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山陇西郡

宁静纯我心 感得事物人 写朴实清新. 闲书闲话养闲心,闲笔闲写记闲人;人生无虞懂珍惜,以沫相濡字字真。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文章分类
归档
正文

辛芷蕾《日掛中天》《紫釵記》粵劇/明朝湯顯祖的崑劇/《霍小玉傳》唐代/唐代隴西才子李益

(2025-09-06 20:16:54) 下一个

辛芷蕾身披东方玫瑰惊艳威尼斯,生图状态太能打!

文章来源: 于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7379辛芷蕾在《日掛中天》威尼斯发布会上的造型,堪称东方美学的一次华丽输出!她身穿Schiaparelli 2025秋冬系列深咖色露肩裙,裙身复古优雅,与威尼斯水城的光影交织,仿佛一幅流动的油画。最大亮点莫过于胸口那朵立体层叠的网纱玫瑰——金属丝勾勒花蕊穿透薄纱,远看是水墨写意,近看却呈现出浮雕般的质感。这朵玫瑰不仅被外媒形容为“水畔野玫瑰”,更被网友盛赞为“东方浪漫主义对超现实设计的解构”。她脚踩淡粉色Roger Vivier玫瑰高跟鞋,与裙装元素巧妙呼应,刚柔并济。这朵玫瑰不仅隐喻角色的复杂性,更与辛芷蕾作为85后两度入围欧洲三大电影节主竞赛的实力派身份共振。生图能打,外媒狂夸,这身造型真正拿捏了东方美学的深邃与当代感!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7%B4%AB%E9%87%B5%E8%A8%98_(%E7%B2%B5%E5%8A%87)

 

紫釵記 (粵劇)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紫釵記》是香港著名粵劇劇作家唐滌生的粵劇劇本,改編自明代湯顯祖崑曲劇目《紫釵記》。《紫釵記》是仙鳳鳴劇團的第五屆劇目,於1957年8月30日在香港利舞台首演。

來源

唐滌生的《紫釵記》以明朝湯顯祖的崑劇《紫釵記》為本,而湯顯祖的《紫釵記》亦是他重寫自己早期另一個劇本《紫簫記》。《紫簫記》的情節比較簡單,最重要的分別是欠缺了「紫釵」這個戲劇元素。

湯顯祖劇作的藍本是唐代蒋防傳奇小說《霍小玉傳》。無論《紫釵記》或《紫簫記》,霍小玉都能與李益終成眷屬,這和《霍小玉傳》不同。在《霍小玉傳》中,李益對霍小玉始亂終棄,順從母親之命,另娶富家女為妻,使小玉悲痛欲絕,「喪慟號哭數聲而絕」。李益在小玉死後,娶妻妾三人,惶惶不可終日,輒加猜忌,家宅不寧。

場目

  1. 〈墮釵燈影〉
  2. 〈花院盟心〉
  3. 〈陽關折柳〉
  4. 〈典賣珠釵〉
  5. 〈吞釵拒婚〉
  6. 〈花前遇俠〉
  7. 〈劍合釵圓〉
  8. 〈論理爭夫〉(粵劇劇本初演時沿用湯顯祖《紫釵記》最後一齣的回目〈節鎮宣恩〉。其後仙鳳鳴劇團於1968年重演此劇,才由葉紹德先生提議把回目改為〈論理爭夫〉,並沿用至今。)

其中〈劍合釵圓〉一場於香港大獲好評及觀眾支持,並曾連續三年(1991年至1993年)獲得香港作曲家及作詞家協會CASH最廣泛演出金帆獎(戲曲)」。[1]

情節大綱

唐代隴西才子李益(十郎)赴長安應試期間,在元宵夜長安燈市,拾得小玉遺下的紫玉燕釵,並以釵定情(〈墮釵燈影〉)。李益得友人崔允明鼓勵,直訪霍家求親,當晚成其好事(〈花院盟心〉)。然益與小玉相遇前,曾巧遇盧太尉之女燕貞。燕貞慕益之才,對其一見傾心,種下李、霍二人分離的禍根。

李益與小玉新婚之時,正是李益高中狀元之日。 盧太尉特意下令新及第進士等人均要上門拜見,希望趁此安排婚事,偏偏李益卻沒有前往,因而盧太尉將他遠庶塞外參軍,斷絕李霍二人音訊(〈陽關折柳〉)。李益一去三年,小玉生活日漸艱難,還要時加接濟潦倒的崔允明,最後只得命侍女浣紗將紫玉釵變賣(〈典賣珠釵〉)。

三年後,李益被召返長安,盧太尉欲再招益為婿,便施以奸計,不許益回家,並暗中買下小玉出售的紫玉釵,向益詐稱小玉已另嫁他人。他又逼李益之好友韋夏卿與崔允明為媒,以致崔為報小玉之恩而死。十郎見釵在情亡,不願再娶,意欲吞釵拒婚,惜被太尉以反唐詩威脅(〈吞釵拒婚〉)。

後小玉巧遇黃衫客(〈花前遇俠〉),並得黃衫客之助,得與益重逢。兩人冰釋前嫌,十郎為小玉將紫釵重新插戴,以証舊盟(〈劍合釵圓〉)。

盧太尉得悉此事後勃然大怒,李益再度被太尉爪牙捉回逼即日與燕貞成婚。小玉再得黃衫客之助,冒死闖入盧府據理爭夫。太尉以小玉闖席論罪,欲將她打死;最後黃衫客亦至,表露其四王爺的身份,並指證盧太尉之惡行。下令再點花燭,讓李益與小玉聯婚,有情人終成眷屬(〈論理爭夫〉)。

衍生作品

1959年電影版本

《紫釵記》曾兩次被拍攝成粵劇電影。首次被拍成電影是在1959年上映的,導演是李鐵。下列是為演員表:

1977年電影版本

[ 打印 ]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