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林间溪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重返伊斯坦布尔(1)圣索菲亚大教堂和蓝色清真寺

(2024-09-06 18:18:50) 下一个

离开克里特岛,返程路上我们在伊斯坦布尔停留了三天,参观这座美丽的城市。我于2011年曾经跟着Gate one旅行团,来到土耳其,那一次旅行给我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在那之前,我对土耳其毫无概念,也并未将它与强大的奥斯曼帝国联系起来。想象中土耳其的画面是一条蛇随着主人的笛声翩翩起舞,又或者是阿里巴巴举着神灯高喊着芝麻开门,认为它是一个非常落后的国家。十多天的参观震撼了我,原来土耳其竟有这么丰富的文化遗产,这么美丽的自然风景。回来后,我结束了潜水,在文学城里建立起我的小窝,热情洋溢地与大家分享土耳其见闻。鉴于以前对土耳其的无知,这次的旅行让我大开眼界,于是我将游记文章的题目定为《发现土耳其》系列。说起来《发现土耳其》系列是我在文学城的开篇之作,一转眼已经过去了十多年,如今读起来还能感受到当初的热情。土耳其之行也是唯一的一次旅行我并未和先生同行,他当时由于工作原因走不开,我只好和朋友一起前往。我答应陪他再来一次,可是一晃十几年过去,今年才借着克里特岛的行程,再次踏上这个横跨欧亚大陆的美丽城市。

博斯普鲁斯海峡,伊斯坦布尔力量的源泉

1. 初抵伊斯坦布尔

再次来到伊斯坦布尔,感觉城市基本没有什么变化。要说最大的不同就是阿訇是声音少了。上次来到土耳其,第一天半夜就被大喇叭叫醒了。无论是伊斯坦布尔,还是其他城市,大喇叭里一天五次阿訇的吟唱声,给我们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反而这一次基本上没有听到。我们下榻的旅馆与蓝色清真寺毗邻,却只有第一天半夜听到了声音不算太大的吟唱,后来的几天里无论是在旅馆还是在城市各处再也没有听到。是否因为近年来土耳其政府开发旅游业,减小了喇叭的音量不得而知。另一个巨大变化是物价,上次来到土耳其,因为跟团印象不深,但感觉是一个低消费的国家。即使是在新冠刚过去的时候,朋友来土耳其旅游,大声赞叹好便宜:平均每天消费不到$50。做功课时看攻略,感觉门票涨价不少,以托普卡匹皇宫的门票为例,2015年仅需30里拉,2023年为72里拉,然而今年却让我大跌眼镜,门票已经涨到1500里拉了!即使算上通货膨胀,这涨幅也太大了吧!合欧元€50。其他博物馆、景点的门票也都在这个价位。任何一个发达国家的博物馆都不会有€50的门票,感觉好像土耳其政府是在抢劫一般。本来想去考古博物馆看看,由于这种心理,一赌气博物馆不去了。好在对于我来说,那些感兴趣的必看的景点以前都已去过,对于先生来说他对于景点从来兴趣不大。于是我们挑选了最有代表性托普卡匹皇宫好好参观,剩下的时间就在欧洲区的老城和新城,以及亚洲地区到处乱串,逛逛街、找找美食、洗洗土耳其浴,这正是先生喜欢的,也是上一次我们所缺失的,于是皆大欢喜。

飞机抵达伊斯坦布尔,穿过大厅,先生问我还有无印象,我的回答是无。后来才意识到,这座机场2015年才投入使用,我当然不可能有印象。按照指示牌出门找到包车接机点,却不见接机人。网上说伊斯坦布尔的出租车不太靠谱,于是事先预订了更贵的包车接机,可没想到就是我的车牌下空无一人。询问旁边的人,都说不是自己公司的。正在不知所措之时,一个小伙过来帮忙打电话。不一会儿,司机来了,带着我俩坐上一辆可坐8人大奔驰,向城市驶去。一路上满眼的尖塔圆顶,密度之大先生看着很新奇。司机滔滔不绝,向我们介绍伊斯坦布尔的古往今来。言语中透露出自豪感,使我想到了当年带我们参观的女导游,他俩的相似处是尽可能让游客喜欢自己的国家。司机人很好,听说我想看城墙,特地绕道带着我们沿着老城的古城墙行驶。

君士坦丁堡城墙(Istanbul Surlari),罗马帝国君士坦丁大帝迁都于拜占庭后,下令建造一座新城墙,用以防御来自陆地和海上的攻击,全方位保护新都。随着城市的扩张,公元5世纪罗马皇帝狄奥西多二世(Theodosius II)统治下,一道新城墙在老城墙的外围动工兴建,更加强了君士坦丁堡的防御。这道狄奥西多城墙具有双层城墙、9座城门和96座塔楼,是当时世上最坚固的城墙。在中世纪时代,任何围攻下都坚不可摧,即使是1204年十字军攻陷君士坦丁堡,也不是破城墙而入。1453年奥斯曼帝国经过长期的围困、攻城,最后得以攻陷君士坦丁堡。据说城市失陷并不是城墙被突破,而是慌乱中一座城门没有锁上。奥斯曼帝国统治时期,城墙基本保持原状。直到19世纪,城市的发展超出了中世纪的城界,部分城墙被移除。此后城墙融入居民区,有些年久失修,但许多部分至今依然屹立。上世纪80年代,政府开启了大规模的复原计划,使游客可鉴赏其原貌。

车过马尔马拉海,海里排列着等待过海峡的的船队,据说它们经常需要等上好几天,才能渡过海峡。马尔马拉海东边是博斯普鲁斯海峡(Bosphorus),它是黑海唯一的出口,西端是达达尼尔海峡与地中海相接,这就不奇怪,海面上如此众多的船只,排着长长队伍

瓦伦斯高架送水渠(Valens Aqueduct),送水渠始建于拜占庭帝国的君士坦丁大帝时期,公元378年完工,全长250公里,用于向城内输送饮用水。一千多年来,一直源源不断地将水从北部森林中引出送入城内。如今水渠只剩下不到1公里的遗址。

经过约1小时行驶,我们终于抵达下榻的苏丹艾哈迈德宫殿旅馆(Sultanahmet Palace Hotel)旅馆坐落在蓝色清真寺旁,门前的道路很窄,但还是有两个门童在门口接车。一进院门就喜欢上这里,前院种满了花草,中央还有一个喷泉,十分漂亮。走进旅馆,古香古色的装饰,一问果然是一幢历史建筑。check in后,简单收拾一下,便出门了。

前院是一个花园种满了花草,修剪得很漂亮                     

2. 索菲亚大教堂(Aya Sofya)

君士坦丁大帝是最早承认基督教的罗马皇帝,他选定拜占庭作为新罗马的基督城。公元325年下令修建一座基督教皇家教堂,取名为圣索菲亚,Aya Sofia,意喻上帝的智慧,并于公元330年将首都从罗马迁至拜占庭,将其改名为君士坦丁堡。索菲亚教堂后在暴乱和大火中被焚毁。公元525年查士丁尼一世(Justinianus I)动用上万民工、花费大量黄金,终于用6年时间将索菲亚重新修建完工,并将其打造成当时世界最宏伟壮观的教堂。它以巨大的圆顶而闻名于世,是拜占庭建筑杰出的代表作,东正教的中心教堂,拜占庭帝国极盛时代的纪念碑。索菲亚大教堂作为基督教的宫廷教堂,持续了9个世纪。15世纪奥斯曼穆罕默德大军攻克君士坦丁堡,拜占庭帝国宣告灭亡。一路烧杀的大军在索菲亚教堂前停下了脚步,威严的教堂散发出震撼人心的力量,征服了远道而来的征服者。穆罕默德并没有烧毁这座教堂,而是将它改造成清真寺。教堂内精美的拜占庭壁画没有被毁去,而是附上一层石灰将其盖住。直到奥斯曼帝国倒台后,索菲亚才停止作为清真寺使用,1935年它被改为博物馆。隐藏在石灰后的拜占庭壁画终于在几百年以后展现在后人面前,人们从中读出了它的曾经的辉煌和沧桑,也读出了伊斯坦布尔作为古罗马、拜占庭和奥斯曼三大帝国首都的辉煌与沧桑。

走出旅馆大门,拐个弯就可以看见闻名遐迩的索菲亚大教堂,这是一座由两个反差颇大的宗教混合而成的伟大奇迹。教堂前修建了一座公园,中央喷泉四溅的水花,给炎热的夏天带来些许清凉。我们在后面的几天时间里,每天都会从这里经过。

伊斯坦布尔是部传奇,各种文明在这里轮番代替,层层沉淀,最后筑出了一座底蕴深厚的大城。索菲亚大教堂更是传奇中的传奇,千年的风霜和政权的更替并没有将这座宏伟的建筑变成一片废墟,而是稍加改造摇身一变成为清真寺,继续受着另一群人的顶礼膜拜。土耳其共和国成立后,索菲亚褪去宗教色彩,成为博物馆,向世人述说它沧桑的历史。

索菲亚的沧桑并没有结束,2020年土耳其总理埃尔多安突然宣布将索菲亚的身份从博物馆改为清真寺,穆斯林信众在这里举行祈祷。这一举动立刻引起国际上巨大反对,被认为是“对文明世界的挑战”,令土耳其倒退了6个世纪。埃尔多安强调,任何批评都是对土耳其主权的挑战。而国际社会许多人认为,这座纪念碑式的建筑属于全人类,而不仅仅只是土耳其。

大教堂为穹隆覆盖的巴西利卡式,中央穹隆突出,直径32.6米,高54.8米。两边共有107根大理石廊柱,最大的圆柱直径约1.5米,高20米。柱头、拱门、飞檐以雕花装饰,祭坛上镶有象牙、银和玉石。阳光从40个天窗中投射进来,使得教堂笼罩着天堂般神圣的光芒。大教堂保留着许多不同时代艺术作品,天主教、东正教、基督教、以及伊斯兰教等宗教艺术共存,是不可多得的文化瑰宝。索菲亚是两种截然不同信仰之间的桥梁,是宗教共处的象征。

直径7.5米的金字黑底圆形牌匾,用阿拉伯文写着真主、穆罕默德、四位哈里发,以及穆罕默德的两个孙子的名字

40具吊灯散发柔和的光芒,整个大厅笼罩在圣洁的光华下

马赛克壁画《三圣像》,位于二楼右边长廊墙上,作于1261年。圣母玛利亚和圣约翰祈求基督在最后的审判怜悯人类。三圣象人物面部柔和,神情庄重,被认为是索菲亚大教堂最精美的马赛克,同时也被视为拜占庭图画文艺复兴的起点

《明君功德图》,君士坦丁大帝向圣母子献上君士坦丁堡,而查士丁尼大帝献上索菲亚大教堂

《基督与佐伊女女皇和丈夫》,拜占庭帝国权利最大的女皇佐伊(Empress Zoe)手拿卷轴代表权利,她的第三任丈夫君士坦丁九世手捧钱袋,代表财富,奉献给基督

3. 蓝色清真寺(Blue Mosque)

与索菲亚相对,耸立着一座庞大的清真寺,六根宣礼塔傲然伸向天空,这就是著名的蓝色清真寺。其实“蓝色清真寺”只是人们因为它内部巨大的蓝色和绿色的瓷砖而给它的昵称,它的真名为苏丹艾哈迈德清真寺(Sultan Ahmet Camii),是苏丹艾哈迈德一世1609年所建。据说苏丹艾哈迈德梦想能够建造一座与索菲亚媲美的清真寺,他将这个任务交给了著名建筑师锡南(Sinan)的徒弟阿迦(Aga)。阿迦在建造中犯了一个大错,他错将苏丹的命令“黄金尖塔”听成发音相似的“六根尖塔”,于是新建成的蓝色清真寺拥有了六根尖塔。这显然是一个逾越的工程,因为只有至高无上的伊斯兰圣地麦加的大清真寺才能拥有六根尖塔。一场宗教争端即将爆发。最后苏丹做出了妥协,出钱为麦加大清真寺加盖一座宣礼塔,这样蓝色清真寺成为世界上唯一一座拥有六座宣礼塔的清真寺。

这是网上找到的一张包括六根宣礼塔的蓝色清真寺照片,自己拍照,无论哪个角度都拍不全

我们排着长队等待参观清真寺。相较上次来到伊斯坦布尔,虽然阿訇的声音小了,但进入清真寺的规矩却多了。上次我们参观清真寺并没有要求女游客裹头巾,这次可是十分严格,进入任何一个清真寺都不例外。我没有接过递过来的头巾,而是从包里取出纱巾裹在头上。正是这个原因,我没有再走进任何一座清真寺。大夏天的,裹着纱巾,不要太暖和。

从索菲亚大教堂对面广场看过去的蓝色清真寺

从下榻旅馆平台上看过去的蓝色清真寺

走进清真寺庭院                                                                           

进入清真寺大厅,大厅的中心位置不对游客开放,只有前来祈祷的穆斯林才能进入

清真寺内部的墙壁和柱子上用精美的手工瓷片装饰,超过20000片蓝色和绿色花纹图案的瓷片用于打造这座雄伟的大殿。正是因为这些精美的瓷片,它才得名“蓝色清真寺”

女人也是不允许进入大殿中心,她们只能在角落的专属位置进行祷告

距离蓝色清真寺不远,是苏丹艾哈迈德之墓,内有历代苏丹的陵寝

4. 君士坦丁竞技场

蓝色清真寺是建造在君士坦丁堡的大皇宫之上,南部大部分建筑都利用了大皇宫的材料以及根基、穹顶和地下室。在清真寺旁边,是原来的君士坦丁竞技场。如今这里是一个大广场,看不出任何竞技场的痕迹,只有广场中的三根分别来自埃及、希腊和罗马的石柱,述说着拜占庭帝国逝去的辉煌。

图特摩西斯三世方尖碑(The Obelisk of Tuthmosis III ),此碑原为埃及法老图特摩西斯三世公元前1500年打造,安放在卢克索的卡纳克神庙,高约22.5米,由整块紫色花岗岩凿成。公元390年罗马皇帝狄奥多西大帝将其运回,放置在君士坦丁竞技场。

方尖碑基座雕刻着狄奥多西时代,皇帝、皇后、元老、官员站在包厢与士兵们观看战车表演的情景。

青铜蛇柱(Column of the Sepent),蛇柱原位于希腊德尔菲的阿波罗神庙,由相互缠绕的三条蛇支撑着金水盆。原本是公元前478年希腊人为纪念打败波斯人而修建,由君士坦丁大帝从德尔菲搬来。如今此碑只剩下一段螺旋蛇身,其他部分在十字军的洗劫中被掠走,蛇头现收藏在大英博物馆。

君士坦丁纪念柱(Column of Constantine),纪念柱由君士坦丁大帝下令修建于公元330年,以纪念罗马帝国的新首都。此柱原高50米,分为九段,用斑岩砌筑,外包青铜和金片,顶部为君士坦丁雕像。十字军洗劫中,外部的青铜和金铂被运到威尼斯,只剩下裸露的石柱和固定青铜片的孔洞。

威廉二世喷泉(Kaiser Wilheimi‘s Fountain),竞技场的最北面有一个精美的饮水亭,这是日耳曼皇帝威廉二世1898年送给苏丹阿普杜勒·迈吉德的礼物。有人说,德国人送了一座饮水亭,就将土耳其拉进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场。战败后的奥斯曼帝国一蹶不振,土崩瓦解。俄、英、法等帝国主义势力侵入,土耳其面临被瓜分的危险。土耳其共和国的奠基人阿塔图尔克(Ataturk)领导土耳其人民进行反抗外国侵略和推翻苏丹的封建统治的民主革命,终于在1923年成立了土耳其共和国,阿塔图尔克也被人民称之为国父。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世界在我心中 回复 悄悄话 随文游了伊斯坦布尔,城堡和城墙没去过,其它的景点曾看过。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