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此,哥德尔并不苟同。
赫兹,法国的彭加勒和杜恒等,他们都不同程度地提出了以科学标准衡定人思想的观念。而与科学主义对立的人本主义的发生可追溯到14世纪的文艺复兴时期。到了19世纪初至20世纪中叶,存在主义以同样强调人本存在的理念与科学主义形成对峙。将人本主义看作始终对科学主义进行批判的思想至少在表面上是合理的。
已有0位网友点赞!
半神半鬼的科学主义
|| 推荐到群组
半神半鬼的科学: 一半天使一半魔鬼的科学主义
I read Ref. #1, but I realize I can't digest it now - as I see science/tehcnology could be good or bad depending on how you use. Put in my collection, hoping write some more later on.
If you don't think 一半天使一半魔鬼的科学主义:
Read this statement from Ref. #2, fasinating!
要论在科学行业里就职的实惠,中国的老祖宗天意般地把它刻化得入木三分。科(=禾+斗)者,斗粮之位也。不管各朝代如何定义斗之大小、粮之类别,在体制内鉄定是一个温饱状元。衣食住行,理论实验,花的是众生交纳的官银或是贵人捐的善款。与“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诸行相比,仓廪实而有余。即使遇上城头更换大王旗,这饭碗想玉碎都难。至于后面怎么发挥就是人各有志了。天下寒门子第居多,要走到这步,需机遇努力齐顺,职业生涯算是有所成就。
科(=禾+斗)者,斗粮之位也 Comment: Bingo! That's why ”学而优则仕!“ - the scholars got be decorated with offiical titles, positions to dictate others. They don't want to stay at 科(=禾+斗)者,斗粮之位也.
有人的地方,就是江湖。同样的,有人的地方,就有庙堂。那些有关院士偷鸡摸狗、准院士包N奶、名家大师造假行骗的新闻和八卦,可归于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的范畴。有人一根筋地要品尝牢饭的滋味,挡不住的。怕的是:和尚念经而不信佛,道士修行而不信君。搞久了,魂没啦。
从事科学事业以及科学的成就让成千上万的人有了个温暖的家,让生活变得多姿多彩。给点力吧,让她健康而有尊严地继续向前走。
I's shocked by his statement, so much deep, deep into your heart!
什么是主流文化?难道不是成千上万普通人的那份刻骨铭心的爱国情怀吗?谁生活在主流社会里? 难道不是那些靠日夜辛劳来保着一国之命脉的芸芸众生吗? 不管是客居还是安家,不管是穷人还是富翁,你对居住国有一份情,有一份爱,有一份贡献,你的外表和内心就融入了主流社会及其文化一分。这种事想装是装不像的。当你无法移情别恋时,你就是完全生活在主流社会中的一员,还上哪融入去?别人来融入你在的主流社会还差不多。换个角度看,如果还有一种把一个国家绝大多数民众的爱国之心、之行排斥在外的主流社会和文化,你愿意融入吗?
“不管任何朝代,有本事勤于做事的人终究不会吃亏”,http://blog.sciencenet.cn/blog-673617-916302.html
*************** Reference #1 ***************
史诗般科学主义批判雄文,如饮美酒,如沐春风
已有0位网友点赞!
• 太离谱。 “神性本体哲学” 哈哈。这是哪个民间哲学家,还是民间神学家的大作。-Mr_Anderson- ♂ (1611 bytes) (43 reads) 06/21/2015 postreply 00:30:39
• 很遗憾,这些砖头全都脱靶了。哪怕有一句能切中要害,都是令人兴奋的。-风声雨声- ♂ (916 bytes) (27 reads) 06/30/2015 postreply 07:11:10
• 你这反驳,也不过是"在外围绕着弯扔石头"而已,用一句什么"正确"就把对方的论据打发了?-飞*星- ♂ (0 bytes) (3 reads) 07/20/2015 postreply 11:30:19
• 鼎。说得非常好!-飞*星- ♂ (0 bytes) (0 reads) 07/20/2015 postreply 11:31:35
******************** Reference #2 ********************
走出神坛的科学(1)
互联网和高教的普及把科学研究早期形成的神秘感和神圣感洗刷得所剩无几。在建立新的威望和声誉的过程中,一些可避免和不可避免的非职业道德的行为甚至犯罪以秒计的速度在全球迅速转播,孪生了对科学家整体的信任危机。如今,难以计数的民众成了科学殿堂未来走向的评判,加上时不时出现的财政困难,形成了支持花钱搞科研的势头远远低于期望值的一种现象。除非政府以专横的手段增加投资,否则科学家们将面临一波波基金短缺的压力。
科学的成就很迷人,可要走李白诗中的蜀道就得有些思想准备了。
_________
--------
科学界里五花八门的忽悠活动,正以温水煮青蛙的方式来损耗人们对科学家追求真理的那份信赖和尊敬。科学行业究竟是以追求真理为本呢还是把它当个临街商铺赚银子算了?这里就聊两个简单的例子。关于这个话题,请注意宣扬科学精神与在江湖上卖大力丸本质上之不同。
干过科研基金评审人的学者应早知道,一个课题主持人(PI)发表过几百篇科研论文不足挂齿。 有好事者统计过,一周弄出一篇论文已不算是什么大本事。当年义和团的大师兄发神符的速度有这么快吗?稍稍留意一下会发现,交银子发文章的国际生意很火嘞。还有另一面的奇葩,没搞出什么名堂的人可理直气壮地说“吾不耻与尔等为伍”。忽悠对忽悠,一奇景。
开个学术交流会,经常如同中国春运时赶车的客流,人气真旺。科学界的这种“盛世”经常把报告人的时间缩短到迷你裙的长度。张贴报告(post)铺天盖地,把上卫生间的时间扣掉,找到有兴趣的报告时,该走人了。会议的一个统计规律是,与上午相比,下午参加大会报告的人数减半或减过半是正常,只溜掉三分之一属反常。如果周围玩智能手机的伙伴们不弄出动静来,应报以感激之情。
大会报告本来是一个学科承前启后的总结和前沿发展概论的专场,如今特聘牛校牛人来粉饰装潢场面的势头不见改观。大腕中一直都能玩出点名堂的不是没有,但太少;加上多数走的是学而优则仕的双轨道,想出点有深度的活常常是力不从心。寄予高期望的大会报告中,陈芝麻烂糠或奇门遁甲之类的内容不罕见,耍牌子的动机收到的是砸牌子的效果。许多优秀人才见此状而心灰意冷。“要么庸俗,要么孤独。”不应该成为多数科学人的选项。
忽悠他人之人也在忽悠自己,不管有意无意,婆规媳随,都是在练怡害子孙的损招。此类闹剧该慢慢收场了。在互联网时代,何方神圣出过几贴灵丹妙方,那位凡夫做出了货真价实的优质品,大家都可查得很清楚。忽悠就算完全是为了弄些银两支付花费,也要有点“盗亦有道”的品位。
科学界应该在文明程度上起点表率作用,生命力也会随之旺盛起来。与社会上的一些阴暗面比烂,赢的层面大吗?
___+++++++++
普遍的观点认为,出良策与挑毛病相比,难度不是一个档次。科学界的有些事老在一个怪圈里打转,难道不是无计可施吗?其实这可能是个习惯问题。只要大家认为有必要作些改革,群策群力,只怕是有用不完的锦囊妙计。这里探索几种方法的可行性。
在评基金、加俸禄、进官爵的游戏规则中,添一条:每人最多只允许有三或五篇论文参评,多列者按随机抽样取其文。这样对论文的质量和数量之间的平衡会不会有正面的调控作用?如必要,条件可更严格些。比如说,一篇论文力助作者金榜提名后,不许反复用它招财进宝,让其回归学术价值。此外,有应用成果可加分等。想想牛顿和爱因斯坦这样的顶级大师,拿得出多少论文来亮身份摆谱?即便是多产之王欧拉(Euler), 传世之作也是屈指可数的。若没记错,诺奖评选,基本上也就是一篇定音。这样一来,作者和读者的生活质量可能会有所改善,比如说多点时间与亲友们在一起或干点其它有兴趣的事。类似的建议在学术界曾提出过,只是利益纠葛一冒头,都认怂了。
处理与会议有关的病灶,复杂性要相对少些。如果实在没有值得让几百上千听众都感兴趣的进展,大会报告取消或减少报告人数就行了。中国的最高科学技术奖,宁缺勿烂,还真是个难得的范例。请些用人单位的主管来谈谈本学科的就职前景是非正式大会报告的一种选择。分会上有公认的精彩报告,可列入未来大会报告的候选人名单。多开交叉型的地区性学术会,为大区、国家级和国际级的大会选材备料。为避免学霸及藩王式地干涉会议组织,异地匿名选稿且每年变动,不妨作为一选项。
科学的生存需要一片净土。大家如果连这点事都搞不定,转行到江湖上去跟黑白道叫劲,争地盘糊口,底气在哪?
+++++++
要论在科学行业里就职的实惠,中国的老祖宗天意般地把它刻化得入木三分。科(=禾+斗)者,斗粮之位也。不管各朝代如何定义斗之大小、粮之类别,在体制内鉄定是一个温饱状元。衣食住行,理论实验,花的是众生交纳的官银或是贵人捐的善款。与“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诸行相比,仓廪实而有余。即使遇上城头更换大王旗,这饭碗想玉碎都难。至于后面怎么发挥就是人各有志了。天下寒门子第居多,要走到这步,需机遇努力齐顺,职业生涯算是有所成就。
有人的地方,就是江湖。同样的,有人的地方,就有庙堂。那些有关院士偷鸡摸狗、准院士包N奶、名家大师造假行骗的新闻和八卦,可归于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的范畴。有人一根筋地要品尝牢饭的滋味,挡不住的。怕的是:和尚念经而不信佛,道士修行而不信君。搞久了,魂没啦。
从事科学事业以及科学的成就让成千上万的人有了个温暖的家,让生活变得多姿多彩。给点力吧,让她健康而有尊严地继续向前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当一个大型国际科学合作项目来敲门时,除非跑龙套的群众影员也算影视界的星级人物,否则别以为自己出头露脸的好机会来了。舞台上响亮登场的是律师团队,因为他们熟知各国的相关法规,包括投资、税务、海关、知识产权、劳资关系、甚至潜规则等。这帮伙计把游戏规则定好后,科学家才开始玩游戏机。这么走一趟也有好处,就是对科学团体在江湖上的位置知情多了。
找出差距,改进自己,官途的无限风光是要靠科学家们自己去打造的。
+++++
不时地耳闻一些忿忿不平的感慨: 伯乐们是咋啦,患眼疾了吧?本人少时誉为神童,弱冠前奖牌四壁,入世用的证书上少不了名校的钢印,还有许多绝技在身都不提了,反正俺绝对是一宝马良驹的料。现在就缺个官衔,几品都行,没品也行,怎么就是没人成全?
伯乐们也经常纳闷,别扯那些记载传说中能呼风唤雨的国之栋梁,这年头找个能应对日常事务的厚道人都得费九牛二虎之力。有时花大钱、花时间、花精力来挑选和培训一批后备力量,到头来颗粒无收的风险不能完全排出。谁之过?千里马还是伯乐?世事无常,还真是没有标准答案。
虽然认为自己是良材美玉的有志者为数不少,可伯乐们与时俱进,功力已绝非当日吴下阿蒙,除了常规的绝活,现代奇招层出不穷。合格的是难找,不合格的倒是容易分辨。参加过各种类型的官员培训班的毕业生, 对其系统之完整应略知一二。
无论是公衙还是私企,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袭古的部落,选人材就一句口水话:徳才兼备。把互联网翻个底朝天,去掘地三尺地查资料,想找几个反例,难。科学界也不例外。就按最低标准罗列点东西供参考。
别让大多数人烦你,这是徳的底线之一。认为别人不如我官照做丢分。知道自己的不足加分。熟知行规国法加分。别让就职机构和你自己摊上麻烦事是个前提。比如说,一个知识产权或造假的官司让一个科研所或企业败落或破产的实例已经多得不是新闻。努力工作令人赞赏。利用职位谋私利是为官的大忌。好啦,如果你已经展示的才能与部门的需求接近,伯乐的眼疾可能会好转。
不包括项目开支,支付一个有博士学位、刚入门的科学家或工程师的年薪加福利,要在十几万美元上下做预算。如果你是一个五人团队的队长,每年你要负主要责任拿到五十万两以上的银子,这样才能“养家糊口”。温馨提示: 严格地讲,没人给你和你的队友开工资,给你的是一个为自己和大家保住工作、展示才华的投资平台。多干活加运气好,得个诺奖之类的荣誉,属于意外之喜。
行家知道,除非在某个方向一直有可靠的进展,财源不断,否则换研究方向不是什么稀罕事。这就要求科学家尤其是领路人经常更新知识和技能,思路广而靠谱,还能舌战群儒,集众人之力去争取各方的支持,并按时地给投资人回报。只知道等着别人给自己派活干的领导,不在讨论之列。
什么事情都会有些例外,按常识走路实在。机会青睐有准备的人。
+++++++
卖个关子让大家自己去琢磨乔哈理窗吧。可以自学,老少皆宜;领悟多少,因人而异。如果手头宽裕,又感兴趣,心理素质好,花六到七千美元(在美国)和四到五天时间,去有一流心理学家执教的培训班里检验一下乔哈理窗的真假。此外,该窗创始人之一的身世和胸怀,与《射雕》里写《九阴真经》的黄裳相比,要感人得多。
********
融入主流社会和文化
认识赫伯特十几年了。他住在美国俄克拉荷马州的一个小镇上,是个聪明能干的制造工程师。中等个头,人瘦瘦的,五十多岁。因做科研产品需要特殊的加工工艺,与他交往颇多。同事加友情,平时唠嗑很随性。911悲剧事件不久后的一个晚上,出差居住的酒店有乡情乐队演出,去酒吧凑热闹,正好碰到赫伯特独自一人在桌边喝啤酒,就和他天南地北地扯开了。当他告诉我,如国家需要,他就要加入军队去铲除恐怖分子,把我听得有点摸不着白。他是个单身汉,家里有老母亲靠他伺候瞻养,身板好像与孔武有力的军人也不挨边。看出我的困惑,他挽起左手袖,让我看他小手臂两面一串不规则的孔状伤痕,他说那是越共特工的冲锋枪所赐。在他的腹部侧面和后背,还看到一对细条痕,是利刃扎透的。酒吧里人多灯暗,其它旧伤他就没再给看。
原来赫伯特曾是越战时美军特种部队的一员,在丛林中干夺命生意的。自己几次差点被阎王爷招安,康复后又和队友们不知死活地钻进森林夜幕。越战结束,他们乘船回到加州的圣地亚哥(San Diego)军港。刚下船,一名军官走过来,面无表情地告诉他和队友: 活计们,回家吧,这没你们什么事啦。听完这段凉飕飕的欢迎辞,这群日夜思国梦国的士兵们全懵了, 这就是母亲給历尽艰险、远道归来的孩子们的拥抱吗?没有一句安慰鼓励的话,不供一顿暖心窝的家乡饭,按时驱离。大家那时能做的,除了怒骂泄愤,就是把政府颁发的所有各种荣誉勋章,通通扔进大海。赫伯特回到家乡,想不通,两年中整天烂醉如泥。那种生不如死的日子,一直持续到一个雷雨交加的深夜。在闪电的光亮中,他意识到母亲正以弱小的身躯,踏泥趟水,步履艰难地背着他往家车走,内心里骂了自己一句,拉圾。第二天,他到附近的社区大学注册,然后边打工边上学。拿到个技术学位后,在镇上的一个制造厂一干就是二十几年。
我心中疑问很多。先问他,就凭你全身上下这么多的光荣记录,还不去办个伤残证,吃香喝辣全有啦。至少学费国家是全包的呀。像看外星人似地扫了我一眼之后,赫伯特说,我是为我的国家而参战,又不是为了什么福利去卖命;我的有些战友伤得比我还重,没拿国家任何补贴,自食其力。其实按政策规定,他已被定为甲级伤残,二十几年前每月就可领几千美元。我又问,这战要打也该是别人的事,你罪也受够了,为什么还要去打?他淡淡一笑,回答说,我要让那帮狗XX知道,美国能征善战的人多的是,还没死绝。后来得知,厂里还有几位越战老兵。想从他们那里挖点故事,没门。最多就是说,都过去了,还提它干啥。
说到这里,就想起中国的邓稼先先生。海外的华裔再牛,还没有遇到对邓先生有丝毫不敬的。每次读他的轶事,犹如有幸相识一天神,掩卷难宁。君不见,事业初成化仙鹤,啼声常留作歌吟。早年有一近邻友人,曾在罗布泊试验场与邓先生共事二十多年。 友人说,老邓平时的举止言谈,温和友善,很普通的一个人;可大家就买他的帐,听他的。友人又说,后来有些报道把他写得非常高大,我们觉得与他本人不相符,很不习惯。他能镇得住场面,除了扎实的专业水平,那是因为他没有私心杂念,一心要把核武搞成,把命搭上也认啦。那时候大家都这样,不就一条命吗,为国嘛,还能想啥呢?
什么是主流文化?难道不是成千上万普通人的那份刻骨铭心的爱国情怀吗?谁生活在主流社会里? 难道不是那些靠日夜辛劳来保着一国之命脉的芸芸众生吗? 不管是客居还是安家,不管是穷人还是富翁,你对居住国有一份情,有一份爱,有一份贡献,你的外表和内心就融入了主流社会及其文化一分。这种事想装是装不像的。当你无法移情别恋时,你就是完全生活在主流社会中的一员,还上哪融入去?别人来融入你在的主流社会还差不多。换个角度看,如果还有一种把一个国家绝大多数民众的爱国之心、之行排斥在外的主流社会和文化,你愿意融入吗?
“吵什么吵?什么融这融那, 都是吃饱撑的。走,咱们去弄两盘凉杂碎,喝几盅。今晚得把麻将革命进行到底。” 你看,这也是一种活法。自我世界之外,总是还有一大片蓝蓝的天。干什么都行,快乐就好。
http://bbs.wenxuecity.com/kxtw/26553.html
(assessed on Aug. 26, 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