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林间溪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2017 中欧之旅 德国篇 2 古典大师画廊,看不够的名家杰作

(2019-04-30 20:34:24) 下一个

古典大师画廊(Gemäldegalerie Alte Meister)

古典大师画廊也称历代大师画廊(英文Old Master Picture Gallery)是德累斯顿国家艺术收藏馆的一部分,因拥有15-18世纪的杰出画作而享誉世界。画廊建筑是茨温格宫一部分,南面是茨温格宫庭院,北侧面对森伯歌剧院、王宫和宫廷教堂围成的剧院广场。在强者奥古斯特时代,萨克斯选帝侯奥古斯特二世喜爱收藏绘画,开始在各地系统收集,后来他儿子奥古斯特三世也继续收集。来自意大利、巴黎、阿姆斯特丹、以及布拉格等欧洲各地的绘画纷纷流入德累斯顿,宫中的收藏快速增长,艺术厅(Kunstkammer)的空间已不能满足存放和展示的需要。1844年由建造歌剧院的设计大师戈特弗里德·森伯(Gottfried Semper)主持,在茨温格宫北面建造了一座文艺复兴风格的画廊,茨温格宫成为我们今天看到的封闭式的大庭院,画廊作为皇家博物馆一直沿用至今。二战期间,绘画被安全疏散各处,免遭战火焚毁。大战末期德累斯顿被苏联占领,许多绘画被带到莫斯科和基辅。上世纪50年代大部分绘画被运回,但仍有450幅如今依然下落不明。画廊收藏重点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作品,特别是画家乔尔乔内、提香、科雷吉欧、曼特尼亚、波提切利和帕米贾尼诺的代表作。同样重要的是17世纪荷兰和佛兰德著名画家的作品,其中大部分来自伦勃朗及其学派。此外,画廊还展出德国和荷兰早期画家的优秀绘画,包括凡艾克、丢勒、克拉纳赫和荷尔拜恩,以及17世纪西班牙和法国艺术家的杰出画作。大师画廊中以拉菲尔的名作《西斯廷圣母》最为珍贵,为画廊的镇馆之宝,许多人为一睹真容专程到此。

古典大师画廊属于茨温格宫一部分,北面面对歌剧院广场

南面是茨温格宫庭院                            

画廊内大厅墙壁的颜色根据展览作品而不同。意大利作品房间为红色,荷兰和弗兰芒绘画房间为绿色,而展出西班牙和法国艺术家作品房间为灰色。

《西斯廷圣母》(Sistine Madonna),1513年,拉斐尔的传世之作。拉斐尔·桑西(Raffaello Santi),通常被称为拉斐尔(Raphael),是意大利著名画家,建筑师,与达芬奇(Leonardo da Vinci)和米开朗基罗(Michelangelo)合称为文艺复兴三杰,代表了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所能达到的巅峰。拉斐尔性情平和文雅,创作了大量的圣母像。他的画以秀美著称,充分体现了安宁、协调、和谐、对称以及完美和恬静的秩序。他的艺术被后人称为“古典主义艺术”,他的作品被尊为“创作典范”而享有盛誉。《西斯廷圣母》是拉斐尔为西斯廷教堂的祭坛而作。画面像一个舞台,帷幕拉开圣母踩着祥云从天空中徐徐而来。代表人间权威的统治者教皇西斯廷二世,身披华贵的教皇圣袍,无比虔诚地迎接圣母驾临人间。另一侧是圣女芭芭拉,代表平民百姓来迎接。她虔心垂目、侧脸低头、微露羞怯,表示对圣母圣子的崇敬与恭顺。下方的小天使稚气天真,睁大眼睛仰望圣母降临。随着小天使向上的目光,人们终于与圣母相遇,这是目光和心灵的汇合。圣母体态丰满优美,面部表情端庄安详,展现出救世主的形象。在创作此画过程中,拉斐尔一反传统手法,采取了一系列新的表现形式。从构图来看,显著的特点是稳定的安详感和旋律般的运动感,让人们从运动中来观赏圣母下凡。这一杰作被高度评价为可与《蒙娜丽莎》媲美,都是人类文化艺术宝库中的稀世瑰宝。

《沉睡的维纳斯》(Sleeping Venus),1508-10年,意大利文艺复兴大师、威尼斯画派代表乔尔乔内(Giorgione)的代表作。画面上的维纳斯正在风景如画的环境中酣然入睡,她的脸微微右侧,头枕在弯曲的右臂上,一头深褐色的头发拂在脑后。面庞清丽,神态安详,好像正在做着美梦。她丰满的躯体优美而舒畅,起伏有致,左手放在身上,左腿放在右腿上,睡姿自然、优美,像长虹卧波般优雅,又仿佛一泓秋水般舒适。这幅画是该系列中最著名的作品之一,和之前的人物画的有了巨大的区别:第一次展现了人和自然的和谐:日暮时分,大自然即将沉睡,人体与大自然融成一体,躯体的曲线和山峦起伏合成了一个节律。据说乔尔乔内在画作后期染上瘟疫,至死并未完成背景创作,最后由师弟提香(Titian)按照其设计完成。

提香后来自己创作的《乌比诺的维纳斯》与其很有几分相似,现藏于意大利佛罗伦萨的乌菲兹美术馆。(作品为网络图)

《纳税银》(The Tribute Money)1516,提香作品。提香是意大利文艺复兴后期威尼斯画派的代表,在他所处时代,他被称为“群星中的太阳”,是意大利最有才华的画家之一。提香的早期作品深受拉斐尔和米开朗基罗的影响,后来他的作品比起文艺复兴鼎盛时期画家的作品,更重视色彩的运用。他的作品构思大胆,气势雄伟严谨,色彩丰富鲜艳,对后来的画家以及西方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幅作品通常被认为是这个主题的第一个表现形式,描绘了法利赛人试图用一个技巧问题来为难基督。耶稣面上波澜不惊,给他一个硬币,回答:该给恺撒的给恺撒,该给上帝的给上帝。

《圣夜》( Holy Night),1530年,意大利画家科雷乔(Correggio) 作品。 科雷乔早年跟随曼特尼亚学画,又受到达芬奇的影响,同时兼收佛罗伦萨画派和威尼斯画派之长,形成意境新奇,色彩微妙,善于表现柔和和甜蜜的女性美的画风,对后世巴洛克艺术风格的形成产生了深远影响。这是一幅描绘耶稣降生的作品,圣母玛利亚在马厩中生下耶稣,天使们从天上飞临。几位牧羊人也正好瞥见了这一景象:黝黑昏暗的马厩里,新生婴儿遍体熠熠生辉,照亮了四周的一切。光亮中我们看到幸福的母亲、惊讶的牧羊人、快乐的使女,屋外还能看到父亲圣约瑟正在上下忙碌着。画家用强烈明亮的光线使画面在视觉上达到了统一和平衡。1746年奥古斯特三世在购买此画时,它已经是一幅著名作品,几十年来一直是德累斯顿收藏的最有价值的画作,直到1800年拉斐尔的《西斯廷圣母》被收入。

《圣母与圣弗朗西斯》(Madonna and Child with St Francis),1514-15年,科雷乔的早期作品。科雷乔主要的创作活动是在北意大利城市帕尔马进行,帕尔马市于1516年成为罗马教皇的领地,故受罗马文化影响至深。当时的罗马,正是盛期文艺复兴的中心,达芬奇、拉斐尔、米开朗基罗三位艺术大师都曾在此留下自己的足迹与作品。作为帕尔马画派中最杰出的大师,科雷乔显示了他与众不同的个性,他那独具风貌的艺术,即便置于盛期三大师之中,也显得别出心裁,令人刮目相看。作为盛期的“另类”,科雷乔被三大师那璀璨的光芒所掩。直到17世纪巴洛克艺术遍行于世,人们才发现两者精神上的接近,于是声誉渐隆的科雷乔被尊为巴洛克的精神领袖,巴洛克艺术的先行者。 

《大天使迈克尔征服魔鬼》(The Archangel Michael Vanquishing the Devil),1518年,丁托列托(Tintoretto)作品。丁托列托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晚期伟大的画家,和提香(Titian)、韦罗内塞(Veronese)并称为威尼斯三杰。他的作品继承了提香,但又有所创新。在构图叙事方面效仿米开朗基罗,突出强烈的运动感,且色彩富丽奇幻,在威尼斯画派中独树一帜。这幅作品充满着动感的场景,是丁托列托艺术风格的绝佳典范。画面充满戏剧表演的效果,整个环境都笼罩着神圣的光芒。天使正在驱赶被描绘成七头怪龙的撒旦,他用长矛将撒旦抛回地狱。画面充满力量,形成一个动态轴,赋予作品强烈而活跃的感觉。

《酒馆里的浪子》(Prodigal Son in the Brothel),1636年,伦勃朗(Rembrandt)作品。伦勃朗是欧洲巴洛克绘画艺术的代表画家之一,也是17世纪荷兰黄金时代绘画的主要人物,被称为荷兰最伟大的画家。伦勃朗作品题材广泛,擅长肖像画、风景画、风俗画、宗教画、历史画等等。他一生留下600多幅油画,300多幅蚀版画和2000多幅素描,以及100多幅自画像。伦勃朗的肖像画风格人物安排具有戏剧性,深深打动人心。伦勃朗少年成名,却半生潦倒,他的一系列自画像如同独一无二的自传。《酒馆里的浪子》是伦勃朗与妻子的自画像。画中描绘了这对夫妇的快乐时刻:伦勃朗举起手中的玻璃杯面带微笑,妻子萨斯基亚坐在他的左膝上,表情却带着温婉和克制。萨斯基亚在35岁离世,是伦勃朗心中永远的痛。伦勃朗经常利用高光的亮色描绘阴暗背景下的人物,强烈的明暗对比画法,用光线塑造形体,画面层次丰富,具有戏剧性,有人形容他用黑暗来描绘光明。

《伊甸园》(Garden of Eden),1530年,克拉纳赫作品。卢卡斯·克拉纳赫(Lucas Cranach)是德国文艺复兴时期的领军画家,是与丢勒(Albrecht Dürer)、格吕内瓦尔德(Matthias Grünewald)并驾齐驱的三位大师之一,16世纪早期德国最重要的造型艺术家。 他受到丢勒的影响,但并不试图融合意大利文艺复兴风格,而是保持阿尔卑斯山以北的传统,从早期多瑙河画派的中坚人物变为德意志传统的代表。尤其是他的充满世俗和讽喻意味的裸体画像,在当时的德国是全新的。他以一贯运用的怪诞意味,表现了反对宗教禁欲主义的精神。在他的画中,不仅人物都是以对偶的方式出现,连动物也是以雌雄对偶的方式出现。成双成对的裸体男女、嬉戏的雌雄动物,与花草河流及巨大的围墙构成了一个乐园式的天地。载歌载舞的男女们,虽然无拘无束、自由袒露,但并无狂欢般的放荡,显示出有节制的反禁欲精神及对人类自由天性回归的向往。

《亚当和夏娃》(Adam and Eve),1531年,这是克拉纳赫成熟期的作品。在这幅画里,亚当和夏娃是两个完全对称的图像对比,他们的形象以一种优雅的侧身角度来描绘,呈现出克拉纳赫的独特画风—感觉不到人物的重量和体积,也感觉不到周围环境的深度,人物仿佛固定在停滞静止的时空里,却又展现出一种与自然密不可分的亲密情感。

《圣文德在祈祷》(Bonaventure at Prayer),1628-29年,弗朗西斯柯·苏巴朗(Francisco Zurbaran)作品。

《巧克力女孩》(The Chocolate Girl) 1744-45年, 让-艾蒂安·利奥塔尔(Jean-Etienne Liotard)作品。利奥塔尔是法国18世纪洛可可风格画家,欧洲启蒙运动以后非常独特的肖像画家。他早年曾游历巴黎、那不勒斯、罗马、希腊等地,后期醉心于东方民族的服饰及色彩,创作了大量迷人精致的粉笔作品,令人想起了辉煌时代的生动逼真的细节以及欧洲传统文化魅力。《巧克力女孩》画的是一位年轻女仆,专心致志地端着一个托盘。她体型优雅、立姿挺拔、容貌匀称,没有丝毫卖弄的表情。精致的东亚风格的杯子里面盛着巧克力,瓷器的精美和画面的风格十分贴合。罗尔夫·托曼在《巴洛克艺术》中评价:《巧克力女孩》以一种在几乎任何一幅18世纪的绘画中都很难达到的方式抓住了观众。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