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谷 -- 溪流

地球轨道是椭圆,不圆我有什么办法?
个人资料
正文

人生的两个能力和一个心态

(2021-05-24 11:49:05) 下一个

记录一下,这也是最近这一两年才慢慢理清楚的。不是不走,只是不被裹挟着走。而且这篇文字是为了承接上一篇<人生的两个问题>。要解决这两个问题,必须具备一定的能力,否则最后还是没办法解决。

爱心、接纳,也不是放纵。而是开发自己固有的智慧,能力,自尊、自主、自立。

说到自立,自尊,佛和普通人到底有什么差别?

人活一辈子,到底“得什么”?这个问题应不应该问?问这个问题是积极?还是消极?这样“打破砂锅问到底”会不会出事儿?

=============

1. 价值判断的能力,知道什么是最重要的,对谁重要?这个是智慧。

任何人跟我们谈话,其实都涉及到一个问题:为什么搞这个事儿?直接的回答肯定是,这个事儿好啊---也就是有用啊。不管是当下的高兴,还是以后的解脱。肯定是多少要服务于某个目的。

有人鼓励科技发展,有人鼓励灵性修证,有人要兼修,有人要有先后。这方面要想打破砂锅问到底,他们都要回答一个“为什么,这有什么好?”

搞明白为什么,会产生强大的驱动力。The power of why。

  • 价值观跟世界观密切相关。如果一个人的世界观是人死灯灭,那么人生观和那些认定有天堂、能解脱的人就不会一样。
  • 当年鲁迅说我不敢做一个在小黑屋里唤醒人的事,万一把人唤醒了,只不过告诉人们你们在小黑屋里死定了,那还不如不唤醒。鲁迅、海明威等人都是绝望的人,不知道(或者说不相信)这个世界之外还有更大的世界,更可靠、永久的世界。所以他们的人生观就是“硬顶”。没别的办法。
  • 佛的世界观是说这个三界如火宅,早晚要出事儿,早晚要面对;同时,他又说有方法跳出去。他想传递的人生观就和绝望的人传递的人生观不一样。
  • 这个世界上最荒谬的事儿,就是人们一开始就认定这是个出不去的监狱,大家互相传递的价值观就是:在监狱里混个老大,最好是伟大领袖,最后死得漂亮点。至于说“活着出去?想都不要想!”就像《肖申克的救赎》里的一群流氓,自以为可以在监狱里称王称霸,但从来不敢想可以活着出去的事情。一旦(狱卒)牛头马面来提人,他一点牛逼劲儿也没了,对着自己的一群小兄弟一筹莫展。就这,还惦记着自己离开后,监狱里是不是自己的哥们当老大,江山是不是代代传。这不可笑吗?
  • 那些人可以打东打西,监狱里横行,但要说战胜死神,战胜狱卒?“别唬我了,不信。你就让我在监狱里混个老大,然后给我树立一个纪念碑,永垂不朽,若干年后,还有新犯人记得有我存在过,我就谢天谢地。再远了的东西,你就别哄我了,我不受你的骗。”
  • 我的世界观基本上就是接受了佛教的世界观,此生结束后,人生并不结束(差别是,①结束时可能出监狱,②也可能只是转到别的监狱。③还有一种就是此生结束前就自主修行出监狱。)。平时生活安排好一点是可以的,但是如果因此而赌上了所有的精力,放弃了更长远的打算。那就是不明智了。就像《肖申克的救赎》里的安迪,也需要应对日常的各种突发事件,活得好点当然比活得差更好。但是如果认为混上个图书管理员,会记账,被监狱长看重,就满意了。那就失去了获得自由的机会了。不能算是明智。
  • 但是这个事情大家不要让我证明,其实我们没有走过的的人,无法证明。就像安迪在监狱里无法证明外面的世界。这里有很多难点,包括哲学、逻辑难点。
  • 即使耶稣,也无法用一种奇迹般地方式给当时的犹太人证明“我”就是你们一直等待的弥赛亚。
  • 即使佛站在我们面前,谁知道如何判断这个人是不是佛?
  • 即使一个人说,我是伟大领袖说,我要发指示,你问他什么指示,他说最高的。你再问,你怎么知道是最高的,怎么证明最高?他也不一定知道自己怎么就最高了。说不定是他听别人说他高,他也就迷信自己高了。既然别人说我高,那我就是高。
  • 很多问题对于我们世人来讲,没有天眼,没法看明白。我没这能力,相信这里的人没有一个人有这能力。根本上人生也是要有承当风险、自我判断的心理准备的。有些伟大同志也许跟我们一样,甚至比我们还武断,也有可能。
  • 这些只是分享一下个人看法,究竟来讲,还是要大家各自判断,愿赌服输。这个世界是这样的,确实有这样的难题。必须认识到有这个难题,需要各自面对,就像叔本华说的“跳出童年时代吧,朋友,觉醒啊!”

2. 专心的能力。

无论做世界的事,还是出世间的事,都要有持续专注的能力。这个能力的深入发展,就叫禅定力。制心一处,无事不办。无论是佛坐在菩提树下几十天,还是马斯克百折不挠放卫星。都需要专心不被干扰的能力。不过,佛的专注能力应该是比马斯克的专注能力“不知道要高到哪里去了”:)。

无论事情大小,如果三心二意,对自己的心理健康都是不利的。

专心和安心好像互相影响。一个人为人安心,可能做事就更能专心。专心导致预期的结果,就更安心。也是一个良性的循环。

我们的体能和智力都不是可以无限发展的,人与人之间似有不可愉悦的界限,但是选择和专心的能力却是可以发展的。最典型的还是佛经里周利槃特的故事。说明人的有些根本能力从来不会消失,只有辅助的、并非根本的东西,会变化。

3. 宽容接纳

想想宇宙这么大,再加上轮回。每个人都不知道从哪里来,到那里却。各人的选择都是他生世习惯和愿望的叠加反应。有些人小学,有些人初中,有些人大学、博士后。各人在学各人的课程。怎么能比呢?怎么能强求理解呢?

最好的理解,不一定是理解互相的内容,而是理解各自走在正确的路上和再合适的台阶。

爱因斯坦不能因为一个小学生不理解他,不知道他,就觉得郁闷。宗教就更复杂,更不是我们所能决定,最好的就是各自尊重各自的选择自由。

虽然每个路我们都不能预判,但有些品质还是共通的。比如独立进行价值判断的能力,判断什么是对自己最重要的能力;专注能力。无论信什么宗教,这些都是需要发展的能力。既然自主选择,当然各自愿赌服输,也是拿得起放得下的意思。

桃花妈不要跟杏花妈比谁的孩子先开花。更不能强求开一样的花。

===================

到了最后,不管是朋友还是陌生人见面:还是像人生初见,你还是你,我还是我。这种感觉也很奇怪。我是谁,你又是谁?

[ 打印 ]
阅读 ()评论 (6)
评论
freemanli01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喜清静' 的评论 :
专心的能力,如果按佛教的说法,那就是禅定力。四禅八定。
按说爱因斯坦思考时、马斯克工作时都很专心,但是跟佛教的要求比起来,就不能比了。
初禅就出了欲界了。
我们要解脱,必须有基本的专心能力,才能深入了解内心。否则自己无法看清楚心里出啦什么事儿。
...
佛坐到菩提树下,很多天,心一点不散乱(超越四禅八定),才能看清楚世界的根源,成为觉者。
freemanli01 回复 悄悄话 也是提醒自己,一直都是“生命vs生活”的事情。哪个是老大,哪个是老二的问题。
freemanli01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喜清静' 的评论 :
清净好。我觉得很多东西本来是真品,后来都被社会搞成赝品。比如“自觉”,比如“价值判断”。
我说的价值判断,就是佛和基督说的价值判断,意思是人一辈子一定要找对自己最有价值的事情。不要糊里糊涂给魔幻的社会打一辈子黑工,最后被人丢在那里不管。
耶稣一直说,你是上帝的儿子,一定要知道这点,不要委屈了自己。“给你个世界、当个主席”,都不如“搞清楚这个身份”有价值。佛在法华经里讲的是同样的道理。
其实就是认识自我。:)


喜清静 回复 悄悄话 专心的能力在学习和工作中我有,但是在生活中不太重视。价值判断的能力,在基本道德上早在小的时候就已经定型。小狮子兄,其它的价值判断指什么呢?觉得在这一点上我不足,应该多多努力。

宽容和接纳,这一点我觉得自己很幸运。我天性宽容,与人交往从来都只记得别人的好。很快很容易地忘记任何不愉快,也忘记自己对别人的好。
freemanli01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大马哈鱼' 的评论 :
所谓人生所遇皆功课。。。
你那条猫有意思啊,也是喜欢琢磨事儿的。
大马哈鱼 回复 悄悄话 一个人毎天都在修,与亲人修的是亲情,与朋友修的是友情,与伴侣修的是感情。。。面对自己修的是思考题,怎么在日渐衰老中,多些欢喜心和慈悲心^_^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