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谷 -- 溪流

地球轨道是椭圆,不圆我有什么办法?
个人资料
正文

性宗与相宗-为什么在文明之初,“必定有”东西方文化的差别?而且只能是独立发展,只有各自到了成熟阶段再相遇才能互补共生

(2023-11-15 21:32:25) 下一个

简单列一下:

1. 人类的问题就是生死问题+生活问题。

2. 生死问题研究“我是谁”,“我”到底是什么,不知道我是谁就不知道是死是活。这个研究的是我的本质,特征,特性,我把它叫性宗。

3. 生活问题,是如何让我们的生活更方便,研究各种现象之间的因果互动规律,我称之为相宗。

4. 性宗和相宗,和佛教里的法相宗、法性宗的定义或者还不同,我看了半天佛教的定义,感觉也需要时间才能厘清楚。所以我先用我的定义。

5. 性宗要解决生死问题,其方法就和解决生活问题不同;认识自己和认识世界的方法不同,认识世界,就要像第谷、开普勒那样看星星,睁眼往外看世界;而认识自己就必须要打坐,往内看自心,也就是内观。

6. 所以,在一个以解决生死为根本重要的社会里,打坐参禅就必定是社会的主流,宗教活动就是主流。这个类似印度、中国。印度教、佛教、道教都是如此努力的。

6.1 当我说东、西方的时候,其实只是一个方便的说法,是个代表两种认识方法的概念,而不是两个地理概念。从我这个上下文看,地理上的西方也有东方传统方法和目的。例如,希腊哲学也有认识你自己(Know Yourself)的教导,基督教也要求找到你的魂。如福音书所说的,丢掉你的生命才能获得你的生命。这里当然是指的不同的生命。这是人们看不清楚到底生命是有什么不同,所以才都用了同一个词,其实是说的两个意思。

6.2 为什么会有词语上的混淆?例如:心的概念为什么那么多不同的理解和翻译?又如,福音书的“丢掉你的生命又得回生命”,为什么会有这些矛盾?这里的根本原因是人们的辨别力不够造成的。就像没有医学训练的人分不清楚心肝脾胃肾,统称肚子。一个没有医学知识的人,不管是胃疼、肝痛还是肾脏有病,都说肚疼;一个缺乏佛法训练的人,不管到底是心乱还是脑乱,都说是心慌。人们把内心的各种活动统称为“心”。而不知道在佛家看来,你每次说的其实是不同的东西和心理现象。

7. 而认识世界为己任的社会,从古埃及的测地,到后来的看行星轨道,然后到牛顿的光学、力学研究,都是要看外部。看外部的人,也不太会有心思看内部,也不太可能参透人生的奥秘。

8. 向内看自己,向外看世界,这个一般人是很难一心二用的。所以这也是东西方必定要走不同的路的原因。

9. 只有当西方搞科学的人把外边看的差不多了,然后认识到自己对自我的认识不够,他们才转向东方,特别是印度,然后发现:嗯,原来他们印度人这方面走了那么远了。

10. 而东方人也会发现,我在看内部的时候,完全忽略了外部世界对我的影响,天天光个脚丫子在森林里打坐,不知道还可以有些方便方法、科学方法,让生活变得轻松容易。

11. 以前人们会试图发现,“中国在某某时间,有一定的科学苗头,但是,然后,没有发展起来”。现在想想,这是必然的。因为社会的资源和人们的心理都是趋同的,如果性宗已经很成熟,形成了一种社会风气和土壤,那么大部分的人的关注点,一定还是往这个方面集中,还是会往内心看。

12. 反过来,当一个社会的科学发展到一定程度后,要在这个社会里独自发展出内观禅修,可以说也基本上不可能。虽然,西方也一直有隐秘的修行团体。但那如果也可以归结为性宗的话,就和主流是两条不同的河流。不是开普勒、牛顿他们的路子。下面就以贝克莱的哲学为例,能看出这个非常接近东方佛教、印度教世界观的体系也没能独立发展到成熟。贝克莱如果现在复活,也会感慨,为什么英国就没能发展出佛教呢?我们到底迷失了什么机会?

12.1 当贝克莱主教提出他的“存在即是被感知、世界只是我心中观念”这个系统性的世界观。熟悉佛教的人应该能看出来,他的论点其实已经接近佛教的观点---三界唯心、万法唯识。

12.2 但是就像在中国科学不容易长大一样,在西方即使有了贝克莱的苗头,后面的人也不知道从那个起点如何继续发展,如何验证,找不到继续生长的方向。

12.3 就像中国人听见一些科学发端的观点,会问你那有什么用?然后就没有然后了,因为刚开始发展的时候,你不大可能看出来一个思路有什么用。其实在西方传统的熏陶下,即使很多英美哲学家觉得贝克莱的文章挺严谨的,也还是会问:你说的倒也不错,不过,有什么用?他就不知道有什么用了,因为他确实也不知道此后该如何深入。你贝克莱跟人家牛顿的方法比比,牛顿的体系是,不管物质到底是不是真实,只管研究物质怎么互相作用和运动,结果就是快捷、有效,立竿见影。你贝克莱的体系除了给上帝信仰留个空间,还有别的用处吗?【贝克莱当年的影响力,看看美国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城市和大学,UC Berkeley,就知道了。】

12.4 贝克莱的方向始终找不到突破点,以至于到了康德,以及之后的人渐渐接受,“物自体、世界,本质上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就是个无解的问题。因为人们不明白他们是被自己的思维方法所局限了。他们不知道这问题本来就是性宗的问题-就是认识事物本性的问题,这个问题不是康德的思辨方法可以解决的。【但是,康德解决不了的问题,不代表不能解决。所谓物自体到底是什么,在佛教传统一直都有人知道答案,并且在传授认识方法的。比如达摩祖师那里一直强调禅宗的根本就是要:见性。就是见到万法万物的本性。】

12.5 贝克莱走到那一步后,还要面对的问题是,这个我们所谓的物质世界到底是你心里的,还是心外的,这个问题是正确的问题吗?甚至有人诘问他,如此说来,你老婆也不过是你心中的东西了等等,看似无厘头的问题。

12.6 其实在中国佛教历史上这个问题早已解决,不过每个人都必须亲证才行。著名的禅师公案里有这么一个故事:【文益禅师(885年—958年)准备离开一个寺庙去别的地方参学的时候,师父送他到门口,要考考他,也是要指点了。问了一句:“上座您常常说三界唯心,万法唯识。”然后指着门庭下面一片石头说:“你说这个石头是在你心内,还是在心外?”文益禅师回答说:“在心内。”师父回到:“你是个到处参禅的修行人,为什么放块石头在心里?”文益禅师很窘迫答不上来。只好也不走了,放下行李,继续求学】

12.7 这个故事类比到贝克莱,就是说,你虽然能说出“存在就是我心的感知”,但是,你还不知道什么是心,什么是存在的根本本性,你看见的东西到底是在心内,还是在心外,也没个彻底明白。因为你还没有明心,也没有见性。如此你也不会得到真实的神通妙用。如果你的哲学家同行问,你这个体系有什么用,你还是答不上来的。这就属于思想刚发芽,就被人问到停止发育了。实际上,贝克莱当年认真建立他的体系的目的,主要还是为了维护基督教的上帝信仰。但是到了禅宗祖师那里,同样的问题他们很容易回答,因为本来就是教人干这个的,就是为了“了脱生死”的。如果问:有什么用?就会回答:你若能真实证悟三界唯心、万法唯识,那就直接解决生死大事了。

12.8 这个故事的意思还是说,在西方的科学体系(相宗)发展成型后,另一个体系(性宗)也是很难深入的。大部分人的人心会顺着科学(相宗)的思维走,不会走参禅的路。当然,也许是老天爷的安排,让性宗大师、Guru都在印度和中国传道,达摩不远万里,也是来的中国。就像科学的大师基本在西方一样。各自独立发展了几千年。

13. 只有两种文化各自独立发展到成熟、成型以后,才可能同时并存而不是互相吞噬。如果在一方已经成熟的地盘上,另一方想从头发展,应该说是极难的。

 

。。。。。。

待续

[ 打印 ]
阅读 ()评论 (2)
评论
freemanli01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江天云月' 的评论 :
江天兄好,我以前写过一个念佛经历,后来一直在理解到底发生了什么,整个事情到底是个什么事儿,what's next 等等。
https://blog.wenxuecity.com/myblog/56918/202010/14100.html
江天云月 回复 悄悄话 很喜欢。理致清晰,言深而意达。自由君一定也打坐吧, 有何境界, 能写出来分享吗?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