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 (7)
2025 (5)
克利夫兰位于美国中西部五大湖区的伊利湖畔,早年由于运河和铁路交通在这里交汇,成为钢铁、石油和制造业的中心,是美国主要工业城市之一。1940年代城市发展到顶峰,人口已达90多万。六十年代由于经常发生种族骚乱,加上财政状况发生问题,城市大幅衰落。当我们八十年代来到这里时,“衰败的城市”已成为克利夫兰的代名词,在人们的聊天中,电视的脱口秀中克利夫兰经常作为笑料被人讽刺嘲笑。那时Downtown附近围绕着破破烂烂的街道与脏兮兮的小矮屋,junkyard 也随处可见。只有学校附近的University Circle环境优美,我们的日常生活也主要集中在这一区域。这次重返克利夫兰,首先看到的是downtown附近已经大大改观。90年代克利夫兰开始转型,内城区大幅重建,金融、医疗成为城市发展的经济支柱,新建筑如雨后春笋,颇有一番欣欣向荣的景象。若说当年我们看到的是一个衰败的克利夫兰,如今展现在眼前的是复兴的克利夫兰。
Downtown
我们来到downtown,街道上整齐的老建筑可看出当年的繁荣。同时一些新的建筑拔地而起,又展现出经济的复苏,克利夫兰的振兴。
Old Stone Church:建于1855年,曾经历经几场大火。教堂建成后仅11个月一场大火将其烧毁,1858年重建。不料1884年元月又是一场大火,我们今天看到的是1884年10月重新修复的教堂建筑。
Public Square:四周围绕着克利夫兰的著名建筑
Key Tower, 建于1990年代,是克利夫兰最高的建筑
战士与水手纪念碑,建于1861年,以纪念南北战争中当地的士兵与水手
Terminal Tower,建于1920年代,建成时是全美第二高建筑
Sohio Building,建造时原想超过Terminal Building,但被市政府否决,因此缺了个尖顶
Downtown的街道
市图书馆
图书馆内部
邮局和海关大厦
还记得这家百货公司,后来倒闭了,大楼还在
为召开共和党大会新建的广场
从图书馆的窗口看去,广场前的伊利湖连接在天边
克利夫兰还运行着一种环保节能公交车
这条街酒吧云集,每当夜幕降临,这里十分热闹
Playhouse Square 是仅次于纽约林肯中心美国第二大演出中心,这里剧场云集,经常上演各种表演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
凯霍加河穿过城市东部,当年由于河面上漂浮一层油而引发火灾,是克利夫兰的大笑话。如今河水也治理得很好
Cleveland Clinic,全美最好的心血管专科医院,也比以前扩大了好几倍。医院现在全面发展,许多专科都在全国名列前茅。医院的发展也是拉动城市复苏的经济支柱之一
住宅区
克利夫兰在1940年代人口到达90多万的高峰后,一直衰落下滑,到2000年人口普查时下降到不足40万。经过二十多年的转型和城市建设,联合附近城市形成克利夫兰大都会区,到2011年大都会区人口上涨达到两百多万。2005年根据《经济学人》统计,克利夫兰与匹斯堡同列为美国最佳居住城市。我们驱车到郊区的居民区走了一圈,果然街道干净,房屋整齐。而且房价便宜,除了气候外,果然是个适合家居的城市。说到天气,我又要感谢老天爷。出发前查天气预报,克利夫兰连续几天有雨,甚至有雪。我们抵达时,除了乌云密布,一滴雨也没下。第二天却是个大晴天,蓝天白云,打破了我四月份看不见太阳的概念。第三天说是有大雨和雪,但是清晨却是阳光普照,给我时间拍照。接着乌云来了,大雨来了,可是我一点也不慌张,我们的活动已经完成,照片也已拍完,现在正坐在车里前往胡君的家。和胡君共进午餐后,我们驱车前往辛辛那提。虽说路途中风雨交加,但并不影响我们。四个多钟头的行驶后,我们抵达辛辛那提。此时收到胡君的短信和照片:自我们走后克利夫兰开始下雪,已经下了5英寸多。风雨在我们的路途中下完,第二天的辛辛那提又是艳阳天。
紧挨着downtown原是一片破败的黑人区,近年来一些富有的黑人发起拯救黑人区的运动,他们将新住宅建造在靠近主街街面上,是城市市容焕然一新
当然Downtown还是留存着一些破败的小街,和我二十多年前看到的一样
小意大利区,几十年一点没变,看上去也很整齐
Fairmount:富人区,这里的房屋外形多变,看上去很不错
来到小镇Chagrin Falls,这是一个典型的中西部小镇,安静平和,节奏缓慢
Chagrin fall,小镇的得名就是因为这条河流上的几个小瀑布,瀑布虽不高,但河水哗啦啦也流的湍急
我们来到这家小店吃午餐,老式的小餐馆,食品都写在黑板上
Lobster roll非常好吃
我们离开克利夫兰后,天上马上下起了大雪。四小时后抵达辛辛那提收到胡君的短信,积雪已达5英寸。第二天晴空万里,映衬着白雪熠熠生辉。这样的雪景我已多年未见,恨不得多呆两天,享受一下久违的大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