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荷湘子你寻梦

说要求写博客描述,我没什么写的,就告诉你一个秘密:我心目中的家务活就是用眼睛把整个房间扫一遍。
正文

那一年,司马相如想纳妾

(2012-02-26 11:21:10) 下一个

有人说,生命是上帝的谎言,爱情是生命的谎言。爱情这东西真不好说,还是少说多做的好。且看看别人的故事先。

 

爱情是个不老的话题,历史留给了我们许许多多脍炙人口的故事,今儿我们聊聊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故事。

 

傍晚在图书馆偶然又看到文君的《与司马相如书》与相如的《报卓文君书》,细细读了一两遍,感觉很有意思。晚上回到宿舍,意犹未尽,又在网站上问了问度娘,得了更多的信息,又是一番羡慕嫉妒恨。想着想着,觉得好有意思,稍稍整理了一下,拿出来与君分享。

 

我们姑且跳过司马相如琴挑卓文君那一段,那一段故事太有趣太经典了,许多人都知道并且随随便便就能讲个七八分,这里就不赘述啦。直接从相如被召到长安做官说起吧。

 

话说那一年秋天,司马相如写的《子虚赋》、《上林赋》为汉武帝赏识,被召到长安做官,从此摆脱了衣食之忧(虽然卓王孙给过他们许多钱,但相如还是蛮自立的),然而他与卓文君却从此千里相隔。几年之后,司马相如成了炙手可热的人物,他与文君浓情似火、相濡以沫的感情也渐渐地发生了变化。

 

话说那一年,司马相如准备另娶,给卓文君写了这样一封家书,上面只有“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13个字。聪慧的文君读懂了其中“夫妻已‘无忆’的含义,回诗一首:

 

一别之后,二地相悬,只说是三四月,又谁知五六年,七弦琴无心弹,八行书无可传,九连环从中折断,十里长亭望眼欲穿。百思想,千系念,万般无奈把郎怨。

 

万语千言道不尽,百无聊赖十凭栏,重九登高看孤雁,八月中秋月圆人不圆,七月半烧香秉烛问苍天,六月伏天人人摇扇我心寒,五月石榴如火偏遇阵阵冷雨浇花端,四月枇杷未黄我欲对镜心意乱,急匆匆三月桃花随流水,飘零零二月风筝线儿断。噫!郎呀郎,巴不得下一世你为女来我为男。

 

这就是著名的《怨郎诗》。它将数字一至万嵌入诗中,分别顺向、倒向各用一遍,堪称精妙。这首诗表现出明显的元代散曲风格,有人说不是卓文君写的,似乎不会是出自生活在西汉的卓文君之手,或许是后人伪托之作。(话说回来,这从一个侧面印证了二人的感情波澜。)这大约不是卓文君当时给司马相如的回复,觉得有些意思,也就掠了来。

 

话说当时卓文君得知自己的相公欲行纳妾,心如刀绞,泪眼婆娑,不知所措,整得两三个晚上都没睡好。终于在第七天凌晨三点,写完一首诗并一封家书,委托一位去长安的老乡转交给相如。那首诗和那封家书是这样的。

 

《白头吟》

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

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

今日斗酒会,明旦沟水头。

躞蹀1御沟上,沟水东西流。(1:音‘谢蝶’,来回徘徊之意)

凄凄复凄凄,嫁娶不须啼。

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

竹竿何袅袅,鱼尾何簁簁2。(2:音‘筛’,形容鱼尾象濡湿的羽毛)

男儿重意气,何用钱刀为?

 

这首诗后附有一段家书,就是后世流传的《与司马相如书》:

 

春华竞芳,五色凌素,琴尚在御,而新声代故!锦水有鸳,汉宫有木,彼物而新,嗟世之人兮,瞀(音‘帽’,眼睛昏花、愚昧错乱)于淫而不悟!

 

朱弦断(或曰‘啮’),明镜缺,朝露,芳时歇,白头吟,伤离别,努力加餐勿念妾,锦水汤汤(音‘伤伤’, 水势浩大、水流很急的样子),与君长诀!

 

司马相如见到家书,卓文君的绝决信啊,大急啦!!赶忙丢下手头一切事务,集中精力写回信。信中,司马相如一边讪讪地解释自己纳妾的初衷,一边信誓旦旦地表示要立刻悔改,绝不抛弃糟糠之妻。原文是这样的:

 

五味虽甘,宁先稻黍?五色有灿,而不掩韦布(韦,加工后的兽皮;韦布,韦带布衣,借指普通百姓)。惟此绿衣,将执子之釜。锦水有鸳,汉宫有木。诵子嘉吟,而回予故步。当不令负丹青感白头也。

 

翻译成现代汉语,大意是:“我没有因为尝到各种美味而忘记了稻黍,也不会让五彩斑斓的华服掩盖了皮绳土布。那个绿衣女子,不过是想教她来为你操厨。读到你‘锦水有鸳,汉宫有木’的佳句,赶紧回转脚步。放心吧(我已觉悟),不会让你有‘白头吟’的感叹,也不会把你辜负!”。就这样,卓文君用她的才智终止了司马相如的“蠢蠢”之心,挽救了自己的爱情。司马相如回心转意,最终与文君同归故里,安居林泉。。





2011年6月3日于天津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