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美国大学工作每年如何考核? 精选
||
美国的劳动节是九月的第一个星期一,而不是国际五一劳动节,所以这是个长周末。最近一直瞎忙,效率不高,今年的指标完成得也不太理想。想想就“破罐子破摔”,放下没效率的学术活动,写点博文,调整一下心态。
最近科学网有不少博文谈了工作考核,特别是对论文发表在考核中的价值,提了“很多看法”,有认为很重要的,也有觉得根本就是扯淡,评论也是从一个极端到另一个极端都有。这里我就不在赘述。
我在美国在两个学校工作过。想说说我在美国两所学校工作时是如何”被考核的”,以及论文在考核中的地位。这里我只讲每年年终考核,不讲从助理教授升副教授或从副教授升到正教授的晋升考核。因为晋升是某一段时间年度考核的总结和升华。
我的第一个教授位置是在North Dakota State University(NDSU)的园艺和林学系(1990.11-2001.8),后和农作物系合并为植物科学系。2001.8-至今在田纳西大学Knoxville校区(UTK)的植物科学系。NDSU是一所小型的州立大学,全国排名到200以后了,但她在当地威望很高,K12教育非常好,但学生恋家,不愿远离家乡,所以本科学生质量很高。由于是个大农业州,农业特别特别强,尤其是大农作物育种,可以排到全美前10名。应该说是教学科研型。UTK是田纳西的州立大学(1862年赠地大学),我刚来时排名在80-85左右,这些年一直在下滑,现在已排到100-110名了,但毫无疑问是一所研究型大学。有好几个学科全国排名也非常靠前,如核工程、物流。他的天下主要在美国东南部。生物能源项目在美国很有地位。
1. 我们每个人每年都要被考核的。一般都是上一级评估下一级,所以教授都是被系主任,中心主任等评审的。系主任由院长考核,院长由校长考核,那校长有谁考核呢?由州里的一个高教委员会(boardof trustees,各地叫法不一样)。我们院的院长要接受教授的网上匿名考评(问卷调查)。在美国的高校应该基本程序都一样。所以,说在美国教授没有年终考评是不准确的。我们也是要常常考核系主任的(网上匿名答卷)。总体来说有一个制衡(checkand balance),恐怕也是美国制度的一个核心吧。有权不能太任性,总有人制衡你的!
2. 考核程序基本是这样的:
a. 按考核年度(各校可能不一样),教授要填写一个比较标准的表格。各校可能有些不一样,但大同小异,每个人要把过去一年的工作做个总结,先要写一段总结—类似于论文的摘要,然后展开到各部分的细节。科研(Research)(论文,项目申请—得到资助和没有得到资助的,专利、等),参会,邀请做报告,其他学术活动。教学和研究生指导(Teaching and advising),上课的课程名称,课时,角色,学分,学生评价,等。服务(Service),在系、院、学校不同层次的委员会中担任的角色(成员还是主席)和为专业学会和社会服务的内容。如果你还有其他不同类型的原创性成果,特别是人文社科类的,如音乐家的CD,设计产品等,也会有地方列出,总之,不同学科的特别的地方都会考虑到。
b. 把这个年终总结(在网上填写)报告交上去后(我们系一般在12月中旬)。--自己要电子签名的。签名的意义就是承认你对填写的内容负责,它们是真实的。
c. 在提交这个总结报告时,还要提交一个明年的大概规划和主要工作指标,比如说可能要申请的项目啊,要上了课,你投稿和发表的论文,以及服务工作,等等。
d. 在寒假期间,系主任会对每个报告仔细看,做笔记,写评语。
e. 第二年年初,每个教授要和系主任约谈30分钟,和系主任“聊聊”这个评语,你同意不同意?谈谈你的成果,困难和问题,和你下一年的打算和期望工作。如果你同意系主任的评价,你要签字(在网上),提交。你也可以不同意,写上你的理由(我还没试过)。
f. 提交后,院长就可以看到,我们的院长都会仔细地看每个教授的报告。他或他们如果同意系主任和教授自己的意见,再签名,交到学校。
3. 评价有四部分,科研(学术),教学和服务,以及一个总的评分。每一项评分分五级(far exceed expectation—远超期望,exceed expectation--超过期望,meet expectation—达到期望,below expectation--低于期望,和far below expectation。
4. 为什么我们的评价是用“达到期望,超过期望和远超过期望”?所谓期望,就是每个人招进来时,就有个工作职能的描述和期望,比如你要上什么课?做那个领域的科研,什么服务。大概还有个时间比。比如我的是90%科研,10%教学。服务是每个人都应该做的。花很多时间,大家心里也是有数的。如果时间分配有大的调整,也是要将产出期望做调整的。科研方面,毫无疑问要发论文,只是看你的研究领域,你被要求做的领域—考虑到学科的完整性和避免同事间恶性竞争(做同一个东西)。如果你的期望是做基础研究,那你就要去挣经费,发高IF的文章,没有例外的!因为我们是农学院,有不少教授的主要任务就是推广,和做有直接应用价值的研究,那你就要注重应用研究,你不能去做拟南芥细胞生物学,你做了发了nature,你还是没有meet expectation,因为那不是你的工作,如果大家都像你这样,那农业推广体系不就垮了吗?那和做基础研究的发高影响因子论文的人怎么比?和你的职能期望比,和你在全国的同行比,和你在全国同类学校(更好的学校)的同行比。就跟一个做银行的怎么可以和做零售的去比?但银行和银行就好比了。所以为什么美国基本都是采用同行评比和同行拼比。在业内,大家都心中有数,谁是业内的大牛们。
5. 考评和系里和院里及学校的整体水平和文化密切相关。学校水平越高的考核标准越高,特别是科研。而科研的核心就是发论文,发有影响的论文,和申请专利。说美国对文章不在乎的说法是毫无依据的,特别是研究型大学!有影响的文章的发表,学校也是会发新闻的。国内外没有什么差别。
6. 对于大多数人,“达到预期”一般都没有问题,总有一小部分人有问题。这是系主任最头疼的问题。正所谓“10%的时间花在90%的人身上,90%的时间花在10%的人身上。其实和杂志的影响因子一样,25%的文章产出75%的引用,75%的文章产出25%的引用。对于这些低于预期的特别是连续多年低于预期的人,学校就要采取行政措施。
7. 这个考核是和我们的每年涨工资有关的。除了每个人都有份的以外,还有一部分是merit raise(类似于绩效奖励)。这些年,因为经济不景气,这部分非常少,田纳西教授又没有工会,没有集体讨价还价的能力。但加了,就是后面一辈子的事。但这主要有系主任推荐报上一级批准。
我想说说这个考核体制。
1. 别想着做假。做假?虚报?当然你可以。但是,就是这个但是,让你必须认真考虑要不要做,那就是,当你电子签名后,你在法律面前承诺你填的内容都是真的,如有不实,那被查到,你就有可能丢掉你的工作。你的成本太高,让你不敢,不想,因为不值得!
2. 每年大家要另外填写一个“conflict of interest” (利益冲突)的报告,要“交代”你的所有可能的和钱有关的活动,包括你成立的公司,你在公司和其他地方的兼职(如我在南农的兼职)、咨询、你自己和你的家人在公司的任职和与学校是否有生意来往,和你的工作关系有没有直接利益瓜葛。等等。也是要签名的!我最近刚刚交上去。
3. 美国的这个评价会是走过场吗?是,也不是。在任何一个地方,大多数人都是想好好干的,特别是氛围好的地方。当然一个地方“烂”了,什么都可能发生。我们发文章没有科研后补助,申请到项目后,有些学校会有提成—管理费的一部分返还给教授使用—还是以科研为主。我现在的学校允许教授申请国家级项目(有全额的管理费,叫overhead)时,可以加1-2个月工资,但这样就会增加的的项目预算和降低竞争力。
4. 既然有考核和年终评审,就免不了人为因素。这在那儿都一样。我在NDSU时,我倒霉赶上一个“bird”系主任,很无赖。最后我就走了,另一个牛教授也走了,这个系主任后来和学校开始fight,最后被学校轰出去,并禁止他来学校!--这还是我第一次听说这样的处罚。我来田纳西时,招我进来的系主任没几个月就换系了,新上来的的不对胃口,我也給耽误了好几年,最后这个系主任也給教授们轰下去了,但误了的时间补不回来了。这些年就比较顺。这就是check and balance。
5. 项目是非常非常重要的,特别是国家级的项目,因为可以拿到全额度的管理费。UTK的比例是40%(农业校区)和45%(主校区)。即,你的实际科研支出是10万元,要外加40%的管理费,就是最后申请时是14万。这40%的钱学校就可以用来支付水电费,给新教授启动基金,一部分回到系里和教授课题组,相对比较自由地使用,如去国外开会。
6. 论文毫无疑问是及其重要的。想想,你是一个好的研究者,有几种评价方法。一是你的论文,能让全世界的学术界知道你在做什么,学校更关心的是“我们学校的某个教授”(你代表了学校!)在做什么,做的研究是不是最前沿的,要不然你们学校怎么能让其他人知道呢?这一点对研究型大学是非常重要的!没有比这个更重要了!如果你有很牛的技术,你能用它申请到专利吗?你的专利能转让给大公司吗?第三,如果你学术做得好,国家和国内主要学术大会会请你做主题报告吗?如果你的技术很牛,当地企业(在我们这个农业领域,果农、菜农、苗圃会)请你去指导和咨询吗?
7. 由于教学和服务一般都没有什么问题,对于主要职能为科研的教授来说,论文和项目就是重头。但我们用三年滚动计算(2012, 2013, 2014),新一年进来(2015),最前的一年退出(2012),这样可以防止“大小年”(这是我们果树学的一个专业术语,指一年结果很多,第二年常常产量就很低)带来的考核影响。
8. 对于论文的影响因子,大家还是根据你的工作性质。如果你做基础研究,文章的影响因子当然非常重要,但做纯应用的农业研究,自然发不了,或很难发,高影响因子的文章。但不表明你的工作没有达到期望。
总之,我们的考核是基于你的工作和工作期望。如果你的工作主要是做科研(无论是基础还是应用),或者说是新知识生产者(new knowledge generator)发论文是王道,是黄道!也就是说发论文是硬道理!而发论文,必须有科研经费,所以能申请到经费的人在学校总是“油炸的”—香!如果你是做技术推广的,整月整年都在学校,没人请你去指导,你能算牛吗?所以,一个学校,要全面发展,特别是我们农业领域,既要保证农民今天能生存(应用推广研究),又要让他们将来有竞争力(基础研究)。
国内有关论文讨论(它的学术地位的评价)的问题出在哪儿?我觉得有两点:一是单位用一个标准去衡量所有人的工作业绩,而眼下更极端偏向学术论文—无论你的工作性质是什么,这一点引申出很多连锁问题,如晋升,科研后奖励,各种帽子。也就是说,名和利的分配不是和工作的预期想吻合,而仅仅,或者超过正常比例,和论文挂钩 --但这一点国内有所调整。二是,国内很多人想通吃,本来做技术做得很好,在企业界很吃香,挣的钱也多,干得很滋润,活得也很滋润。但好像没论文,自己觉得比别人矮(也许是由于考评体系倒逼的),也想弄些高大上的论文,要”顶天“,硬要挤到不是自己擅长的领域,结果让自己活得很累很累。同样怪怪的,另一种极端也在高校和研究所蔓延。很多做非常基础研究的人也在想着产品,所谓的要“立地”。也是硬要挤到不是自己擅长的领域,也让自己活得很累很累。结果我们看到的是在中国科学界,很多人都想既要顶天,又要立地,结果呢,大家都在做“蹦床”运动,既没顶到天,也没立于地。
这一点,我必须承认,我也没能完全逃得过!所以,我也活得很累!到了我这个年龄,还想既顶天,又立地,肯定会把自己“蹦死”的!但外面的“花花世界”,有多少人能不受诱惑?能挡得住?只是一直在提醒自己:要集中,一定要集中!我相信,能坚持住的一定是大科学家,大技术家,不一定是今天,明天,但未来一定是,至少很有可能是。
存此言,仅供警醒自己!考核,只是为了生存,不是享受生活和科学。在你的领域做到极致,至少要想做到,这样的科学家(也是所有人),才叫真正享受科学,享受生活。
倒是在美国,没有太大压力,不必太在乎多一篇少一篇论文(嘿嘿,反正也没有科研后奖励)。做研究,可以由着自己的性子来,可以系统地、悠哉悠哉地做点东西,不必死扣影响因子,自己觉得有价值,就很好。做不出来,也没关系。还有,就是没有太多攀比,没有太多外界干扰,也能让自己静下心来做学问。并享受其乐趣。
程宗明,2015年9月7日。Louisville, TN, US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