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双儿女,我都怀疑他们是否同一个爸妈生的。
女儿12岁,经常笑容满面,在学校里据说是人见人爱。在家里,她的房间却乱得跟猪窝一样。地上经常散落着各种乱七八糟的东西。做事经常慢慢吞吞,经常招来我和先生的数落。
儿子10岁,经常哀怨,今天不想上学,明天抱怨生活无味。可他的房间,各种玩具,书本等,经常摆放得整整齐齐。做起事情来,麻利,专注。
作为一名职场妈妈,我自己的工作经常忙得七荤八素的。也就晚上能有点时间跟他们在一起。我对这两个在美国出生的小家伙,要求不高,就是必须给我会中文。可我所在的美国大农村,方圆几百里没几个中国人,更别提规模化的中文学校了。所以,他们的中文只有我亲自操刀了。
每天晚上,我带着两个孩子家学中文。2015年的时候,接触到经典阅读。就开始让两个孩子用重复阅读经典的方法,学习中文。从那个决定开始,几乎每个晚上,我跟我儿子就开始硝烟不断。
我说:”今天你得把这个段落读上十遍.”
儿子恨恨地把书扔在一边,用英语喊: “You make me!!!”
女儿呢,读苦涩难懂的经典,妈妈说读就读,说背就背吧。就算连着读半个小时,也读的很愉快。很少抱怨。
跟儿子几乎天天为读中文打仗。打了一年,我也累了。说:
“你说吧,怎么学中文?”
儿子说:
“一个一个生字地学习。”
好。我做字卡,让他学生字。照样,每次读中文,儿子就开始进入鬼哭狼嚎的模式。每次见到不认识的字,就开始哀嚎,然后把生字揉一揉,扔到一边去,或者把茶几敲得震天响。女儿呢,要是碰到认识的字,就开心地耶。不认识的,也很冷静地学习。
我实在是不明白,我的孩子怎么会这样地不同。我都怀疑他们是我亲生的了。
于是上网查询,读到了这篇关于DISC 的文章(https://kknews.cc/baby/jaak8p.html). 文章说DISC可以让你了解你的孩子。
DISC 的行为模式如下:
做完文章里所附的测试,女儿为I/S 的性格,以I偏高。儿子是D/C型的性格, 以D偏高。
读完了文章,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I 型的女儿是慢节奏型的,我可以培养我女儿,让她的房间和思绪更加有条理一些。动作更快一点。但是,我不会再拿她跟儿子去比较。
D型的儿子不喜欢别人对他指手画脚,喜欢按自己的方式做事,我可以让他承担一定职责,并享有一定的控制权和选择权,职责难度随年龄增长逐步提高。 让他自己决定如何完成学习生字。
今天是周末,儿子又开始哀怨:" 周一又要上学了。"
女儿欣喜地说:"明天又可以见到同学了。我好开心。"
以前的我也许还会对儿子批评一通。现在我很淡然地接受,接受他,接受他的情绪。
我们的孩子,本来就是不同的个性,不同的品种。我怎能抱怨鱼儿不能飞翔, 鸟儿不能游泳?
他们都是上帝给我的礼物,带着自己特有的品性和特征。作为妈妈,我唯一能做的,是接受他们的个性,无论是我喜欢的还是不喜欢的。
爱孩子,培养孩子,从了解他们的品性开始。
朋友们还有什么让我们更好地了解孩子的方法,希望能与我分享。
我发现,在美国要孩子们坚持中文是毕竟困难的,因为缺乏语言环境。但我们可以保持的,是中华的文化精神。我用大禹治水的故事,教育孩子们我们中华文化抗争的精神,超过西方诺亚方舟听天由命的逃避态度;我给他们美国历史的教育,让他们了解欧裔在美国犯过的错误,以及我们亚裔在美国的贡献,让他们清楚我们亚裔和欧裔是同等的美国人,欧裔并不是“正宗的美国人”。
我的孩子们都很自豪自己是华裔。不仅华裔总体的智力和健康超过平均值,而且我们悠久的文明历史中,宗教迷信从来不是主流。我的孩子们也许不会说中文,但他们对祖先文化的自信,我是不用担心的。
老外总统的孙女在学中文,有些中国人却从来不让孩子学汉语,为什么呢?
中文也有有趣的地方,因为是象形文字。不要求他们会讲会读,老师教图画一样描画,加上神话故事,小孩喜欢。
让他们快乐一些, 不仇恨中文不是更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