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不能忘却的颐和园

(2012-01-05 06:18:50) 下一个

   看到家人拍摄的颐和园雪景,勾起了我对这个,大-有帝王气势,小-具江南风格的皇家园林的美好回忆。我对颐和园的感觉可以说情有独钟,自认为熟悉到草木皆知。
   其实北京有不少公园,如北海,紫竹院,陶然亭等等,但对于儿时的我来讲是只闻名而不识像,记忆中小时候好像从没去过这些地方。当然,那时候的孩子大多是守着家门口玩儿,对普通家庭来说,大人们是不会花时间、精力尤其是金钱带孩子们逛遍北京的公园的。即使长大些了,上趟离家较远的公园也算个大事儿,多数是由学校组织去,名目通常是“春游”。我生长在北京的西北郊,可以步行距离的公园当属颐和园,小时候和兄长们去颐和园玩儿,从没花过车钱。大了以后去过几次北海公园,公园很美,有山有水,有亭有塔,是个精致的皇家园林,可不知为什么就是提不起兴趣,玩儿时心不在焉,坐立不安。细细琢磨其中原委,我感觉有两点:一,是“玩儿”和“游”的区别。常去的地方,一定是打小就去,还是一路脚踢着石子儿去,这叫玩儿,玩儿的草木皆生情。去得少,去着象个事儿,只能叫“游”,自然没有感情。二,是公园所在的地界儿。颐和园在西北郊,多幽静,少喧闹,在园里可远望延绵的西山,近观玉泉山,山上的玉峰塔清晰可见,这使它与自然和谐融洽,大自然给它自身的山水加了背景,景上添景,更显山清水秀。身处此园,让你玩儿得心旷神怡,留连忘返。而位于京城的北海则不然,人在园里走着,目光观景,余光却躲不开高楼、吊车,人声、车声不绝于耳,园子内外反差太大,找不到与它和谐的心情,所以玩儿兴大打折扣。但可以肯定,很多人对北海公园的感情要比颐和园深,因为这些人是从孩童时代在那儿玩儿大的。
  
颐和园是我从小到大光顾最多也是最爱去的公园。小时候常和哥哥们去,他们最大的兴趣是在昆明湖里游泳,一个夏天得去上几次。进了园子,撒着欢儿地跑到湖边,他们买根儿冰棍儿塞给我,扒了背心,一个猛子便扎进水里。我坐在湖边,唑着冰棍,心满意足地为他们看着衣服。偶尔和大人们去时,总要早早赶到租船的码头租上两三个小时的小船,或一条或两三条分坐。我一般都是由大人扶着小心翼翼的踏过船帮,就势坐下,大家都上来后再由着大人们调换位置。父亲和几个哥哥轮番划桨,我也曾试着划几下,但船不是不走就是乱转。小船沿着荷沿缓慢前行,满目的绿叶红花令我兴奋。划过十七孔桥,回绕到撒满绿荫的后山,在后山上岸还船。然后再走到松堂,在某棵大树下铺上自带的塑料布,大家围坐着吃母亲头天就准备好的午餐。和先生谈朋友时,我們多次去颐和园,游泳、划船、遛西堤,留下了甜蜜的回忆。不过那时候游人已经多起来了,为了避开嘈杂,寻找惬意,我們通常是下午去,傍晚归,当坐在湖边看晚霞时,浪漫之情油然而生。
  
秀丽的万寿山,涟漪的昆明湖,湖水里荡漾的小船永远是我脑海里的一幅不褪色的颐和园的画面。记忆中的颐和园是清洁、幽静的,跨过尺来高厚厚的门槛,进入铺满方砖和露着光滑锃亮松柏老根的庭院,犹如置身于世外桃源。迎面的仁寿殿宽大庄重,殿前春夏秋三季对称摆着几大盆桂花或石榴。向左走过院落,沿着蜿蜒的小路来到湖边,美丽的湖光山影便映入眼帘。随山势而建的排云殿,屹立于山岩石阶之上的佛香阁和提有“众香界”三个大字的智慧海上下相连,使前山看起来大气磅礴。悠闲地游历在通往各处景观的长廊、小路上仿佛游走在仙境。玉澜堂的紫玉兰,长廊里绚丽多彩的历史故事油彩画,精美绝伦的石舫,阿娜的玉带桥,长虹般卧于湖面的十七孔桥,雄居于桥头的铜牛;还有,俏丽幽静的谐趣园,通往谐趣园的小路上的“城楼”以及城楼两面的乾隆的题额:“赤诚霞起”、“紫气东来”;再有,前山层叠的楼台、曲廊、亭阁,后山开阔的松堂,苍劲的老树、古松,山上或上或下弯曲的小路,路边的长椅…….美景实在是数不胜数。园里各处的题字楹联字秀韵美,寓意深邃,品味无穷。更难以忘怀的是在湖边知春亭里观望西面的玉泉山塔和连绵的西山,塔、亭、山、水所组成的那幅立体图画尽展大自然鲜活的生命。
  
游历在颐和园的感觉,恰似园中的一景――“画中游”。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