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如烟

本只想写写自家的故事,没想到土匪竟然不允许!如今决定先致力剿匪,待自由民主之花在大陆盛开时,再来完成自家的故事好了。
个人资料
我是秋云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退休後你希望过什麼樣的生活

(2025-08-01 16:21:30) 下一个
有的人认为,退休以后,最好的活法:“飯能少吃,就盡量少吃;衣服能少買,就盡量少買;人能少來往,就盡量少來往;學會給生活做減法,減少不必要的負擔和開支,越簡單越好。寡欲則心靜,心靜則事簡,少欲無為則身心自在,得失從緣則心無增減。”
退休了,就像陶淵明所說:久在樊籠里,復得返自然”,有一種擺脫束縛、回歸自由的感覺。
退休后,睿智有遠見的人,會放下多余的欲望,精簡自己的生活內容,讓自己活得舒服,活得現實,活得輕松,以達到健康長壽的目的。
想達到健康長壽的目標,就要了解最折壽的行為是什麼?
無外乎是吃得太多,買的太多,心神情緒消耗的太多。
貪吃傷身,貪買累心,一個貪字讓無數人折腰。
貪婪的欲望是個無底洞,看不見摸不著,你若是放任它,它就能將你吞噬。
伏爾泰說過:“擁有的太多,是對自由的奴役,擁有的夠用才是智慧的追求。”
飯吃七分飽,不貪多,不貪味,餓了才吃,飽了便停,方是順應天道的方法。
聽老人說,人這一生吃進肚子里的飯是有定量的,假如定量是三萬碗,60歲之前就吃完了,60歲以后,該怎麼辦?
所以,慢慢吃,細嚼慢咽,少便是多,慢便是快。
衣服舒服、夠穿就好,不必買太多,買多了不但浪費錢財,還占用空間,省下錢財花在刀刃上,空間清爽了,打理起來省時省力。
想要多活幾年,更重要的是盡量少和無謂的人來往,與人保持安全距離。
要知道,一個人所有的怒氣、怨氣都是在跟別人交往的時候產生的,有些人,除了帶給你負面情緒,什麼也給不了你。
少和無謂的人來往,就能遠離是非,減少情緒內耗,給自己心靈一個純凈的棲息之地,心無旁騖地去挖掘人生中真正想要的東西。
盡量少和人打交道,不要讓他們影響你的情緒,不要在乎他們對你的糾纏,也不要在乎任何一段關系對你的消耗。
也可以這樣說,只和那些讓自己感到舒服的、能滋養自己的人來往,不要在乎失去任何人,只為自己而活,不為自己之外的任何人而活。
與其與人周旋,還不如去旅旅游,去賞花觀景,去讀書畫畫,去做任何自己喜歡做的任何事情,既陶冶情操,又有利于身體健康。
飯吃半飽,衣服夠穿,話點到為止,遇事不貪心,遇人不糾纏,求的是一份身凈,心安,體康。
到了這個年紀,經歷了世態炎涼,看過了人情冷暖,就會明白,該把關注的焦點放在自己和家人的身上了,減少欲望,簡單低配,知足常樂,輕松自在。
退休了,就要給自己的生活做一次“斷、離、舍”。
斷,指的是自己和自己的關系,要斷掉心中的貪欲。
舍,指的是自己和物件的關系,要舍棄沒用的東西。
離,指的是盤點和別人的關系,要離開那些毫無價值的人。
斷掉了貪念,正念就多了;舍棄了廢品,生活就輕松了;離開了無用的人,人生就清凈了。
刪繁就簡,少欲才能少累,少食才能少疾,少與人來往才能少怨、少氣、少思、少慮、少愁,少欲無為則身心自在。
簡簡單單,不囿于物,不困于心,是一種清醒的生活方式,也是鋪墊幸福人生的最美底色。
退休以后,在簡單的生活中,用自己喜歡的方式,瀟瀟灑灑的活著,開開心心的過著,把自己晚年生活安排的充實豐富,舒心自在,盡情享受生命的美好,才是余生最好的狀態。
对此说法,你怎么看?May be pop art of text
图文均转自网络
[ 打印 ]
阅读 ()评论 (2)
评论
我是秋云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雨夫子' 的评论 : 谢谢雨夫子来访并分享自己的感悟!
雨夫子 回复 悄悄话 对人生晚年的体会很深,谢谢好文章。。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