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无聊, 走来走去, 无所事事. 终于躺下来,随手拿起一本书, 是<红楼梦>, 顺手一翻,就翻到了第三十七回” 秋爽斋偶结海棠社, 蘅芜院夜拟菊花题.” 开始读将起来。
不记得读过多少遍<红楼梦>, 不是深读,只为消遣. 所以床头一直放着一本红楼. 总是在无事可做或者懒怠之时,很随意的读一读. 消遣娱乐,打发时间而已. 因为<红楼梦> 真的是一本百看而不厌的好书。可以照着菜谱做山寨版的曾经让刘姥姥赞叹不已的红楼茄子; 想文艺小资时, 读一读 ”葬花词” 由此伤春悲秋一回; 幻想着大观园里的热闹和繁华; 每日饮酒做诗, 赏花看月的悠游自在。与书中的人们一起经历贾府从兴盛走向衰败的风风雨雨. 读红楼, 好象可以体验很多种的人生滋味, 走过来来回回的生生死死.
一直欣赏黛玉的绝世才华, 但从未喜欢过黛玉的尖酸刻薄。想象中的黛玉体弱多病, 心思重重. 总是紧攥着自己的小拳头让别人费劲的猜测她的心思. 一句话不对, 就会气到吐血, 哭个地老天荒。一想到生活中如果与这样性格的人相处, 将是一件多么恐怖的事情.黛玉的酸, 黛玉的伶牙利齿, 得理不饶人; 黛玉的才, 黛玉的小肚鸡肠, 多愁和善感. 黛玉的傲, 黛玉的风姿绰约, 寄人篱下的卑. 从未将黛玉和豪爽, 直率和大度联系起来. 今日这么随手一翻, 竟然读出了黛玉的豪情豪气.
话说贾元春省亲之后, 皇恩浩荡,贾政被派往外地为官. 贾宝玉整日间无所事事,百无聊赖. 收到探春的花笺, 遂去探春处.与众姐妹商讨结社之事. 黛玉自恃清高, 从最初的推诿, 什么”…但只你们只管起社, 可别算我.我是不敢的.” 这时候,我觉得黛玉有些 “作”. 喜欢将话反着说.到后来又提议如若结社当起别号,方才雅致. 说明她是喜欢结社的,可以一展其出众的才华. 这就是最不喜欢黛玉的地方。总是言不由衷, 心口不一。甚至觉得黛玉有些藐视别人的智商。就连木讷的迎春也一语点透黛玉的虚伪, "只是你不敢,谁还敢呢"。更何况冰雪聪明的宝钗和探春呢?
最后当宝玉, 宝钗,探春悄然各自思索,忙着做诗之际,她却 “或抚弄梧桐, 或看秋色,或又和丫环们嘲笑. 等别人都做完, 李纨也评完之时. 黛玉道: “你们都有了?” 说着,提笔一挥而就, 掷与众人. 读到这里, 我真的要为黛玉喝彩.那个病病秧秧, 一阵风就可以吹倒,寄人篱下, 极度自尊与自卑的娇弱之躯.居然也有着这般豪气. 破天荒地竟然开始喜欢起黛玉来。
其实黛玉的悲剧是那个年代所有女人的悲剧.尽管她侍才傲物, 拥有绝世美貌和才华, 但在那个时代, 也只能委屈在大观园里, 与宝钗争风吃醋, 还得讨好袭人。即使真的能够嫁给宝玉,也必将痛苦一生。以黛玉的心气和性格,很难想象她如何能够忍受贾宝玉的滥情和必定的三妻四妾。
从黛玉性格中的豪气可以看出人的性格其实是具有多面性的。记得曾经参与过一个性格的调查和分析。回答很多问题后, 可以得出一个人的性格是内向抑或外向。当初就觉得有些问题应该是有前提条件的。比如,你喜欢讲话吗? 你是活泼的还是文静的? 这两个及其简单的问题就很不好回答。因为如我, 在家里就非常的活泼, 大声的笑, 放声的唱, 尽管跑调。在熟悉的人面前, 就健谈开朗。而在生疏的人和环境面前,就少言寡语, 貌似文静。绝对属于酒逢知己千杯少的性格类型。
于是就想到一个问题, 如果黛玉生活在现代社会, 她会是一种什么样子和状态? 又会以一种什么姿态对待生活和人生?
我幻想着黛玉会去健身房跳健身操, 挥汗如雨; 会在蓝天白云下跑步, 矫健而轻盈; 在残酷的竞争中读书,工作, 变得坚强而独立。她应该会有很多的追求者。经历属于自己的恋爱和婚姻。即使父母早亡, 也可以快乐的成长和生活。那么她就绝对不会喜欢那个什么贾宝玉。一个现代人眼里, 不学无术, 没有抱负, 移情别戀, 混混噩噩之人。
万丈红尘, 芸芸众生, 人的性格, 思维, 想法, 复杂混合, 就连风摆杨柳般的林妹妹也有挥洒豪情的瞬间。何况生活在残酷竞争中的现代人?
是,宝玉和黛玉之间是有一种心灵共鸣的,应该就是灵魂伴侣吧。只是他们生活在大观园里, 没有柴米油盐的烟火气,所以感觉更有仙气与灵气,更纯粹。具体到现代人的感情婚姻,虽然有锅碗瓢盆的琐碎,但是,也是需要灵魂交融,彼此懂得的默契。因为懂得,所以慈悲,也因为懂得,才更要珍惜。
是的,时代决定了我们的局限性和理解力。
谢谢你的留言。虽然简短,却很有分量。我得慢慢消化。宝黛爱情,千古绝唱,确实沉重而令人辛酸。
谢谢你的分享。同意你说的黛玉的真和宝玉的诚, 只适合大观园,不适合世俗世界。他们俩都有些仙气, 超凡脱俗的味道。但是说他俩可以共度患难相守互悦,就目前来说我有些怀疑。
不过,红楼梦的魅力就是每次读,都会有不同的领悟。需要细细品味。我得好好去读,去领悟,去体会。或许可以和你有相同的看法。
黛玉确实有绝世的才华,所以才清高自傲。我是看到她"提笔一挥而就, 掷与众人" , 那个"掷"用在若不禁风的黛玉身上,觉得她除了傲气,还有那么一瞬间的豪气。
如果黛玉和宝钗的原型是同一个人, 那么是否可以这么说,在一个女人的身上,集中了所有女人的优点。
欢迎来访。你太谦虚了。我就是瞎读乱看,喜欢胡思乱想,估计我的这些胡言乱语会让真正懂红楼的气得跳脚。
仅仅是探讨。
脂砚斋评语中谈到黛玉和宝钗的原型其实是同一个人。我想了好多好多年,这个原型是个怎样的女神呢?
哈哈,那蓝天姐的本事可太大了。
闲闲好,在梦中,只是早已醒了,偶尔再梦一梦。
点点好,好久没见。确实是这样,以前喜欢的,现在so so, 而曾经忽略的, 现在却觉得重要。
我喜欢的比较杂,乱,但什么也不精,比较随性。我需要去查一下哪些是现实主义文学作品。
很多人喜欢晴雯。我觉得红楼梦的魅力可能就是曹雪芹塑造了各式人物,尤其是女人,把她们的内心世界,感情层面,性格特征刻画的淋漓尽致,栩栩如生,命运多桀,各具特色,各有风采,然后抛给后人,解读不尽,争论不休。
蓝天姐所言极是,不喜欢不等于恨。喜欢红楼梦的人,喜欢的内容, 层面,和方式也各不相同。各个年龄段的人对红楼梦的理解也大相径庭。即使是专家对红楼的解读也纷争不断,所以才有了红学。何况我们这些人?
对,不能用现代人的观点去要求贾宝玉。宝玉确实是善良厚道之人。黛玉其实还是分人的, 她对待刘姥姥就不太厚道善良。而对妙玉其实又有一些些讨好的成分,当然也可以理解为惺惺相惜。
梅子姐真性情, 爱黛玉就是爱,管别人爱与不爱。
惜福, 我同意你说的贾宝玉心地善良。他也确实最爱黛玉,最懂黛玉,但是他爱的人也太多了, 懂得的女人也太多。即使两人能够结婚,相依相知,可是他看见姐姐就忘了妹妹的本性,不知黛玉能忍受多长?
嗯,但是要做到还是有难度。人往往喜欢猜测, 甚至推论。不过文章也确实反映人的真实观点。真正不俗的人又能有几个? 做个俗人又有何妨?
宝玉也并不讨厌,他和黛玉一样,聪明、富有同情心、体谅别人的处境。虽然他俩是少爷小姐,但是与人相处,即便那个人社会地位低下,他们也不仗势凌人。在能力所及范围内,不为利益,发自内心地平等待人。
另外,对贾宝玉,不能用现在的道德标准去要求他。他生在那样的家庭环境下,生在那个时代,以他的心地和行为而论,是真诚专情的。
爱妹没商量啊,看来真是老呆头拉。
不过我倒是不讨厌宝玉,他是个心善单纯的人,虽然有些多情但唯有对黛玉是披肝沥胆灵魂交融的爱,黛玉是知道的。
看得出来, 您很喜欢宝玉和黛玉,冒犯了。
是, 您说得对, 黛玉不会如我这般看宝玉,在黛玉心理, 宝玉是知音, 是最爱。所谓青菜萝卜,各有所爱吧!
还有一点, 您也说得很对,我就是俗人,是要准备去午睡一下了。
我认为,你这么想真的是俗人俗见。不管黛玉会不会去跳健身舞,把宝玉说成是“不学无术, 没有抱负, 移情别戀, 混混噩噩之人”就实在是庸俗透顶。某些人也许这么看宝玉,但是黛玉就绝对不会。有这种想法的人还是洗洗了睡比较好,何必这样子来糟蹋黛玉宝玉呢!
蓝天姐的话, 同意也不同意。
人的性格与环境有关,但也不完全是。与人的智慧,领悟力, 机遇等等有关。我想黛玉的尖酸刻薄,有些天生的原因吧。有些人即使经历磨难, 也不会有太多改变, 或许还会更加尖酸刻薄。而有些人会从经历中悟出一些什么, 而加以克制或者改变。因人而异。
以林黛玉的性格只能适合在大观园里, 也最适合整体无所事事的贾宝玉, 因为只有他才有时间揣测她的那点小心思。如果黛玉的性格在今天,恐怕没有几个人会喜欢与之相处。我欣赏黛玉的才华, 却讨厌她的性格。
有一点蓝天姐说对了, 我幻想黛玉如果生活在今天, 或许会是另外一个样子。因为有多少曾经若不禁风,肩不能扛, 手不能提的昔日若女子,历练成了雷厉风行,干脆利落,家里家外一把抓的女人。
我总是在想, 很多人在年轻时都是林黛玉,或者梦想做个林黛玉。但黛玉毕竟是那个年代的人,只有贾府和大观园里才可以生存。 如果在今天,尤其是出国后的操练,多少个林黛玉历练成了十八般武艺俱全的半个女汉子,算账投资,养花种菜,烹饪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