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十年前曾经接种过乙肝疫苗,当时三针以后,查血证实身体内已经产生足够的抗体。上星期单位一起抽血复查,结果我的抗体阴性,所以还需要重新接种。可我有的同事已接种20余年,抗体仍然呈现阳性。什么因素影响乙肝抗体呢?是免疫系统功能太弱呢还是太强呢?
1. 记忆细胞是接种疫苗工作的关键
人体首次接触外来抗原物质,无论是接种疫苗还是病毒感染,会激活人体免疫系统。人体免疫反应包括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其中细胞免疫以免疫细胞吞噬裂解感染原为主,体液反应以我们经常谈到的抗原-抗体反应为主。
抗体是由B淋巴细胞产生的免疫球蛋白,可以特异性识别外源物质,与外源物质结合,并消灭清除外源感染原。
每个人体内都储存数以亿计的B淋巴细胞,每一个B细胞可以识别不同的抗原,并产生针对这个抗原的抗体。接触外源抗原后,该B淋巴细胞被激活,大量繁殖,分泌大量抗体。
为了避免不必要的自体免疫,外源感染得到控制之后,那些激活后繁殖的B淋巴细胞也死亡。但是,极少数激活后的B淋巴细胞不死亡,而是分化形成特定的记忆细胞。
这些记忆细胞会代代相传,并处于戒备状态,一旦有同类外源感染再次发生,记忆细胞会快数繁殖分裂,产生大量抗体,有效消灭外源感染。由乙肝疫苗接种产生的记忆细胞,可以特异性的识别乙肝病毒表面抗原。
由记忆细胞引发的免疫反应,速度快,特异性强,亲和力增加,可以更快更好地对抗外源感染。
可以说,接种疫苗就是人为刺激免疫系统,预先诱导产生针对某一病源微生物的记忆细胞。这样,一旦遭遇感染,可以立即产生强大有效的免疫反应,在病源微生物致病之前就将其消灭。
2. 记忆细胞有一定寿命
所谓接种乙肝疫苗以后,血液可以检测到足够乙肝抗体,就是说疫苗刺激产生了针对乙肝抗原的记忆细胞。
目前,有关记忆细胞的繁殖和保存还不是完全清楚,但是记忆细胞是有寿命的。接种疫苗以后,如果长时间没有感染或再次接种,针对乙肝抗原的免疫细胞会消失。
抗体滴度测定应该是以酶联免疫反应为基础。试验中,用已知的抗原浓度做系列稀释,加入待测样本,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后沉淀。然后用与酶偶联的第二抗体再次与上述复合物结合。偶联的酶加入特殊试剂之后,产生变色反应。颜色的改变可以用仪器定量,最后的读数再用已知浓度的标准抗体校正。
当抗体滴度<10 mIU/mL时就检测不出,结果为negative,医生一般建议建议再次接种。一般来说,免疫接种以后的平均有效期是10年,每个人不一样。所以,你的情况属于正常,只需要再次接种就行了。
3. 免疫功能只有是否正常,没有太强太弱
人体免疫系统肩负防卫重责,似乎越强大越好。其实,免疫功能也是生理功能之一,需要在一定范围内平衡。
抗体滴度测定只是一个参考数字,并不能完全反应人体对抗乙肝病毒感染的能力。即使接种以后,你的抗体滴度抑制保持在标准以上,也不能保证不会感染,只是平均几率减少而已。
免疫反应虽然涉及特殊细胞和分子,免疫防卫是一项系统工程,是以整体健康为基础的。对于有感染机会的特殊人群,即使疫苗工作正常,也要密切注视任何可疑症状,保持身体健康处于良好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