈,火车与童年的我们,是梦想和远方。非常有共鸣。
我近年也坐过几次绿皮火车,颜色依旧,条件已改善许多,车厢里灯光明亮,而且有了空调。
杜鹃盛开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可能成功的P' 的评论 :
我原来也不知道叫绿皮火车:) 也是在网上看到,上网查了才知道因为原来的火车都刷成绿漆:) 我挺喜欢绿皮火车这个名字,很怀旧很诗意:) 可可周末快乐!
可能成功的P 回复 悄悄话 杜鹃这篇写得充满了怀旧的柔情和人间烟火气。原来你们说的绿皮火车就是这种?我咋一概没印象啦?我小时候坐过不止一次火车,却不记得是啥颜色的。印象最深的是在车站和旁边的车错车时的感觉。
周末愉快!
杜鹃盛开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花似鹿葱' 的评论 :
抱抱鹿葱,一起怀念。。。
杜鹃盛开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水星98' 的评论 :
我喜欢下铺,顶多中铺,不敢睡上铺,太高了:)
花似鹿葱 回复 悄悄话 站台上笑眯眯的爸爸在迎接女儿,多么温馨。我也想爸爸了。。。。
水星98 回复 悄悄话 没有挤上沙发,真遗憾!杜鹃的绿皮火车怀旧,父女情意浓浓,三晋风情尽染,读来让人感动不已。写得太好了!我后来坐火车卧铺喜欢最上面,因为底下总是坐满了人。
杜鹃盛开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菲儿天地' 的评论 :
哈哈哈,亲,我都不知道是明文规定呢,还是约定俗成。那次是中铺,已经很高了,如果是上铺,肯定爬不上去:)
杜鹃盛开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晓青' 的评论 :
以前飞机不普及,出行主要靠火车。我现在也喜欢火车,不喜欢坐飞机。在美国没办法,没有火车。回国,如果有火车我就不坐飞机:)
杜鹃盛开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平等性' 的评论 :
谢谢平等,周末快乐!
菲儿天地 回复 悄悄话 杜鹃作家写得真好,感人。“还可以享用未售出的卧铺。”,好羡慕,记得那个时候卧铺票要认识的人帮忙才能买到呢。我也是不喜欢在上铺,要爬上去。这两张片片,好珍贵啊!
晓青 回复 悄悄话 板凳!绿皮火车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记忆。
平等性 回复 悄悄话 杜鹃好文章,沙发赞!祝周末愉快!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