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林间溪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西行漫记 5 敦煌—看不够的榆林窟

(2018-07-29 23:46:50) 下一个

距离莫高窟约170公里处的瓜州县城南另有一片洞窟,洞窟开凿在踏实河两岸直立的峭壁上,东崖32座,西崖11座,一泓清流流过崖间,人称万佛峡。又因峡谷里榆树成林而称为榆林窟。榆林窟的开凿起始时间不详,但从洞窟形制和题记推测为隋唐之前。唐、五代、宋、西夏、元、清各代均有开凿和绘塑,进行过大规模的兴建。榆林窟的壁画内容和风格与敦煌莫高窟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被称为莫高窟的姊妹窟,是敦煌石窟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看完莫高窟,第二天我们又来到榆林窟。

车出敦煌,一路往东行走,窗外是茫茫戈壁。进入瓜州县内从高速下来拐进小路,路况亦不尽如人意。突然茫茫戈壁滩中一个巨大的婴儿雕像横空出世,它静静地趴在大漠之中,虽然四周荒凉,却是整片大地都在拥抱着它,像孩子酣睡在母亲的怀抱。这座以"大地之子"命名的雕像是2016年清华大学运用数字技术完成的大型雕塑作品。用以纪念丝绸之路,承载中国5000年历史。雕像以红砂岩为主要材质,利用3D扫描获取模型数据,分块进行3D雕刻,运输到瓜州后再逐块雕砌安装成型。继续向前一片矮树林出现眼前,柳林中不时可见骆驼,三三两两散处于戈壁滩中的红柳林,悠闲踱步,吃着柳树叶。也许是没有座垫的原因,骆驼看上去个子并不大,较我们在鸣沙山所骑小了许多。起初我以为是野骆驼,可小张告诉我那是人们放养的,就像一路所见的羊群和牛群,虽不见牧人,但也绝不会走丢。小张是西北人,一路都是他在张罗,使得我们的行程得以顺利完成。

大地之子

看着雕像我不禁陷入深深的沉思,这不正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的真实写照吗?大地母亲用身体孕育华夏儿女五千年,如今乳汁干涸,身体枯竭,青春不再,绿色无存,只剩下一片苍茫荒凉的戈壁滩。如今大地之子已经成长、富强,是否应该考虑回馈母亲,帮助她重返青春,再显风采。

穿过一处乱峰突兀的山脉,山并不算高,然而石骨尽露,赭黑相间,几乎寸草不生,阳光下岩层扎人眼目。

随后是连绵不断的低矮土丘

远处一泓碧水落入视野,在光秃秃的黄土地上显得那么的蓝、那么的美。

汽车弯进一处峡谷,沟峡渐渐开阔起来,断崖之上可见烽燧。复拐过一弯,俨然已是一片绿洲,峡谷两边树林苍茂,多为白榆树,在此已经生长了千年。两侧断崖壁立,可见栈道,散布着一个个石窟,下有急湍,清响不绝,榆林窟到了!

洞窟分布在峡谷两边的崖壁上
经介绍这些榆树虽看上去不大,但已经在此地存活了一千六百多年
不像莫高窟那么多人,除了专程参观的团体,文化人员和美术学生,这里几乎很少游客。为我们讲解的应该也不是专职讲解员,而是研究员。莫高窟的小李,作为讲解员已经很不错了,可是榆林窟的张先生渊博的学识和对洞窟深切的热爱,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张先生告诉我们,来到榆林窟主要是看壁画,榆林窟有壁画5650平方米,其中4200多平方米保存良好。虽有彩塑272多尊,但大多是清代重塑,并没有壁画的艺术价值。
我们的参观从栈道开始。到过莫高窟的人都知道,莫高窟是由一层层的木栈道连接各窟,这是莫高窟建窟伊始就采用的交通方式。今天的榆林窟也采用了这种方式,但若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之前到来,是看不到栈道的,只有那高高的崖壁上一个个的洞口,那么人们是怎样上到半空中的悬崖上去礼佛呢?那不成真有飞檐走壁、羽化飞升的本领?奥秘在于每个洞窟门口两侧的一个小洞,原来古人在开凿榆林窟之前先在崖体内开凿了通道,通道连接各个洞窟,从崖下走进通道便可进入各个洞窟。而我们今天出入的门,建窟时只是用来抛弃土方,后来便是采光的窗,直到九十年代,崖壁上的栈道修好,窗就变成了门。九十年代前的榆林窟,那时还没有栈道(网络图)
洞窟以山体内开凿的通道相连
榆林第12窟
走进第一个洞窟,第12窟,建于五代时期(公元907-960)。洞窟的结构相较莫高窟完整了许多,甬道、前室、主室样样俱全。果然洞窟里壁画色泽鲜艳,线条清晰。张先生介绍那是因为榆林窟坐落在峡谷内,且面朝西没有太阳的直射,因而壁画千年而不褪色。前室一面有披顶,披顶下绘有一圈垂缦,每片垂缦下系一铃铛,好像在风中飘动。垂缦下方是飞天,身姿曼妙,非常灵动。佛菩萨的神情是严肃的,在描绘他们时有一定规范,但是飞天是自由的,通常画师在描绘飞天时会倾注自己所有的热情和想象力,画出的飞天往往也最有表现力。飞天出自印度,是佛国中等级最低的神仙,他们用鲜花和音乐供养佛菩萨,因此从十六国到元代,飞天跨过了漫长的岁月,出现在每个洞窟里,千姿百态。飞天下方是千佛,令人惊奇的是每尊佛像旁都有名字,字迹清晰,一千年过去,仍能辨识。经考证283尊佛像名号出自大乘佛教衔接经。
托珠地藏菩萨
壁画中的千佛个个有名号
西壁门南侧有文殊变,北侧为普贤变。文殊变和普贤变是榆林窟壁画重要题材之一,壁画中普贤菩萨乘白象,诸菩萨和诸天随行,昆仑奴御象,伎乐天演奏各种乐器在前引导,表现出菩萨出行非常隆重。
进入主窟,不觉有些目瞪口呆,佛坛上站在的是一位身着蟒袍的王者,张先生介绍这是孙思邈。看看墙上的壁画,没错,全是佛教题材,可是一个道人怎么走进了佛殿受人朝拜?张先生为我们解惑:原来一千多年前这里的确是佛教的地盘,但一百多年前这里却是道士掌管。元朝中期以后开窟造像停止了,特别是明朝闭关后,一度兴旺的石窟无人照管渐渐荒芜。后来道士来到这里,接管了洞窟。河西地处偏远,缺医少药,人们生了病只能找个神仙拜拜,于是道士们想起了自己的药王神仙孙思邈,便立像于此受人祭拜,以保平安。从此道家的神仙住进了佛洞窟,12窟也更多的被称为药王洞。
榆林第16窟 
16窟是现今保存较好的五代前期的一座大窟,大约修建于公元936-940年,是曹议金长子曹元德执掌瓜沙政权时为其父所建的功德窟。曹家五代八任归义军节度使,统治瓜、沙地区达100多年。其中曹议金为第一代,他奉中原为正朝,通过和亲与邻国修好关系,发展生产,搞好经济,使得瓜、沙地区政治稳定。曹议金死后其长子继位,继续执行其父的政策。窟内主室甬道南壁有曹议金供养人画像,画像中曹议金身着长袍,手持香炉,恭敬虔诚面佛礼拜。身边榜题为"敕归义军节度使检校太师兼托西大王谯郡开国公曹议金一心供养"。
曹远忠,曹议金第三子,是在位时间最长的归义军节度使。他在任期间,编纂历日、敬授民时;设立军镇、还授土地;保障丝路畅通、促进文化交往;开窟造像、雕版印经。为今天敦煌文物的传承和保护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本窟有两大看点,第一,来自甘州(张掖)的慧聪张法师的发愿榜题,在榜题中第一次出现"榆林窟"这个名字,榜题时间为西夏天赐礼盛国庆五年(公元1073年)。文中写到"山谷内甘水常流,树木稠林,白日圣香烟起,夜后明灯出现,本是修行之界,昼无恍惚之心,夜无恶境之梦",将当时榆林窟情景详细描写出来。第二看点是曹议金之妻甘州回鹘夫人供养像。回鹘夫人身着紧袖翻领长袍,头戴桃形凤冠,面贴花钿,是典型的回鹘贵族女装。身旁有榜题书写"北方大回鹘国圣天公主陇西李氏一心供养"。当时贵族妇女流行"靥钿妆",用黄金和美玉加工成各种形状装饰品贴在脸上,金玉用当地河里珍贵的"祁连裸鲤鱼"的鱼皮制成一种叫作"呵跤"的胶粘贴。正如唐诗所云:"犀玉满头花满面",当时贵夫人的奢华生活可见一斑。从这幅壁画中我们还注意到一位名人的随意涂鸦:"辛巳十月二十二日蜀郡张大千临帖一周题记"。据说当年张大千在敦煌临摹时破坏不小,他在壁画上任意涂鸦题字,或者揭开表层壁画观看底层。这种对千年文物不负责任的做法实在令人不齿。
榆林窟第26窟
第26窟开凿于唐代,五代、宋、回鹘、清都有重修。写这个洞窟的目的是要向那些多年来为守护千年文物,将自己的青春献给这荒远的戈壁的文化工作者致敬。明朝嘉峪关的闭关,使得瓜、沙地区变成塞外之地,榆林窟、莫高窟无人照管,有的被流沙淹没,有的沦为监狱或流浪汉的住所。他们在洞中生火做饭取暖,我们在几个洞窟中见到烟熏的痕迹。26窟就是这样一个洞窟,上世纪70年代还住着人。80年代敦煌研究所接管榆林窟,当专家们走进洞窟,看见满地脱落的壁画残片十分心痛。那时我国还没有修补壁画的技术,专家们将米粒大小的壁画残片收集起来,一一作好标记存档。直到2002年修补技术过关,粘合用的胶水分析试验成功,才开始了修补工作。当时全国具有修补能力的技师不足百人,此洞窟中就聚集了40人,修复了一年半时间,终于将部分壁画还原。我们所看到的壁画果然是像鱼鳞片一样,那是技师们一点点粘贴起来的。看到这里我们肃然起敬,为这些保护文物默默工作的人们所深深感动,向他们致敬!
榆林窟第2窟
第2窟位于东崖下层,建于西夏(公元1113世纪),现在作为特窟开放,是榆林窟唯一一座以菩萨为主题的洞窟。洞窟的开凿仍沿袭唐以来的覆斗形形制,窟内壁画保存西夏原作,正中佛坛上骑青狮的文殊等塑像经清代重修。西夏建国190年,大量吸收中原汉文化,尊孔崇儒,并仿照汉字创立了西夏本民族的文字西夏文。两代开国帝王李德明、李元昊都是佛教的崇信者,因此西夏王国为我们留下了许多精美的佛教艺术作品,榆林窟第2窟就是一个具有代表性的洞窟。洞窟内,覆斗形顶的中央绘团龙藻井,从构图到绘画都很有创意。
洞窟西壁门两侧各保留了一幅水月观音画像,其绘制之精美,是西夏壁画中的上乘之作,也是敦煌石窟水月观音画像中最精美的,经常被人们所称道。整个画面是以一种清新淡雅的石青,石绿等冷色调来表现,显得宁静素雅。在透明的巨大光轮中,头戴宝冠、项饰璎珞的观音菩萨悠然自在、若有所思地坐在水边岩石上。这里的水月观音画像不仅仅是作为人们礼拜的对象,而且也成了人们欣赏的对象。在画面里人们可领悟到一种深旷清净的意境,使人丢弃心中的一切杂念,陷入凝神遐思之中。正如诗人白居易的赞叹:"净绿水上,虚白光中,一睹其下,万缘皆空。"
榆林窟第3窟
第3窟同样是一座特窟,开凿于西夏中晚期,此窟的洞窟內容和形制独具一格,特別是大量的精美壁画在敦煌石窟中佔有很重要的地位。此洞的主要看点有洞窟东壁南侧的《五十一面千手千眼观音经变》,和西壁北侧的《文殊变》,南侧的《普贤变》。
《五十一面千手千眼观音经变》内容丰富而独特,是罕见的优秀作品,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此画高3.7米,宽2.2米,面积为8.14平方米。观音像为五十一面,作宝塔形重叠,上下十层。佛经说:千手千眼是观音菩萨发大慈悲,救济众生所致。千手表示法力无边,千眼表示智慧无穷。这幅壁画并没有将千手具体画出来,而是采用器物代表千手。整个画面出现了166种器物,对称分布在观音像的两边,包括人物、动物、植物、建筑、交通工具、生产工具、乐器、量器、兵器,以及各种法器、法物等等。丰富而真实地反映了当时西夏的社会的生产和生活场面,其中牛耕手、酿酒手、冶炼手都是最好的实例。《五十一面千手千眼观音经变》内容丰富,包罗万象,是历代各类经变无法比拟的,它超过了佛教图像仪轨内容,是西夏时代的独创,具有珍贵的历史和艺术价值,被专家们称为敦煌一绝。
酿酒,《五十一面千手千眼观音经变画》的左上侧有一幅酿酒图,图中一对夫妻,丈夫在灶前烧火,手中还拿着吹火筒,妻子拿着碗,正在讨论着什么,仿佛是在品说新酒的优劣。根据专家鉴定,图上画的是塔式蒸馏器,说明当时的酿酒业不再是简单的粮食发酵,已经开始蒸馏,高浓度的酒已经产生。《本草纲目》记载蒸馏法酿酒出于元朝,而榆林壁画将其提早了两百多年。
冶炼,酿酒图旁有冶炼图。图中,地面上有一个古老的立式木扇,木扇旁坐着一人,一手往炉子里加柴,另一只手拉着风箱,身旁两个人正抡着大锤奋力敲打。西夏时期的冶炼技术颇高,出产的铁胄和兵器非常有名。它所生产的刀剑可所向披靡,盔甲铁胄不为利剑锋羽所破,当时中原贵族能为有一把西夏宝剑而骄傲。锋利的兵器出自于它先进的冶炼技术,而先进的技术来自于其高超的鼓风系统。从中国鼓风设备的发展来看,经历了三个时代:皮囊时代,木扇时代,和风箱时代。宋代正是处于木扇时代,在当时的大典《五金总要》一书中记载,中原采用的是单座木扇。而从图中可以看到西夏采用的是双座木扇,大大提高了炉火的强度,从而锻造出优质的铁和兵器。
洞窟西壁门北侧的《文殊变》和南侧的《普贤变》无论从绘画水平还是艺术价值都是敦煌壁画同类题材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反应了西夏时期的壁画绘画艺术水平具有相当的成就。当时的中原正值宋朝,在宋徽宗的影响下,中国的山水画到达了新的高度,人才辈出。西夏求贤若渴,大量招募中原人才,使得它短短的190年历史得以迅速发展。《文殊变》俨然是一幅秀丽山川和茫茫云海构成的山水风光画。文殊菩萨手持如意,安详坐着青狮上。远处以大幅的水墨山水画为背景,群峰耸立,奇石突兀,古刹隐藏于幽谷,彩虹横跨于山峦。大山大水体现了这一时期山水画技法的最高水平。构图采用中国画传统的透视方法,将不同角度的人物和景色在同一平面和空间中自然表现出来,体现出"咫尺之图,写千里之景"的意境。从绘画的技法来看,整个画面强调线描的造型作用和艺术效果。各种手法清晰流畅,一气呵成,已初见工笔画雏形,堪称古代山水画的杰作。
文殊变局部
《普贤经变》中,普贤菩萨衣袂飘拂,若有仙风,身后奇峰突起,山下流水潺潺。同样也是大面积的山水,白描为主的人物,开阔舒朗的的构图。远景同样也采用了北宋流行的巨障山水的形式,山顶墨色浓重,山脚墨色浅淡,突出山之高远。近景的山石树木细节丰富、笔触细致,线条流畅。山峦中的宫阙楼阁借助界尺画线,将建筑按照正常比例画出。
普贤变局部
《普贤变》中还出现了"西游记"图像。画面左侧,玄奘站在岸边,双手合十,对普贤菩萨朝拜。他后面跟着孙悟空和白龙马。这幅图像是迄今发现最早的唐僧取经图像,比吴承恩的《西游记》还早300余年。
洞内不能照相,此文大多数室内照片来自敦煌研究院网站,也有出自百度图片网,在此一并谢过。
[ 打印 ]
阅读 ()评论 (2)
评论
cng 回复 悄悄话 本来是很苍凉的自然景观,却不幸被这些人造巨无霸刹了风景。
二舅 回复 悄悄话 大概三、四年前去过那里。正如文中所说,讲解员都是兼职的研究人员,非常敬业。从讲解中可以体会到他们对自己的事业对象充满感情,很了不起的一群人,令人敬佩。

本文作者佛学知识渊博,文字功底一流,赞一个!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