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舟赏景

随波逐流看风景,优哉游哉度人生。
个人资料
正文

我所理解的安娜悲剧 读《安娜 卡列尼娜》

(2021-04-19 09:37:24) 下一个

  读完了俄罗斯大文豪列夫.托尔斯泰写的安娜.卡列尼娜。感觉似乎与我中学时所读书评相差太远。那时没有机会亲睹该书,只是杂乱读到一些报章杂志的书评。那时的书评一致认为安娜是冲破上流社会的桎梏,追求爱情,追求自由,敢为天下先的旧俄妇女先锋。她丈夫卡列宁是一个伪善的,醉心于功名的庸俗之辈,维护旧制度的顽固官僚。渥伦斯基是一个轻浮的,玩弄安娜感情的花花公子。正是他们俩联手虚伪的上流社会,害死了美丽热情聪明迷人的安娜。
  在托尔斯泰的生花妙笔下,安娜是一个光彩照人,在任何地方都会成为焦点的极具魅力的女人。她有着旺盛的生命力和激情澎湃的内心。偏偏嫁了一个无趣,死水一潭的老人,与他共渡了八年压抑的生活,还生了一个她自认为她爱到极致的儿子。但是后来为了爱情,也弃儿子于不顾。
  既然卡列宁了无生趣,但是安娜在最初为什么要嫁给他呢,在当时的俄国上流社会,虽然守旧,腐朽,但西欧的自由之风还是细细的,顽强的吹拂进僵冷的俄罗斯上空。她是有选择权力的,就像书里另一位姑娘,吉蒂,她就在列文第一次求婚时直接拒绝了他。她当初嫁给卡列宁,恐怕也是看中了卡列宁的门第和家世,环顾四周,没有与之匹敌的年轻才俊,退而求其次,先保住上流社会的生活再说。当她遇到了渥伦斯基,受到爱情的感召,她不甘心生命之花默默的凋谢,于是飞蛾扑火般的投向那熊熊燃烧的爱情。
  虽然我也很佩服安娜追求爱情,追求恋爱自由的勇气。但她从来都不是一个深思熟虑的人,仅靠热情冲动行事,她也许是高估了自己的能力,或许是低估了旧道德规范的顽固和强大。她始终把自己置于一种鱼与熊掌都想兼得的境地,她的情感及心理始终是矛盾和摇摆的。一方面厌恶自己丈夫的虚伪乏味,但是又因婚内出轨而对她的丈夫卡心怀愧疚。一方面对抛弃孩子而存负罪感,又沉溺于与渥伦斯基的不伦之恋难以自拔。她想追求自由,却又留恋贵族上层奢靡的生活。作为一个有见识,有热情的女性,虽然她奋力想冲破沉重的桎梏,但她内心深处还是有传统道德,宗教意识的羁绊,所以在冲破枷锁后又感到深深的不安和绝望,陷在对自由的渴望和对宗教的愧疚感之中纠结挣扎。
  卡列宁是个典型的旧俄制度官僚,长期的官场逢场作戏,机械守旧,烦冗无效的工作,似乎销噬了他的情感基因,成为一个极端麻木和虚伪的人,他只在意保持一个流于形式的家,对妻子,儿子完全没有情感付出。对安娜的出轨,卡列宁的态度就是他整个性格的写照,他居然容许自己的妻子做别人的情人,只要不离婚,安娜可以去任何地方与人去苟且,但前提是不要被外人发现。为了他的面子和社会地位,他宁愿维持一个徒有虚名的家。在最后安娜恋情暴露于众,卡列宁还坚持不离婚,则是对安娜恶毒的报复,他确实是把安娜推向死亡的凶手之一。
  渥伦斯基对安娜的一见倾心,也让人相信他最初的疯狂爱情是真的。当安娜抛夫弃子,与他私奔,他也有意愿与安娜携手共进退。但后来的进程,就看出男女对感情认知的天壤之别。100多年后,论男女感情的书《男人来自火星,女人来自金星。》对男女之不同有大量描述。渥伦斯基虽然是花花公子,倒还不是不学无术的纨绔子弟。他受过与他身份相衬的教育,对功名前程有自己的野心,希望自己的身份与才华能为自己赢得更高头衔,渴望上流社会的认可和赞誉,他追求的爱情只是装点他荣誉桂冠的百合花,所以他并不仅满足流连于裙钗,沉缅于闺房,这就是他和安娜之间的鸿沟。
  安娜所要的爱情就是与渥伦斯基卿卿我我,桃花源中,不闻世事。尤其是当她被上流社会唾弃,被剥夺了对儿子的拥有甚至探视权之后,渥伦斯基的爱情是她活下去的唯一理由。所以她要渥伦斯基的百分百关注,更无法容忍渥伦斯基撇开她去与她不得而入的上流社会勾兑。当渥伦斯基不顾她的恳求,为了自身的利益去和他曾经鄙视的母亲周旋,这成了压倒安娜的最后一根稻草。安娜为了爱情,为了落在她身上的羞辱,为了让渥伦斯基后悔,她将自己柔弱的肉体之躯迎向呼啸而来的钢铁火车。
  即使安娜穿越来到今天的世界,时代的变迁带来观念之多样性,思想之开放性,人们对各式奇葩生活方式的宽容性,与安娜的年代天地之差。爱情自由,女性自主,已经成为日常。如果她依然使用她的方式来争取她的爱情,现代的宽容不会让她被社会冷落,但一定会被人们鄙视。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0)
评论
打魚船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小酒虫' 的评论 :真的, 愿闻其详
小酒虫 回复 悄悄话 安娜除了长得漂亮,一无是处。貌美就容易引起人们同情,这是人类人弱点。老托也逃不掉。他本来是要批判安娜的,写着写着,就被安娜迷住了。
打魚船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goingplace' 的评论 : 所以人是多面的。
打魚船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亘古未见的笔名' 的评论 : 如果安娜要妥协。将就,那就不是那个撞火车的安娜,托翁赋予她敏感而冲动的性格。
goingplace 回复 悄悄话 安娜后来很孤独,因为当时苏联的上流社会对她的行为是鄙视的。。。说卡列宁无趣,庸俗,在安娜身后,他抚养了那个私生女。
亘古未见的笔名 回复 悄悄话 作女,在今天一样悲剧收场!
打魚船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花似鹿葱' 的评论 : 回复 '花似鹿葱' 的评论 : “不同时代的人总能读出不同的感悟。” 您说的太对了。
只要还有婚姻存在,这种悲剧总会发生。前两天看了电影{汉密尔顿夫人} 也是同样的婚外情。只因男方是大名鼎鼎的英国英雄-纳尔逊上将,我竟然同情他们,为他们惋惜。当然纳尔逊上将的作为也是渥伦斯基无法比拟的,他非常坚定,也非常忠贞。
打魚船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江郎山闲话' 的评论 : 言虽简,理确深。谢谢
花似鹿葱 回复 悄悄话 谢谢你的分享,也让我再次回忆读了多遍的安娜。名著就是这样具有魅力吧?不同时代的人总能读出不同的感悟。安娜的悲剧是时代的悲剧,一个贵族妇女,除了安逸之外,还想要一点真爱,也不容易了。通过她,更反衬那个阶层的虚伪无情。不能指望她毅然决然离婚,或者二次不满意二次离婚,做一个新时代的独立女性啊。托尔斯泰是一个虔诚信仰的人,他也很真实,他无法开出更好药方,只好让安娜卧轨。。。。再次谢谢你的分享。
江郎山闲话 回复 悄悄话 人心不满足,是一切悲剧的根源。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