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好多年前读过《活着》,因为看了一个top250读书榜,看到此书排名高居第二,仅次于“红楼梦”,决定重读此书。
同样的一本书,不同年龄读感受也不一样,这次印象最深的是作者对中国底层民众苦难生活的写实描写,很深刻很震撼。看不到什么新社会旧社会的区别,更没有什么“花园里花朵真灿烂,每个人脸上都笑开颜”,有的只是艰难地活着,不论是国共内战时被国民党抓了壮丁而九死一生,还是大饥荒年代的极端困苦,还是饥荒后的赤贫生活,直到亲人一个个死去,主人公独身一人,孤苦无依,“活着”成了生活的目的。
我认为作者的描写有某种通用性,而不是局限于六十年代前后几十年。其实,不仅这段时间,再把镜头往前推到民国,看那时候衣不蔽体的乞讨为生的妇孺,再往前,各个朝代更迭,军阀混战,底层人民尤其是农民,大部分时间是这种生活状态,“活着”。如三国时期曹操的诗里描写的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三国时期人口减少十之七八甚至更多,而后这种灾难不断发生。梁启超指出:“东汉初视西汉全盛得三之一,三国视东汉全盛得七之一,唐初视隋全盛得三之一,宋初视唐全盛得四之一,清初视明全盛得三之一,此其大较也”。鲁迅先生在《纪念刘和珍君》中说,“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煤的形成,当时用大量的木材,结果却只是一小块”。史书里聊聊几个字“大旱,人相食”,就不知道包含多少刻骨铭心的人间悲剧。这种对饥饿和灾荒的记忆和经验,已经成为民族记忆,影响了我们的民族性格。而“活着”用摄像机般写实的手法,把这苦难揭示了出来,我认为这是这本书的主要特点,或者说价值。
但缺点可能也在这里。以我个人的观点,写实手法是不是太单一了,可不可以有所变化?就像,摄影是艺术,油画有时候更有表现力一样。还有,是不是非要让他身边的人一个个死去,儿子,女儿,女婿,外孙,妻子,直到剩下他孤零零一个人,才能表现“活着”是意义和目的?这些亲人大都是因为意外而死去的,我认为这也降低了批判性,没有饥荒战乱夺命更真实和深刻。
主人公祖孙三代都是地主,直到他把家产赌博败光,却因此而幸运地躲过了四年后土改的子弹。这也是个不错的故事,但是,主人公随后却从吃喝嫖赌的地主二流子,一转身就成了种地的农民,同时,包括他妈妈、妻子,也都几乎瞬间转型成了耕地的农民,然后主人公对妻子父母儿女突然也很好起来。这个转变却不真实,甚至说不可能!不但人物性格转变突兀,身份转变更是不可信。我虽然痛恨阶级斗争学说,但人确实分阶级的,出身会决定生活习惯甚至谋生能力。真是这样败光家业的富三代四代,大概就如在笼中养大的鸟被放归自然,在那样严酷的环境中,只有死亡一途。这样写可能才更写实,更符合实际。作者很不成功地把富裕地主和赤贫农民两个人的故事合为一人,很生硬,不合理,这是我看来的一个败笔。
作者一开始时的主人公是另外一人,后来的主人公富贵是第三人称,写着写着,富贵成了第一人称的我。据作者说,写到这时他才找到灵感,顺利完成小说。在我看来,小说完成之后,一开始的那个我已经无关紧要,可以删去了。
饥荒困苦的记忆,已经渐渐离我们远去,尤其是八零后九零后,他们在富裕充足中长大。“活着”对他们还有什么现实意义?他们还会关心和理解过去中国人的生活状态吗?这是令我困惑的。
喜欢方方的《软埋》,我读的时候在流泪。
https://boxun.com/news/gb/pubvp/2020/02/202002280155.shtml
活着!
https://www.wenxuecity.com/news/2020/02/27/9176456.html
非常赞同你的观点:“同样的一本书,不同年龄读感受也不一样”。一本好书每次再读都会有更多的发现和感悟。
我只喜欢读纸板的书,还没有习惯电子书,可能是老了......
但我是不理解或者说非常悲哀于富贵在亲人一个个离去后的独自地“活着”。还有何可以乐观的?还有什么意思和意义?都已经活过了,该退场和闭幕了。这是我的看法。
记得余华在书中的序里面这样写道:一位真正的作家永远只为内心写作,只有内心才会真实地告诉他,他的自私、他的高尚是多么突出。内心让他真实地了解自己,一旦了解了自己也就了解了世界。。。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作者的这段话让我想到最近很流行的网络作家方方写的《知识分子从未像现在这样堕落》和另外她的几篇犀利的文章。。。
作家余华写《活着》是因为美国民歌《老黑奴》中的人物经历了一生的苦难,家人都先他而去,而他依然友好地对待这个世界。《活着》里面似乎也是一个个家人都走了,他对待苦难,对待世界的乐观态度。Somehow这令人想起了这次疫情中全家死去的家庭和亲人们,我不知道方方否也想传递给大家一些什么东西,我没有答案。
电影的葛优和巩俐我倒还记得他们在里面的样子。
60、70及以后的中国人,应该是历代中国人中最幸运的,没有经历什么大的灾难,过去年代的战乱饥荒的记忆,只存于父辈,在我们身上只有一些淡淡的回响,比如我们节俭和储蓄的好习惯。但是,苦难已经永远过去了吗?我们终于可以有更加高一级的追求而不是仅仅为了活着?武汉疫情仿佛突然敲了一下警钟。疫区很多人的人生目标又成了“活着”,我们的“盛世”,仍然是脆弱的。
看来你才是真正爱花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