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山陇西郡

宁静纯我心 感得事物人 写朴实清新. 闲书闲话养闲心,闲笔闲写记闲人;人生无虞懂珍惜,以沫相濡字字真。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文章分类
归档
正文

激励或鞭子

(2015-08-31 13:26:47) 下一个

谁能阻挡梁启超发表著述的步伐?谁又能迫得陈寅恪著作能身?

已有 619 次阅读2015-8-30 19:42|个人分类:天南地北|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推荐到群组

  很多人说,绝大多数人不是天才,本来就很懒,所以应该用一系列的指标去评价和考核他们——这些普通人总要做点啥、不能就这么闲着吧。

  还有很多人说,不要拿天才来要求所有人,总举爱因斯坦的例子有啥意思?全天下不就那么一个爱因斯坦吗?

  谬矣!

  其实,我们国家只要冒出若干(上千万科研人员里面只出几个都行)科学研究的天才就足够了,哪怕你到不了爱因斯坦的档次,可是,再之下一点、两点呢?比如朗道,比如就近一点、我们都熟悉的杨李,也行啊,这可是在大陆接受过基础教育的中国人。最近微信群里又在传巫宁坤和李政道的比较,里面有几个结论看着让人沮丧。

  科学研究领域,永远是只要一个或几个王或后,然后有一大群工蜂追随就行了,大家也都知道工蜂们决定不了研究的档次和水准,可是,我们总要给大家成为蜂后的空间与可能性,而不是逼着让工蜂们全变成比之前大2%的工蜂而已。

  科学界,从来不需要逼迫工蜂们长大那2%,而是要直接培养出几个蜂后才可以。哪怕到了今天这个革命性的创新越来越难的时代,我们依然要最优秀者冒出来,而非大家共同优秀一点点。

  再说所谓的兴趣,现在的人都在努力,但是似乎真有兴趣的还是不多,当然,难得会有人在这个过程中居然培养出自称的兴趣来,也不知道这样声称的兴趣是真是假,是习惯还是因为无处可去。我们看到那些天才的科学家,多数都是一直对某事保持持续的兴趣,而不是进入之后路径依赖才被迫留下喜欢的。

  我们有两个特别极端对比的例子,甚至俩人都算不得自然科学界的人,那就是梁启超和陈寅恪。

  梁是著作能身的人,以前在日本和革命党办报纸论战,革命党据说是二、三十个年轻人一起写文章批驳梁启超,而梁则靠自己的一支健笔和这些人一对多的打群架,而且从来都是不落下风——其强悍如斯。

  梁后来被认为是中国罕见的百科全书式的人物,包括自然科学在内的几乎所有领域,没有他老人家不涉及的,而且一写就是一大串,恨不得穷尽这个话题。《饮冰室合集》几乎是面面俱到,加上后来的补遗,千万字的篇幅是有的,那个时代可没有电脑,都不是打字而是一笔一划地写字哎。

  另外一个大人才是陈寅恪。

  和梁的百科全书相比,陈的文字可谓极其精炼。他的出版物里,就一本《柳如是别传》是我们熟知的,算是比较有名些,生前出版的其他专著都是繁体竖排,无法和梁老比厚度,而论文发表的也非常少。

  但是,在西南联大(清华园),陈好像被称为“教授的教授”,只要听过陈的课或讲演,没有不佩服的。

  而陈之所以能够在没有几篇论文的前提下去清华当教授,那个故事也是人尽皆知的,就是梁用自己的声望担保的,认为自己等身的著作也不如陈的几百字有价值。在岳南的《南渡北归》里面,这一节被写作弱势的清华大学校长被强势的梁等人胁迫聘任了陈寅恪。

  梁和陈两个极端,后者完全靠同行评议找到了存在感,而前者,著作等身。但是估计H指数高不了哪里去,因为他有大量的0引用作品。

  这些表象的背后都是兴趣所致。就如揭露国人的劣根性,今天的人都只是在重复鲁迅而已,因为鲁迅有兴趣把中国人人性中的最本质部分说透彻;类似地,很多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今人很多就是在重复梁启超,而且是简陋地重复,谈不上什么超越。

  也所以,我在题目里说,你想让梁闭嘴都不可能,他的兴趣就在不断发表。

  无论有没有评价,有没有指标,他永远停不下自己创作的脚步。

  而陈呢?这么有学问的人,人人只要听过他的课就会佩服的五体投地,会因为他发表极少,市面上就那本关于妓女的小书而降低对他的评价吗?

  学术和学问上的评价,只要设计得能鼓励那些最顶尖的高手冒出来,就足够了。

  我们当然事先不需要定义好这群人是谁?就让大家自动冒即可。

  就如一所大学,有十个(或以内)知名教授其学问能够在全国领袖群伦,还不够吗?还需要让每个人都有项目、经费、论文吗?他们做好自己力所能及的工作,把其中的一项做到自己满意,足矣!

  知识分子都是要脸的人,这当然是个讨论的假设前提。

  如果有个把真不要的,同行共弃之,亦可。

  如果很多人一起不要,那就要看制度设计了,怎么把一群本应该要脸的人弄成这模样了?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702920-917303.html 此文来自科学网赵燕博客,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能用指标考核老师和学者的良心和兴趣吗?

15尤明庆陈楷翰吴飞鹏王春艳周健陈南晖杨正瓴刘全慧张能立陈小润张铁峰杨建军cefelehtliychengwei

发表评论 评论 (10 个评论)

[10]侯成亚 2015-8-31 06:41
 
陈寅恪57年未被划为右派,文革时虽也有些许委屈,但他始终被当做“国宝” 被保护 着。作为一个始终不愿与共产党合作的旧知识分子,可以了!再说了,与其它大家相比,他究竟有何 杰出贡献,一些人对之大加吹捧,正常吗?
[9]张铁峰 2015-8-31 05:38
 
拔尖人才冒出来
[8]yunml 2015-8-31 04:27
 
指出回复中的一个小错误:是管锥”编“,而不是管锥”篇“。
[7]侯成亚 2015-8-31 02:56
 
陈寅恪解放后享受了旧知识分子最高的礼遇。周恩来亲自过问他的工作,郭沫若动员他到科学院历史所任所长,被他拒绝了。
后人对他的吹捧,主要是要拿他的“自由”、“独立”说事,是把陈当做了政治斗争的工具。
[6]牛登科 2015-8-31 01:17
 
传说某名人说过这么一句话,“如果鲁迅现在还活着,要么闭嘴,要么进监狱”。发人深思。
也适用梁启超和陈寅恪。鲁迅、梁启超死的早,但陈寅恪、刘文典等人是活到了新社会的,他们的经历很容易查到。
[5]刘全慧 2015-8-31 00:23
 
...contd.
陈寅恪先生...单本的学术著作,生前出版的有三种,即1943年重庆商务初版《唐代政治史论述稿》,1944重庆商务初版《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第三种为《元白诗笺证稿》,1950年11月岭南大学文化研究室初版线装本。
______
绝非专著只是一本关于妓女的小书而已!
博主回复(2015-8-31 01:33)三种不多啊,而且和《管锥篇》这样的煌煌巨著比,都是“小”书了,和梁老的著作比更是薄得很
[4]刘全慧 2015-8-31 00:16
 
一个bug!
@陈...发表极少,专著只是一本关于妓女的小书而已!
陈是很高产的,而且学问极其深入,篇篇都是开山之作。两个数据:
1,上海古籍出版社就有陈寅恪文集七种九册!
2,同是研究《再生缘》,郭沫若可以尽阅当时所能看到的珍贵资料,包括北京图书馆馆藏、郑振铎捐赠的“海内孤本”,陈寅恪就看不到。他只能凭记忆搜索,请助手查找,最兴师动众的也不过是靠“私谊”请外地的学生帮忙,条件差到哪里去了?郭沫若可以在全国学术界众所瞩目的《光明日报》上以“排炮”的方式发表一连串文章,陈寅恪却只能以“偷渡”的方式,由章士钊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带出境外刊行,事后还要被追查,境遇之悬殊又何可以道里计?结果,尽管郭沫若是在1960年经人介绍读了陈寅恪的著作后,才心血来潮要研究这个课题的,却能迅速地使之成为国内学术研究的热点,而陈寅恪的《论再生缘》虽然早在1954年便已完稿,根本无人问津,无处发表。
博主回复(2015-8-31 01:34) 是不是全慧的著述都要比他多呀,嘿嘿
[3]陈南晖 2015-8-30 23:37
 
真正的学者,是需要自己主动发表研究成果的,不需要别人在屁股后面用鞭子赶,所以考核最好3~5年一次。只有伪学者和道学家才需要每年都考核,伪学者,南郭先生是也!
博主回复(2015-8-31 01:33)也看怎么考法
[2]王春艳 2015-8-30 23:17
 
极好的道理……
[1]吴国清 2015-8-30 20:58
 
需要激励或鞭子的人,都不是真的科研者。
博主回复(2015-8-31 01:34)不许扬鞭自奋蹄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