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我的西安

(2012-08-25 11:49:43) 下一个

我小的时候随父母在西安住过几年,西安是我的第二故乡。

我住在和平门附近,离大雁塔不远。因为是住在大院里,与真正的西安人接触不多。但有几年,我妈请了个守寡的当地人做保姆,那算是我与当地人的近距离接触。

大院里都是全国各地来的,说什莫都有,反而说陕西话的不多。因为正在文革期间,好像武斗还很厉害,我们都不敢出大院。有时候会偷听妈妈跟同事八卦,什莫人被打死了。那时,有疑问也不敢问。

妈妈有的时候,会把省下来的大米,白面接济给我的保姆。有的时候,也与农民换一点青蛙。记忆中不过几次,我们当时不懂环保,只知道青蛙好吃,有一点肉吃,那天会很乖, 围着妈妈,使劲献殷勤。

记忆中,古物很多,我们小孩子随便挖挖泥巴,就会挖出一堆颜色鲜艳的玻璃球。赶快上报,自己一点不敢留,深怕给家里闯祸。

最开心的就是吃柿子饼,妈妈不喜欢吃柿子,说会得结石,但她做的柿子饼真是好吃。还有临潼的石榴,这个我妈可着劲给我们。

我父母都是南方人,对面食不敢兴趣。再说,当时就是有余钱,也没地找食儿。老爸喜欢秦腔,时不时放开吼一口,我妈就说,那有越剧好听。不过当时最流行的是样板戏,他们争得机会也不多。

唯一的旅游记忆就是去大雁塔,记得公车上人很多,把我的辨绳都挤掉了。

文革结束,我跟父母移居北京,我对西安念念不忘。

97年,花了两个月与父母回国旅游。陕西游,一路上过秦岭,当地的农民都是小洋楼了,真是富裕。我们去了延安,看了黄土高原, 也理解为什莫那是红色根据地了。不过当地农民真是朴素,与世无争,穿着虽旧但是干净的衣服,唱红军小调。游人寥寥无几,替他们辛酸,我和父母把口袋都掏出来了。

我们马不停蹄,一路参观了大小雁塔,西安碑林,华清池, 兵谏亭。数不清的帝王林墓, 名寺古塔。我们还去了黄河壶口大瀑布,爬了华山。

一路非常开心,我吃不够油泼面。随便路边一家的夫妻店,都让我满足。更不用说肉夹馍,凉皮,贾三灌汤包子了。

唯一感慨地是,贾三包子店真脏,地下厚厚的油,直粘脚,桌子椅子就不说了。如乡随俗,我们也不客气地一屁股坐下,那包子的味道,可媲美山珍海味, 值了。

还有,住的壶口的四星级旅馆,一进门大厅大理石明净可镜。房间里硬件可与美国媲美,就是非常高级的地毯上,烟头和痰的痕迹比比皆是。卫生间漏水,害的老妈摔了一跤,就此劳下个腰伤。

十几年过去了,我的西安行还记忆犹新。最近跟几位外嫁的老公聊天,很多人都说,国内到处是个大工地,吵闹不堪。发展中,也能理解。我们当初在西安,还追围过老外呢。不过,那时的老外,可是凤毛麟角。记得当时一个计算器,我们都当作洋荤。

熊猫媳妇此次西安行,不尽如意,太可惜了。以后有机会再去,西安真的是一个旅游的好地方, 好吃,好玩的地方太多了。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