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 (1)
2015 (62)
2016 (45)
二 青春的印迹-----大串联见证文革
1967年外婆住在昆明的舅舅家,她在昆明帮着照看自己七岁的孙子和五岁的孙女。爸爸和妈妈商量后,决定先去昆明看看外婆和舅舅一家,然后去普定看看我的两个哥哥和大弟弟,顺便在安顺看看姨妈一家后再回普安。
9月中旬的一天,我和小弟弟与爸爸和小妹在普安客车站告别,乘上了普安到昆明的长途客车,中途住了一夜,我们于第二天下午5点左右到了昆明长途客车站。下车后妈妈到车站问事处询问了一下,得知位于昆明小西门的长途汽车站离云南大学不远,妈妈知道舅舅一家住在云南大学的教师宿舍,但不知道具体的地址。我们在云南大学好不容易找到认识舅妈的人,他带着我们找到舅舅一家住的地方,才从邻居口里知道舅舅一家因云南大学成了造反派们的武斗主战场,外婆和两个孩子已经搬到铁路局的宿舍,舅舅舅妈也很少回这里来了。我们费了近两个小时,几经辗转,才终于找到了昆明铁路局的宿舍,找到舅舅家时,他们一家正在吃晚饭。
外婆见到妈妈很高兴,嘴里不断地念:
“幺五(妈妈的小名),你来了!阿弥陀佛......阿弥陀佛......”
舅舅们见了妈妈也很高兴,他们问起妈妈为什么被抓的事。妈妈告诉舅舅他们,因为她工作时坚持原则,得罪了一些人,这些人对她怀恨在心,模仿她的笔迹写反动标语陷害她。她被无凭无据无辜地关押了大半年后,公安局才证实那些反动标语不是她写的,所以她获得自由了。可是单位没有补发工资,没有公开平反,甚至没有道歉!只是通知她的单位和我的爸爸:“王永家没事了 。”妈妈对舅舅舅妈说起此事时,难过得哭了……
舅舅和舅妈都是共产党员,他们认为这样处理妈妈的事不是共产党所具有的作风,他们告诉妈妈要力争自己的权利,权力。他们似乎不明白妈妈就是因为坚持原则认真办事才给自己带来了牢狱之灾的!
其实了解共产党真实国情的人都知道:何止文化大革命时期诚实说话,认真做事的人会有难!三反五反,反右斗争,哪个时期认真做人做事的不遭难!
我们在舅舅家只呆了三天便离开了,因为大家都很忙碌,舅舅、舅妈每天都得去学习最高、最新指示,身为共产党员的他们不能也不敢请假陪我们。连74岁高龄的外婆都得每天踱着三寸金莲带着两个孙辈定时去居民委员会学习最新、最高指示。而且那时昆明的两大派已开始武斗,每天都能听见时而稀疏时而激烈的枪声。尤其是晚上8点以后,枪声就会激烈地持续1小时左右。枪声激烈时,三岁的小弟弟会吓得哭着要妈妈抱,我和舅舅七岁的大儿子六玲,五岁的女儿小薇只会紧张得直想往床下面钻。这一切让我们感觉给舅舅一家添了麻烦且没有安全感,三天后妈妈带着我和小弟弟乘火车离开了昆明……
那个特殊的时期与久别重逢的舅舅一家在昆明的三天,有两件难以忘却的“趣事”:
“趣事”之一是关于7岁的表弟。表弟好像对枪声特别敏感,枪声激烈时他会变得焦虑不安,会不顾一切地上床扯被子蒙住头,当他爸爸告诉他被子挡不住子弹时,他会急得马上往床下面钻,当他钻到床下时,他爸爸会告诉他床下面也挡不住子弹,他会带这哭声问自己躲在哪里才不会被子弹打着。他爸爸会告诉他家里只有痰盂可以挡住子弹,他会急得想用痰盂往头上戴。舅妈不忍看儿子把痰盂扣到头上,堵住了舅舅的嘴,叫他别继续吓唬孩子了。表弟在激烈的枪声中表现出来的紧张情态和行为,成了大家借以表现轻松的笑料。
现在回想起来,才感觉这是多么残酷的苦中作乐。
“趣事“之二是关于74岁高龄的外婆。那几天,每天饭后大家在一起相聚闲聊时,舅舅都会做出一脸严肃的样子问外婆:
“妈妈,你今天是否好好参加居民委员会学习了?”
饭后外婆喜欢踱着一对“三寸金莲”在家里摇摇摆摆地“散步”,听到舅舅的问题,外婆脸上会露出她特有的十分可爱的笑容回答:
“好好学了嘛!”
“学了什么?”
“老三篇、毛主席语录”
“背点儿来听听。”
外婆马上用她特有的安顺方言拖声拖气地唱道:
“学习雷锋,好榜样,忠于革命忠于党。”
“还有呢?”舅舅忍俊不禁地继续问外婆。
“学习雷锋,好榜样,忠于革命忠于党。”外婆用同样的调子重复着。
“还有呢?” 舅舅强忍住笑继续着同样的问题。
“还有,还有记不得了。” 外婆笑得更可爱了。
“怎么搞的每天学的都是一样的,你态度有问题。”舅舅特会逗外婆。
“你鬼了!我态度没有问题,是你有问题!”外婆此时不笑了,有些生气地对舅舅进行认真反击......
舅妈和妈妈常常会为舅舅与外婆的对话笑得捧腹,我和表弟妹们则在一旁认真地尝试纠正外婆唱的“学习雷锋,好榜样……”的调调。外婆总是很认真地听我们唱,可她一开口还是自己那拖声拖气念出的安顺方言的调调 ...... 结果是我开始跟着妈妈舅妈舅舅一起笑外婆,七岁的表弟六玲失望地放弃继续教他的奶奶,只有五岁的小薇妹妹没放弃,她一直很认真地教奶奶“学习雷锋好榜样”应该怎么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