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林间溪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精彩景德镇(一) 陶阳里历史文化区

(2025-05-09 12:25:48) 下一个

离开江岭,我们坐上高铁,半个多钟头后,已经置身于中国的瓷器之都,景德镇。景德镇,中国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其制瓷业的历史源远流长。景德镇的第一个名字出现在历史记载中是从东晋开始,当时名为新平镇。唐朝时期,经过几次易名称为昌南镇,为浮梁县管辖。一直知道英语中的中国——China是出自于瓷器“china”,但并不清楚,为什么西方将瓷器称为“china”,此次才搞清楚,原来是出自“昌南”的谐音。到宋朝,昌南瓷器由于材质优良受到宋真宗的喜爱,被定为御用瓷器,并于景德元年(公元1004年)将自己的年号赐予昌南,景德镇从此得名。渐渐景德镇凭借自己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容纳吸收北方先进技术,其瓷器制作一路开挂。到元代,景德镇的制瓷水平空前提高,明清更是达到巅峰,成为中国制瓷的龙头老大。这样一个历史古城,怎么不令人心向神往呢。坐在出租车内,司机问我们准备呆几天。听说我们只有两天的时间,司机批评我们:应该呆上一个月,才能细细体会景德镇的陶瓷文化、匠人精神和瓷都的风韵。我俩相视一阵苦笑,一个月的时间,太奢侈了。好吧,他姑且一说,我们姑且一听,仍旧按照自己的节奏参观这个城市。放下行李,首先前往陶阳里,去参观历史上景德镇最为亮眼的御窑遗址。

一. 陶阳里历史文化旅游区

景德镇拥有2000多年的制陶史,1000多年的官窑史,以及600年的御窑史,陶阳里历史文化区展现的是其中的御窑历史。这里是明清时期景德镇瓷业的中心,御窑所在地,专门提供皇家的御用瓷器。北京故宫有36万件藏瓷,95%都烧制于此。自明初以来,景德镇人在昌江东岸沿河建窑,因窑成市,逐渐形成围绕瓷器生产而衍生的窑砖里弄市井,古有“陶阳十三里,烟火十万家”的说法。近年来景德镇政府在御窑厂的遗址上建立了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并进一步扩展为历史文化旅游区,涵盖108条历经千年的老城里弄,400余年的明清窑作群落,以及明清时期御窑窑炉遗址等等。御窑厂的皇家气派和陶阳里的烟火气息构成了独具特色的旅游元素。

“陶阳十三里,一百零八弄”,景德镇沿河建窑,因窑成市,逐渐形成围绕瓷器生产而衍生的窑砖里弄市井

1. 故宫瓷器展览馆  进入公园,我们首先来到故宫瓷器展览馆。近年景德镇为了申请世界遗产,组织了陶瓷行业的一批制瓷大师、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仿制了200多件故宫瓷器精品,以供有关部门评定审核。目前申请活动已经结束,这些精美的瓷器也向公众开放展出,并且出售。架子上的瓷器个个精美绝伦,工作人员热情向我们介绍了景德镇瓷器的历史、类型和特点,让我们大长了陶瓷知识。景德镇瓷器分为五大工艺外加三小类,统称八类技艺:包括影青瓷、颜色釉、青花、青花玲珑、粉彩、外加釉里红、五彩、斗彩。根据器皿的形状又有天球瓶、胆瓶、抱月瓶、双耳瓶、葫芦瓶、梅瓶、春瓶、花觚等名称。

部分为申请世界遗产而制作的故宫藏品仿制品                                    

青花瓷瓶,从左到右分别为康熙、雍正和乾隆年间制作的花瓶,调色有明显的进步

粉彩花瓶,粉彩包括粉彩(1、3、5)、五彩和珐琅彩(2),五彩和粉彩的区别在于前者没有中间过渡的晕色,粉彩是在五彩基础上发展出来的                                        

复制的部分故宫房间中的瓷器                                 

中国老式民宅的客厅常规摆设,讲究“东瓶西镜钟生平安”,代表平安顺遂的寓意

2. 御窑遗址  离开故宫瓷器展览馆,我们来到明清御窑遗址区。景德镇自明洪武二年创建御窑厂,到1911年满清灭亡御窑制度终止,延续542年,历经明清两朝27位皇帝。御窑集中在珠山附近,珠山北麓遗址是明洪武和永乐时期的御窑厂烧造和活动的主要区域,南麓遗址为明宣德至万历年间的窑炉遗存,发掘出17座窑炉,其工作面、窑门、火膛、窑床、烟道等均保存完好。其中始建于明末的徐家窑是古窑范例,它是手工制瓷窑作群,可以装烧300担瓷器,是景德镇保留最完整、最大的柴窑遗址。目前徐家窑已复烧成功,以延续和弘扬传统柴窑的陶瓷烧制技艺。

3. 龙珠阁  龙珠阁位于御窑遗址北侧珠山上,始建于唐,命名聚珠亭;宋朝修缮一新,称中立亭;明朝重建,几次改名,后称为翠环亭;清朝又改称文昌阁;民国十四年(1925年)重建,最后称龙珠阁。龙珠阁于1987年重建,高34.5米,共6层,是御窑厂制高点,也是俯瞰景德镇古镇风貌的最佳观景点。楼下一层,有御窑市井的全貌模型。景德镇人在昌江东岸沿河建窑,因窑成市,逐渐形成围绕瓷器生产的窑砖里弄、瓷行商铺、会馆书院的陶瓷文化,古有“陶阳十三里,烟火十万家”的说法。

通往龙珠阁的小道前有一个碎瓷片复原的青花瓷瓶,通过瓷片的空隙可遥看龙珠阁,现在已成为打卡拍照点,往往聚集着排队拍照的人群

“陶阳十三里,一百零八弄”,景德镇沿河建窑,因窑成市,由模型可直观看出,其街道纵横交错,规模相当宏大。

4. 御窑博物馆  这是一个造型奇特的博物馆,借鉴景德镇清朝独创的蛋型柴窑构造特点,设计成8个长度不一、大小不同的拱体建筑,错落有致地分布在御窑厂以东区域。博物馆所有的展品都是出自旁边的御窑厂,通过考古挖掘出来的。当年,进贡皇帝的瓷器要经过严苛的审核。落选品的处理制度也非常严格,不合格的瓷器要打碎,集中掩埋,以免流入民间。考古工作者将这些掩埋的碎片发掘出来,并将它们拼对还原成原来的模样。在这里出土了百余吨、两千余万块御瓷片、修复了3000多件御瓷精品。昔日没有机会展露头脚的瓷器,如今成为宝贵的历史见证,包裹着瓷都的记忆传承。跨越千年,以另一种形式绽放光彩。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绿珊瑚 回复 悄悄话 谢谢介绍,值得一去的地方。有阵子很喜欢珠山八友的瓷板画。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