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邦之心
你可以先打开录像再阅读下面的正文。
在肖邦的21首夜曲当中,这一首,夜曲第8号,作品27号之二,是最值得细细品味的夜曲,因为很多肖邦的艺术特质因素都集中并且明显地在这首夜曲中表现了出来。
肖邦的艺术特质始终围绕着一个中心,就是对爱的渴望。2001年波兰的那部肖邦电影就是用了这个名字,可见波兰人对他们所爱戴的艺术家的了解是多么的深刻和到位。但是那部电影并没有把肖邦的这个对爱的强烈渴望的根源明说出来,因为在电影里不用说。电影里只强调了肖邦向他青梅竹马的玩伴玛利亚求婚被她母亲高调拒绝这件事情对他的打击。
肖邦的这个对爱的强烈渴望的根源在于,他得了肺结核,这在当时是不可治愈的传染病。肖邦自己心里清楚,因为这个原因,他不可能得到他所景仰和赖以生存的巴黎上流圈子所真正接受。于是在这个时期他的作品都带有一种迷人的忧郁特质。而这里介绍的这首曲子就集中体现了这个特质。
围绕着这个特质,肖邦在这部作品当中运用了很多他所特长的技巧:
1,模仿女声歌唱的旋律。肖邦很喜欢看意大利歌剧,特别迷意大利歌剧里的女声。在他的作品当中经常表现出模仿女声歌唱的旋律。虽然是用钢琴来表现,你心里都会用女声来跟唱。
2,空心的和声旋律。用和声表现旋律是肖邦的一个作曲技巧。肖邦的和声经常会把主音偷换掉,让和声变得空心,就好像人失恋的时候失去了心的感觉一样。他用这个空心的和声来跟踪优美的旋律,这让旋律带有失心和哭泣的情绪,因而变得特别感人。
3,不和谐反差。肖邦运用这个技巧让他的音乐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因为不和谐的声音更加容易引起人的注意。但是这是一个难度很高的作曲技巧,因为不和谐的反差一般都会比较难听。而肖邦的高明之处就是取得了负负得正的效果。他如何达到这个效果,到如今还是一个迷。
4,拖延主旋律的复位。古典音乐的片段一般都会从从一个主音开始,然后错位展开,让人产生对音乐的复位的期望,然后复位回主音结束,再开始下一段。肖邦是玩弄人对音乐复位期望的高手。他会在主旋律里不断地制造这个期望,而且好像就要满足这个期望,当你正在专注这个复位的时候,曲子又变调拉开,或者只给你一点复位,却又马上拉开,让新的调子引开你的专注。当你跟着新的调子开始忘乎所以的时候,他又悄悄地把还没复位的主旋律引回来挑逗你的情绪。如是两三次,把你的情绪调动地最脆弱的时候,他才把你想得到的音乐复位完完全全地交还给你。
5,肖邦式的华彩。有时候在复位前挑逗你,有时候在复位后悄悄离你而去,很轻,很脆,很柔,很飘,有的快,有的慢,有的平缓,有的起伏。肖邦自己弹这首曲子的时候华彩部分弹得很轻,门德尔松说,整个沙龙只听见针儿掉地上的声音。
这首夜曲用的是回旋曲三部式A-B-A-C-A-B-ending的格式,A是和谐的女声的主旋律。B和C都是不和谐的变调。上面提到的这些肖邦艺术元素都有表现。A部出现了三次,前两次都只复位一点点,直到第三次,在复位前还用华彩来挑逗。强烈复位后,又用华彩悄悄离开,升起5个希望泡泡。然后又让它们一个一个地破裂。当最后一个泡泡破裂,心都碎一地了。
能喜欢上肖邦的音乐就已经懂了一大半了。能够喜欢上肖邦的音乐是一种福气。
谢谢你的介绍,Eric Lu弹得很惊艳,我会跟踪他的。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JLJCuFda2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