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小二哥李白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一些有关甲骨文的思考的火花

(2023-08-19 18:26:08) 下一个

龙字的甲骨文,找最先的,应该是大禹铲的造型,然后才画龙点睛,演变成龙。这个大禹铲演变的龙字,解释了二里头出土的绿松石龙的方形龙头造型。

禹字的甲骨文,找最先的,应该是一个人拿着铲,这与传说中大禹治水的形象一致。后来铲形龙形化,禹字变成一个人拿着一条龙。

夏字的甲骨文,找最先的,有大禹铲,即龙字。

这个阶段的龙字和带龙字的夏字和禹字,都符合夏朝的意识形态。

然后是进入商朝, 商人灭夏,夏字和禹字的龙,被写成双手被反绑低头下跪的人,并且赋予了虫的意思。这是肯定不是虫字最初的起源,但是是现在虫字的起源,也就是说,虫字在商朝有跳跃。这与商朝对夏朝的意识形态一致。

还有其他后来带虫字的字,可能在夏朝时是带龙的字,比如蜀字,这些字的甲骨文演变会带有夏龙商虫的印记。也就是说,甲骨文的演变会带有当时意识形态的印记。

不知道商朝有没有自己的龙字,不知道商人怎么继承了夏人的龙,有待考究。

还有,三星堆的神树可能就是叫“华”,甲骨文华字跟神树很像,特别是头上都是三个高枝,和地下三个低枝。或许华夏的华就出于此树。而蜀人就是夏人,大禹的族人。大概还与华山有关,华山可能是华树下来的地方,或者祭奠时要把华树抬上华山。还可能与二郎神有关,二字在古时候与禹字近音,禹二在粤语现在还是近音。二郎神可能是禹郎神,禹的铲被神化成武器,后来就变成了画戟。大禹治水,劈开华山,就变成二郎神劈山救母了。还有夏字的甲骨文,由于他们没有文字,夏字是征服他们的商人为他们造的,就造戴枷下跪戴夏人。等到周人为夏正名,就改成威武的超人。还有蜀字的甲骨文,跟商人造的夏字很像。

还有,还有大禹治水之后,就把黄河山口的如今河南的洛阳盆地叫豫州,豫字者,矛象也,也就是说夏人的军队是象兵,跟三星堆的象牙的大量象牙正好吻合。所以并不是河南地方古时候有大象,而是大禹治水并且征服中原后,夏人的象兵驻在了中原。

这些都是我对照着一些甲骨文思考的火花。我不是这方面的专家,希望这些火花能对专家们有些启发,毕竟甲骨文都是我们的文字,承载着我们的历史。

[ 打印 ]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