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山陇西郡

宁静纯我心 感得事物人 写朴实清新. 闲书闲话养闲心,闲笔闲写记闲人;人生无虞懂珍惜,以沫相濡字字真。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文章分类
归档
正文

12岁的“少年狂”:我将来要拿诺贝尔奖

(2015-07-24 14:57:00) 下一个
人民视点   正如杨振宁先生自己所说:“我一生中最重要的贡献是帮助改变了中国人自己觉得不如人的心理作用。”他的学术成就是世界的,更是对中国人的鼓励,给予我们无限启迪。

http://opinion.people.com.cn/GB/363551/369465/ 
人民网要闻部出品    本期责编:杨彩娟(实习)邮箱:shidian#people.cn (发信时请将#改为@)人民网要闻部出品    本期责编:杨彩娟(实习)
邮箱:shidian#people.cn (发信时请将#改为@)
第88期
2013年9月25日

杨振宁

恬淡与轰烈的科学人生

  9月22日是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91岁生日。9月23日,2013年度“邵逸夫奖”颁奖典礼昨晚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举行,作为“邵逸夫奖”评审会主席的杨振宁出席颁奖典礼并为致辞。9月24日,杨振宁教授做客人民网香港直播间与网友分享他的人生感悟。91岁的杨振宁思维敏捷思维敏捷,精神矍铄,依然在研究,依然在畅想。[本网专访杨振宁回放]

导读

书香门第少年的青春岁月

1963年杨振宁在普林斯顿的办公室1963年杨振宁在普林斯顿的办公室

杨振宁获得的巨大成功,决不是偶然的,无论他的青少年时代,经历过怎样的贫困和颠沛流离,他始终成长在一个教育条件十分优异的环境中。

母亲教给他一生受用的知识

杨振宁出生于安徽合肥,父亲杨武之是数学家,20世纪20年代留学美国。母亲在他四岁时就教他背诵古诗,抗战时带着杨振宁和他的弟妹逃难。(母亲)坚韧的性格对他在学术上的奋斗影响深远。[详细]

 

12岁的“少年狂”:我将来要拿诺贝尔奖

上课念书的时候,杨振宁喜欢东翻西看,一次看了艾迪顿写的《神秘的宇宙》,那里面讲的是20世纪到那个时候为止,所发现的一些新的物理学的一些现象与理论。他顿时被激发出了极大的兴趣,所以回家以后就跟父亲、母亲开玩笑,说将来要得诺贝尔奖金。谁也没想到他真的应验了12岁时的戏言,为中国人拿回了第一个诺贝尔奖。[详细]

 

学士论文导师:独选哲学博士

西南联大物理系的教授们,可谓众星云集,而杨振宁在毕业这一年,却独独选中美国密歇根大学哲学博士出身的吴大猷先生,做自己的学士导师。吴大猷虽是学哲学出身,可对于现代物理学的造诣,决不亚于他那几位卡文迪许出身的同僚们。杨振宁上学的时候,就很崇拜吴大猷这位通才式的人物,拜读过吴大猷先生那篇有关原子振动的论文,培养了他对现代物理方面的兴趣,在进入大学四年级以后,他选择了原子振动这个具有一定难度的课题,作为自己毕业论文选题。

没有保留的奉献,美国华侨的血泪史

单身漂洋过海的闯荡到功成名就后的奔波,杨振宁目睹了一幕幕美国社会的悲喜剧,目睹了外国移民抑或“二等公民”在这里的境遇。1964年春天,杨振宁加入美国籍。这距离他1945年初到美国,有19年时间。此一决定虽是几经挣扎迟疑,但入籍之后仍然耿耿于怀,怕他父亲到死不会原谅他抛乡弃国之罪。杨振宁在美国教书多年,也育化了许多杰出的物理学家,在美国华人学界,都知悉杨先生最具长者风范,对中国学生的生活照拂,总是着力较厚。[详细]

 

避谈与李政道决裂原因,遗憾不能再合作

杨振宁与李政道杨振宁与李政道

杨李之争:多年合作亲如手足,一朝分手形同陌路

作为携手捧起诺贝尔奖桂冠的首两位中国人(1957年获奖时两位均为中国国籍),杨振宁与李政道本是学术上的好搭档,然而惋惜的是为诺奖争功的问题,但两人最终却反目成仇,形同陌路。日前,在谈到与李政道的关系缘何渐行渐远时,杨振宁表示很遗憾两人没有机会再在一起合作。他说,李政道比我年轻4岁,我们是在1946年在芝加哥最先认识的。那个以后合作得非常的成功,后来到1962年我们彻底的决裂了,这个以后又有很复杂的一些经过,不过到了今天,李政道也快90岁了,我们现在对这个比较放松了。将来,到底是我们中间发生了什么事情,我想一定有人去研究。所以,也可以说是已经不是我们自己所关注的事情。[详细]

 

游弋于数学物理之间的大师

杨-密耳斯规范场、宇称不守恒定律与杨—巴克斯特方程被公认是杨振宁的工作中达到世纪水平的三项成就。在普通人眼里,杨振宁是极富科学感觉和数学天才的天才型物理学家。他的思维长期游弋在物理和数学的交叉领域。杨振宁的三大成就都不享有独立的发现权,他与李政道分享了宇称不守恒的发现,与米尔斯分享了规范场理论,与巴克斯特分享了自己在统计力学中的最高成就。于是,一些人遗憾地称杨振宁为“科学盛宴的陪客”。[详细]

华人得奖难:追赶西方先进科学需要时间

无论是诺贝尔奖还是“东方诺贝尔奖”邵逸夫奖,多数获奖者是西方人。面对这样的现象,杨振宁表示,中国发展近代科学起步较晚,不太可能一下子追赶上西方人几百年所累积的经验和成果。近代科学起源于17世纪、18世纪的牛顿时代,而这三百多年期间,头两百多年,亚洲尤其是中国,根本没有近代科学。所以,今天在前沿做得最成功的科学家,大多数人不是中国人,不是亚洲人,是很自然的事情。[详细]

非议背后依然故我

 

在90年代末回国任清华大学教授后,杨振宁诺奖得主的光环却似乎没那么耀眼,人们对于杨振宁的言论、行为存有各种议论。

回国后薪水分文不取

90年代末回国任清华大学教授后,还有很多人攻击杨振宁每年拿了很多经费,但却只捞钱不做学问、不授课。然而,杨振宁在清华大学的年薪为人民币100万元,但他分文不取,捐给了清华大学高等研究中心。他还卖掉了自己在美国纽约的一处大房子,向清华捐了100万美元。他把诺贝尔奖金的一部分,也捐给了清华。[详细]

 

罗曼蒂克式的执着

“杨先生对物理的热爱、热忱是没有人可以理解的。有人说他是富有罗曼蒂克的物理学家,他对物理有一种很多人看来是爱情的东西。”顶尖的实验物理学家、美国科学院院士朱经武说。2008年,86岁的杨振宁及其合作者发表了一篇冷原子方面的新论文,令同行惊讶于他的学术活力。此后至今,他已陆续发表了将近10篇论文,放在年轻学者中也属“高产”。[详细]

生命中的三次情感经历

1951年杨振宁夫妇与长子杨光诺,摄于普林斯顿高等研究所宿舍门前1951年杨振宁夫妇与长子杨光诺,摄于普林斯顿高等研究所宿舍门前杨振宁与翁帆生活照杨振宁与翁帆生活照

17岁为前途放弃初恋

杨振宁回忆西南联大在昆明念大学时的感情经历时说道,17岁时,数学系来了一个叫张景朝的女同学,她引人注目,很漂亮又活泼,因为她是数学系的学生,我的父亲是数学系主任,所以那个时候的办公室很简陋,所以这些同学常常到位置选课这一类的事情到我家里头找我父亲,所以张景朝有时候到我家里头来,所以我就认识了她。有一天跟我自己讲张景朝没来之前,我记得很清楚,我当时心境像一个很平的湖水,我知道她来了以后,以后几个月波涛汹涌,使得我心里头很烦燥,我那天想了想,我说这个不好,这对我的前途不好,所以我就决定,说现在不是我交女朋友的时候,还是应该集中注意学习的工作。[详细]

27岁师生一恋五十年

1944年,杨振宁在西南联大念完六年书后,教了一年中学,教学最大的收获就是认识了班上一个女学生,叫做杜致礼。1945年赴美留学时,杨振宁并没有跟杜致礼谈恋爱。1949年,杨振宁与杜致礼在普林斯顿惟一的一家中国餐馆中不期而遇,两人竟然都有了“过电”的感觉。1950年8月26日,杨振宁和杜致礼在纽约结婚,后生有两子一女:长子杨光诺、次子杨光宇和女儿杨又礼。[详细]

82岁演绎忘年恋

2004年12月24日,82岁的杨振宁教授与28岁的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高级英语翻译专业硕士研究生潮汕女子翁帆在汕头市民政局涉外婚姻登记处办理了结婚登记手续,引起了广泛的讨论。面对这场“十八新娘八十郎,苍苍白发对红妆”(苏轼语)式的婚恋,有人祝福,也有人质疑。杨振宁形容未婚妻翁帆为“上帝恩赐的最后礼物”,并称这桩婚姻是“给我的老灵魂,一个重回青春的欢喜”。[详细]

一生之中最重要的事情:身上流着中国文化的血

认同中国人的君子之风

杨振宁做客人民网香港直播间谈及一生中最重要的事时说,贯彻自己的一生有两个非常重要的,一个是我身上流的是中国文化的血,还有一个是我对于中国做人的办法,认为是我最喜欢的。杨振宁认为,中国传统做人的办法跟西方做人的办法是不一样的。儒家所谓君子,不管你把话是怎么一个解释,它所特别着重的跟西方是不一样的。很多一流的西方物理学者都跟中国的君子之风是背道而驰的。费尔米是符合于中国所谓有君子之风的人,不是要去炫耀自己,不是要去用一种,不是最值得尊重的办法去抢占别人的工作或者什么。这个特点与在杨振宁的身上产生了很重要的影响。[详细]

谈人生中的遗憾:基本物理学领域未尽全功

在基本物理学领域未尽全功可以说是杨振宁的一种遗憾。杨振宁认为,基本物理学最近这几十年有了长足的进展,可是未尽全功,还有没有解决的问题。这些领域里头,想要解决,到现在为止没有解决的问题,他对以后二十年、五十年会不会能够有大的发展也没有很乐观的信心。科学的发展永远是还有问题、还有更新的问题、更难的问题,这也是科学研究必然的一个规律。[详细]

但得夕阳无限好,何须惆怅近黄昏。正如杨振宁先生自己所说:“我一生中最重要的贡献是帮助改变了中国人自己觉得不如人的心理作用。”他的学术成就是世界的,更是对中国人的鼓励,给予我们无限启迪。
*******************
 

杨振宁:入了美国籍让父亲难过
 
张林
  2004年08月12日14:53 【字号 】【留言】【论坛】【打印】【关闭
 
  裹着小脚的母亲教给了我一生受用的知识

一个只念过几年私塾的女人,在儿子6岁以前就教会他认3000个字,这个女子想必应有绝顶的聪明。杨振宁就是靠这样一个妈妈启蒙的。一个78岁的大科学家如此深情地回忆自己没有受过任何新式学堂教育的母亲,那情景让人感动。

“我母亲1896年出生在安徽合肥,她小的时候还裹过脚,到了民国的时候,才又把脚放开了,所以她的脚不是三寸金莲,但那是一双变形了的脚,我每一次看见她的脚,都觉得非常难过。她念过几年私塾。我认识的头3000个字是母亲教会的,那时候父亲在芝加哥大学留学,只有我跟母亲住在一起。我认识了许多与我母亲一样的旧式妇女,我很佩服,她们受到了中国传统礼教的影响,而对于这些礼教,有坚定的信念,这个信念今天讲起来,有人会认为是愚忠愚孝,可是假如你抛开这个价值观,这个所谓愚忠愚孝的力量是无穷大的。

“那么,到了比她年轻一辈的男人或者女人,我想这个坚强的意志,渐渐地没有了,这是因为整个世界都在向另一个方向走。所以你如果要问我,说我母亲除了养育我,除了教我3000个字,还给我留下了什么呢?我想,她留下的,是使我了解到有坚强意志的信念,是一种无比的力量。”

12岁的“少年狂”:我将来要拿诺贝尔奖

杨振宁在7岁的时候来到清华园,在这里一共住了8年。当时的附小叫成志小学,里面有两个“大头”,一个是杨振宁杨大头,一个是俞平伯的儿子俞大头。

杨振宁小时候,至少不是一个最守规矩的孩子。据他自己说,清华的每一棵树他都爬过。

中学是在绒线胡同上的,就是现在的北京市第31中。那个学校当时只有不到300个学生。这时候,当北大数学教授的父亲杨武之已经知道儿子学数学的能力很强。他当时如果教儿子解析几何和微积分,儿子一定学得很快,会使他十分高兴。可是他没有这样做,而是在初一与初二之间的那个暑假,请雷海宗教授介绍一位历史系的学生教杨振宁学《孟子》。所以在中学时代杨振宁就可以背诵《孟子》全文。

杨武之喜欢围棋和京剧,但并不去培养儿子这些方面的兴趣,下棋可以让儿子17颗子,唱也只教他唱一些民国初年的歌曲如“上下数千年,一脉延”,“中国男儿,中国男儿……”等。

对于父亲书架上的许多英文和德文数学书籍,杨振宁常常翻看。因为外文基础不够,所以看不懂细节,每次去问,杨武之总是说:“慢慢来,不要着急。”

上课念书的时候,杨振宁喜欢东翻西看,一次看了艾迪顿写的《神秘的宇宙》,那里面讲的是20世纪到那个时候为止,所发现的一些新的物理学的一些现象与理论。他顿时被激发出了极大的兴趣,所以回家以后就跟父亲、母亲开玩笑,说将来要得诺贝尔奖金。

杨振宁在抗战胜利的1945年夏天离家赴美国求学。那天清早的细节至今历历在目:“父亲只身陪我自昆明西北角乘黄包车,到东南郊拓东路等候去巫家坝飞机场的公共汽车。离家的时候,四个弟妹都依依不舍,母亲却很镇定,没有流泪。”

“到了拓东路父亲讲了些勉励的话,两人都还镇定。话别后我坐进很拥挤的公共汽车,起先还能从车窗往外看见父亲向我招手,几分钟后他即被拥挤的人群挤到远处去了。车中同去美国的同学很多,谈起话来,我的注意力即转移到飞行路线与气候变化等问题上去。等了一个多钟头,车始终没有发动。突然我旁边的一位美国人向我做手势,要我向窗外看,骤然间发现父亲原来还在那里等!他瘦削的身材,穿着长袍,额前头发已显斑白。看见他满面焦虑的样子,我忍了一早晨的热泪,一时崩发,不能自已。”

“1928年到1945年这17年时间,是父亲和我常在一起的年代,是我童年到成人的阶段。古人说父母对子女有‘养育’之恩,现在不讲这些了,但其哲理我认为是有永存的价值的。父亲介绍我接触了近代数学的精神,给了我不可磨灭的印象。”

40年以后杨振宁这样写道“我的物理学界同事们大多对数学采取功利主义的态度。也许因为受我父亲的影响,我较为欣赏数学。我欣赏数学家的价值观,我赞美数字的优美和力量;它有战术上的机巧与灵活,又有战略上的雄才远略。而且,奇迹的奇迹,它的一些美妙概念竟是支配物理世界的基本结构。”

无论如何,父亲与儿子的分别,是人生之中最顺理成章、最令人惆怅,最刻骨铭心的分别。

此一去,三叠阳关,唱到千千遍。23岁的杨振宁也许没有想到,他真的应验了12岁时的戏言,为中国人拿回了第一个诺贝尔奖。

与自己的学生——国民党战将杜聿明的女儿成夫妻

1944年,杨振宁在西南联大念完六年书后,教了一年中学,教学最大的收获就是认识了班上一个女学生,叫做杜致礼。那一年,杜致礼17岁,后来她成了杨振宁的太太。

杨振宁出国的时候,并没有跟杜致礼谈恋爱。但是对于她的美丽与大家闺秀的风范还是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两年之后,杨振宁与杜致礼在普林斯顿惟一的一家中国餐馆中不期而遇,两人竟然都有了“过电”的感觉。他们后来认为,这恐怕就是前生的姻缘吧。

这场姻缘不仅给了杨杜两人终生的幸福,还意外地让天各一方,似乎永世不得相见的岳父岳母有了晚年14个春秋的团聚。成为国共战争史上一首黄昏的恋歌。

1948年底,时任国民党徐州“剿总”副总司令的杜聿明以赴刑场的心情上战场,兵败被俘,两次以砖头猛击头部,自杀未遂。蒋介石得此消息,也不免心恸垂泪。但不料想,杜将军进了共产党的监狱,几年之间,便彻底“赤化”,于1957年被第一批特赦释放。蒋介石颜面尽失,雷霆震怒,不准许杜的夫人曹秀清和子女出入台湾。曹秀清带着婆母和5个儿女在台北生活十分窘迫。为了兑现当年蒋介石手谕的许诺,曹秀清曾找过宋美龄、张群等人反映自己的处境,然而均未结果。

1957年,曹秀清突然接到女儿杜致礼和女婿杨振宁的信。说:“您的‘老朋友’与我通信了,他非常关心您,惦念着你们母子的安全。”曹秀清幡然领悟到“老朋友”就是令她朝思暮想、魂牵梦绕的丈夫杜聿明。

曹秀清清楚,她只有取道美国才可能见到她的“老朋友”。于是她向台湾当局提出了要求去美国看望女儿的请求。但蒋介石却“关照”:“杜聿明的妻子儿女不得再离开台湾!”

1958年初的一天,宋美龄突然派车接曹秀清到士林官邱。见面时宋美龄握住她的手说:“杜夫人,恭喜你女婿获得了诺贝尔奖,你该去美国看看他呀!”曹秀清喜出望外。宋美龄接着说:“杜夫人,希望你从美国回来时,把杨振宁也带回台湾,让他协助蒋‘总统’反攻内地。”这时,蒋介石也走进屋内问:“孩子们怎样?你的身体可好?”

曹秀清沾了女婿的光,终于获准去美国探亲了,期限为半年,逾期不归,罚以巨款。为防不测,台湾不允许她带子女,还特意找了两个位置相当高的人作保。1959年,曹女士来到美国,再也没有返回台湾。

杜聿明获释后最大的愿望就是妻子能来内地与他团圆。然而曹秀清却一直心存疑虑,丈夫以败将之身,寄人篱下,能有什么好日子?她不相信按丈夫的性格,他会真心留在内地。因此她写信给丈夫,劝他不要强求自己。当她终于明白丈夫铁心扎根内地并非权宜之计时,她于1963年10月回到了北京,甘愿与丈夫一起过清贫的日子。临回国前,她听说内地物资比较匮乏,写信问丈夫需要什么?丈夫想知道能贮存食品的冰箱是什么样,于是杜夫人为其从美国带回了当年很奢侈的一件家用电器。血海硝烟中厮杀了大半生的杜聿明无论如何没有想到,他们家因政治原因导致的夫妻隔绝,竟因为物理的原因,因为一项诺贝尔奖而化解消融。

入了美国籍让父亲难过

1957年,杨振宁和李政道夺得诺贝尔物理奖,杨武之博士抱着虚弱之躯,飞往日内瓦。杨武之是带着做父亲的使命感来的,觉得他应当劝杨振宁回国。一方面这可能是统战部或明或暗的建议,另一方面也是杨武之自己灵魂深处的愿望。他的心情真的十分矛盾,他非常想让儿子回去报效国家,但作为老一辈的留美博士,他又清楚地知道儿子留在美国在学术上的意义。矛盾交织中的老人给儿子儿媳写了两句话:“每饭勿忘亲爱永,有生应感国恩宏。”和父亲、母亲在日内瓦三次见面,对杨振宁影响极大。

            1957年12月10日晚,怀揣1945年赴美留学时发的中国护照的杨振宁在瑞典的诺贝尔奖贺宴上即席演讲,他说:“我为自己的中国血统和背景而感到骄傲。”但是,到了1964年春,杨振宁还是加入了美国籍。他说,“从1945年到1964年,我在美国生活了19年,然而,决定申请入美国籍并不容易。对一个在中国传统文化里成长的人,做这样的决定尤其不容易。一方面,传统的中国文化根本就没有长期离开中国移民他国的观念。迁居别国会被认为是彻底的背叛。另一方面,中国有过辉煌灿烂的文化。她近100多年来所蒙受的屈辱,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灵中都留下了极深的烙印。任何一个中国人都难以忘却。”

从单身漂洋过海的闯荡到功成名就后的奔波,杨振宁目睹了一幕幕美国社会的悲喜剧,目睹了外国移民抑或“二等公民”在这里的境遇。要知道,直到20世纪20年代美国还有排华法。
           
当杨振宁本人已经成为一位有影响的科学家之时,仍在租房时受到歧视。最使杨振宁感到痛苦和困惑的是,他所钟爱的科研事业,每每因他不是美籍而多受掣肘(例如不能去美国国立实验室)。当“有不少因素使我裹足不前,而美国这个社会又给了我发挥潜力的机会,……我在这儿的根几乎在不知不觉中就已经往深处扎了”的时候,杨振宁于1964年初最终作出了加入美籍的抉择。

杨武之在1973年故去之前一直在北京和上海当数学教授。他对于儿子的决定没有抱怨,但杨振宁知道,直到临终前,父亲对于他放弃故国的举动,在心底里的一角始终没有宽恕过他。

大科学家的美丽是思辨与理论的美丽

学贯中西、尤其是对中国古代文化的深刻认识,使杨振宁对自然界有着深刻的洞察力,大自然的美丽和思想的魅力,是促使他登上物理学象牙之塔的动力所在。他特别欣赏200年以前威廉·布莱克的一句话:一粒沙里有一个世界、一朵花里有一个天堂,把无穷无尽握于手掌,永恒是刹那时光。

杨振宁用一个最浅显的例子向清华学子们道出了自然界中更高层次的美:“我想在座每一位,小时候看到了虹跟霓都会说这非常之美,等到你年纪稍大,会做实验了,你就发现虹是42度,就是它这个角是42度,而霓是50度,你继续观测以后,你就知道虹是红在外、紫在内,霓是反过来的,是红在内、紫在外,你已经体验到了实验之美。如果你再进一步,你就懂为什么存在虹和霓呢?是因为太阳光在水珠子里头可以有一个全反射,一次全反射就出来虹,两次全反射就出来霓,而且你经过全反射可以算出来,一个是42度,一个是50度,这个是唯象理论的美,我想任何一个学生,第一次算出来这个42度和50度的时候,不可能没有一个非常深的感受,觉得这真是妙不可言。可是这个还不够,为什么要有全反射、为什么要有折射?这些要到理论架构里头,到了麦克斯韦方程出现以后,你就可以了解到,为什么缘故要有全反射,而且可以知道为什么在水里头要有折射,把它的根源找出来,这就是更高层的美。”

杨振宁甚至认为,连最美的诗句也不能尽善尽美地表达物理学的美。他说,在牛顿去世的时候,一个大诗人蒲柏写了这样两句“自然与自然规律为黑暗隐蔽,上帝说让牛顿来,一切遂真光明”,这些用诗人的语言来描述物理学的美,当然是描写得很好,可是我觉得不够,当我们知道一个物理学的基本结构能够准确解释那么多的复杂的现象时,还有一些美的感受,是诗人所没有写出来的,是什么感受呢?是一个庄严感、是一个神圣感、是一个第一次看见宇宙的秘密的时候的畏惧感。正如歌特式建筑的建筑师,他们在设计歌特式建筑的时候,他们所要歌颂的是崇高美、灵魂美、宗教美,是最终极的美。

当杨振宁试图结束这次面对2000人的采访时,早已按捺不住激动情绪的学生们蜂拥而上,要冲上去让大师与之签名或合影。但没想到警察和保安比他们还快,不管三七二十一,扒开人群,像绑架一样,拽着大师快步离去,如同一团自旋的电子。

(摘自《高处相逢》,上海远东出版社2002年7月出版,本文作者张林。)  

    《中华读书报》
            **********************8

杨振宁:我身上流着中国文化的血

 

 

2013年09月24日16:32    来源:人民网-港澳频道    手机看新闻
 

人民网香港9月24日电 今日,当代知名物理学家、香港邵逸夫奖评审会主席杨振宁教授做客人民网香港直播间。谈及一生中最重要的事时,杨振宁说,贯彻自己的一生有两个非常重要的,一个是我身上流的是中国文化的血,还有一个是我对于中国做人的办法,认为是我最喜欢的。

主持人问道,对您来说,一生之中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

杨振宁说,假如我今天91岁了,有时候我想一想,说杨振宁这个人,他的一生,对于他最重要的是哪些事情或者是哪些观念,或者是哪些领域的事情。我想贯彻我这个人的一生有两个非常重要的,一个是我身上流的是中国文化的血,还有一个是我对于中国做人的办法,认为是我最喜欢的。

 杨振宁解释道,因为中国传统做人的办法,跟西方做人的办法是不一样的。儒家所谓君子,不管你把话是怎么一个解释,它所特别着重的跟西方是不一样的。我认识很多一流的西方物理学者,很多是我的朋友,或者是比我长一辈的人,里面多半的人都不符合于他们做人的原则,都跟中国的君子之风是背道而驰的。只有一位是大物理学家,我非常佩服他,不只是他的物理,而是他做人,这人叫费尔米,是我在芝加哥大学的老师,我最近所出的这本书里头有一篇文章,就是讲费尔米的。在那个文章里头,我就讲,这些我所认识的非常成功的物理学家里头,多半的都跟他不一样,只有他是符合于中国所谓有君子之风的人,他不是要去炫耀自己,不是要去用一种,不是最值得尊重的办法去抢占别人的工作或者什么,这是他的特点。我想,这个特点与我在中国长大,得到中国传统的做人办法的教育,在我的身上产生了很重要的影响。(曹海扬、陈典、实习生易珏)

 
 
分享到:1
(责编:刘融、邓志慧)
*****

杨振宁:非议背后依然故我 (3)

 

 

2011年06月21日08:17    来源:《中国青年报》     手机看新闻

 
  他对物理有一种很多人看来是爱情的东西

耄耋之年的杨振宁站着讲完了自己关于冷原子的新发现。工作人员担心他站久了腿会发抖,后悔未能预备一把椅子。更出乎人的意料,有学者因事提前离会,而杨振宁一直坚持听完19日的最后一场报告,并即兴发言,与人分享了自己在治学上“最近几年慢慢想通了”的困惑。人们原本猜测,他做完自己的报告就会离开。

在做完报告被主持人请下台之前,杨振宁还主动询问听众有无疑问。会议间歇,年轻的学生过来请教,他也耐心解答。

“很多人学问很大,脾气也比较大一点,而杨先生,你跟他什么都可以说。”葛墨林说,杨振宁是位尊重人的忠厚长者,什么事都可与他辩论。

比杨振宁年轻19岁的中国科协副主席赵忠贤院士向同行感慨,每次自己不想多干,觉得可以休息一会儿的时候,跟杨先生谈过以后,总有一种莫名其妙的魔力影响着自己,还得好好干。

顶尖的实验物理学家、美国科学院院士朱经武形容,杨先生属于“天生有仙骨”。国外有人称杨振宁为20世纪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之一,也有人说他在物理上是“建设性的革命家”,朱经武则以物理理论的“炼丹专家”来形容他,认为他就像拥有点金术。

“杨先生对物理的热爱、热忱是没有人可以理解的。有人说他是富有罗曼蒂克的物理学家,他对物理有一种很多人看来是爱情的东西。”朱经武说。

朱经武说,人们常将物理学家分为两种,一种是一天到晚听人家讲而自己不讲,然后拿回去做得更快更好。另一种是不停地讲话,让人家知道自己多么伟大。杨振宁是第三种,他会认真听别人讲,还给别人提意见。

葛墨林说,杨振宁主张学术上的平等,还体现在,每次到南开参加理论物理讲习班,他都跟学生们一起排队领自助餐,边吃边谈。多年以前,国际会议用餐补助中外有别,国人补助5元,外宾补助40元,吃饭时往往隔着一道屏风。杨先生坚持,在南开开会,无论中外,补助相同。

*****
文字实录

专访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教授

  •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这里是人民网系列访谈节目香江直通车,我是曹海扬。今天做客节目的嘉宾是当代知名物理学家香港邵逸夫奖评审会主席杨振宁教授,杨教授,您好。
    作为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教授如何评价当代国际知名科研奖项缺少中国获奖者的情况。今年已经91岁高龄的杨振宁教授对教育和人才的培养有哪些看法呢?今天和杨教授聊聊有关的话题。邵逸夫奖是在2002年11月创立的,2004年是第一届颁奖,当时您为什么会选择担任邵逸夫奖的评审委员会主席呢?
    [16:11]
  • [杨振宁]:讲起这个问题来,不是从2002年开始,邵爵士和中文大学的关系很深,我从上世纪80年代就跟中文大学有很密切的关系,因为这个缘故,所以我在80年代就认识邵爵士,有一天,大概是1988年,邵爵士问我,说诺贝尔奖已经搞了有差不多90年了,是很成功,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为什么这么成功呢?所以后来我就想了想,就写了封信给邵爵士,我讲他成功有几个要素,第一个要素,是他选得奖人,是一个很公正、严谨的一个办法,所以,得出来的科学诺贝尔奖的得奖人的选拔是非常成功的,这是第一个道理。[16:11]
  •  
  • [杨振宁]:第二个道理,它的金额很高,那个时候,尤其是20世纪初诺贝尔奖的金额,以购买力来讲,比后来要高了很多。第三个道理,是长久。这种国际的大奖其实已经有过很多个了,可是都没有能够长久,而诺贝尔奖,因为它处理得法,所以到我给邵爵士写信的时候,已经快90年了。现在已经一百多年了。这是它成功的另外一个重要的要素。[16:11]
  •  
  • [杨振宁]:我的信给了邵爵士以后,他没有回信,所以,我当时以为邵爵士想了想,觉得他对于设立一个新的奖不发生兴趣。不过到了2002年,邵爵士通过他的夫人又跟我接触了,说愿意设立一个邵逸夫奖,这就是从那时候开始。中间有一些组织的程序,最后在2004年的9月,我才第一次给奖了。到昨天给了第十次的邵逸夫奖。[16:11]
  •  
  • [主持人]:就像您刚才介绍的那样,邵逸夫奖从2004年第一次颁奖开始到今年9月23日,已经是第十届颁奖了,我相信很多的网友,对诺贝尔奖是很熟悉的,也通过诺贝尔奖认识您,但对邵逸夫奖比较陌生,能否介绍一下邵逸夫奖最基本的情况?[16:12]
  • [杨振宁]:从最开始邵爵士说希望搞一个像是诺贝尔奖的奖项,所以,我们组织了一个理事会来讨论具体的细节,其中第一个重要的细节,就是要设立哪几个奖项。我们最开始就觉得,最好只集中在科学,为什么呢?因为诺贝尔奖当时有五个奖项,最开始有五个,后来又增加了一个经济奖,原来这五个奖项里面有三个是科学界的,是物理、化学、生物。另外还有两个奖项,一个是文学,一个是和平。公认的诺贝尔奖,它的科学奖的选择是很严谨的,是得到全世界的科学家的认可。可是另外两个奖,选择就是众说纷纭,有时候炒得一塌糊涂,我们从一开始讲,就说最好只集中在科学界。集中在科学界,是哪些科学界呢?很显然的,大家觉得是数学和天文是好的奖项,为什么呢?因为这两个都是同步发展的科学领域,都是诺贝尔奖没有的奖项。后来我们又觉得,虽然诺贝尔奖有生物,他们的名字是叫做生理科学,因为这是20世纪初年的学术界的名词。我们设立的叫做生命科学和医学。我们为什么也要设立这个奖项,从一种意义上,好象是跟诺贝尔奖竞争,原因是因为我们当时已经看到,就是医学和生物发展在21世纪,它的速度要超过别的这些奖项,有很多的道理,因为整个世界人类变得比较富有了,人的寿命比较长了,医学对于整个世界的人的重要性就与日俱增,所以我们觉得生命科学值得再设一个诺贝尔奖以外的奖,所以我们就采取了第三个奖项。[16:12]
  • [杨振宁]:将来是不是固定在这三个奖项呢?我们从头起就知道,这要随时研究、随时来讨论。不过到现在为止,过去这十年,我们基本上只是集中在这三个项里头。[16:12]
  • [主持人]:根据您刚才介绍的,其实邵逸夫奖是很好地填补了诺贝尔奖的一些空白,就想请您介绍一下,邵逸夫奖评选得奖人的标准是什么?[16:12]
  • [杨振宁]:这个标准,如果讲起细节,还有很复杂的讨论大概讲起来的原则是要在这两个领域里头,科学的领域里头,对于当时以及未来学科的发展最有影响的贡献,是以这个为最主要的目标。既然有了这个目标以后,有许多就不考虑,比如说是研究人员的性别,研究人员的宗教,它的种族,这些都与他对工作、对于以后的影响没有关系,所以就一概不考虑的。当然,还有一些细节,比如说是一次可以给几个人,还有年龄,是助于年轻的科学家,还是助于年纪大的科学家,这都是有很复杂的讨论。这也是我们,包括诺贝尔奖这一类的奖金处理的时候,都要随时考虑的问题。[16:13]
  • [主持人]:听了您的介绍,我感觉邵逸夫奖应该是一个公平公正的奖项,下面有一个问题,就是想问问您,我们知道邵逸夫奖这三个奖项,每一个获奖人都会得到一百万美元的奖金,想问问您,根据您的了解,获奖者会将这笔奖金用在哪些方面呢?[16:13]
  • [杨振宁]:邵逸夫奖基金会对于这个问题是不去过问。我们在里面工作的人员也不去过问。事实上,这些得奖的人,有许多当然我是认识的,我也从来没有问过他们。假如你要我猜想的话,我想很多的一部分是为了日常生活的运用,因为科学家,虽然一般成功的科学家,在今天一般的社会上,他的生活还相当优裕,但并非是非常的优裕,所以需要补贴一点家用,多去地方旅行一下子,能够给子女的教育更多一些补助,这些我想是花费的一大种,这是我猜想。但是也有一定是有一些是为了补助研究的费用,因为常常一个研究工作,需要很大的团队,团队当然常常是有各种基金会的补助,可是里边年轻的需要经济上支援的话,我想一个邵逸夫奖的获得人,常常会用自己的钱帮助一下的,这一定会有的,不过我们从来没有去过问这个问题。[16:13]
  • [主持人]:邵逸夫奖,我相信它的奖金不仅可以帮助获奖者,还可以帮助获奖团队更好地用于今后的科学研究。下面就有一个问题,就想问问您。因为我盘过历届这十年邵逸夫奖获奖者的名单,几十位获奖者,到目前为止,只有两位是来自中国的获奖者。[16:14]
  • [杨振宁]:不对,是这样,有三位是华裔的。[16:15]
  • [主持人]:但是真正的中国公民只有两位。[16:15]
  •  
  • [杨振宁]:这三位华裔的是陈省身、吴文俊和王晓东,其中陈省身老师是我的老师,事实上他得了这个奖以后,不到半年就过世了,他得奖的时候,身体还很好,是坐轮椅得这个奖的,可是后来过了几个月之后,他忽然得了心脏病,在医院里住了一个礼拜就不在了。他是中国生长、中国接受大学教育,然后到欧洲去读博士学位的,后来是在美国成名的。可是他晚年,他最后的20年,他主要是在天津南开大学,设立了研究所,这个研究所今天叫做陈省身研究所。另外一位叫吴文俊,他是一直拿中国护照的,他现在还健在,90多岁,也是陈省生的学生。第三位叫王晓东,王晓东得邵逸夫奖的时候,我想恐怕是2006或者2007年,那时候他人在美国,在休士顿,他那时候拿的是美国的护照,我们没过问,所以也不知道,不过我知道,过了几年,我猜想可能是2010年附近,他搬回到北京去了,所以他现在是北京很大一个研究所的所长。他拿的是哪个国家的护照,我们没有过问,所以我也不知道。这三位是50多位,到现在为止,邵逸夫奖获得人里头,这三位是华裔的人士。[16:15]
  •  
  • [主持人]:就像您刚才所说的一样,无论是邵逸夫奖也好,还是诺贝尔奖也好,多数的获奖者是西方人数。想问问您,您怎么看待这样一个现象?为什么有那么多的中国人才,但在国际奖项上却鲜有的为人所知呢?您觉得我们怎样让更多的中国人才出现在国际的知名的奖项、颁奖典礼上?[16:16]
  •  
  • [杨振宁]:我知道这是国内很多人都非常关心的问题,其实这个回答很简单。近代科学,可以说是起源于牛顿的时代,那是17世纪、18世纪开始的,到现在有三百多年了。而这三百多年期间,头两百多年,亚洲尤其是中国,根本没有近代科学。一百年以前,在中国懂初级微积分的数目,我想顶多是几个人。所以在中国走进近代科学的领域,是几十年的事情,要在几十年之内追上西方几百年所累积下来的经验、传统、成果,这是不可能一下子成功的。所以,今天在前沿做得最成功的科学家,大多数人不是中国人,不是亚洲人,是很自然的事情。这五十几个邵逸夫奖里头,有一个日本籍的,他做得非常好的,我想是四年以前,很年轻的,得到了邵逸夫奖。我们给他邵逸夫奖的原因,是因为他对干细胞的产生有了一个新的办法。当时,我们知道这是一个非常有前途的办法,所以我们就决定给了他邵逸夫奖。后来,他也得到了诺贝尔奖。诺贝尔奖委员会,因为邵逸夫奖的奖金额和诺贝尔奖是差不多的,是在同一个数量级里头的。我们有一个不成文的原则,已经得到诺贝尔奖的人,我们不考虑他们得邵逸夫奖,可是诺贝尔奖基金会的人,跟我们的政策不一样,他们很显然,大概觉得我们是老牌的,不理别人的,所以得到邵逸夫奖的人,他们也还可以考虑给他诺贝尔奖。所以,这位日本人得到邵逸夫奖后,过了几年,他又得到了诺贝尔奖。当然,他很高兴了,我们也很高兴,因为我们认为这是非常清楚的表现了邵逸夫奖的评选是非常公正的,是非常有见解的。[16:34]
  •  
  • [主持人]:也是很有前瞻性的。就像您刚才介绍的说,中国因为在西方科学演变过程当中,前两百年因为没有参与进去,虽然后期发展很快,但是在传统研究方法上面,不能及时赶上西方的步伐。除了科研人才培养之外,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教育问题,您在北京清华大学也是担任教授职位,我相信您对教育问题很关注。就想问问您,现在中国家长都是祈求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您怎么看待中国式的教育模式,您对于那些望子成龙的家长,您有哪些建议呢?[16:43]
  •  
  • [杨振宁]:这个问题非常的重要,也是全世界的人非常关心的,可以说也是争吵得一塌糊涂,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呢?因为这个问题非常的复杂,亚洲尤其是中国的教育哲学、教育体制,跟西方的尤其是跟美国的是非常非常不同的。这个非常不同的利弊是一个非常非常复杂的问题,因为非常非常复杂,所以就吵得一塌糊涂。我自己对于这个问题的看法是这样,两个方面各有短长,任何一个觉得某一个教育体制是远比另外一个好得多的,我认为这种见解都是不对的。[16:44]
  • [杨振宁]:比如说,现在在国内,我知道很多的家长,有些中学生孩子的家长,他们对于中国整个教育体制,认为简直是坏极了。你看人家美国的小孩,他是海阔天空的,不需要做那么多的习题,整个成长的过程之中,跟我们在中国的这些孩子整天要花很多的力量做很多的作业,还要有很多的补习,完全不一样。所以,痛恨中国这个教育的体制。他们这个话,我认为只有一半是对的。什么缘故呢?因为我自己在美国教过大学一年级的物理,在清华大学也教过半年一学期清华大学大一的物理,所以,我对于美国的大一学生和中国的大一学生对比,有非常鲜明的印象。第一个最重要的印象,就是中国的同学会做习题,美国的同学不会做习题,这个道理很简单,如果你不做很多习题的话,那你将来到大一的时候,老师讲出来一个公式,中国同学都很熟悉,美国同学就没有见过。美国的教育体制,它是铺得比较广,但是非常的浮浅,所以讲三角的话,问一个美国大一的学生他都知道,念过三角,知道什么是正弦,什么是余弦,但是你让他写正弦和余弦关系的公式,他就茫然,因为他没有学过这个东西。可是中国高中的学生如果念三角,尤其稍微念得好一点的学生,他可以写出很多公式。所以,他到大一去念物理的时候,美国多半的学生没法和中国的同学竞争,这是好的还是不好的呢?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因为你从每一个立场来讨论好坏的问题。[16:45]
  • [杨振宁]:除了这个以外,还有更重要的分别,就是中国大一的学生普遍对于自己的前途有一些比较成熟的看法,就是知道他得要努力去学习,希望他自己将来,讲得好的话,可以得到更多的薪水,讲得不好的话,可以作出更多的贡献。可是美国大一的学生多半还是在那里游荡,还不知道天有多高、地有多厚,这就有很大的分别。所以念了一年以后,你就知道中国大一的同学在那一年里头所学到的东西,比美国的大一同学的那一年学到的东西要多得多了。因为美国大一的学生,他不大注意到底将来用来干吗,到底将来做什么事情。我刚才讲这个,很显然对中国教育是有很大的好处。可是,当然他也有很大的坏处,因为我想没有问题的中国的同学,他整个人的发展,变得比较死板也好,或者太不活跃了。一般讲起来,中国的教育体制使得年轻的人倾向于更内向,美国的教育体制使得年轻人更外向,更内向和更外向各有好坏,很难讲哪一个绝对比另外一个好的。所以,你刚才提这个问题,我想是一个非常大的问题。我希望所有的家长,对于这个事情的看法,采取一个比较长远的立场上来看,从整个国家体制的立场上看,从这个着眼点来看,不只是局限于他自己一个孩子的前途的问题。[16:51]
  • [主持人]:刚才您也提到了,中国式的教育和美国式的教育各有好坏,各有利弊,很难评论哪一个真正的好、哪一个真正的坏。下面问您,都知道您在北京清华大学高等研究中心担任过教授,从事科研工作,其实我在网上也搜索了很多关于您的新闻,都是关于您和您妻子的消息,很少有媒体报道您搞科研工作的一些新闻,可不可以在这里,您跟我们介绍一下您在北京清华大学的一些工作方面的情况?[16:56]
  •  
  • [杨振宁]:我做研究工作已经很多年了,也可以说是,我得了博士学位也是从二十几岁开始,我主要是做物理科学的研究工作。做尖端的研究工作,跟打仗冲锋陷阵是有类似的地方。打仗的话,我想你要做前线的兵,我想十几岁、二十几岁的年轻的人没有问题,比一个四十几岁、五十几岁的老兵冲锋陷阵的本领大,这个跟科学前沿的研究是一样的。尤其是物理、科学、数学这一类的学科,理论非常强的这种学科,都有这个现象。所以,做得最好的研究工作,对于一个科学家讲起来,最好是在年轻的时候做出来。像爱因斯坦,他26岁的时候,就写了好几篇文章,每一篇文章都震动了当时整个的世界。同样,我的研究工作,最成功的年代,是在我三十几岁、四十几岁的时候。我搬到清华大学的时候已经70多岁、80多岁了,所以我自己已经知道我不能在前沿冲锋陷阵这方面做贡献了。
  •  
  • 不过,我的兴趣基本上就转向了物理学识,所以,我到了清华以后,学识上,在那以前20年左右,我已经开始主要是做了一些物理学识的研究,什么叫物理学识的研究呢?比如说是20世纪三个大的物理学的革命性的发展,一个叫做量子力学,量子力学发展的时候,有好几位最最有贡献的开始的人,他们当初是怎么想出来的,他们写出来重要文章的时候,有过什么困难,比如说是在20世纪80年代,薛定谔,波动力学,也是量子力学名称的一个发明,庆祝他一百岁有一个国际性的研讨会,我在那上面有一个演讲,这个演讲就是我当时对于这一段历史的研究得到的心得。就是主要挖掘出来了薛定谔在1926年写出震惊世界的文章,在写的过程中,有了很多的起伏,我把这件事情仔细分析了一下,我自己对这篇文章,我觉得还是很有贡献的。因为使大家更了解到在前沿科学发展里头,常常所碰到的一些所谓的困难,等到你从更高的地方来看的话,原来不是困难。
  •  
  • [16:59]
  • [杨振宁]:所以,回答你的问题,我后来的几十年主要的是在做一些物理学识的研究,这些研究发表了一些文章,今年出了一本书,叫做《论文选集二》,因为我在1983年的时候,出了一本《论文选集》,就是把那个以前我的研究工作的三分之一,特别比较重要的三分之一选起来,出了一本书,后来这三十年,最近又出了第二本叫《选集二》,都是英文的。[16:59]
  • [主持人]:刚才跟您交流,感觉您的思维是非常的敏捷,语速也非常的快,不像是一个91岁的长者。刚才您也说,搞科研研究,就像战士一样,要冲锋打仗,虽然您已经91岁了,但是您还是保持一个非常旺盛的精力从事科研工作。想问问您,您如何保持自己的身体健康得以继续从事科研研究?[17:00]
  • [杨振宁]:事实上很多人问我,你做什么健身运动,我很少做健身运动,我知道我应该多走一些路,其实我很懒,走了几天路以后,渐渐地就不走了。我想我很幸运,从我父亲和我母亲所得到的基因相当好,我的弟弟妹妹,现在我们在一起,兄弟姐妹一共四个人,我是老大,我们最小的妹妹,今年也80岁了,我们都没有基本的一些身体上的问题。所以,我想,第一,要感谢我们的父母给了我们很好的基因。另外,我想一个很重要的地方,很幸运的,我们几个人都基本不抽烟,我从来没有抽过烟,我也基本不喝酒,所以有很多对身体不好的习惯,我都没有,我想这也是一个特别占了便宜的地方。[17:01]
  •  
  • [主持人]:我相信很多网友听了您的介绍以后,相信以后都会尽量不抽烟、不喝酒,像您这样,就是因为您不抽烟、不喝酒,所以才能保持健康的身体。[17:01]
  • [杨振宁]:不抽烟、不喝酒,并不是我有意识的,因为我小时候,很多人抽烟,我试一试,不喜欢,就不做下去了。并不是我有意识的说抽烟不好,我就不抽烟,这也是我很幸运的地方。事实上,我非常的幸运,我出生的时代是中国穷得不得了,困难得不得了,可是因为我6岁的时候,我父亲就从美国回来作了教授,所以那个时候,我同年纪的中国小孩,吃不饱的小孩很多,我父亲是一个教授,当时在30年代,一个教授的待遇是非常优越的,所以我没有这种困难。打仗的时候,当然大家都很困难,不过至少我并没有真正饿肚子的现象。后来,打完仗以后,我到美国去,又达到了科学蓬勃发展的时候,所以我就搭上顺风车走到这里,包括刚才讲我的身体,比起我同辈的人是幸运而又幸运的。[17:01]
  • [主持人]:刚才介绍了您保持健康的秘诀,因为我看到您是9月22日出生的,之前我也相信您都过了自己91岁的生日,您过生日的时候,子女和太太有什么表示吗?[17:02]
  • [杨振宁]:基本上我们家庭里头,对于过生日这件事情不特别发生兴趣,我的孩子,他们在我生日的时候,会给我一个生日快乐的E-mail过来,如此而已。通常都是学校里头,比如清华大学,或者美国芝加哥大学的学校,或者是中文大学,同事们主张搞一个庆祝会,通常我都是说不要搞了,不必了。我想每一个家里头亲情之间彼此之间的关系,每一个家里头发展的情形都是不一样的。[17:02]
  • [主持人]:下面有一个问题,想请您给我们当下的年轻人做一个解答。现在城市里面,离婚率挺高的,尤其像年轻人,结婚率高,可能因为过一段时间,感觉彼此性格不合适,因为一吵架也好,就会闹离婚。您和您的妻子,可以说是老少配,这么多年过去了,生活也非常的恩爱如初,您对于婚姻这方面,您有什么建议给我们当下的晚辈?[17:02]
  • [杨振宁]:这个问题是非常复杂的问题,我想我们对于婚姻的问题,没有人有真正最好的建议。不过,我可以回想一下我自己的人生经历,尤其是跟我的同时代的人,中国人、外国人的经历,我可以讲一下我今天在做了这些对比以后所能够讲出来给大家的话。我曾经公开讲过,我在西南联大在昆明念大学的时候,我那时候很年轻,我是16岁的时候进西南联大念大学一年级,到大学二年级的时候,我是在物理系,数学系来了一个女同学,叫做张景朝,她很容易使人注目,很漂亮,又很活泼,因为她是数学系的学生,我的父亲是数学系主任,所以那个时候的办公室很简陋,所以这些同学常常到位置选课这一类的事情到我家里头找我父亲,所以张景朝有时候到我家里头来,所以我就认识了她,我父亲母亲也都认识了她,后来过了几个月以后,我记得很清楚,有一天跟我自己讲张景朝没来之前,我记得很清楚,我当时心境像一个很平的湖水,我知道她来了以后,以后几个月波涛汹涌,使得我心里头很烦燥,我那天想了想,我说这个不好,这对我的前途不好,所以,我就决定,说现在不是我交女朋友的时候,我现在还是应该集中注意学习的工作。[17:03]
  • [主持人]:什么时候您觉得合适交朋友?[17:04]
  • [杨振宁]:这时候是17岁的时候。做了这个决定以后,我是贯彻这个决定。怎么贯彻这个决定呢?当然不是和张景朝说绝交吧。可是,我不大去注意她,或者不大去找她讲话,就尽量的把关系变得平淡下去。从今天看起来,我想我有一定的成功,为什么呢?我看了一下我同时代的人,他们写的自传,我就知道西南联大很多男同学都在那里追女同学,没问题,是受了很多的纷扰。事实上我刚才讲我17岁的决定,不止是到17岁,因为后来我在西南联大念完本科生,念完研究生,到美国去念博士生,我是一直到1949年,就是我27岁的时候,才开始去找女朋友。在那以前,我是有意识的我不去交女朋友,因为我当时应该最好的对于我的前途是集中来做我的学习工作。我想这个决定维持了十年,与我后来的学术成就有直接的关系。[17:04]
  • [杨振宁]:我讲这话并不是说,我这个办法是人生最好的一个办法,我只是讲出来,这是一个经验,尤其是今天我看见了很多我同时代的人自传和别人写他的传,像我这样,能够维持那么久的一个处理交女朋友问题的原则很少。这对于我后来的工作有多么大的影响,说是有影响,是没有问题的,有多么大的影响,是不是应该效尤,我想每个人的决定都是不一样的,我只是讲出来我自己的经验。[17:05]
  • [杨振宁]:一般讲起来,我的思想,你说比较单纯也好,或者说是比较理性,克服了感情也好,不管怎么样,这与我人生整个经历有重要的影响。[17:05]
  • [主持人]:如果当年您西南联大的同学也像您这样,27岁就谈恋爱,可能今天也会取得像您这样类似的一个学术成绩。[17:05]
  • [主持人]:有很多人,在西南联大,我并不清楚他们每一个人恋爱的经历,这个我不知道。不过,我想你可以想到,一个人做大学生的时候,做研究生的时候,特别去追求女孩子的人,他的学习不会没有问题,会受到负面的影响。[17:09]
  • [主持人]:相信您也对大学要不要谈恋爱也作出了自己的一个判断。最后一个问题想问问您,您今年已经91岁高龄了,回顾您过往的人生经历,您觉得对于您自己来讲,最值得纪念和荣耀或者您最高兴的是在什么时候?人生当中有没有一些遗憾?[17:09]
  • [杨振宁]:您说在我的人生经历里头有没有一件事情使我觉得最重要的。[17:27]
  • [主持人]:对,最重要,或者是最高兴的事情。获得诺贝尔奖应该算是最荣耀、最高兴的事情吗?[17:28]
  • [杨振宁]:我想我不知道怎么回答你的问题,但是我可以回答另外一个问题,假如我今天91岁了,有时候我想一想,说杨振宁这个人,他的一生,对于他最重要的是哪些事情或者是哪些观念,或者是哪些领域的事情。我想贯彻我这个人的一生有两个非常重要的,一个是我身上流的是中国文化的血,还有一个是我对于中国做人的办法,认为是我最喜欢的[17:29]
  • [主持人]:怎么解释?中国做人的办法是您最喜欢的。[17:29]
  • [杨振宁]:因为中国传统做人的办法,跟西方做人的办法是不一样的。儒家所谓君子,不管你把话是怎么一个解释,它所特别着重的跟西方是不一样的。我认识很多一流的西方物理学者,很多是我的朋友,或者是比我长一辈的人,里面多半的人都不符合于他们做人的原则,都跟中国的君子之风是背道而驰的。只有一位是大物理学家,我认为我非常佩服他,不只是他的物理,而是他做人,这人叫费尔米,是我在芝加哥大学的老师,我最近所出的这本书里头有一篇文章,就是讲费尔米的。在那个文章里头,我就讲,这些我所认识的非常成功的物理学家里头,多半的都跟他不一样,只有他是符合于中国所谓有君子之风的人,他不是要去炫耀自己,不是要去用一种不是最值得尊重的办法去抢占别人的工作或者什么,这是他的特点。我想,这个特点与我在中国长大,得到中国传统的做人办法的教育,在我的身上产生了很重要的影响。[17:30]
  • [主持人]:我相信中国传统的优秀的做人的道理,是深深地影响了您这一生科学研究和成长的经历。最后一个问题,想问您,可以说,您的人生是活得非常的精彩和丰富,也是被很多人所敬仰的一位科学家。您的一生有没有您觉得有些遗憾,我的意思是说,已经很完美了,但是还没有达到您所期望中的那个程度,有没有一些小小的遗憾?[17:30]
  • [杨振宁]:我想不应该说是遗憾吧,我们所做的基本物理学里头,最近这几十年有了长足的进展,可是未尽全攻,还有没有解决的问题。没有解决的问题,像我这一辈的人希望解决,可是没有达到。你今天要问我,这些领域里头,想要解决,到现在为止,没有解决的问题,以后二十年、五十年会不会能够有大的发展?我对它也没有很乐观的信心。换句话说,我觉得我们做了一些工作,有一些成就,可是最后最困难的东西,我现在一时对于很快的能解决不太乐观。是不是一种遗憾呢?也可以说成是一种遗憾。不过科学的发展,我想永远没有达到百分之百的完全圆满的解决,所以,科学的发展永远是还有问题、还有更新的问题、更难的问题,我想这恐怕是科学研究必然的一个规律。[17:31]
  • [主持人]:杨教授,其实有一个问题,我一直藏在心里面,想问您,但是我不知道这个合适不合适,就是当年跟您一起获得诺贝尔奖的那位李教授,两位,您和他,在科研领域上一些分歧,所以后来两个人就很少再有联络了,现在回想起来,当初和李教授,您现在觉得,两个人没有机会再合作、再见面,您觉得是遗憾吗?[17:31]
  • [杨振宁]:当然,李政道比我年轻4岁,我们是在1946年在芝加哥最先认识的。那个以后合作得非常的成功,后来到1962年我们彻底的决裂了,这个以后又有很复杂的一些经过,不过到了今天,李政道也快90岁了,我们现在对这个比较放松了。将来,到底是我们中间发生了什么事情,我想一定有人去研究。所以,也可以说是已经不是我们自己所关注的事情。[17:32]
  • [主持人]:今天非常感谢杨振宁教授接受我们的专访,在此也祝您身体健康、工作顺利。谢谢您接受我们的专访。
    同时也感谢各位网友的在线关注,再会。
    [17:32]

 

  (责任编辑:子爰)
[ 打印 ]
阅读 ()评论 (2)
评论
TJKCB 回复 悄悄话 在90年代末回国任清华大学教授后,杨振宁诺奖得主的光环却似乎没那么耀眼,人们对于杨振宁的言论、行为存有各种议论。

回国后薪水分文不取

90年代末回国任清华大学教授后,还有很多人攻击杨振宁每年拿了很多经费,但却只捞钱不做学问、不授课。然而,杨振宁在清华大学的年薪为人民币100万元,但他分文不取,捐给了清华大学高等研究中心。他还卖掉了自己在美国纽约的一处大房子,向清华捐了100万美元。他把诺贝尔奖金的一部分,也捐给了清华。[详细]
TJKCB 回复 悄悄话 1957年12月10日晚,怀揣1945年赴美留学时发的中国护照的杨振宁在瑞典的诺贝尔奖贺宴上即席演讲,他说:“我为自己的中国血统和背景而感到骄傲。”但是,到了1964年春,杨振宁还是加入了美国籍。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