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63)
2022 (56)
2023 (134)
2024 (87)
2025 (3)
记录一下,这也是最近这一两年才慢慢理清楚的。不是不走,只是不被裹挟着走。而且这篇文字是为了承接上一篇<人生的两个问题>。要解决这两个问题,必须具备一定的能力,否则最后还是没办法解决。
爱心、接纳,也不是放纵。而是开发自己固有的智慧,能力,自尊、自主、自立。
说到自立,自尊,佛和普通人到底有什么差别?
人活一辈子,到底“得什么”?这个问题应不应该问?问这个问题是积极?还是消极?这样“打破砂锅问到底”会不会出事儿?
=============
1. 价值判断的能力,知道什么是最重要的,对谁重要?这个是智慧。
任何人跟我们谈话,其实都涉及到一个问题:为什么搞这个事儿?直接的回答肯定是,这个事儿好啊---也就是有用啊。不管是当下的高兴,还是以后的解脱。肯定是多少要服务于某个目的。
有人鼓励科技发展,有人鼓励灵性修证,有人要兼修,有人要有先后。这方面要想打破砂锅问到底,他们都要回答一个“为什么,这有什么好?”
搞明白为什么,会产生强大的驱动力。The power of why。
2. 专心的能力。
无论做世界的事,还是出世间的事,都要有持续专注的能力。这个能力的深入发展,就叫禅定力。制心一处,无事不办。无论是佛坐在菩提树下几十天,还是马斯克百折不挠放卫星。都需要专心不被干扰的能力。不过,佛的专注能力应该是比马斯克的专注能力“不知道要高到哪里去了”:)。
无论事情大小,如果三心二意,对自己的心理健康都是不利的。
专心和安心好像互相影响。一个人为人安心,可能做事就更能专心。专心导致预期的结果,就更安心。也是一个良性的循环。
我们的体能和智力都不是可以无限发展的,人与人之间似有不可愉悦的界限,但是选择和专心的能力却是可以发展的。最典型的还是佛经里周利槃特的故事。说明人的有些根本能力从来不会消失,只有辅助的、并非根本的东西,会变化。
3. 宽容接纳
想想宇宙这么大,再加上轮回。每个人都不知道从哪里来,到那里却。各人的选择都是他生世习惯和愿望的叠加反应。有些人小学,有些人初中,有些人大学、博士后。各人在学各人的课程。怎么能比呢?怎么能强求理解呢?
最好的理解,不一定是理解互相的内容,而是理解各自走在正确的路上和再合适的台阶。
爱因斯坦不能因为一个小学生不理解他,不知道他,就觉得郁闷。宗教就更复杂,更不是我们所能决定,最好的就是各自尊重各自的选择自由。
虽然每个路我们都不能预判,但有些品质还是共通的。比如独立进行价值判断的能力,判断什么是对自己最重要的能力;专注能力。无论信什么宗教,这些都是需要发展的能力。既然自主选择,当然各自愿赌服输,也是拿得起放得下的意思。
桃花妈不要跟杏花妈比谁的孩子先开花。更不能强求开一样的花。
===================
到了最后,不管是朋友还是陌生人见面:还是像人生初见,你还是你,我还是我。这种感觉也很奇怪。我是谁,你又是谁?
专心的能力,如果按佛教的说法,那就是禅定力。四禅八定。
按说爱因斯坦思考时、马斯克工作时都很专心,但是跟佛教的要求比起来,就不能比了。
初禅就出了欲界了。
我们要解脱,必须有基本的专心能力,才能深入了解内心。否则自己无法看清楚心里出啦什么事儿。
...
佛坐到菩提树下,很多天,心一点不散乱(超越四禅八定),才能看清楚世界的根源,成为觉者。
清净好。我觉得很多东西本来是真品,后来都被社会搞成赝品。比如“自觉”,比如“价值判断”。
我说的价值判断,就是佛和基督说的价值判断,意思是人一辈子一定要找对自己最有价值的事情。不要糊里糊涂给魔幻的社会打一辈子黑工,最后被人丢在那里不管。
耶稣一直说,你是上帝的儿子,一定要知道这点,不要委屈了自己。“给你个世界、当个主席”,都不如“搞清楚这个身份”有价值。佛在法华经里讲的是同样的道理。
其实就是认识自我。:)
宽容和接纳,这一点我觉得自己很幸运。我天性宽容,与人交往从来都只记得别人的好。很快很容易地忘记任何不愉快,也忘记自己对别人的好。
所谓人生所遇皆功课。。。
你那条猫有意思啊,也是喜欢琢磨事儿的。