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的主人公青林的妈妈丁子桃,被人从河里救起来,却患了失忆症,一直不能记起来自己是谁、经历过什么,直到生命的最后。实际上她一直在回避,因为过去的经历太过惨痛,让人不忍直视!土改时期,她的公公婆婆一家不能忍受土改时的迫害,老少十几口人集体自杀,她为了儿子是唯一活下来的人,她把死者掩埋。她的父母娘家人也是地主,死得更凄惨更屈辱。她为了儿子活下来了,儿子也没有保住,她活着甚至比死去还要困难。
我认为失忆这个情节用得非常好,女主角用失忆来回避掩盖那段惨绝人寰的惨痛的回忆,我想,作者没有说的是,整个这个民族都失忆了!作者还通过失忆以及恢复记忆这个过程,来显示那段惨痛的经历是多么让人难以直视、难以忍受、恐怖狰狞!你根本就不敢去碰它、不敢去看它,最好就是没有发生,根本就不存在!
但那毕竟发生了。故事的女主角青林的母亲一直在潜意识里回避,她被那段经历给吓傻了。她全身心地想要忘掉那段历史,她失去记忆了。而青林的父亲的经历与母亲相似,他知道那段历史的,他是刻意隐藏,因为他根本就不敢说。他知道那段历史是如此惨痛,所以他宁愿自己的儿子不知道,他是一个清醒的回避者。
青林作为他们两位老人的后代,他自己最后也选择了回避,他说“坚强的另外一种方式,就是坚决不去知道那些本该知道的事情。时光漫漫,软埋了真实的一切。就算知道了,你又怎知它就是那真实的一切”?“生活看上去温和平常,掀开来真是青面獠牙,狰狞可怖。唉,我不是那种敢于直面真实的人,更不是那种能扛得起历史重负的人。平庸者不对抗,我就是个平庸者。我要学会自然而然地记住,自然而然地忘却。时间是人生最好的导师,跟着它走就是。”
当然也有年轻人选择了记录,而不是忘记。我想方方大概也赞同,这才是应有的态度。因为这让我想起了奥斯维辛集中营,人们力争记录所有的细节,追踪和审判所有施暴的罪犯,刻下所有那些受害者名字。历史很惨痛,我们依然直视,依然尽可能完整地记录下来,让人知道过去发生过的惨剧,而不是忘记、软埋、让惨剧随时间慢慢风化,仿佛不曾发生,为什么?是为了吸取教训和提醒世人,避免惨剧再次发生!
中国土改那段历史时期,发生的惨剧、骇人听闻的破坏和杀戮,并不比奥斯维辛来得轻,那时候有些人犯下的罪恶并不比纳粹德国犯下的罪恶少,那段历史现在软埋了,忘记了,又是为什么?我觉得作者不能或不愿意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是小说的缺憾。因为,如果那段惨痛历史不能被真实的记录下来,不能被认真的清算、认真的思考,不能找出发生的原因,就是前人说的:忘记历史必定会重蹈覆辙!所以我认为作者提出的问题,到底是应该忘记历史还应该是记录历史,其实根本不成为一个问题!一个理智正常的人,一个有责任心的中国人,必须记录必须反思,以免悲剧再次发生。你可以像小说中有人争论说,地主也有错他们也干了坏事,有些人也是罪有应得。那么,这些也是历史的一部分,我们就把这些都记录下来呈现给后人,然后反思问题出在哪里,我们如何能够避免。我们不能让教训白白溜走,让那段历史尘封起来,不敢面对,不敢讨论,那样的话这些人就真的是白白的死去,血就白流了。
方方没有说或者不能说的是,那段历史不能真正清算的原因,是被清算者也就是刽子手和罪犯仍然在台上,而且掌握着绝对话语权,他们不许我们回忆那段历史,他们用尽各种办法掩盖那段历史,他们打压记录那段历史的人,他们最愿意的就是让我们遗忘。当权者不但要我们遗忘了这段惨痛的土改,还要我们遗忘三反五反,反右,惨绝人寰的大饥荒,有很多人明目张胆地否认大饥荒的存在。他们还否认八九六四,年轻一代如90后00后已经不知道六四了,软埋那段历史的目的他们已经达到了。但是,“不容青史尽成灰”,我们后人有义务有责任把这一段的历史记录下来,揭露出来,把所有的人和事记录在案,一是要总结教训不容这样的事情再发生,还有一个就是让那些刽子手永远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孔子著春秋而乱臣贼子惧”,如果我们把那些历史记录好,也会让类似武汉市委王书记这样的人多一些畏惧,少一些要让武汉人感恩政府这样的胡说八道。
我认为方方对那个时代还是有隔阂感的。她自己没有亲身经历过,虽然他的父母也像小说里青林的父母一样,也是地主出身,记忆里也有那些惨痛的经历,但是他们也选择了逃避,不愿意把这些残酷的面目狰狞的历史告诉他们子女,宁愿自己背负那份沉重。今天的方方是在武汉亲身见证历史,她写了武汉封城日记,以日记的形式把每一天武汉在发生什么都记录下来,感动无数人。她刚刚写完的日记是:政府请收起傲慢向人民感恩,向人民谢罪。掷地有声!这次方方再写一篇小说肯定会有所不同,她亲身经历,不会再有时代的隔阂感,她是武汉围城中的一员,是历史的参与者而不是遥远历史的旁观者。我期待方方能写出一部更震撼的作品!
感谢董兰丫网友推荐的好书!
8、当初关于批判您的小说(软埋),您遭遇了庙堂和江湖两方面的围攻,怎么看?群情汹汹而来。害怕么?
方方:不在乎呀。这有什么好怕的。应该是他们怕我吧?论笔战,我是个职业作家,干的就是写字的事。怎么可能怕他们。他们若拿棍子上门打架,我可能会怕。但他们写文章,这是我的强项吧?你说的所谓江湖,就是那帮极左人士吧?他们的水平太低,文字能力,逻辑判断、思考惯性等,实在是太低呀,我去跟他们写文章争论,也很掉价的。中国这么好的文字,用在他们身上,也很可惜,我还不舍得用来跟他们横扯哩。但官员不同,尤其大官,他有权力在手,就算退休了,他仍然能影响很多人。他们出手来攻击我,我自然是要反抗的。我懒得理那些极左流氓,但这些披着官员外衣的极左,我干嘛不反抗。反抗的结果,不是我输呀,是他们输。他们现在也知道,不好随便去骂一个作家的。你看看以后那些退休高官还敢不敢随便跳出来批一个作家的作品?那是自己把自己搞臭的事。
从《软埋》被下架,被停印可以看出现在就是文革时期。
但是,我还是期待方方将来写武汉病毒的小说能够毫无顾忌地自由发挥,境内不让出就境外出版,相信那会是部震撼的作品。
“软埋”这个词,据说是因为当时很多人死了,没有棺木,就用布包了埋葬,所以称为软埋。和你一起期待方方的亲历作品。
政权到手后,再把以前穷人得到的东西收回来占为己有。
这就是共产革命的实质。
当初的地主,他们的土地应该大部分是世代积累下来的,或是买的,或是继承。说他们是精英,毫不过分。
所有中国人今天都需要认识到这一点,"打土豪分田地"是违法犯罪的恶行,在法律上和道德上,都是野蛮和丑陋的。
新政权土地改革是可以的,可以从原地主那里买过来,然后重新分配。暴力抢劫就非常可耻了。
说实话很不乐观。文化上,中国人都喜欢“过去的事就忘了它吧”。
中国土改那段历史时期,发生的惨剧、骇人听闻的破坏和杀戮,并不比奥斯维辛来得轻,那时候有些人犯下的罪恶并不比纳粹德国犯下的罪恶少,那段历史现在软埋了,忘记了,又是为什么?我觉得作者不能或不愿意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是小说的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