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点滴

点点滴滴,我的生活,我的随笔
正文

[节日一角] 家乡小菜,小时候的感觉 (1): 绿绿菜

(2015-12-21 13:58:23) 下一个

【家乡菜,好喜欢这个主题。写个系列吧】

 
第一次想起来做家乡菜是若干年前,记不清是多少年了,那时突然就特别想吃家里每年都腌的绿绿菜(家乡口音念“录鲁菜”)。这道菜每年冬天前腌上,过冬天过年时就经常拿出来佐饭吃。
 
小时候,冬天菜少,母亲就会夏天开始做酱豆子(学名“豆豉”),有时会放个西瓜进去,还有西瓜皮,晒一个夏天,西瓜会自然地给偏咸的豆豉增加一些甜味。然后是,母亲还喜欢腌胡萝卜做主料的绿绿菜和辣菜(学名“雪里蕻”),以及腌制白萝卜干,蒜苔等。别的腌菜不提,家里人人几乎都爱吃浇上芝麻香油的绿绿菜。我小时候还爱吃辣椒炒酱豆子,不喜欢萝卜干,而姐姐喜欢吃鸡蛋炒辣菜,我总觉得辣菜腌的太咸了,不好吃,只挑里面的鸡蛋吃(有点挑食哦)。
 
说起绿绿菜,穿插一个回忆。记得在若干年前大学毕业留校南京的叔叔,由于文革的关系,我家成分不好,基本上没见过他回老家(划分界限吧,那个时代就不多谈了)。后来八七年他带着儿子回老家了,那时我父亲正好庆六十六岁大寿。我还在读高中,没想到大城市回来的叔叔也很喜欢吃家乡的绿绿菜。后来也了解到,虽然南京那时是大城市,到冬天,可是还不如我们那个小地方新鲜蔬菜多 (顿时开始“鄙视”大城市,哈哈)。过去的大城市吃菜真是可怜啊,记得北方的另一个大城市,到冬天那菠菜,叶子蔫儿吧叽的,那个贵啊,太稀罕了。九十年代初及之前都可以叫旧社会,不堪回首啊(好酸啊)。不像现在,什么地方的菜都可以买到了。后来我高考结束后暑假到南京去游玩,还在他家吃到改良的绿绿菜版本,也挺好吃的。
 
到了美国后,最早也不会做菜,咱们在国内那时都是吃食堂的学生啊,从南方的一个高校吃到北方的另一个高校的。但是在美国工作后,郊区公司的食堂实在不好吃。有一年冬天,俺就突然就想起绿绿菜了。虽然没亲自做过,但是两只眼睛看到过啊,所以就斗胆开始了第一次做家乡菜的实验。
 
买了胡萝卜若干,很多葱,很多蒜。准备上一个大盆,以及盐,醋,绍兴酒。
 
准备:
胡萝卜斜刀切片,
葱斜刀切片,
蒜切薄片。
 
放盆里:
铺上一层胡萝卜,
再铺上一层葱蒜,
再铺上一层胡萝卜,
再铺葱蒜。
层层铺好后,
撒盐,
倒醋,
和黄酒(后回国咨询,不用放酒),
用筷子充分搅拌。
 
放坛子里:
放到玻璃容器或陶瓷坛子里,
密闭在冰箱里保存起来。
 
成了,很简单是不是?!来个坛子照:
 
 
大概几个星期后就可以吃了。吃得早可能会太辣,蒜的辣味。家乡有句话说,蒜辣心,就是心脏会觉得辣,和辣椒的辣感觉不同。在家乡,要等到蒜变绿了,才算腌好了,故美其名曰,绿绿菜。后来在美国,看到人们腊八开始醋腌蒜,也是等到蒜变绿才算腌好。所以变绿是蒜和醋待在一起时间足够长的原因吧。
 
腌好开吃。用干净的筷子拨出想吃的量,放到盘子里,再浇上香油,均匀搅拌后即可当小菜佐稀粥,馒头,面条,饺子,等等了。
 
这是个色香味俱全的小菜。
 
色:鲜绿的葱叶,白嫩的葱白,橙黄的胡萝卜,白里泛绿的蒜片,看着赏心悦目。
 
香:空气里会弥漫着蒜香和芝麻油的香味,刺激着我的味觉神经,我写着写着,口水就开始想流出来了。
 
味:葱和蒜,香香的,微微辣。胡萝卜咸中有自己的甜味以及醋香加葱蒜香,味道丰富,特别开胃,配什么主食都可以帮着多吃些。不知不觉,吃着吃着就吃撑了。有时吃完还不过瘾,再打开坛子,再拨出一盘加香油继续吃。
 
后来孩子出生后家里请了保姆,就让保姆帮做这个腌菜。先后几个保姆吃完后,都回家自己腌给自己家里人吃,把这个家乡菜发扬光大了。
 
后面接着写:
 
2: 辣疙瘩菜
 
 
3: 香椿炒鸡蛋,野葱炒鸡蛋
 
 
4: 芝麻盐
 
5: 辣椒炒酱豆,
 
 
6: 更多 -
 
松花鹌鹑蛋(变蛋)
 
 
贡菜:

再来两个有文化气息的菜:

启功的手迹碗(里面汤也很棒)

取材老子的阴阳之道: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