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林间溪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成都散记(2)三星堆博物馆(下)

(2025-08-02 08:34:42) 下一个

接上篇

天地人神

第三展区天地人神坐落在二楼,是三星堆文物精华所在。大量祭祀文物的出土,显示三星堆文化在其繁荣时期是一个以祭祀活动象征国家权威和维系国家思想的神权国家。三星堆人用这种原始的宗教来认识和解释世界,同时又通过这种信仰来组织社会,维系其特有的社会结构。他们将最精美的物件敬献给天地万物和祖先神祇,创造出璀璨夺目的三星堆文化。精美绝伦的文物,是古蜀人精神世界的生动写照。礼敬天地的美玉、纵目千里的面具、人鸟合一的神像、造型独特的神坛,达地通天的神树,体现出他们对天地神祇、自然万物的万般虔诚,展现出三星堆人浪漫的想象力和非凡的创造力。

中华民族有8000年的玉史,早在新石器时代,先民们就懂得利用玉石制作器物。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等各地的远古遗址中,均可看到玉器的身影。三星堆也不例外,三星堆出土的玉器种类丰富,式样繁多。它们主要用作祭器,形式有玉璋、玉戈、玉琮、玉璧等等,以祭祀土地山河、沟通祖先神灵。

祭山图玉边璋  一系列出土玉器中的佼佼者,它是第一批永久限制出境外展的文物。该器物正反面刻画了几乎对称的图案,是整个三星堆遗址最具神秘气息的符号。每幅图案由五组构成:最下方有两座山,外侧各插一枚牙璋;第二组是三个跪坐人像,双手相抱置于腹前;第三组为几何图形;第四组又是两座山,两山之间有一略似船形符号;最上面为三个站立的人像,双手与下方人像手势相同。研究人员认为这片玉边璋描绘了天地人三界,展现出远古三星堆古老又独特的宗教秘仪,以及玉璋和象牙在祭祀中的作用。它反映了祖先崇拜、山陵之祭、载魂之舟、灵魂升天、天门中枢、以及人神沟通等观念,对后世文化影响深远。

神树纹玉琮  由整块玉料加工而成,两侧对称刻有神树纹样,刻痕浅显。神树分为双层结构,每层主干顶部及枝头有大花苞,底座分别为山形座和尊形座。玉琮作为祭器外方内圆,起源于长江下游的良渚文化,印证了三星堆人与千里之外的文明沟通。

青铜龟背形网格器物  器物中间是一整块玉石,外面由青铜铸造的网格将其保护。青铜龟背形网格器采用焊接技术制作,上下对称,每面横竖均为9格,4角有龙头。网格与玉的正反两面均发现金片以及丝绸残留物,推测它曾经为丝绸包裹,可见其重要性。丝绸残留物上还发现了红色涂抹,它们是否绘制重要图符,甚至为文字不得而知。将宝玉放在网格器中,为玉玺印的前身。种种迹象表明,这件器物可能是三星堆古蜀国的传国玺符,是古蜀国统治者最高权力的象征。

三星堆出土了各种青铜龙像,它们造型各不相同                           

左)青铜虎头龙身像,头部像老虎,头顶却有长长的犄角,身体像龙一样呈腾飞姿态。右)这条龙头长犄角,颌下有胡须,好像一只山羊

这是一条蛇还是龙?说它是龙,头上没有角;说它是蛇,身上长着鳞,背上还有翅膀

鸟形器也是三星堆出土文物中常见的。青铜神树上有鸟,青铜尊上有鸟,还有许多形单影只的鸟,它们是否独立存在还是原属于某件器物,不得而知。它们中间有些像鸡

也有这种大鸟头,大大的眼睛,长长的勾喙,有人猜测它代表蚕丛之后的蜀王鱼凫。

青铜纵目面具  这幅面具非常有趣,20年前初次见到它就很震撼。它眉间上挑、双眼斜长,眼球极度夸张,向外突出16厘米。巨大突出的眼睛是三星堆人超凡想象力的体现。仔细观察,这座面具没有耳洞。三星堆出土的绝大多数人头像都有耳洞,只有极少数例外。这些没有耳洞的头像也有一个共同特征,它们额头上都有方孔。研究人员推测没有耳洞的头像代表神,它们额头上的方孔用于固定:三星堆人将它们固定于其他物品上,进行祭拜。再看这座纵目面具,其眉心与两侧共五个方形孔,仿佛告诉我们,它曾经被固定在神柱上,悬挂于高处,纵目眺望,仿佛能目极千里。根据最早的地方志《华阳国志·蜀志》记载:蚕丛其目纵,始称王。研究人员推测他可能是第一代蜀王蚕丛。蚕丛有一双突出的纵目眼睛,他教民种树养蚕,发展桑蚕业。族人们聚集在一起,被称为蚕族,也称蜀族。 “蜀”字的上部是横倒的目,代表他的眼睛,中间的虫字代表他养的蚕。自他开始便有了蜀族,逐渐发展成古蜀国,更有了后来三星堆的盛世荣光。自然,他就是三星堆人的神,受人们的顶礼膜拜。

同样造型的纵目面具共有大小三座                                             

2019年新发现的六个祭祀坑中还出土了大型青铜面具                           

这一组小青铜人像,虽然个头小,但造型生动活泼,十分可爱

太阳轮  这是一件看上去颇为现代的器物,仿佛穿越到3000年前的三星堆,这种形状的器物从未见于以往的出土文物。这个形状酷似现代汽车方向盘的太阳轮,用五道光芒和一个晕圈表现太阳的光明。在没有圆规,没有尺子的古代,三星堆人是怎样将圆形制作得如此圆,又如何将圆形等分为五等分?这是一个迷。

三星堆还出土了许多圆形青铜器物,中间有光芒纹,和金沙出土的黄金太阳轮盘造型相似,它们应该是三星堆人崇拜的太阳  

青铜神坛  由兽形座、立人座、山形座和屋顶建筑、立鸟等构成。左为原件残片,右为研究性复原作品

下面是三件跨坑拼接而成的大型青铜器。研究人员发现1986年1号和2号坑出土的一些不知何物的青铜器残片竟可与2019年3-8号坑中的青铜残片拼接成完整的器物。所得的结果竟然是三件恢弘的、繁复的、充满想象力的青铜器, 它们代表了三星堆的巅峰工艺和艺术创造力。

1. 青铜骑兽顶尊人像

青铜骑兽顶尊人像由8号、3号、和2号坑出土的青铜神兽、青铜骑姿顶尊人像、青铜尊口沿拼合而成。文物并没有完全修复,它们被分开展陈。博物馆采用3-D打印技术,将其原貌还原,以便欣赏其全貌。

青铜神兽  先看这一神兽,它有如象似犀的腿和蹄,虎豹腰身、兔子耳朵和又大又扁的嘴,妥妥的一个四不像。它的头上顶着一个神台,上面站立着一位头戴高冠,身着华丽长袍、脚穿翘头靴的祭司。他双手平放在胸前,驾驭这尊怪异的神兽。祭司脚下方有一个神龛,神龛中有一个跪地小祭司,双手环抱胸前做献祭状。(左图是原照片的抠图,下相同)

青铜骑姿顶尊人像  这位祭司呈跪坐姿态,他双手环抱胸前,呈献祭状。他头顶铜尊,铜尊上方有三条张着嘴的龙和三头低着头的牛

通过3-D打印,一个完整的青铜骑兽顶尊人像出现在人们眼前。神兽托着三位祭司和装满贡品的尊飞向天界祭拜神灵。龙吐水、牛耕地暗含他们祭祀的是掌管农业的神,以祈祷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这是一座古蜀三星堆的社稷圣坛。

2. 青铜神坛:

青铜神坛是人类历史上出现的最复杂的青铜器之一,由2、3、6、8号坑出土文物跨坑拼图而成。

神坛底座出自8号坑,分为三部分:下部为方形呈镂空塔台状,装饰植物状镂空纹饰,中部为仪式活动平台,上有13个人物分为三组,每组4人:第一组人像双手呈持握状,跪于平台四角;第二组人像身着衣裙围坐在中央的一个镂空小平台上;平台中心有小山凸起,其上有一跪坐人像,它以一根带子背负着一个圆罍。第三组人像更为强壮,它们跪在圆形台基上,共同抬起由铜杆组成的抬架。人物各施其职,簇拥着中间小山上的主祭司,刻画了一个宏大的祭祀场面。

出土时一些平台上的小人散落在底座旁(左上),中间背罍 坐着小山上的应该是主祭司,主持祭祀仪式(下图)

底座之上,人们抬着的是一只如犬似马的青铜神兽。神兽头尾之间跪坐一人,其上半身已残断。

3号坑出土了一件体型巨大、造型前所未见的器物,就连考古人员也无法命名,直接称其为“奇奇怪怪”。它的下端是残缺下半身的铜人,双手于头顶向上举着一个方圆契合的神坛。神坛中间还有一位俯身人物,穿行于神坛之中。神坛装饰华丽,底部方座四周有眼形纹饰,立柱饰飞龙擒牛的立体装饰。龙身修长飘逸,顺着立柱呈从天而降姿态,前爪紧抓从立柱下方伸出的牛头。这件“奇奇怪怪”的下端,与青铜神兽的上端正好拼接成一个完整的跪坐骑手。

另外,还有出自3号坑的青铜持鸟立人像、2号坑的青铜喇叭座顶尊跪坐人像,共同组成了完整的青铜神坛。神坛上圆下方的大结构体现出三星堆人天圆地方的世界观,从上到下分别是神殿与山峰、飞龙、巫师、寓意天地人三界,展现了古蜀人的神话宇宙观。3-D打印图像让人们能够更完整地直观地了解这座古老的三星堆人留给我们的灿烂遗产。目前青铜神坛各部分分开展出,让我们期待文物工作者将它们修复合体。

3. 鸟足曲身顶尊神像

鸟足曲身顶尊神像,简称鸟足神像。由 8号坑出土的青铜顶尊神像、青铜持龙人像、青铜杖形器,3号坑出土的青铜罍、龙形尊盖和2号坑出土的的鸟足人像组成。

鸟足曲身神像  来自8号坑的顶尊蛇身铜人像出土时底部残缺,考古工作人员发现,它竟然能与86年2号坑中出土的鸟脚人像相吻合,拼对成功后的铜像头顶尊、手撑罍、脚踏鸟、身体向后翻,形成一个高难度姿势。于是它有了新的名字:鸟足曲身神像。神像纵目突出、獠牙明显、人身鸟脚。它头顶瘦长的觚形尊,双手支撑倒立在方座圆罍上,双腿反向卷曲向上,双脚为鸟爪形,并抓握住一只倒立的鸟头。象征神的使者脚踩神鸟从天而降。

龙形尊盖 倒放着的带卷云纹的喇叭形器座,器座上趴着一条带双翅的神龙,双翅向回收,象征神龙从天而降。

青铜顶尊持龙神像  神龙上方站着一位持龙立人像。他戴高冠,着长袍,持镂空龙杖。耳戴象牙饰品,通体布满彩绘,帽冠上是一个器物的残件,根据最新研究表明,这件残缺器物,是一颗青铜神树。三星堆的青铜神树是凡界的人们上天通神的天梯,也是天上的神灵降临人间的通道。神灵驾驶着神龙从天而降,将象征最高权力的龙形神杖,交到三星堆最高统治者手中,从此后他就是神在人间的代言人。

将这几部分拼接在一起,组成一座完整的鸟足曲身顶尊神像。这座神像描绘从人到神的过程,见证三星堆人的封神时刻和君权神授的加冕仪式。

1号青铜神树  青铜神树无疑是三星堆人献给世界最棒的礼物。它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一座单体青铜文物,是博物馆最珍贵的镇馆之宝。它高3.96,据推断其完整高度应接近5米。出土时被发现碎成2000多片,研究人员耗时10年修复,铸就文物修复史上的传奇。神树采用分段铸造,运用套铸、鉚铸、焊接、芯骨等高难度的技法进行连接,是上古时代一次技术加艺术的完美结合。神树底座出现三面环绕的山峰,树根没入山峰之中,代表树生长在山巅之上,高高的树干直冲云霄,说明它是一棵通天神树。主干至上而下向外伸展出树枝并开花结果,果实上站着神鸟。铜树分为上中下三层,每层3只鸟,共9只,加上树顶残缺的一只,共10只神鸟。这就是上古神话里的太阳神鸟金乌。它是《山海经》中描绘的神树扶桑,金乌九日居下枝,一日具上枝。神树旁还趴着一条长翅膀的4米长龙,极有可能是上古神话里的战神应龙。天上的神驾驶着应龙驰骋在天地人间,意味着这棵神树不仅是供金乌栖息的扶桑,也是众神进入人间的通道,神树建木。

二号神树  三星堆出土了八座神树,目前已修复的仅有1号和3号。二号神树在AI技术的帮助下,采用数字模拟复原。30多件残件聚拢、拼对,最终完成了一棵高2.88米的神树。它的底座上一根主树干,和1号神树一样,它也分为三层,均匀伸展出3根树枝,树枝顶部开花,站着青铜鸟。细看之下,二者又有不同,1号神树青铜鸟翅膀是向上的,而2号神树鸟儿的翅膀朝下。翅膀向上,代表太阳升起,而朝下则是太阳落山。于是人们猜测,1号神树为扶桑,2号神树为若木。两棵神树一东一西,还原了三星堆人的宇宙世界:东有扶桑,西有若木。太阳从扶桑而起,轮流飞到天空,将光芒普照人间,最后落回若木歇息。《三海经》中的神话世界,栩栩如生地出现在人们眼前。

左:2号神树的数字还原图,中:山形底座上,跪坐着3个青铜人像,右:2号神树的部分残片

三号神树  三号神树高约1米,比起1号神树要小很多。底座主树干上只有两层 树枝,枝蔓挂孔,树顶上站立着人首鸟身像。它树枝裹有金皮,树干呈麻花辫交缠造型,与1号和2号神树均不同。

汉代摇钱树,是博物馆唯一一件不属于三星堆的文物,它出自距离博物馆18公里处的一座汉墓,比三星堆晚了一千年。放在这里的理由是:1)其外形和三星堆神树相像,都是长在神山上,树枝上都站着神鸟,象征太阳。三星堆神树上站着的是金乌,摇钱树的最上方站立着一只朱雀,身上燃烧着永不熄灭的火焰,它代表太阳,也代表永生。树上挂满了铜钱,每一枚铜钱都是一个太阳,它们散发出光芒。2)它是三星堆神树崇拜的延续,虽然三星堆已经消失,但其思想却跨越千年传递到汉代。细看这棵摇钱树又与三星堆青铜神树有很大不同,包含了更多的内容。每个枝条的最中间是一座神殿,中间坐着西王母,左青龙右白虎分坐两边。树上还有许多鹿和猴,寓意“福禄”和“王侯”,这棵摇钱树是汉代人的陪葬品,它承载着汉代人转世依然富贵的愿望,指明了升仙的道路。

左:摇钱树全貌,右上:每片叶子图案繁复,上端中间坐着西王母,右下:同一墓葬中出土的西王母和青龙白虎雕塑        

几个钟头参观很快就过去了,精美的文物震撼着我们,不时会发出由衷的赞叹。三星堆人创造了前所未有的辉煌,辉煌之后却是消失得无影无踪。他们为什么会突然消失?他们去了哪里?这些都是一个个未解之谜。经研究,学者们排除了外敌入侵,和自然灾害如大洪水的可能性。有人认为宗教祭祀的极度消耗使得三星堆人负担沉重,内部的矛盾重重,瘟病或其他灾害使得矛盾更加激化,最后导致毁灭。历史真相究竟是什么,有待考古学家们的研究和探索。三星堆遗址的分布范围约12平方公里,目前的发掘仅占总面积的0.16%。期待通过不断的努力和研究,三星堆的谜团最终会被一个个解开。

[ 打印 ]
阅读 ()评论 (4)
评论
雾蒙蒙雨霏霏 回复 悄悄话 Amazing.
冯墟 回复 悄悄话 这对于我们是一种神秘的文化
世界在我心中 回复 悄悄话 随文参观了三星堆博物馆,????机会一定去看看 ,
科普闲谈 回复 悄悄话 写得很详细,受教了。有些文物的细节可能需要查证。比如说,那张大面具照片的实物,是按照1986年出土的一个残缺底座通过模拟做出的仿制品,不是最新出土的那个;此外,那个“龟背网格器”,在双向对称轴上是10格对10格,不是9格。三星堆文物的细节是三星堆人刻意留下的交流信息,很关键。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