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就自己读论语孟子说一些个人心得。
孟子说,“自有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孔子也”。就是说人类社会从没有过像孔子这样伟大的人物。我认为孟子的话至今仍然成立,孔子就是古今最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古今一人,没有之一!孔子思想,是中华文化最重要组成部分,孔子给中华民族带来文明之光,如朱子所说,“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
用比喻来说,像马拉多纳、乔丹这样的体育天才,大概四、五十年才出一位,像牛顿、爱因斯坦这样的科学天才,大概三、四百年才会出现一位,而孔子就是思想、哲学领域的天才人物,人类历史上几千年来也就出现过寥寥几位,如同时代的老子,早一些的释迦牟尼。
先听听孔子当时的弟子如何评价孔子。“子贡善言圣人”,是说自贡特别善于评价描述孔夫子。他说“夫子温良恭俭让”。当时有人不理解孔子,说夫子恐怕不如子贡你吧?子贡曰:“譬之宫墙,赐之墙也及肩,窥见室家之好。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得其门者或寡矣。夫子之云,不亦宜乎?”
【译文】“譬如人家的围墙吧!我的墙只高及肩,人在墙外,便可窥见里面家屋之好。我们夫子墙高几仞,若不得从大门进去,便看不到里面宗庙之美,百官之富。能寻得我们夫子的大门的该是太少了!那位先生这样说,也无怪呀。”
当有人诋毁孔子时,子贡曰:“无以为也!仲尼不可毁也。他人之贤者,丘陵也,犹可逾也。仲尼,日月也,无得而逾焉。人虽欲自绝,其何伤于日月乎?多见其不知量也。”
【译文】子贡说:“不要这样做!仲尼是不可诋毁的。他人的贤能,好比丘陵,还可以逾越;仲尼,就好比是日月,是无法逾越的。一个人即使想自绝于日月,对日月又有什么伤害呢?只显出他不自量力罢了。”
又如《论语·子张25》篇,子贡说,“夫子之不可及也,犹天之不可阶而升也。夫子之得邦家者,所谓立之斯立,道之斯行,绥之斯来,动之斯和,其生也荣,其死也哀,如之何其可及也。”
【译文】我们老师是不可及的,好像天是不能通过阶梯登上去一样。我们老师如能获得治理国家的权位,就像〔我们〕所说的:要百姓立足于社会,〔百姓〕就会立足于社会;要引导百姓,〔百姓〕就会跟着走;要安抚百姓,〔百姓〕就会来归附;要发动百姓,〔百姓〕就会团结有力。老师活着很光荣,死了会使人悲哀。〔我〕怎么能赶上老师呢?”
再看孔子最得意弟子颜渊的评价。《论语·子罕》: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
【译文】颜渊感叹地说:“(对于老师的学问与道德),我抬头仰望,越望越觉得高;我努力钻研,越钻研越觉得不可穷尽。看着它好像在前面,忽然又像在后面。老师善于一步一步地诱导我,用各种典籍来丰富我的知识,又用各种礼节来约束我的言行,使我想停止学习都不可能,直到我用尽了我的全力。好像有一个十分高大的东西立在我前面,虽然我想要追随上去,却没有前进的路径了。”
因为这些弟子感觉到了孔子的伟大,他们把夫子的言行记录下来,就成了论语这本书。我读论语,感觉这些弟子们对孔夫子虔诚之至,恨不得把夫子每一句话甚至动作表情都记录下来,然后“夫子步亦步、夫子趋亦趋”那样地跟夫子去学。他们天天受夫子教育熏陶,仍然觉得有所遗漏。如子贡就不无遗憾地说:“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
【译文】老师的风采仪度,世人可以听得到。老师有关人性与天道的说辞,世人恐怕很难听到。
再看后来的司马迁“史记”里对孔子的评论:“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已焉。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
我认为对孔子已经不能使用天才或教育家这样的称呼,最好的称谓还是“圣人”。历经两千五百年,孔子和他的思想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虽然也有人不敬甚至贬损孔子,但是正如子贡所说,“其何伤于日月乎?多见其不知量也”。
理解了孔子的伟大才能更好地理解和读懂论语和孔子。论语本身实际上是平易近人,理解起来并不困难,但不意味着孔子的思想也是简易的,甚至有人说孔子就是个平常人,被统治阶级神化了。北大有个教授李零写了本解读论语的书《丧家狗——我读〈论语〉》,序言中开始就说“在这本书中,我想告诉大家,孔子并不是圣人”。他说孔子就是一个失去了精神家园的丧家狗(homeless dog)。孔子是就是一个人,与圣无关。批驳这位教授的文章很多,我推荐“陈明:学界王小波或者王朔:我读李零《丧家狗:我读“论语”》”。我认为这位教授根本没有读懂孔子。他否定圣人的存在,其实他就像在说,马拉多纳会踢球,我也会踢球,没啥差别,真是“多见其不知量也”。更何况,孔子是高高在上的另外一个级别。
讲“论语”的书很多,我推荐钱穆《论语新解》和朱熹《四书章句集注》。论语已经被中国人读了两千多年,是中国人事实上的教科书。孔子和论语,造就了中国人的民族性格。对于论语,无论精神上还是语言上我们都没有隔阂,是我们触手可及的精神宝藏,让我们重新开始读论语吧!
现代的厉害国,只有一本互联网管理条例。
我们观点差距还是很大。仍然是平行世界。
梅华书香 发表评论于 2020-03-03 07:40:27
他是圣人啊,说出了小人与女人难养也!!谢谢分享啦!!
还有,现代的一些洗脑式的思想,网上走红的流行时髦的鸡汤,未经时间经验,更需谨慎!
时代不同,当时的话有局限性。要知道,老牌民主国家大英帝国,也是在一战之后妇女的作用和地位提高之后才有选举权的。圣人不是英明领袖,一句顶一万句,更不是神,永远没有错。
孔夫子已经被考验了两千多年,欢迎继续提意见。你我支持你的意见,他上面歧视女性的话确实不对!他毕竟是人。但不能因噎废食,因此就全盘否定。
多说几句:论语里的小人与现代文的意义差别很大,可以说是两个词,是指没有读过书的底层劳动者(无怪乎文革要批孔),与君子相对。论语里说到女子女人的,似乎仅此一条,说夫妻关系的几乎没有。这是挺奇怪的一件事,大概与当时社会状况相关。
我是越读越喜欢!一段时间不读,俗气与浊气上升。学而实习之,吾日三省吾身,则“吾见其进也,未见其止也”。
“听过一亿遍”?看来光听没有用,“不如须臾之学也”。
来学习:)
《论语·述而》: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译文:叶公向子路问孔子是个什么样的人,子路不回答。孔子(对子路)说:“你为什么不样说,他(孔子)这个人,发愤用功,连吃饭都忘了,快乐得把一切忧虑都忘了,连自己快要老了都不知道。”
《论语·子罕》太宰问于子贡曰:“夫子圣者与?何其多能也?”子贡曰:“固天纵之将圣,又多能也。”子闻之,曰:“太宰知我乎?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
译文:太宰问子贡:“老师是圣人吗?为什么如此多才多艺?”子贡说:“老天本来就要他成为圣人,又要他多才多艺。”孔子听说后,说:“太宰了解我吗?我小时候生活艰难,所以会多知道一些粗鄙的技艺。君子会有这么多技艺吗?不会有的。”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想象一下“从心所欲不逾矩”是怎样的境界?完全的自由!钱穆《论语新解》里对这一段有精彩讲解。知天命、耳顺、不逾矩不是一般人能企及的,但志于学,而立,不惑是人人努力可以达到的。
在我看来大部分人“志于学”和“而立”一辈子都没有达到。
古都没有食,说什么化不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