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山陇西郡

宁静纯我心 感得事物人 写朴实清新. 闲书闲话养闲心,闲笔闲写记闲人;人生无虞懂珍惜,以沫相濡字字真。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文章分类
归档
正文

自由之心+独处之心=反思之心

(2015-12-15 16:31:31) 下一个

自由之心+独处之心=(有时候)反思之心。

因为无知而好奇,因为好奇而痴迷,因为痴迷而敬畏,因为敬畏而虔诚,因为虔诚而独处,因为独处而严谨,因为严谨而隐忍,因为隐忍而勇敢,因为勇敢而忘却,因为忘却而自由。

走向科学研究之心路 精选

已有 3531 次阅读2015-12-8 12:46|个人分类:随想|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走向科学研究之心路

鲍海飞2015-12-8

古往今来,为什么只有少数人在科学上有重大的发明创造,有辉煌的建树,对人类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这是一个让人值得思考的问题。在实验室中经过多年的实践,深感从事科研之路之艰辛,从事研究需要用心来磨练,或许才能有所收获。就说一点乌托邦,从事科学研究需要怎样的‘心’。

无知之心。人类是大自然无意间播撒的种子,大自然在无意间造就了人类。我们了解自然吗?我们认识自己吗?我们知道什么?只有一张清白的画板,才能在上面涂抹颜色,只有一颗清白的心,才能涌动清新的鲜血。在大自然面前,我们是无知顽皮的小孩。敢于承认自己的无知,才敢于‘不为最先,不耻最后。’知耻而后勇,无知者无畏,大概是此意。

好奇之心。没有好奇之心,人类将变得浑浑噩噩,人类就将失去原始的研究和认识的驱动力。从孩子的眼睛里,从孩子的心里,我们看到了世界的奥秘和奇特。好奇之心是热爱的开始,它让人们睁开双眼看世界,开动大脑去思考。爱迪生小时候看见母鸡孵蛋,便自己去尝试!这不是好奇又是什么?兴之所注,志趣所为。

痴迷之心。太阳的光芒,让我们温暖;浩瀚的大海,让我们心潮起伏。当没有了名利,当没有了私利,在敬畏和虔诚之下,在星辰和月光之下,人才能诞生出一颗安静的心,一颗专注的心。只有一颗痴迷的心才能有所发现和领悟。我经常问,研究之路上,我痴迷吗?一旦痴迷,便会专注,一旦专注,便会严谨小心。没有痴迷和专注,就不会有希腊数学家阿基米德的顿悟,于是便有了他惊世的一跃,从浴缸中一跃而起,光着身子就跑了出去,一路喊叫着“我找到啦!我找到啦!”他揭开了浮力定律,他揭开了王冠是否掺假之谜。痴迷之心乃是赤诚之心。

敬畏之心。当透过云际,仰望天空,看到那无穷的繁星,在天空上闪耀,这时,我们会发现自己是那样渺小,自己的星球也是那样渺小。我们来自哪里,宇宙来自哪里?谁创造了世界?当这样的念头在心中升起,一种敬畏之心便油然而生。自然遵循它自己运行的轨迹和规律,而不是任人摆布的傀儡,任人拿来使去的道具,任人涂抹的画板。在自然面前我们真的很渺小,不遵守自然的规律,人类将受到它的报应。走在自然的路上,走在科学之路上,我们是否怀有一颗敬畏之心?有些东西我们是不能碰的,也不应该碰的!有了敬畏,才有了尊重。

虔诚之心。日出月落,斗转星移,有一股巨大的力量在自然的背后。自然,一定隐藏着规律。通过落地的苹果、七色的彩虹、指南针、地动仪,人类在一点一点揭开自然神秘的面纱,发现自然的内在规律。这是一颗颗信仰之心和虔诚之心在参悟。引力、电磁力、强力、弱力,在挑战智力;电子、质子、中子和光子,在揭开神秘。人类在探索自然的法则,这里没有机巧。而一颗虔诚的心来自对自然和规律的敬畏。研究不是为了炫耀,研究不是为了名利。爱迪生、诺贝尔、法拉第、牛顿、法布尔,他们都怀有一颗虔诚的心。虔诚之心乃是单纯与真诚之心。而如今,有多少学者能够以‘纯粹之心’在苦心经营着象牙塔的春秋大梦?

人与自然的和谐,就包含着人类应该对自然、对研究应该怀有敬畏和虔诚之心。于是,我们才不会盲目地作为,不会为一时取得的成果而冲昏头脑。一切都应该由时间来检验。这也让我们经常反思,考虑如何从前人的身上、从前人所走过的道路上有所借鉴,而不是‘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学会客观做事情!

独处之心。无穷的宇宙,唯独我们这蓝色的星球上,万类霜天。地球是孤独的吗?我们也是孤独的吗?或许,就是这孤独,让人类学会了思考。一颗独处之心或许烦躁、或许冷静。烦躁生出祸端,冷静生出智慧。独处和冷静让人开始思考问题,形成自己的观点。独处是为了有一颗沉静之心,有冥想之力。辩论是激烈的,对于问题的认识和理解是有必要的。但学者间又有多少辩论?辩论会让一个思想者从群居走向独处,从喧嚣走向宁静。回味和反思便是走向探索和修正之路。独处,它会让一个有理性的人头脑冷静,走向思考,而不是执迷不悟。

隐忍之心。研究之路,是苦涩之路。兴趣和好奇只是原始动力,而坚持最难。实验需要一遍一遍的重复,需要漫长的等待,长久的思索。实验不仅需要体力和脑力的付出,甚至需要受到皮肉之苦,乃至以性命相搏。因为,实验就要面对风险和危险。哪里又是安全之地呢?对待实验、结果、成果和观点,能否得到他人的承认,不仅要忍受失败,遭人品评,还要遭到家人的不解、抱怨和白眼,甚至还要遭受他人的冷嘲热讽、挖苦打击,甚至包括他人的巧取豪夺!人在旅途,哪里没有坎坷。有人就因为一口气没有咽下去,便呜呼哀哉!哈哈,有人开玩笑,等诺奖,只能拼谁活得长!这也需要隐忍!其是非功过,只留与后人评说!

之所以会坚持,会隐忍,是因为有一颗虔诚的心在支撑,有一颗痴迷的心在关注。有了隐忍,也就有了不屈不挠,也就有了必胜的信心。

忘却之心。传说,当罗马士兵的屠刀压在正在计算中的阿基米德的脖子上时,他还在忘我地工作。如果一个人忘却了名利,忘却了生死,他还有什么是可以惧怕的。如今,又有几人能够忘却名利,忘却得失,忘却小我,更不用说忘却生死。忘却之心乃是勇敢之心,乃是纯粹之心,乃是自由之心。

自由之心。而所有这些都离不开一颗平和之心,一颗自由驰骋的心,它才可以在思想的大地上奔驰,在灿烂的天空里翱翔。研究是活泼的,不是僵硬刻板的教条。研究的心灵是信马由缰。我的身躯可以受到限制,但我的思想却在飞翔。白云之所以婀娜多姿,变化万千,是因为天空给了它宽广。蒲公英之所以能够四处飞翔,播撒它的种子,是因为风给了它力量。于是,从此岸来到彼岸,从彼岸驶向无限。自由之心是坦然之心,因为心中的梦想在招手。于是,一颗心,该奔放时就奔放,该沉静时就沉静。

 

研究之路需要无数个‘心’才能有所收获和发现。处处留心皆学问,世事练达即文章。何止于研究,人生之路亦何尝不止于此,凡事都要小心,留心。在磨练之中,我们知道,科学的殿堂,人间的大厦,都是多少代人,多少年苦心经营的结果累积而成。

 

今天的人类已经却得了很大的进步,但今天的人类所面临的生存压力却越来越大。每个人都要面对柴米油盐酱醋茶,每个人都要面对是非功过名利场。研究变得不再是几百年前那样的单纯和纯粹,研究不再是那样的真善美。学者的心也不再是那样的祥和和安宁,而更多的是焦虑和焦躁。人生的确是一场历练,不仅是要脚下趟过万条河,爬过万座山,还要不断磨练我们的心。有一颗高远的心,就不会被眼前的迷茫和困惑所困!

人类每一步的前行都如在黑暗中摸索,每一点知识的累积都是多少代人智慧的结晶。今天的人类如果想取得更大的进步和成果,一定要有一颗超凡脱俗的之心,一定要有更广阔的想象力。

因为是一张白纸,我们才能在上面涂抹,因为是一条清澈的小溪,我们才能见到河底。只有虚心,才能敞开怀抱去接纳。

因为无知而好奇,因为好奇而痴迷,因为痴迷而敬畏,因为敬畏而虔诚,因为虔诚而独处,因为独处而严谨,因为严谨而隐忍,因为隐忍而勇敢,因为勇敢而忘却,因为忘却而自由。

 

当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之时,也便走上一条从容之路!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78905-941869.html 此文来自科学网鲍海飞博客,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博士生择业之路线图
下一篇:这究竟是谁的胜利?

39陈楷翰武夷山王天燕沈律朱晓刚田云川李颖业刘建栋马德义罗民钟炳姚伯元黄永义刘晓锋郭向云陈晨星王茂清陈小润左宋林李学宽李卓亭唐常杰彭思龙赵克勤王从彦陈波葛素红白龙亮赵美娣杜立智晏成和郑永军汪晓军李毅伟强涛zzgkjwzsunweiweidedyunmuloyalSciencefan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3 个评论)

[13]张传彪 2015-12-9 22:04
 
科研的道路上,【披荆斩棘
博主回复(2015-12-11 15:14)大刀阔斧!
[12]李阳阳 2015-12-9 19:10
 
建立自己的精神乌托邦!承认现实,做自己,返璞归真。
博主回复(2015-12-11 15:13)哈哈,是这样的。
[11]晏成和 2015-12-9 17:06
 
自由之心+独处之心=(有时候)反思之心。
真正的研究就应该自由。应该面对物求其理。
例如:金属的导电真是由自由电子引起的吗?金属内真的有自由电子吗?合逻辑吗?
自由电子是一个流传百年的错误。金属能够导电,是因为价电子少,价空间存在通路。
博主回复(2015-12-11 15:13)反思是进步的提高!问好。
[10]葛素红 2015-12-9 11:23
 
鲍老师好文章,点赞!
这些全部做不到,做到一点点也是进步了。
博主回复(2015-12-9 12:47)哈哈,我也做不到!问好葛老师。
[9]李颖业 2015-12-9 00:14
 
无知之心和自由之心最难能可贵!
博主回复(2015-12-9 12:46)谢谢李兄,现在很多人什么都懂啊。
[8]kugou521 2015-12-8 22:11
 
博主回复(2015-12-9 12:46)问好!
[7]loyalSciencefan 2015-12-8 21:48
 
有这么一种规律,“在科学上有重大的发明创造,有辉煌的建树,对人类做出了卓越贡献”的人,他们最突出贡献的代表成果往往来自于尚未出名时的庶民工作。若一个人有了很好的工作条件,出了若干篇,甚至几十篇顶级刊物的文章,成了“牛人”,却没有骇世惊俗的造福人类的非凡科学贡献,那很可能意味着他已经被自然淘汰于“少数在科学上有重大的发明创造,有辉煌的建树,对人类做出了卓越贡献的人之外了。原因很简单,这么好的条件都做不出来,那就是缺乏天份了。
博主回复(2015-12-9 12:46)是啊,不过时代不同了,难度加大了。
[6]yunmu 2015-12-8 21:08
 
好总结
博主回复(2015-12-9 12:45)谢谢,问好。
[5]文克玲 2015-12-8 19:00
 
有重大的发明创造,有辉煌的建树的,终究是极少数人。
所以,最重要的,是有一颗快乐的心,能享受科研本身给我们带来的快乐,不在乎“蜗角虚名,蝇头微利”。
博导又如何?院士又如何?诺贝尔奖又如何?
当然,如果发现天上掉下了馅饼,也不要错过。
博主回复(2015-12-9 12:45)是啊,一定要接住!
[4]黄永义 2015-12-8 18:49
 
说得好!
博主回复(2015-12-9 12:44)多谢,问好黄老师!
[3]姚伯元 2015-12-8 18:22
 
心得总结的很好。
博主回复(2015-12-9 12:44)多谢!问好。
[2]马德义 2015-12-8 16:49
 
太有“心”得了!谢谢
博主回复(2015-12-9 12:44)一点点。问好。
[1]孙颉 2015-12-8 13:12
 
"有一颗高远的心,就不会被眼前的迷茫和困惑所困!"-----最重要!
博主回复(2015-12-9 12:44)是这样!问好。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