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i88

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正文

重读余华的《活着》

(2020-02-25 16:01:13) 下一个

我好多年前读过《活着》,因为看了一个top250读书榜,看到此书排名高居第二,仅次于“红楼梦”,决定重读此书。

同样的一本书,不同年龄读感受也不一样,这次印象最深的是作者对中国底层民众苦难生活的写实描写,很深刻很震撼。看不到什么新社会旧社会的区别,更没有什么“花园里花朵真灿烂,每个人脸上都笑开颜”,有的只是艰难地活着,不论是国共内战时被国民党抓了壮丁而九死一生,还是大饥荒年代的极端困苦,还是饥荒后的赤贫生活,直到亲人一个个死去,主人公独身一人,孤苦无依,“活着”成了生活的目的。

我认为作者的描写有某种通用性,而不是局限于六十年代前后几十年。其实,不仅这段时间,再把镜头往前推到民国,看那时候衣不蔽体的乞讨为生的妇孺,再往前,各个朝代更迭,军阀混战,底层人民尤其是农民,大部分时间是这种生活状态,“活着”。如三国时期曹操的诗里描写的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三国时期人口减少十之七八甚至更多,而后这种灾难不断发生。梁启超指出:“东汉初视西汉全盛得三之一,三国视东汉全盛得七之一,唐初视隋全盛得三之一,宋初视唐全盛得四之一,清初视明全盛得三之一,此其大较也”。鲁迅先生在《纪念刘和珍君》中说,“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煤的形成,当时用大量的木材,结果却只是一小块”。史书里聊聊几个字“大旱,人相食”,就不知道包含多少刻骨铭心的人间悲剧。这种对饥饿和灾荒的记忆和经验,已经成为民族记忆,影响了我们的民族性格。而“活着”用摄像机般写实的手法,把这苦难揭示了出来,我认为这是这本书的主要特点,或者说价值。

但缺点可能也在这里。以我个人的观点,写实手法是不是太单一了,可不可以有所变化?就像,摄影是艺术,油画有时候更有表现力一样。还有,是不是非要让他身边的人一个个死去,儿子,女儿,女婿,外孙,妻子,直到剩下他孤零零一个人,才能表现“活着”是意义和目的?这些亲人大都是因为意外而死去的,我认为这也降低了批判性,没有饥荒战乱夺命更真实和深刻。

主人公祖孙三代都是地主,直到他把家产赌博败光,却因此而幸运地躲过了四年后土改的子弹。这也是个不错的故事,但是,主人公随后却从吃喝嫖赌的地主二流子,一转身就成了种地的农民,同时,包括他妈妈、妻子,也都几乎瞬间转型成了耕地的农民,然后主人公对妻子父母儿女突然也很好起来。这个转变却不真实,甚至说不可能!不但人物性格转变突兀,身份转变更是不可信。我虽然痛恨阶级斗争学说,但人确实分阶级的,出身会决定生活习惯甚至谋生能力。真是这样败光家业的富三代四代,大概就如在笼中养大的鸟被放归自然,在那样严酷的环境中,只有死亡一途。这样写可能才更写实,更符合实际。作者很不成功地把富裕地主和赤贫农民两个人的故事合为一人,很生硬,不合理,这是我看来的一个败笔。

作者一开始时的主人公是另外一人,后来的主人公富贵是第三人称,写着写着,富贵成了第一人称的我。据作者说,写到这时他才找到灵感,顺利完成小说。在我看来,小说完成之后,一开始的那个我已经无关紧要,可以删去了。

饥荒困苦的记忆,已经渐渐离我们远去,尤其是八零后九零后,他们在富裕充足中长大。“活着”对他们还有什么现实意义?他们还会关心和理解过去中国人的生活状态吗?这是令我困惑的。

[ 打印 ]
阅读 ()评论 (29)
评论
犹他主妇 回复 悄悄话 很喜欢博主的博文,谢谢分享! 我推荐身边朋友无论中国人美国人都去看这部书改编的电影,居然很多80后中国孩子都不知道。所有看过的人都称赞这是一部好电影,也被震惊了-挣扎的活着成了唯一的念想。
IsleofTX 回复 悄悄话 非常喜欢这篇文章。也非常赞同” 同样的一本书,不同年龄读感受也不一样。” 而且很多事情都是这样,在不同年龄时认知和感受也会不同。特别谢谢菲儿的介绍。
ali88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董兰丫' 的评论 : 谢谢推荐!已经有好些人夸这本书,我要找来看。“源氏物语”,嗯,最近要看的太多!
董兰丫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ali88' 的评论 :

喜欢方方的《软埋》,我读的时候在流泪。
ali88 回复 悄悄话 方方日记:是的,活下来就好(2月27日)
https://boxun.com/news/gb/pubvp/2020/02/202002280155.shtml


ali88 回复 悄悄话 看中国人尤其是武汉人2020新目标:
活着!
https://www.wenxuecity.com/news/2020/02/27/9176456.html
ali88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董兰丫' 的评论 : 我也更喜欢纸质书。但是电子书携带方便。还是要多花时间读书!
董兰丫 回复 悄悄话 阿里好!

非常赞同你的观点:“同样的一本书,不同年龄读感受也不一样”。一本好书每次再读都会有更多的发现和感悟。
我只喜欢读纸板的书,还没有习惯电子书,可能是老了......
ali88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ily' 的评论 : 好啊好啊!
ily 回复 悄悄话 读了您的这篇文章, 我一定要把原书读一遍; 尽管早已看过电影。
ali88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花似鹿葱' 的评论 : 完全同意!读书的时间还是花的太少!
ali88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林向田' 的评论 : 确实如此!之前没有人会想到,这么多人会瞬间打回到活着的状态。
ali88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五湖以北' 的评论 : 他们是“负活着”。但是他自己还觉得在做有意义的事。焉知鱼之乐?
ali88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菲儿天地' 的评论 : 赞菲尔的评论!
但我是不理解或者说非常悲哀于富贵在亲人一个个离去后的独自地“活着”。还有何可以乐观的?还有什么意思和意义?都已经活过了,该退场和闭幕了。这是我的看法。
林向田 回复 悄悄话 现在有些武汉人可能比富贵更艰难地活着。
五湖以北 回复 悄悄话 其实一个人不论生活好坏,老是说违心的话,特别是网上,就只是一种“活着”
菲儿天地 回复 悄悄话 很独到的书评,真是读书人啊!:)

记得余华在书中的序里面这样写道:一位真正的作家永远只为内心写作,只有内心才会真实地告诉他,他的自私、他的高尚是多么突出。内心让他真实地了解自己,一旦了解了自己也就了解了世界。。。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作者的这段话让我想到最近很流行的网络作家方方写的《知识分子从未像现在这样堕落》和另外她的几篇犀利的文章。。。

作家余华写《活着》是因为美国民歌《老黑奴》中的人物经历了一生的苦难,家人都先他而去,而他依然友好地对待这个世界。《活着》里面似乎也是一个个家人都走了,他对待苦难,对待世界的乐观态度。Somehow这令人想起了这次疫情中全家死去的家庭和亲人们,我不知道方方否也想传递给大家一些什么东西,我没有答案。

电影的葛优和巩俐我倒还记得他们在里面的样子。
花似鹿葱 回复 悄悄话 好书值得一读再读。谢谢分享
ali88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dong140' 的评论 : 我倒是觉得这种戏剧化是小说应有的。真正要问的是:真实吗?典型吗?
ali88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心之初' 的评论 : 写的时候还在想着武汉的疫情,居然写漏了。
60、70及以后的中国人,应该是历代中国人中最幸运的,没有经历什么大的灾难,过去年代的战乱饥荒的记忆,只存于父辈,在我们身上只有一些淡淡的回响,比如我们节俭和储蓄的好习惯。但是,苦难已经永远过去了吗?我们终于可以有更加高一级的追求而不是仅仅为了活着?武汉疫情仿佛突然敲了一下警钟。疫区很多人的人生目标又成了“活着”,我们的“盛世”,仍然是脆弱的。
dong140 回复 悄悄话 中国所有的灾难都落在他这家人身上。太戏剧化了
心之初 回复 悄悄话 活着是主旋律,活着是硬道理。看着武汉病疫听屁话张嘴就来的喜猪习的屁话,愿上苍保佑。
ali88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尘之极' 的评论 : 欢迎!多谢!
ali88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92m' 的评论 : 还是会越来越好吧!西方人早在17世纪以前就过上好日子了,中国人也不会总这么命苦。70、80后掌权后,应该好很多,他们没有50、60后很多奇奇怪怪的想法。
看来你才是真正爱花之人。
ali88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梅华书香' 的评论 : 非常非常感谢!
尘之极 回复 悄悄话 好文!
92m 回复 悄悄话 你头像的茉莉花真美!重瓣茉莉更美,单瓣茉莉更香。我小时候家里就有一棵茉莉,在北方养了30多年才死了,像是我的姊妹一般。
92m 回复 悄悄话 感觉中国没变过啊,就是dynasty cycle不断循环,一般都是天灾瘟疫招致改朝换代。好处是中国阶级之间的歧视从来没有像西方这么严重过,因为老少妇孺都知道,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时势面前,人人平等,然而首先要活着,才有希望。这个希望或许是延续传承,又或者是推陈出新,其实就是演化,向各个方向发展都有可能。
梅华书香 回复 悄悄话 特别特别喜欢这一篇!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