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心博客

许多人或事,大概是不能按照斗争哲学那样用“两个凡是”来分类的,否则就无法解释为何一对死敌都爱吃同一种佳肴、都爱娶同一类美女了。
个人资料
正文

神奇的一生 (1)- 译审及出版人:田心

(2013-10-10 20:06:19) 下一个



 

总目录

 

第一册:贫困的孩提及少年时代(1909-1932)(第1 - 11章)…… 2

 

第二册:青春苦旅(1933-1946)(第12 – 30章)………………… 87

 

第三册:声名鹊起(1946-1950)(第31 – 52章)………………  238

 

第四册:举世闻名的传道人(1951-1954)(第53 – 67章)……  419

 

第五册:被排斥的教师(1955-1960)(第68 – 81章)…………  565

 

第六册:先知和他的启示(1960-1965)(原著尚未出版)………  724

 

 

附录:校订者整理的两份资料

 

附录 1:全书人物录 ………………………………………  725

 

附录 2:全书地名录 ………………………………………  731


 

 

 

贫困的孩提和少年时代

1909 -1932

 

 

这本传记不同于你以前所读过的任何书籍;当然,里面也有普通的戏剧性片段……

 

突然,枪走火了,近距离打中了比尔的腿。比尔倒了下去,在痛苦中尖叫。

吉米跪下去,语无伦次地说:“对不起,比尔,真对不起,这是件意外,我不是有意……”然后,他仔细地看着他朋友的腿。吉米的脸色变白了,说:“比尔,千万不要动,我去叫人来帮忙。”

“不,不要离开我,”比尔大声叫。但吉米早已跑开了,跑得像野兔一样快。比尔低头看自己的腿,看到腿几乎被炸成两片,恐惧极了。

 

但这出戏才只是开始,接着,超自然的事发生了;事情永远不再一样了。

 

在世界的某处,一个真诚的少年正在寻找这些问题的答案:

神真的存在吗?若存在,他是谁?他在哪里?这位神关心我的生命吗?

此书是献给你的,年轻的寻路人!因为我曾经也是寻路人。


 

贫困的孩提和少年时代

1909 -1932

 

 

  

 

 

第一册作者前言 ……………………………………………………   4

 

1    诞生时的神秘迹象 ……………………………………… 6

2    他的第一个异象 ………………………………………  15

3    贫寒的童年 ……………………………………………  26

4    无情遭打 ………………………………………………  32

5    猎枪走火事故 …………………………………………  39

6    致命的一击 ……………………………………………  47

7    逃往西部沙漠 …………………………………………  54

8    随之而来的迹象 ………………………………………  60

9    最后的机会 ……………………………………………  65

10    第一次信心的试炼 …………………………………… 72

11    被按立传讲超自然福音 ……………………………… 78

 

第一册作者解释 ……………………………………………………  85


 

 

第 一 册 作 者 前 言

 

 

我开始这项工程时,遇到的第一个难题就是:我要如何去接近一个很少有先例的主题?威廉·伯南汉的生平故事远远超出了正常人的经历,所以,很难在一部书的有限空间里对其作出公正的评价。我的方法有一些优势,也有局限性;在一开始,我就要与你们分享这两点。

在开始写传记之前,每个传记作家都必须作出一种决定,就是他组织这本传记素材时,是采用主题法呢,还是采用年代法?他想要写给什么样的读者看?他应该在什么样的含括程度上去写?他的书该有多长呢?要把什么样的事件写进去,要对事件写得多详细呢?应该作出多少分析呢?什么时候应该对事件只描述而不评论呢?这清单可一直列下去……

我是采用年代法来组织这本传记素材的;我感到,通过观察威廉·伯南汉生命的一步步展开,可以得到很多顿悟。许多传记作家在文中始终保持现在时,分析和解释他们所描述的每个事件的未来意义。我选择不这么做,而是让故事中每一事件的意义保持它的神秘性,直到那个时刻,即威廉·伯南汉自己认识到它的意义,才揭开它。这就让读者可以顺着他所活出的生命明白他品格的发展,欣赏他自己如何努力了解他奇特生命中的意义。

因为已经有了一些写威廉·伯南汉的简短传记,所以我觉得,这部传记应该写长一点,写详细一点。我不想写得冗长乏味,所以,我就把笔墨集中在故事普通的戏剧性和丰富的神奇性上,而把分析的文字缩减到最少,终于使这部传记成为可读性很高的书。无论你是七年级学生还是大学教授,我想,你每翻开一页,就会发现自己还想多看一些。

但是,这种努力也带来一种遗憾。因为这部传记很流畅,好像一本激动人心的小说,有些读者可能被它吸引,而把它当成小说,那就错了。本书中的每一个事件都是发生过了的。许多故事都记录详尽,它们取材于大量的原始资料。在我的研究中,我使用了报纸和杂志的文章、书籍、照片、电影,以及那些亲自认识威廉·伯南汉的人的见证,和那些目击到传记中所描述的某些超自然现象的人的见证。

不过,我的资料大部分取材于威廉·伯南汉自己的个人见证,贯穿于他十九年的国内国外事工中、一千一百多篇录在磁带里的讲道。在他大部分讲道中,他讲了许多关于他非凡经历的故事。许多次他讲到一些刚刚临到他的事,描述得很详细,包括其中的对话(要知道更多,请看本册后面的“第一册作者解释”)。常常,威廉·伯南汉甚至会讲出当这些事件发生时,他“是怎么想的”;这样一来,一个传记作家的梦想就实现了! 这类资料很丰富,很详细,也是高度个人化的,使我可以用所选择的引人入胜的风格来写这本传记。我觉得,这样写远胜于本书所不具备的学究气的外饰。我的目标是:使你一直阅读下去,直到你更好地认识我们这时代最重要的公众人物之一,也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人物之一。

 

 

欧文·乔金森,1994


 

 

1

1909 -1912

 

 

“十五岁生孩子,也不算太年轻嘛,”爱拉·伯南汉喃喃自语道。她想给自己鼓鼓勇气:“瞧,我都准备好了。”

肚子又痛了比以前更强烈、更明显了。爱拉感到肚子胀得难受,疼痛在加剧。她手捧着大肚子,呻吟道:“还不能,还不能生。要等到查尔斯回家再生。”

汗珠从她额头上冒出来。她步履蹒跚地走过泥土地面,来到小木屋里唯一的位于简陋木门中部的窗子边。窗子没有玻璃,只有一块木头的活动遮板。白天,爱拉把它打开,晚上关起来。现在,它正开着。

“查尔斯!”她尖叫起来。她的喊叫声好像雾气蒸发,飘入肯塔基的密林中,从她那里扩散到四处,延伸到广阔的群山叠谷。她知道,离她最近的邻居都住在几英里外,所以爱拉觉得极度的孤独。疼痛使整个肚子绷得紧紧的,她惶惶不安。“查尔斯!”她又叫起来:“查尔斯,你在哪儿?”然后声音越来越低沉,变成微弱的呜咽声:“快回来吧,我需要你。”

那天早上,查尔斯·伯南汉刚拿到他做伐木工的钱。他进城,就是肯塔基州的伯克斯维尔,去买一套新的工装服。“庆祝我的第一个孩子诞生,”他说过。但什么事让他拖得这么久呢?他在小酒馆被人截住了吗?如果是,那可不是他们结婚这一年来第一次发生那样的事了。但今天,查尔斯肯定不会做那样的事吧?他知道他们的孩子随时都会生下来。

阵痛慢慢舒缓,爱拉已经精疲力尽了。她斜靠在粗糙的破门框上,望着落到枫树和橡树后面的太阳,那些树已吐发嫩芽。这是19094月。爱拉关上活动遮板时,打了个哆嗦。

小木屋里仅有的一丝光线是阳光穿过粗糙的方木条的细缝射进来的。细小的光束慢慢地爬过桌子,桌子是自家简单地用一个锯下来的树桩做的,桌腿由几根木条撑着,还有一条木板当座凳。在这个十二英尺长的房间里,唯一的另一件家具,是一张很简单的床,钉在一面墙上。爱拉步履蹒跚地走到床边,“噗”地一声倒在干草垫上,把被单拉到下巴。她每动一下,头下的麦壳枕头就“唰唰”地响。房间暗下来,变黑了。这时,爱拉想起她从前住在德克萨斯州帕里斯的家,不久前,她曾巴不得逃出那个家。去年,那个家简直让她受不了。但现在,从她这样的处境看,那个家还不算太差。

爱拉是在德克萨斯州的哈维家长大的。他父亲是个猎人,捕猎能手,也是学校的老师。她母亲是纯正的切诺基印第安人。爱拉是四个孩子中的老大。三年前,她母亲死于猩红热病。在那之前,她度过了一个美好的、无忧无虑的童年。当时,爱拉仅仅十二岁,她最小的弟弟才四岁。母亲干的家务活就全都重重地落在爱拉的肩上。

大约一年前,她在西部赛牛集会上遇到了查尔斯·伯南汉。查尔斯个头不高,英俊,黑色的卷发,肩膀宽大,有老练的西部牛仔本领,能够制服所有向他挑战的横冲直撞的野马。爱拉被他的魅力倾倒了。查尔斯十八岁,她十四岁,但她看起来要大几岁。那个时候,结婚似乎是逃避照顾弟弟妹妹这苦差事的好途径。现在,她很纳闷,她是不是从一个火坑跳进了另一个火坑。此时,她才十五岁,寄居在肯塔基山区,正怀着孩子,离她最近的医生也在四十英里以外,连叫个朋友来帮忙都叫不到。爱拉把头埋在枕头里,哭了起来。

 

尔斯·伯南汉天黑一个小时后才回到小木屋。当然,他喝了酒,但思维还不算太迟钝。他轻轻地推开门,免得吵醒可能在睡觉的年轻妻子。然后,他听到妻子的呻吟。查尔斯马上点亮了松树结,把它放在水果罐的盖上。松树结燃烧时噼噼啪啪地响个不停,发出暗淡的亮光,并且冒出很多烟来。因为这小木屋是自然通风的,烟从椽子缝隙里穿过,透过屋顶上的鱼鳞板木瓦的裂缝飘散开了。

“查尔斯,”爱拉虚弱地说,“今晚就会生了,去叫你妈妈来。”

查尔斯生了火,连忙赶去他母亲的小木屋。那个晚上很冷,天空晴朗。借着星光,很容易看清小路。一个小时后,他返回来,带着他母亲和两个女邻居。

伯南汉大妈是个脾气暴躁的老妇人,倔得像头牛。但一看到这十五岁的小姑娘快要生产,她的心也变软了,好像滚烫的浣熊油把靴子的皮软化了一样(这不是说伯南汉大妈自己曾穿过靴子,她一生中从未拥有过一双鞋)。现在,她要处理这整个局面。她自己生过十七个孩子,她已经做好准备,给她毫无经验的儿媳妇当接生婆。她让查尔斯等在外面。他没有反对。他拿起一条毯子,钻到小木屋外一头屋檐下面的角落,拿碎木片和松树皮做垫,当他的床。查尔斯从口袋里摸出一小瓶威士忌,擦一擦瓶口,喝点酒让自己镇定。很快他就进入了梦乡。

黎明时分,小木屋里越来越忙乱起来。查尔斯醒了。天已破晓,东方的地平线渐渐明亮,但太阳还没有升起来。他骂自己打了瞌睡,随后又为孩子还没有生下来而忧愁。出了什么事?也许他应该进屋里看看。在他还没决定进去前,就听到新生儿尖声的啼哭。小木屋的门打开了,有个女邻居喊道:“查尔斯·伯南汉,是个男孩。”

查尔斯羞怯地慢慢走进木屋,关上门。房间里能闻到从桌上的油灯冒出来的烟味。伯南汉大妈清洗完婴儿,称了一下,有五磅重,然后轻轻地把他放在母亲的手臂上。查尔斯站在床边,两手伸进他新买的工装裤裤兜里,紧张地看着那个咕噜叫着、蠕动着的小生命,那是他的儿子。

爱拉说:“查尔斯,他有你一样的蓝眼睛。”

查尔斯仔细看着那双小眼睛,但因光线晦暗,他看不清是什么颜色。“我们给他起名叫威廉,”他说,“中间名叫玛利安。”

爱拉嘴里试着发发音,“威廉·玛利安·伯南汉。这听起来很有特色。威廉的昵称就是比尔。查尔斯,我想,比尔也会有像你一样的卷发。你把活动遮板打开,我要好好地看看他。”

刚刚过了五点,那是190946日,星期二早晨。尽管太阳还没有升到地平线上,晨光却已从木屋的板缝里透了进来。查尔斯推开活动遮板,吓得倒退几步。有什么东西通过打开的窗户飞射进来,是一道光,像一个星球,直径约有一英尺。  

爱拉惊叫起来,把婴儿紧紧地搂在怀里。其他人惊呆了,后退到墙边。这奇异的光在房间里绕了几圈,然后停在床上,盘旋在新母亲和新生儿的头上,发出黄绿色的光,它自身有生命在搏动。它停在那位置上还不到一分钟,并不长,但对小木屋里的人来说,足以使他们确定,他们实实在在地看到了它。这火球离开时跟它进来时一样快,一阵旋风似地穿过椽子,从屋顶上出去了。

查尔斯瞪大眼睛,连眨都没眨一下,惊呆地往上看着鱼鳞板木瓦。忽然,一阵拍打翅膀的声音把他的注意力转到门上,一只鸽子落在开着的窗户的窗台上。这只雪白的鸽子好奇地打量着房间,很像在找什么东西。当它找到新生儿,就翘起头来,咕咕地叫了几声,飞走了。查尔斯盯着那小鸟看了一会儿,然后转动了眼睛,看着屋顶。

邻居妇女之一自言自语道:“哦,我还从未…”

另一个沉思着,说:“我不知道这小家伙将来会怎么样?”

那时,比尔·伯南汉才生下十五分钟。

 

息很快传到山里的乡亲们当中,说“山那边的那个新生儿头上有一道光”。有些人把它讹传为太阳光在镜子上的反射。但查尔斯和爱拉最清楚,因为他们的小木屋里根本就没有镜子。再说,当时太阳也还没有升起来。人们感到困惑不解。这道光有什么属灵的意义?查尔斯想要把这事忘掉,但爱拉不让他忘掉。她坚持说:“应该做点什么事。”最后,决定把孩子带到教会去,奉献给神。一开始,查尔斯反对这个想法;但最终同意了,虽然他的让步有损他的一点点面子。现在,问题来了,他们要带他到哪里去奉献呢?

查尔斯·伯南汉的祖先是很严谨的爱尔兰天主教徒。在爱拉这一边,哈维家也是爱尔兰天主教徒,但爱拉的母亲不是,她是属于切诺基印第安人。但是,查尔斯和爱拉两个人都完全脱离了他们的天主教背景,也都没有任何正式的宗教信仰。从他们奉献婴儿的简单意图出发,他们同意,最好的教会就是最近的教会。

所以,当比尔·伯南汉两周大的时候,查尔斯和爱拉包着他,把他带到“负鼠王国浸信会教堂”去,那里每星期天只有很少的人聚会,教堂是用粗圆木搭起来的,泥土地面,凳子是用几块木板铺在几根翻过来的树桩上做成的。“负鼠王国浸信会教堂”没有固定的牧师。大多数星期天,都是会众唱唱诗,然后读一些经文。但每两个月,有个巡回传道人会过来讲一场道。今天,那个老传道人来到那里。他为小威廉·玛利安·伯南汉做了祷告,祈求神将来有一天使用这孩子,去事奉他。在此后的二十三年中,这是比尔·伯南汉仅有的一次进教堂。

 

材采运作业常常迫使查尔斯整周都得离开妻儿。190910月,一场大风雪使他困在离家很远的一处伐木工营地里。爱拉,又怀了第二个孩子四个月,她担心她的供应要用完了。当柴火用光后,她把双脚捆上粗麻袋,迎着刺骨的寒风,挣扎着穿过齐腰深的积雪,开出一条路进到树林里,砍了一些小树,捡了一些枯树枝,把它们拖到小木屋来,怎么也得让她的火继续烧着。后来她的食物吃光了,她就绝望了。火也熄灭了下来,成了一堆灰。爱拉太虚弱了,没办法再出去捡柴火了。她把小木屋里的每块碎布都拿来,想尽办法把自己和儿子包裹起来,爬到床上去,钻进被子把头蒙起来。外面的风不停地呼啸着。房间里非常冷,连桶里的水都结冰了。爱拉望着屋顶的椽子,又想起她儿子出生时那道奇特的光。过去的六个月里,她常常想起这件事。有时候她相信,这是一个预兆,显明比尔命中注定会成为伟人。现在,这似乎毫无意义了,因为死亡离他们两个人不会太远了。

她最近的邻居是个老人,住在山谷对面。当暴风雪临到时,这位邻居曾走出屋子做过家务杂活。他刚好能看到伯南汉家小木屋的屋顶,发现烟囱里没有冒烟。当时,他并不太在意,但过了几天,他开始挂虑这事。他记得在暴风雪之前,那小木屋里还冒着烟,应该没有人会在暴风雪期间离开小木屋。他推测可能出了什么事,于是,决定过去看一下。当他走近小木屋时,他发现,雪地上没有新的脚印。这证实了他的担心是对的,暴风雪过后,实在没有人离开过小木屋。他敲门,没人应声。当他试着推开门时,发现门是从里面锁住了。现在,他知道,里面肯定有人,有人则肯定出了事,不然,就会回答他。他用了很大的力气,想尽办法把门推开。在屋里,他所看到的一切使他惊呆了。

爱拉和孩子在床上缩成一团,因寒冷和饥饿,几乎快死了。这邻居抓起爱拉家的斧子,赶快跑到树林去。他扛回足够的柴火来烧,使小木屋暖和起来。他发现没有食物,就连忙赶回家,把能拿来的杂货都拿来了。要叫医生来是不可能的,所以,这位老人就自己来照顾这年轻的妈妈和孩子。等到查尔斯踏破积雪回到自己的小木屋时,他的妻儿已在慢慢恢复体力。

那年冬天的其它日子,查尔斯就呆在离家不远的地方,打猎和设陷阱捕获猎物,储存了不少肉类食物。春天,他又回去做木材采运作业。冰雪融化后,他把公牛同原木绑在一起,一根接一根地拉,把原木拉到坎伯兰河;那里的木材采运员就把圆木绑在一起,做成木筏,让它们漂到俄亥俄河,再漂到密西西比河。

 

19103月,查尔斯和爱拉生了第二个孩子,爱德华。几个月后,十六岁的爱拉感到肚子里又有一个小宝宝了。1911年上半年,她生了第三个孩子,又是一个男孩,给他起名叫亨利。查尔斯做木头采伐工作,从1911年的春天、夏天一直到秋天。后来,厄运临到了查尔斯,使他离开了小家庭,而且几乎断送了他的性命。

作为家里十七个弟兄姐妹中最小的孩子,查尔斯·伯南汉是在许多粗野的老师中长大的。还是孩子时,他就学会了抓瓶威士忌在手里,也学会了用拳头来解决纠纷。1911年秋天,查尔斯去参加一次社交会,发生了一场斗殴。卖私酒的和硬心肠的人搅和在一起,屋子里所有的人都卷入其中,很快,就演变成一场血腥的打斗。一个名叫威利·雅布罗的家伙,力气很大,把查尔斯的一个朋友打在地上,跳到他上面,拔出刀来,正准备往那人的心脏扎下去。这时,查尔斯抓起一把椅子朝他头上砸过去,然后往后退,拔出一把刀来。威利放下地上那个人,去追查尔斯。威利想伺机割断查尔斯的喉咙。他是个极残忍的人,曾用栅栏木杆把自己的亲生儿子打死。但查尔斯的刀子快了一步,威利便倒在血泊中,失去知觉,但还活着。

当这场恶斗的消息传到肯塔基州的伯克斯维尔后,查尔斯被牵连到其中,视为元凶,被控谋杀未遂罪。一名警官骑着马来逮捕他。在警官找到他之前,查尔斯已觉察到危险的风声。他不得不马上逃跑,但不知道要逃到哪里,要怎么办。在离开之前,他答应爱拉,他一找到工作和住的地方,就会写信给她。他会使用一个假名,这样就不会留下蛛丝马迹。

所以,一个下午的工夫,查尔斯·伯南汉就消失了,留下她的妻子单独在树林里照顾自己和三个小娃娃。那时,比尔两岁半,爱德华一岁半,亨利还不到六个月。爱拉才十七岁,自己差不多也是个孩子。只过了几个星期,她就意识到查尔斯又把他的一部分丢给了她。她又怀孕了。

那年秋天和冬天,爱拉筋疲力尽了。在一个简陋的、与世隔绝的小木屋里,爱拉尽力地照顾三个小娃娃。她感到像经历了一场噩梦,又常常感到恶心。她没有钱,没有生活来源,没有精力。若不是得到查尔斯的亲戚的帮助,尽管他们也很穷,爱拉知道她肯定就不能活下去。

终于,季节变换,冰雪消融,她的恶心也停止了。亨利过了他的第一个生日,爱德华过了他的第二个生日,比尔过了他的第三个生日。在爱拉腹中的婴孩又踢又扭,已经快要临产了。1912年春天里,有一位警官停在小木屋边,问爱拉是否听到过她丈夫的消息。她告诉他事实,她没有丈夫的音信,也不知道他在哪里。

警官到访过后几天,比尔和爱德华正在小木屋后面玩耍,那里有一汪泉水,地面一直很泥泞。比尔要向他弟弟显示他很有力气,就搬起一块他能搬得动的最大的石头,举过他的头,向泉水那里扔去。石头打到水边的烂泥里,泥巴溅了爱德华一身,他就大哭起来,一颠一拐地跑回小木屋。一只知更鸟开始欢快地唱歌。比尔注视着树枝,直到看见了附近树上的那只鸟。他向前走了一步,知更鸟就飞走了。就在那个时候,有件奇异的事发生了,在他幼小的心中留下了烙印,成为他童年时代第一个最重要的回忆。从知更鸟停落的树枝上,出来一个声音,好像一阵风吹过树叶的呼呼声。然后,有个声音从那棵树发出来,是非常清晰的人的声音,说:“你将要住在一座名叫新阿尔巴尼的城市附近。”

随着恐惧的尖叫,比尔抬起他那粗短的小腿,拼命往小木屋跑去,尖叫着:“妈妈,妈妈!”

爱拉正在擦爱德华肚子上的泥巴,她问:“比尔,怎么啦?”就把她的大儿子抱在身上。

“妈妈,有一只鸟对我说话。我听到它在树上唱歌,然后就对我说话。”

爱拉笑了:“你是在做梦啊,孩子。”

但比尔坚持说:“妈妈,我听到他了,我听到他说话。”

“那只鸟说了什么呢?”爱拉逗着他说,仍然以为那是比尔的幻想。

“他说,我们将住在一座名叫新阿尔巴尼的城市附近。”

这下子把爱拉给愣住了。看来这不是一个小孩闹着玩能编得出来的事。她走到小木屋后面,对着树林大喊:“喂,有人在那儿吗?”当她走回屋子里,比尔问:“妈妈,新阿尔巴尼在哪儿?”

“它是印地安那州的一座城,在肯塔基州路易斯维尔的河对面,离这里大约一百英里。比尔,你从哪里听到有人谈到过新阿尔巴尼吗?”

“妈妈,在那只鸟告诉我之前,我从没听人说到过新阿尔巴尼。妈妈,我们什么时候要住到那里?爸爸会跟我们住在那里吗?”

爱拉摇摇头。

几个星期后,一封查尔斯寄来的让人苦等的信到了。爱拉坐在树桩做的桌子边,发抖的指头拿着信封,一眨不眨地盯着看。比尔踮起脚尖看着桌面,说:“妈妈,打开吧!”

爱拉神经质地笑着:“当然,我们等这封信已经等了很久了,为什么还要等呢?”

她小心地把封口撕开,从信封里拿出信来,打开信开始读。因为她父亲是个学校老师,所以她受的教育还不错。但查尔斯几乎没受什么教育,既不会读也不会写,连自己的名字也不会写。是他在路易斯维尔的一个兄弟帮他写这封信的。

“妈妈,信里说什么?”比尔问道。

她边读边说:“信里说,你爸爸正在印地安那州。他已经找到一份固定工作,为我们找了一个住的地方,他要我们马上过去。在一座叫尤蒂卡的小城,从那里往西南方向十英里左右,就是……”她忽然停住了,惊讶地看着她三岁的儿子。怎么可能呢?

“妈妈,那是哪里?尤蒂卡在哪里?”比尔紧接着问。

爱拉慢慢地说:“比尔,我们将要住在印地安那州新阿尔巴尼东北面约十英里的地方。”







美国肯塔基州伯克斯维尔附近的小木屋 

190946威廉·伯南汉出生地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